第四十章 峴山公

  第四十章  峴山公

  清軍一騎在陣前一轉,大聲喊道「大清豫親王有令孤深慕白將軍大義,張將軍既然想討回白將軍的屍首,何須如此,只需說一聲便是了。ஜ۩۞۩ஜ ஜ۩۞۩ஜ孤定然大禮送還。」

  隨即清軍居然撤退了。

  張軒見狀與楊繩祖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睛之中讀出一個消息。

  這多鐸好生狡猾。

  不得不說,多鐸猜中了張軒幾分心思。

  張軒就是想與多鐸來一場城下決戰。

  如果多鐸真如張軒所想,這一戰固然不能大勝,張軒卻有把握,決計不會大敗。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多鐸一眼看穿,一點也沒有打的意思,任你怎麼辦,我只是執行之前的計劃,等火炮到位,直接轟城。

  張軒見這個套子套不中多鐸,也沒有多生氣。概因打仗與打獵其實有相同之處,下了的套子落空實在是太正常的事情。張軒立即轉到另一件事情之上,督促各部徐徐退入城中。

  縱然清軍撤退,張軒也不敢怠慢。

  畢竟回馬槍這事情,不僅僅是張軒會用。他這個放鬆警惕,說不定多鐸就敢給他來一個天外飛仙。

  安排好這些事情之後,張軒來道西門之處,只見一口棺材已經放在這裡了。

  這口棺材似乎是當初襄王家準備的棺材,上好的陰沉木,死沉死沉的。上面雕龍畫鳳,非常精緻,從某種意義之上也算是逾制了。☮♕  💘ඏ但是此刻張軒根本不在乎,他來到棺材之前,看著白旺的屍體。

  白旺屍體僵直,有一股若有若無的味道。

  還不是臭味。

  但是時間長了,估計就要轉化為臭味了。

  張軒下令蓋上棺材板,隨即自己扛住一端說道「白將軍,我接你入城。」

  張軒這樣做,楊承祖立即明白該怎麼做,他槓住棺材另一角,隨時棺材下面的幾個位置,被各級將領全部占據了。

  就這

  樣他們與張軒一起將白旺抬入襄陽城之中。

  李過見狀,忽然有些黯然,暗道「劉叔現在的屍首,都沒有找全。我實在對不起劉叔,只要能為闖營的兄弟們報仇雪恨,即便給羅叔當臣子,也能接受。」

  「報仇。一定要報仇。」

  李過算是闖營殘部之中,對大夏最為反感的一員。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李過是李自成的繼承人,甚至一度改名為李錦。闖營對他來說,與別人不同,可以說是李家的家業,而今闖營被大夏吞併,他心中自然不能釋懷。

  但是張軒這般作為,讓很多闖營將領心中疙瘩解開了不少。

  張軒將白旺停屍在襄王宮之中,也就是當初李自成登基的宮殿。隨即他又宣讀了一封聖旨,說道「襄陽總兵白旺,忠肝義膽,於武興元年戰死峴山之上,嗚呼,天心何忍,傷朕大將。💋♩ ➅➈𝔰Ĥ𝓊𝔵.𝒸𝐨𝓂 💣👍」

  「孤魂精忠,英靈不遠,追贈白公為峴山公,冊封為峴山山神,命地方官,四時祭祀不絕。」

  如果有人看張軒手中這一封聖旨的話,就會發現一個問題在,何封聖旨根本連筆墨都是剛剛乾的,是羅汝才給張軒的空白聖旨,有需要了讓張軒填上內容而已。

  聖旨有不同的規格。

  縱然大夏是新立的,該有的規矩還是有的,張軒手中這樣的空白聖旨,也不過數封而已。

  當然了,並不是張軒寫什麼都可以生效的,這不過是一個先斬後奏的權宜之計,如果張軒寫的太離譜,說不得就要追究責任了。

  給予白旺死極哀榮。

  這種哀榮,白旺自己活著的時候,估計也沒有想到。張軒這種種狀態很有力的安撫了軍心,整合了襄陽城中各路人馬。但也僅限於城中情況而已。他迫不及待的召集各級將領商議對策。

  峴山失守,清軍真在抓緊運輸大炮,幾乎就將炮口頂在襄陽城的腦門之上。這個危機不解除的話。

  說襄陽城就此守不住了,有些過分,畢竟這個時代火炮威力還是相當有限的。建立足夠的防炮洞,應該能堅持下來。但是陷入苦戰卻是一定的。

  只是張軒還沒有與眾將說到正題之上。另一個消息就傳到了張軒的手中。

  「什麼?」張軒說道「棗陽方面有動靜?」

  「是。」鄭廉說道「剛剛曹將軍來報,阿濟格已經放棄棗陽,向西而來。」

  張軒心中一頓暗道「屋漏偏逢連夜雨。」

  阿濟格所部與多鐸所部兩部合流,對張軒來說決計不是什麼好消息。他隨即問道「曹宗瑜在做什麼?」

  鄭廉說道「曹將軍已經尾隨阿濟格所部過來了。他估計在三日左右,阿濟格所部就能到漢水對岸紮營。」

  張軒知道,清軍騎兵實力占優,曹宗瑜所能做的,也僅僅是跟著過來而已。

  這樣一來,以襄陽城為中心的數十里之內,兵力空前密集,甚至到了過剩的地步。

  不要說,看歷史書上動則百萬之眾,但是百萬之眾根本無法安置在一個戰場之上,打仗從來不是越多越好,淝水之戰就是很明顯的例子。縱然阿濟格大軍來到襄陽,一時間襄陽城下也沒有阿濟格下腳的地方了。

  張軒一時間不明白阿濟格所想的事情。他目光掠過地圖心中一動,暗道「或許阿濟格想再開啟一個戰場。比如宜城?」

  如果張軒所部被多鐸牢牢牽制住了,雖然張軒已經保持著漢水西岸的控制權,但是漢水東岸卻是一空檔。

  不能說空檔,而是襄陽不下的話,繼續南下,很容易被切斷退路。一般情況之下,大軍不會繞城而過,但是現在宜城之中有羅汝才。阿濟格或許想圍魏救趙,進攻宜城,調動襄

  陽城的夏軍。

  隨即張軒將這些想法放在一邊了。

  並不是張軒對這個不擔心了。

  而是張軒信得過曹宗瑜。他相信曹宗瑜一定挫敗阿濟格的計劃,無非是雙方換一個地方繼續對峙而已。

  只是如此一來,襄陽城分成為漢水西側,襄陽城之戰,漢水東側的戰場,漢水還在周輔臣的控制之下,這樣來夏軍數十萬大軍就能連成一起,成為一個完整的重兵集團。

  而清軍被漢水分為兩半。

  如此一來對清軍沒有太多利益,反而對夏軍有利。

  張軒一時間搞不清楚,這阿濟格到底想搞什麼鬼。思來想去,最後決定按下不表,僅僅與楊承祖通了個氣,其他人都不知道。恐怕動搖軍心士氣,隨即將注意力放在峴山之上。

  一張地圖之上,漢水在襄陽城之東,拐一個九十多度的灣,好像襄陽城以及襄陽城東側,就好像是一個半島一樣,與陸地交接的地方,還被一座不小的山脈截斷,這山就是峴山。

  而峴山最北端,也就是與襄陽山最接近的地方,也就是通俗所的峴山,具體應該叫做,峴首峰。就是這一座上面掛滿了名勝古蹟的文化之山,決定襄陽城的成敗。

  張軒的手重重按在地面之上,說道「奪回峴山,各位可有教我的?」

  一時間所有人都沉默了。

  峴山之事,幾乎是橫隔在所有人面前,但凡在軍事之上有所見地的,都知道這一戰的困難,清軍費了多大的功夫打下峴山,夏軍想要奪回來的話,就要花費更多,甚至數倍於清軍的代價。

  「要我說。」羅岱說道「就一個打字。我就不信了,十萬人馬,還推平不了一座峴山。不過是決心而已。」

  張軒知道羅岱的話,說與沒有說沒有區別,但是現在這個局面,想耍什麼花招,幾乎沒有可能,剩下的也只有這個笨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