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大病,不僅僅是顧炎武從江南一路到長沙,道路艱難,身體透支。🐙☢ ♣☢還有他見天下形式,明不可復振,永曆一些殘山剩水,再也沒有辦法與曹營抗衡了。
這種心喪若死的感覺,才是他大病的原因所在。
不過,還好他撐過去了。
撐過去之後,他也無心投奔永曆了,就此回家,隱居家鄉崑山之中。
只是與黃宗羲不一樣,顧炎武在家鄉命犯小人。顧家內部爭產,再加上外部有葉家參與。再加上雖然曹營有寬大之意,但依舊將當初起兵對抗之人,打入另冊。
故而他們買通的官府,對顧炎武進行打壓。
顧炎武不想與之糾纏,就避禍紹興寧波一帶,這一代是前明士子的聚集區,有大批明朝的遺老遺少。如黃宗羲一般,有他們在,官府也不敢拿顧炎武怎麼樣。
顧炎武與黃宗羲本來就是好朋友。起兵之事,顧炎武也參與其中。
兩人痛哭過後,黃宗羲說道「寧人,而今局面你準備怎麼辦?」
顧炎武咬著牙說道「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且,已為亡國之臣,怎再為亡天下之餘,如此,百年之後,青史之上,如何心安。」
黃宗羲說道「寧人想要投奔張軒嗎?」
顧炎武說道「不,誰能對抗韃子,為江南百姓報此血海深仇,我就投奔他,張軒雖強,但遠在湖廣,遠水解不了近渴,鄭成功就在舟山之上,我意去拜見鄭成功,請鄭將軍出兵解救寧波,紹興兩府百姓。以錢塘江為天險,足以令清軍不敢南下。」
「好。」黃宗羲說道「我與寧人一併去吧。」
鄭成功在江南士紳之中,名聲還相當不錯。。
兩人自然對鄭成功寄以厚望。
只是
他們不知道鄭成功的現在的處境,是決計不能出兵的。
南京兵敗,對鄭成功來說是雙重打擊。第一重是外部的,鄭氏損兵折將,大批有陸戰經驗的士卒將領,死在南京城下。幾乎是鄭芝龍與鄭成功兩人建立起了的鄭氏陸軍體系,就為之一空。
這也罷了,畢竟鄭氏的根基就在海上,陸師盡喪,雖然很慘。但是鄭氏只是傷筋動骨,挫動元氣,但卻沒有傷到要害,再加上清軍一時間也打不到福建,鄭氏還有時間恢復。
但是第二重打擊,對鄭成功本人來說,比第一重打擊還重。
那就是鄭家內部對鄭成功不信任。
出兵南京這一件事情,是鄭成功一力主張的,可以看做鄭成功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這一把火燒成這樣了。其他人,特別是鄭彩等人,怎麼肯放過鄭成功。
連支持鄭成功的鄭鴻逵的影響力也大大減弱了。♬💢 💘♧一時間鄭成功在舟山有一種風雨飄搖的感覺。
而且鄭成功的性格之中,缺少服軟妥協的一面。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鄭成功也不願意向這些人低頭,一時間雙方鬧得很僵,最大的問題,就在於而今該怎麼做。
鄭成功不想如此放棄,而是想以舟山為根基,輻射浙江沿海,支持各地反清鬥爭,必要的時候可以介入,也可以收攬士紳之心,以待將來之用,但是鄭彩一幫人,想直接退回福建,休養生息,保全福建關卡。先離清軍遠一點再說。
可以說,一大部分鄭氏將來,面對清軍已經喪膽了。沒有再戰的勇氣了。
雙方爭論的不可開交,雖然沒有火併的意思,但是鄭氏內部的分裂,不是一日兩日能夠解決的。
即便是能解
決,鄭成功本人也持有限介入,沒有與清軍爭鋒的意圖。原因很簡單,鄭氏而今憑藉海面上的優勢,騷擾一下清軍還行,如果與清軍再次大戰的話,是決計沒有這麼分實力的。
故而黃宗羲與顧炎武等人上了舟山之後,得到了鄭成功的接見,但是一說到具體的事情,就變得王顧左右而言他。
兩人都是何等激靈的人,一見這樣子,哪裡還不明白鄭成功的意思。等回來之後,自然覺得,在舟山久留無益,縱然是遠水解不了近渴,也要求一求遠水了。
只是想從舟山到湖北,雖然是水道相通,而且清軍在南京也有建立水師的計劃,但是清軍水師的實力,想要截斷長江,還是相當困難的。故而只有機靈一點,偷渡到武昌,還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黃宗羲與顧炎武一時間找不到合適的人。隨即打聽到而今有一人,正準備去武昌,這個人就是王進才。
王進才是一個老兵油子,在戰場之上百戰餘生,對危險的感知,再敏銳不過了,他又在樞密院之中任職,樞密院是大夏軍情匯總之地,王進才想知道什麼,沒有他打聽不到的。
當知道清軍渡江的時候,王進才就知道不妙,而且清軍圍城的時候,王進才就知道,南京失陷已經是必然了。
他第一個想法,就是逃出南京城。
王進才的本性如此,他是決計不會殉死的那一種人,在戰場之上,生生死死見多,反而越發怕死起來。他第一個想法,投奔羅玉嬌。畢竟羅玉嬌是張軒勢力在南京的主心骨。
但是他很快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原因很簡單,王進才並不是當初的統兵大將了,他身邊侍衛不過十幾個人而已,而羅玉嬌的身份在,在羅玉嬌身邊目標太大,想要殺出去,必定歷經艱險重重。
王進才擔心,他殺不出去。
> 畢竟到了羅玉嬌那邊,保護羅玉嬌殺出去,才是第一目標,其次才是保命。
到時候為了羅玉嬌的活下去,他不得不拼命了。而亂軍之中,到底有多少危險,王進才這個常年在裡面打滾的人,豈能不知道嗎?
如果王進才身邊的人多,這倒不好辦了,但是他身邊只有十幾個人,人少,目標小,想要離開的話,有太多的辦法,要比跟隨羅玉嬌死拼強上太多了。
故而在南京城陷當日,王進才有意與羅玉嬌失去聯絡了。他從他準備的下水道,逃到長江之中。他的運氣不錯,遇見了阮進的船隊。他當初也是與阮進有過一面之緣的。
只是阮進的根基都在寧波舟山,不願意放棄根基西進。但也不想得罪張軒。就好生款待王進才。到了後來投奔鄭成功之後,對王進才更是殷勤無比,就是想讓王進才向張軒致意,他阮進雖然在鄭氏麾下,卻一直是大夏臣子。
而且王進才的存在,不久被鄭成功知道了。
鄭成功無意為難王進才,但兵危戰急之際,鄭成功也無意放走他,只是好生款待。鶯歌燕舞不斷。王進才覺得,自己的日子過得比在南京都好。
只是隨著鄭成功戰敗,鄭成功不得不重新考慮他與張軒之間的關係。
首先他不得不承認,鄭氏內外艱難,想要自立一方,已經不大可能了。但是重投張軒麾下,看上去是一個好選擇,但是鄭成功卻擔心張軒態度。畢竟當初與張軒聯繫的時候,已經將對方放在對立面了。
而今豈能說變就變的?
鄭成功不想輕易低頭,但也想緩和一下與張軒的關係,為下一步做鋪墊。鄭成功思來想去,覺得這一件事情,王進才來辦再合適不過了,畢竟王進才是張軒的親信,同時也只能算是鄭氏的客人。有他在中間做一層緩衝,做一層鋪墊,好過鄭成功直接派人去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