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北京之戰的序幕三

  曹宗瑜微微搖頭,說道「大炮不長眼睛,大隊人馬跟著大炮前進,異想天開,等到北京城下的時候,東虜早已重新上城了。😡💚 ➅➈𝕤𝕙ᵘⓍ.ℂσⓜ 🐊☜」

  雖然每一個都在說著與時俱進。

  但是時機上,每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到三十歲之後,都很少更新了。

  曹宗瑜並非不會用炮。他只是沒有賀虎頭用得溜而已,以他的經驗,夏軍火炮準頭雖然不錯,但是那是與清軍比的。

  按賀虎頭的說法,根本不行。

  一定會有誤傷,甚至誤傷還不會少。

  賀虎頭說道「王爺英明,王爺覺得,東虜初次遭遇這樣的進攻,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讓下一撥人馬登城?」

  曹宗瑜立即會意。

  仗打到這裡,夏軍的素質受到不少影響,很多軍隊,因為新兵太多了,已經影響到了戰鬥力,總體來說,夏軍大不如前了。

  夏軍尚且如此,清軍更不要說了。

  傅山此刻就在軍中。

  雖然范文程封鎖內外,但並不是說,北京城之中一點消息都傳不出來的,傅山用盡手段,還是弄清楚這些軍隊的底細。

  大抵是征民為兵,連坐具保而已。

  這樣的軍隊,在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又能堅持多久,或者說,在看見前面大軍的慘狀之後,還有積極主動的向上沖?

  如此說來,這一支軍隊,無需跟著炮點那麼緊。

  但是也不能距離太遠了。

  東虜畢竟不是死人。

  東虜很多將領都是相當優秀的。這樣的辦法,用過幾次之後,東虜一定會想到反制的辦法。

  別的不說,用來掀翻城牆的放崩法,而今東虜就有防備。

  地面之上的戰鬥還沒有打響,地下很多地方都已經開始戰鬥了。

  他們的戰鬥並不積累,不過是對挖地道而已。

  雙方在地下狹長的地道相遇。廝殺雖然慘烈,但是死亡的人數並不多,對曹宗瑜來說,根本是毛毛雨而已。

  所以他即便是知道,將城牆炸塌的辦法,在東虜有備的情況之下,應該起不了什麼作用,曹宗瑜依舊派了不少人手挖地道。

  那麼僅僅是牽制東虜一部分兵力,也是不錯的。

  畢竟清軍即便是舉城皆兵,真正能打的精銳,還是少的。

  曹宗瑜沉吟片刻,說道「這個法子不錯。」

  賀虎頭聽了,心中長出一口氣,立即說道「多謝王爺誇獎,不過這帶領步卒的人選,卻是要一名,智勇雙全之將。」

  曹宗瑜一聽,就知道賀虎頭應該有人選了,問道「你看中了誰?」

  賀虎頭說道「張勇。張勇乃我麾下猛將,為我左膀右臂,與我配合默契,如果讓張勇來,就能省卻不少訓練的時間。」

  曹宗瑜聽了,輕輕一笑說道「張勇,看來還是一個全才,高元爵就說了,張勇帶騎兵不錯。不過你想要用他,就張勇了。」

  「多些王爺。」賀虎頭說道。

  曹宗瑜說道「我給你七日準備,從明天開始,大軍攻城,到七日之後,就是你破城之機。」

  曹宗瑜如此安排,卻也是有他的深意。

  所謂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

  曹宗瑜派大隊人馬先攻城,一來摸清楚清軍在城牆之上的布置,也麻痹清軍,讓清軍適應夏軍的攻勢。隱藏賀虎頭的調動。

  畢竟萬餘人馬的調動,在圍城的態勢下,不被清軍發現的調動,並不困難,但是這麼多火炮就不大好辦了。

  火器的重要性,凸顯出來的今天。

  不過,夏軍與清軍打仗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查一下,對方到底有多少大炮。所以對每門大炮,都敏感之極。

  數百門聚集在一起,如果不想辦法遮掩一下,根本是不可能不被發現的。

  賀虎頭說道「末將明白。

  」

  曹宗瑜一紙君令,立即將張勇從前線調過來。

  賀虎頭知道張勇來了,早早出營迎接。

  張勇見了賀虎頭,立即行禮說道「見過將軍。」

  賀虎頭一把抓住張勇的手,說道「好,你來了就好了。」

  說起來,張勇與賀虎頭的年級差不多,但是不管怎麼說,張勇都是賀虎頭一手提拔出來的,張勇在賀虎頭面前擺足了下屬的姿態。

  賀虎頭將張勇拉到自己營帳之中,將這一件事情,一五一十的說了,最後道「如果你不願意的話,我可以上奏王爺,另選其他人。」

  張勇聽了,呼吸都微微急促起來。

  這種作戰的思路,張勇之前就知道,乃是張軒寫給賀虎頭的書信之中的,賀虎頭知道之後,琢磨了好一陣子。

  而張勇作為賀虎頭的得力手下,也被賀虎頭拉過來,細細推敲過。

  在框架上來看,是可行的。但是各種條件都不完備,總體來說,太過危險了。首先一點,而今大部分炮手都是將大炮直射的。

  大部分炮手都是目測的。

  如果大軍對峙的話,用這種辦法,簡直是敵我一起轟擊。

  而今日北京城卻有一些不一樣了。

  北京城城牆比較高,有四五丈高,有高度差。在射擊角度上儘量減少誤傷。

  但是一定是會有誤傷的。

  張勇敢拿他的項上人頭擔保。

  賀虎頭所部乃是夏軍火炮裝備最多的一部,張勇對火炮並不陌生,甚至也會開炮,準頭來不錯。

  知道這並非炮手的原因,而是大炮本身的現狀。

  張勇緊張,其中之一就是為了自己的性命著想,唯恐自己沒有死在敵人手中,反而被自己人的火炮給轟死了。

  這樣的死法簡直是死不瞑目。

  其次,卻是為其中的利益所動。

  如果能夠在北京

  城下先登。

  別的不說,他張勇幾乎可以一瞬間名揚天下。即便這一次沒有封爵的希望。他這一輩子,一定也會在身上掛一個爵位。

  這就是北京之戰的影響。

  很多時候,關鍵時刻的關鍵選擇,能影響人的一生。

  而在張勇看來,北京一戰,就是關鍵時刻的關鍵選擇。他即便是心中有些懼怕,但也沒有聽退出的可能。

  不要看賀虎頭說得好聽。不想做可以不做。

  但是張勇入伍以來,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他今天一拒絕,他敢保證,大戰之後,立即就會被退伍,不要說爵位了,恐怕連一個縣尉都撈不到。

  這決計不是張勇所想的。

  張勇說道「能參加這一戰,乃是我張勇一輩子的幸事,縱然戰死在北京城下,也不枉了。請將軍放心,只要將軍一聲令下,槍林彈雨,我張勇絕不退縮。」

  「好。」賀虎頭說道「這一次,我儘量讓唐王為我調配舊部。你對他們也熟悉。一戰下北京,我在陛下面前為你請功。」

  這一次北伐,其實也是一次大調防。

  特別是李定國所部。

  李定國雲貴總督府的軍隊,大多是南方人,不熟悉北方氣候,故而他的部下,多部屬在關中,隴西,蜀中,李定國而今帶的部下,有一小部分是一路投降的降軍,還有就從洛陽發過來的援軍。

  李定國的大西軍,已經分割開來,可以說,這一場大戰之後,將李定國留在京師榮養,或者派遣到其他地步駐守。

  雲貴總督府也可以撤銷了。

  不知不覺之間,李定國這個大藩鎮,在北伐的凱歌之中,煙消雲散了。當然這也少不了李定國的配合。縱容今後李定國在坐鎮一方,也決計沒有造反的能力。

  這也是曹宗瑜對李定國與鄭成功兩人態度截然不同的原因所在。

  隨著北京城下,一門門大炮轟鳴。北京之戰的序幕,正式拉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