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

  縱然黃得功決心突圍。👻💥  🐼🐠

  但也知道,突圍之事,急不得。

  黃得功看外面的情況就知道,曹營也在等著他突圍。

  所以走得太急,恐怕陷入曹營的陷進,故而只能等。等待機會,等待曹營上下麻痹的那一刻。

  而且黃得功也知道,鳳陽城牆何等堅固,只有數萬兵馬按部就班的把守,守上一兩個月,絕對沒有問題的。所以黃得功覺得他還有時間。

  如果這個時候,張軒知道黃得功心思,絕對贊同黃得功的觀點。

  此刻張軒就在鳳陽城下。一時間心中驚嘆無比。

  這是他見過最大的古代建築群,就規格來說,還在開封府之上。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對首都的位置其實有些猶豫,對南京的位置並不是太滿意的,故而想在北方尋一個合適的地方作為大明都城,開封城就入選了,一度被稱為北京,而鳳陽作為朱元璋的老家,被稱為中立府,為中都,開封城與中都是一個時期的建築。

  不過開封城因為黃河的原因,被朱元璋放棄了。開封城北京的地位也越來越下降。

  朱元璋一度將無數百姓遷來填充鳳陽府,想遷都於中都。

  劉伯溫竭力反對,但也擋不住朱元璋。

  不過,後來朱元璋也醒悟過來,鳳陽一地底子太薄了,各種自然災害,實在不是一個立都的好選擇,也就息了心思,但是對西安起了心思,於是朱元璋派太子朱標,也就是建文帝的老爹。🐟🐯 69sh𝓊𝐗.c𝔬м ♠🐨去視察陝西,考察一下陝西可否為都。

  誰知道朱標這一趟回來之後,卻因病去世了,為後面的靖難埋下了伏筆。

  而朱元璋也因為自己最喜愛的繼承人就這樣不在了,自己也垂垂老矣,這才息了遷都的心思,將南京改為京師了。這才確定了南京國家中心的地位,不過,這個地位也沒有維持多長時間。

  也因為朱元璋遷都的心思,故而中都規模宏大之

  極。不下於南京,即便是北京也有所不如。

  不過,因為時代久遠,數百年來,鳳陽府災荒不斷,雖然大明朝廷非常重視,但是鳳陽城外城還是比不上開封城,張軒看得分明,這些城牆有太多填補的痕跡了。

  外城城牆是土牆,不同年份的修補痕跡都非常明顯。張軒一眼就看得出來。

  崇禎十年,義軍攻入中都,一來是中都城牆不守,可以說數百年來沒有怎麼維護,早就破舊不堪了,再有就是就是官逼民反。才能如此輕易的攻進鳳陽府。不過,當時義軍也不敢在鳳陽多待,不過留了三日,就撤出了鳳陽府。

  自從那一次之後,崇禎皇帝下令對鳳陽府的城牆加以修葺。

  不過,這工程太大了。

  整個鳳陽外城城牆有六十里之長。

  而現在大明早就沒有國初的國力,即便上面分發下來的足夠的銀兩,下面層層剋扣,真正能用在城牆之上的也沒有多少。看樣子還是近幾年的修建的城牆。痕跡都還很新。想來其中不少是馬士英的手筆。

  張軒忍不住笑了。

  賀虎頭問道「大人,您在笑什麼?」

  張軒說道「我笑馬士英不懂兵法,我如果是他,決計不會修這外城城牆,甚至會將城牆全部給扒了。」

  「須知守城,並不是城牆越高大越好的,有人多少人,就守多大的城池,六十里的城牆,他想用多少人來守,難不成他想將鳳陽府之中所有的百姓都登城嗎?」

  鳳陽府規模之大,在開封府之上。但是鳳陽的人丁卻遠遠不及開封府了。開封城之中有數十萬百姓,這才是高士衡守開封城的底氣所在,但是鳳陽府百姓有多少?

  張軒手頭沒有數據,但

  是根據探子的匯報,恐怕鳳陽城之中,大抵有十幾萬百姓,已經是張軒多算了。

  六十里,一里用一千人來守,大抵要六萬士卒,如果再加上換班什麼的,城中的百姓即便都登城了也估計不怎麼夠。

  處處把守,就等於處處不把守。

  不過,張軒雖然再笑馬士英,但是也知道,馬士英對外城城牆弄得相當馬虎,看上去,並沒有堅守的意思,真正的硬仗,要在裡面打。

  隨著張軒的一聲令下,歸德軍與徐州軍為先鋒,進攻鳳陽府外圍城牆,一戰之下,張軒發現果然城頭之上的抵抗很微弱,即便歸德軍與徐州軍的戰力不強,也僅僅有一個時辰,就拿下城牆。

  張軒登上城牆之上,才知道為什麼馬士英不守外城牆,一來是馬士英覺得外城牆太長了,如果守,需要的人太多,二來,他恐怕自己也知道,自己做出來的是什麼工程。

  張軒一腳踹在女牆之上,大半塊女牆居然從城頭之上掉下來了。

  這種程度的工程,非豆腐渣不足以形容了。

  張軒見狀,就知道這城牆僅僅是一個樣子而已,畢竟不管怎麼樣的建築,都需要讓人維護的,這外城成器,在明中葉的時候,景泰年間,成化年間,正德年間,嘉靖年間都有維護,但是萬曆九年地方有人建議城牆包磚,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修建,從此之後,就沒有維護的記錄,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這城牆獨立於風雨之中,雖然從外面看,還是屹立不倒,但是很多細節之上攻防要處,都不堪用了。

  要知道,城牆並不僅僅是一道城牆,上面的女牆,城樓,火炮,等等才是攻守之要。

  這些都沒有的話,僅僅一堵土牆,也起不了什麼作用。

  占據城牆之後,張軒從老北門進入鳳陽外城之中。

  因為朱元璋後來放棄遷都中都的念頭,將中都的規格縮編了,

  所以正北門沒有修建,這老北門應該被叫做北左甲第門,

  數丈深的城門洞,張軒有一種過隧道的感覺,進入外城之後,看見的一馬平川的糧食,時已八月,大地之中,一地金黃的麥苗,豐收在即。

  進入外城之後,沒有多少建築物,都是農田。

  這外城城牆再怎麼不頂用,那也是城牆,一些小賊還是打不破,故而外城之內,比別的地方要安全多了,這也是鳳陽府的屯田區域之一,這裡的糧食,鳳陽府附近的屯田,有史可法留下的根基,足夠支撐數萬大軍。

  想來這就是其中一部分。

  張軒極目看去,只能看見隱隱約約的輪廓,不是別的,正是鳳陽府的第二道城牆,禁垣。

  鳳陽府雖然現在破敗不堪,那是因為外城太大了,並不是說鳳陽府比一般府縣差很多,恰恰相反,僅僅一個禁垣就比一個尋常府縣城池大多了。

  不過,內城距離張軒所在地方比較遠,有數里之遙,張軒的目力又不是很好,自然看不真切。

  只能看到一個輪廓而已。

  「傳令,歸德軍,徐州軍,沿著兩側城牆南下,清理所有城牆上的官軍。」張軒說道。

  「是。」袁時中與曹宗瑜齊聲說道。

  兩人答應之後,行禮退下,去準備了。

  張軒知道他們這兩軍有些士卒缺乏戰鬥經驗,也只有讓他們打一些必勝的小戰,鍛鍊一下。

  「其餘人就在這裡安營紮寨。」張軒說道「背靠城牆,修建的牢固一些,我們恐怕要在這裡停留好一陣子。」

  不管怎麼說,有城牆在,就是一道現成的長圍,只有控制外城牆,就將官軍限制住了。這裡距離鳳陽內城大抵有十里,張軒紮下營盤大概有幾里長,如此距內城城牆也只有數里。

  是一個攻城最好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