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莫敬完

  第九十七章  莫敬完

  群山之中的高平小城,與明朝一個縣城相差無幾。♙♜ ❻9丂ʰ𝔲𝓧.𝓒Ⓞ𝐦 🐙👽

  看不出多少繁華來,反而多有兵戈之色。似乎是士卒多於百姓。雖然不能說面有飢色。但看百姓也沒有多少飽足之感。

  「大將軍要見我們陛下?」高平小城最中間,簡陋的莫朝皇宮之中。幾個人正在討論之中,為首之人,就是莫朝的皇帝莫敬完。

  莫敬完做在龍椅之上,但是安南的龍僅有四爪,而且各種做工粗糙的很。讓人有一種沐猴而冠的感覺。

  但莫朝也是不得不如此了。

  原因很簡單,後黎朝的壓力之下,莫敬完雖然號稱皇帝,但是實力比不上大明國內,一個大一點的土司。數縣貧瘠之地,只有兩三萬能戰之兵,這些兵力已經是四縣幾乎所有男丁出動了。

  雖然莫敬完本身算是一個人物,能屢屢以弱勝強,保住了高平四鎮,但也僅僅如此而已。

  與後黎朝的實力差距,高平莫朝根本支撐不住。

  「陛下,夏朝對我朝還不知道是什麼心思。陛下不可輕動。一旦有一個萬一。」莫敬完是莫朝的主心骨,下面的人自然有人想要表忠心。

  莫敬完卻也明白,如果不做出改變的話,與後黎朝的強弱之勢總有一天會改變的,到時候不管他在怎麼掙扎,也免不了成為亡國之君。莫敬完自詡為一世英雄,是決計不想落個如此下場的。

  莫敬完目光掃過下面的群臣,這些人有一部分沒有說話,沉默本就是一種表態。

  莫敬完說道「朕意已決,不如前往桂林,拜見大將軍。而等在家裡,謹守城池,不管有什麼事情,都不要輕舉妄動,一旦南朝來犯,能守則守,不能守則退入廣西境內,想來大將軍要見我一定會給與方便的。」

  莫敬完倒是有幾分梟雄氣質,當斷則斷。

  不過莫敬完去桂林,並沒有走陸路。一來是陸路翻山越嶺。看上去不長,

  用時卻不斷,二來,他想通過水路觀察大夏在兩廣的統治如何。

  故而莫敬完扮成貨商,乘船出海。不過數日,就到了廣州附近海域。

  他首先注意到的卻是澳門港,他極目遠望,卻見澳門港船隻之多,似乎港口之中,已經不容停泊了,都要溢出港口之外,雖然莫敬完在行程之上,並沒有想要在澳門停靠的意思,但是遠遠看見澳門的盛況,卻也不由心驚。

  「陛下,這裡是澳門縣,今年年初,夏征南大將軍在此開港以來。所有外洋船隻都在這裡停靠,今日的情況,還是小意思了。」跟隨莫敬完來的船長說道。

  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就是說得莫家。

  莫家畢竟已經經歷了十代君王,莫家在各地也有自己的勢力,在海面之上也有。

  「澳門已經是這樣嗎?」莫敬完問道。

  「當然不是了。ღ(¯`◕‿◕´¯) ♫ ♪ ♫ ❻9s𝓱ù𝐱.ℂσⓂ ♫ ♪ ♫ (¯`◕‿◕´¯)ღ澳門以前雖然也繁華,但停靠的大多是外夷船隻。而今年澳門開港之後,華夷各半,甚至有華七夷三。增加了不知道多少了,要不然入港也不會堵成這個樣子,據說澳門的索大人,準備另闢新港了。」

  莫敬完只是數數外面的船隻,就知道大抵近三四十艘大船了,這是停在外面的,如果整個算起來,整個澳門大抵有幾百艘大大小小的船隻停靠。他雖然不知道澳門之前有多少船隻,但卻也知道,這決計不正常。

  最少之前應該不是這樣的。

  莫敬完的判斷不錯。

  在開港之前,澳門與馬拉尼之間來往的船隻,一年大概有十三艘左右,不過都是大船,在數量之上並不是太多的。即便是現在張軒開港之後,真正增量,與西洋貿易方面增加的額度並不是太多。

  凡是與東

  南亞小國之間的貿易卻多得多了。

  廣東對南海有數千年航海史了。廣東海商的能力並不差。特別是東南亞,環南海一帶,很多都是他的自己家的後花園。在官方放開大炮管制之後,海商的膽子一下子大了起來。

  一隊商船報成團,連西洋人見了,也不敢輕易動手。

  畢竟西洋商盜不分,但做事情還是講究成本的,能搶自然是槍了,但是如果動手的成本太高,自然就變得溫文爾雅了。

  這種恢復性增長。自然帶動了廣東百業興旺。比較這個時間還不是後世生產過剩的時代,一般來說,只要能生產出來,一般都不怕賣不出去。於是乎每月超過十幾萬兩的關稅湧入廣東的府庫,可以說張軒的錢袋子。 🄲

  只是這樣的增長,嚴重影響西洋商人的利益。

  之前海上有一個鄭一官,就已經夠他們鬱悶了。而今又多了一個廣東商幫。他們豈能高興,而且由於廣東商幫的興起,鄭氏集團在南海的利益也受到了影響,但是鄭芝龍不想為了區區錢財,與張軒鬧矛盾,於是乎就轉移了鄭家的注意力,將注意力放日本貿易之上。

  日本雖然有鎖國令,但是他們禁止的是私人貿易,官方貿易不在禁止之令,而鄭芝龍在大夏身居高位,幕府對鄭家的商船自然是網開一面,發放朱印。或許有幕府借力打力的緣故。

  荷蘭在日本的商業地位,被鄭芝龍代替了。

  荷蘭人甚為不滿,與鄭家的摩擦也漸漸多了起來。

  不過,鄭家上下都是趾高氣昂的態度,似乎鄭芝龍成為大夏開國功臣,鄭家也一下子變得很不得了。對荷蘭這些外夷,自然沒有什麼還態度。

  只是這種演變,快不到哪裡去。

  等荷蘭人真正聚集起戰爭的勇氣,與鄭芝龍爭奪海上霸權,也在幾年之後了。

  莫敬完自然不能窺一斑而見全豹,窺探出幾年之後的變化,但僅僅是澳門全盛之景,已經讓他膽戰心驚了。對大夏的實力一個勁的向上估算。

  進了伶仃洋之後,更是覺得船挨船,船擠船,特別是進入珠江之後,無數的船隻好像在江面之上鋪出一道橋來了。

  人可以踩著船隻,一路走到碼頭之上。

  莫敬完的座船,也不得不陷入尷尬的堵船隻中。這種繁華的景象,讓莫敬完有些麻木了。

  「陛下,大夏朝廷有令,外洋船隻攜帶火炮者,不得過澳門,只能停在澳門,所以這些船隻,大多都是跑澳門與廣州之間轉運的,一般洋商都是將自己船停在澳門,他們再乘船來廣州,挑好貨物之後,再乘船運到澳門,裝船離開。」

  在張軒的命令之中,外國人是不得不到廣州的,只有入籍中國的洋人才行。

  但是張軒高估了大夏行政體系的能力,也低估了商人鑽空子的本事。一艘船能不能過來,一眼就能看出來,只要裝了火炮,就不能過伶仃洋。但是一個洋人是不是入籍了,卻看不出來。

  總之下面的人各種花樣都有,張軒這一條命令,可以說不廢而廢。

  比起這些船隻,莫敬完更看中的是在河道上巡弋的船隻,因為這些船隻是戰船。

  莫敬完被這些戰船上大炮吸引了。

  雖然外洋中國商船也有大炮,但是每一艘船有一個一兩門震懾盜賊就行了。而沒有像這種戰船,秉承張軒的思想,火力至上,恨不得一艘船裝上幾十門大炮。

  如果不是造船能力受到限制,再加上張軒手頭不寬裕,這種一艘船隻加火炮,好幾萬兩大船,張軒自己都造不起,僅僅有一兩艘實驗性的船隻而已。但是被莫敬完看在眼裡,卻震撼無比,對身邊的人說道「從現在的開始,都不要叫我陛下,叫國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