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襄陽與南京十二

  甘輝口中的鄭老大,不是鄭成功,而是鄭芝龍。😾♗  🍟♟

  甘輝當年年紀小,與鄭芝龍結拜,也是十八芝的一員,

  也幸虧甘輝當年是一個湊數的,否則與鄭芝龍當結拜兄弟,可不是一件多好的事情。鄭芝龍為了海上霸權,可是對當年兄弟下手,絲毫沒有留一絲情面。反而如甘輝,施琅的父親,施大瑄這樣沒有影響的小兄弟,死心跟著鄭芝龍,沒有自立的心思。被鄭芝龍接納。

  從十八芝時代,變成鄭家時代。他們也從十八芝的一員,變成了鄭家外姓將領之首。

  不管鄭芝龍對別人如何,甘輝覺得鄭芝龍對他一家還是不錯的。

  無論是兄弟義氣也好,還是對鄭家,還是對甘家最好的選擇,就是為鄭成功斷後。

  甘輝早已知道,他已經與鄭氏集團分不開了,如果鄭成功死在這裡,鄭氏集團估計要土崩瓦解了,畢竟鄭芝龍其他兒子還小,不能服眾,鄭家族人又太多了,為繼承權的事情,大概就要打成一鍋粥了。

  鄭氏不存,自己一家恐怕也不能保全了。

  他此刻派甘明臣回去報信,也是他作為父親的私心。

  甘明臣即便百般不願意,也不敢違逆父親的心思,只能含淚去了。

  他快馬返回,來到了鄭成功的本陣,跪在地面之上,將甘輝的意思說了。

  鄭成功臉色鐵青,沉吟好一陣子才說道「你先作為的侍衛吧。」

  「是。」甘明臣說道。

  鄭成功知道甘輝的意思,既然甘輝有赴死之心,他不管怎麼辦,也要把甘明臣給帶走,否則將來誰還為鄭家賣命,所以將他安置在安全的地方之上,而今戰場之上最為安全的地方,就是鄭成功身邊了。

  「大木,當斷則斷,已經耽擱不得了。」鄭鴻逵嚴肅的說道。

  鄭成功微微低頭,說道「四叔,我不甘心。」

  鄭成功怎麼能夠甘心。

  而今退了,不是這一戰的失利,而是鄭成功整體戰略的總失敗的開端。

  他誓師北伐以來在,幾乎將整個浙江,還有南直隸江南數府,都占據了下來。這些地方都是整個中國的精華地帶,擁有這些地方,足以立國了,可以支撐他熊熊燃燒的野心,獨立江南一國,與清,夏,鼎足而三。

  只是一戰,如果一根針一樣,將鄭成功的夢幻泡影給刺破了。

  從這裡一退,很大可能,在江南都站不住腳跟。說不定退回到福建,也未必能夠站穩腳跟。

  更不要說,鄭成功還要面對鄭氏內部的挑戰。

  畢竟這一戰,是鄭成功力主的。

  一戰下來,損兵折將,都是鄭氏的精銳部眾。鄭氏內部,如鄭彩等人不反對才怪了。

  鄭成功是鄭芝龍長子,雖然不是唯一的兒子的,但是鄭芝龍其他幾個兒子,都小鄭成功很多。所以看在鄭芝龍的份上,動搖不了鄭成功的家主的地位。但是權力就要消弱很多了。

  如果局面鄭成功怎麼會甘心。

  但是他再怎麼不甘心,也不得不面對現實。而今的局面鄭成功也看得很清楚,敗陣的可能性太高了一些。

  鄭成功努力控制情緒,說道「讓彩兄在船上接應,臨江各部就先行上船吧。」

  鄭鴻逵搖搖頭說道「大木太遲了。你跟我走就是了,現實絲毫耽擱不得了。」

  鄭成功心中一驚,立即明白鄭鴻逵的意思,就是放棄岸上幾乎所有的軍隊,這是鄭芝龍與鄭成功父子兩代,在興建陸師的所有努力,最少有十萬之眾,全部丟給清軍了。

  「不行,事情還沒有到那個地步。」鄭成功說道。

  鄭鴻逵幾乎著急的跳腳,說道「大

  木,你沒有見過,大軍崩潰,就如同雪崩,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等你反應過來,就沒有脫離的機會了。我鄭家的根本,就在船上,這些丟了,雖然可惜,但是只有人在,就能東山再起,這個時候,你可不要耍小性子。」

  鄭成功說道「不,多謝四叔了,四叔還是去主持撤退一事吧。不到最後一刻,我是不會放棄的。」

  這些士卒全部是鄭氏的精華戰力,如果將這些人都丟在這裡,鄭氏損失之大,不下於羅玉龍在山東的損失。鄭成功決計不能接受,他雖然知道大敗在即,但一心努力挽回損失。

  只是,比起征戰經驗,那麼是打敗仗的經驗來說,還是鄭鴻逵多一點。

  鄭鴻逵的判斷沒有錯。

  很多時間,從開始攀升的臨界點,或許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從臨界點一躍而下,或者一衝飛天,卻只需一瞬間而已。

  而這一瞬間,一個消息從前面傳來,只聽見有人大喊道「甘輝已死,爾等何不早降。」

  卻見這人鬚髮皆張,根根好像是鐵矛一般,騎在馬上,長矛挑起,將一顆人頭高高的挑了起來,在親兵的護衛之下,來回在鄭軍之中衝殺,就好像是縱馬踐踏禾苗一樣。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鰲拜。

  「爹。」甘明臣大叫一聲,跪倒在地。雙手深深插見土裡,一時間雙手之上鮮血直流,也不知道什麼地方多出一個傷口來。

  鄭成功也覺得頭暈目眩,差點堅持不住。

  他知道甘輝有以死斷後之意。甚至心中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件事情來得會這麼快,甘輝是鄭家老將,鄭家外姓將領之中的老資格。在軍中素有威望。

  而今他在眾目睽睽之下戰死沙場。

  其他各級將領還有維持下去的可能嗎?

  鄭成功不敢去想這個結果,但

  是事情不會因為他不敢想,就不發生了,甚至鄭成功不用去想了,因為結果就在面前。

  清軍擊破鐵人軍之後,鄭軍就在崩潰的邊緣,甘輝為了維持下去,他唯一的辦法,就是補上鐵人軍的缺口。但是清軍會允許嗎?在鐵人軍被攻破的時候,幾乎同時,多鐸的命令就下來,附近好幾支清軍,就好像是流水一般,自然而然的向缺口之中沖了過去。但是清軍在陣勢調整之上,迅速之極,遠遠不是鄭軍可比。

  縱觀這一場戰事,鄭軍的每一步調整,都要比清軍慢上許多。

  這就是經驗豐富的下級軍官的作用,一道命令從傳遞下,到執行,全部都是他們在其中的作用。

  鰲拜並不是唯一衝進去的將領,但是在混戰之中,鰲拜將自己的武勇發揮出極致了。所謂滿清第一巴圖魯,也不是虛言,他親自沖陣,在甘輝的重重護衛之下,陣斬甘輝。

  一下子將其他各將給比了下去。

  甘輝之死,瞬間引起來了連鎖反應。

  大部分鄭軍,都哭爹喊娘的掉頭就跑,一個軍陣接著一個軍陣崩潰了。大崩潰的局面一形成,就無法更改了。

  不過,此刻鄭軍一員小將,表現出不凡的資質。他就是周全斌。

  以周全斌為首的一些小將,作為鄭成功的親信,掌管這一戰所有大炮。

  但是在雙方陷入混戰之中,雙方大炮都不約而同的降低了射擊頻率。越來越慢的射擊頻率,讓這些大炮僅僅成為雙方戰鬥的背景音,並沒有什麼作用。畢竟雙方都混戰在一起,再加上這個時間糟糕的瞄準技術。

  真正亂開炮的話,不知道是打敵人,還是打自己人。自然要少開炮了。

  不過這個時候,周全斌不等鄭成功下令,就開炮了,再也顧不上誤傷不誤傷了,甚至也不想大炮的承載能力。全面開火,目標就是清軍與鄭軍混戰在一起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