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試探與圈套

  劉海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有些難以安枕。【Google搜索】

  其實劉海這也是在做心理鬥爭,他對自己的這個便宜大兒子,怎麼也喜歡不起來。

  可是說實話,他又是這具身體的親生骨肉,再加上嫡長子的天然優勢,他作為繼承人最為合適。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劉英謙確實是比較爭氣的,無論劉海安排多少的課業,他都能夠準時並且優秀的完成。

  這就讓劉海更加的拿不定主意了。

  正因為這樣,劉海才出現了,少有的猶豫不決。

  不過這一次自己離京倒是可以試驗一下這小子的心思,看他是不是真的有不軌之心。

  如果真的有什麼不軌之心的話,那么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把後患都除了。

  至於說因為這件事而產生朝廷動盪,劉海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因為他可是開國的皇帝,他的權威和大明朝那位洪武朱皇帝也不差什麼?

  劉英謙要是敢造反,那簡直就是找死,反而省得劉海下不定決心呢。

  至於說劉英謙沒有這個心思,那恐怕誰都不會相信,要知道當年李世民的太子不是也造反了嗎?

  就連李世民自己不也是造反才當上皇帝的嗎?

  …………

  第二日早朝。

  劉海駕坐在太和殿。

  太和殿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金鑾寶殿。

  它是舉行大典的地方,明代皇帝登極、宣布即位詔書,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每年元旦、冬至、萬壽(皇帝生日)等節日都要在此受百官的朝賀及賜宴。

  而這一回劉海之所以駕坐太和殿,那是因為他決定要御駕親征,宣布這種重要的事情自然要在太和殿舉行。

  眾文武雖然不知道劉海今天在太和殿要幹什麼,但是就沖他要在太和殿早朝,就知道今天一定有大事發生。

  因此文武百官進了太和殿之後,按照文東武西站好。

  之後他們互相用眼神交流著各自的信息,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喧譁。

  不一會兒外邊傳來了太監們的喊聲。

  「萬歲爺駕到。」

  接著劉海的御攆就停在了太和殿前,劉海下了御攆,從太和殿正門而入,之後上御階,坐在了龍椅上。

  劉海坐穩之後,下邊的眾文武立刻跪倒在地行三跪九叩之禮。

  如果是一般早朝的話是不需要進行這麼嚴格的禮儀的,但是今天特殊,他可是在金鑾寶殿上做早朝,所以文武百官們也是行了全套的禮。

  劉海坐在寶座之上,看了看下邊跪著的大臣,然後輕輕的對旁邊的趙奴點了點頭。

  趙奴立刻上前一步,對著下邊的人喊道:

  「萬歲爺有旨,眾卿免禮平身。」

  「謝萬歲。」

  文武百官叩謝之後,這才重新站起來,分左右站立。

  接著趙奴又向下邊喊道:「有本早奏,無本散朝。」

  站在文官最前邊的吳善,聽到這句話之後,立刻就出班來跪倒在地。

  「臣,軍機處領班大臣吳善,有本。」

  到此時劉海才開口說話:「有本就奏吧。」

  「啟稟萬歲,現東西兩路大軍進展順利,東路軍楊智已經攻到長江以北,大軍已經進入了長江北岸的湖北地界。

  西路軍的阿來夫已經控制了,山西,陝西,甘肅,新疆等地,大軍屯紮在湖北四川交界處。

  接下來該如何進軍,請萬歲爺明示。」

  坐在寶座之上的劉海點了點頭,然後說道:「現如今北方已經基本平定,但是南方仍然戰亂不休,為我中原,重歸盛世,朕決定御駕親征,親往湖北督戰。」

  下邊的眾大臣聽說劉海要離京,立刻開始議論紛紛。

  古往今來,每一次皇帝御駕親征對視十分重大的事件,甚至可能會動搖國本。

  因此皇帝御駕親征都會經過精心準備,確保勝利才會進行。

  「臣,翰林學士劉天傅,有本。」

  「奏上來。」

  接著,就從文官的隊伍中走出來了一位年輕的官員。

  他來到正中央,在品級台前跪倒。

  「啟稟萬歲,陛下既然要御駕親征,那不知後方京城由誰坐鎮。」

  劉海皺著眉,看著下邊的這個劉天傅心中有些明白了,這個傢伙恐怕就是自己那個大兒子,晉王劉英謙的人了。

  沒有想到自己這才剛剛宣布他就跳出來了,不過這樣也好,就讓他蹦達一下,到時候自己倒要看一看這個兒子到底能不能用。

  「朕御駕親征期間,所有的國政都由軍機大臣吳善處置。」

  翰林學士劉天傅聽了之後再次向上叩首。

  「陛下,吳善雖然是軍機處領班大臣,但是畢竟是臣子,萬一要是有大事發生,他也無法做主,所以請陛下立皇子為監國。」

  劉海聽了這話笑了:「哈哈,那你說,朕的皇子中哪一個為監國好?」

  「回陛下,大皇子晉王劉英謙,年已十五,已長成,頗得士林和眾文武的愛戴,所以臣以為晉王劉英謙監國為好。」

  劉海並沒有立刻回答他,而是看著下邊的眾文武說道:「你們有什麼看法?」

  下邊的文武百官中,武將那一邊不用說了,這些人都是劉海的心腹,每一個都對劉海忠心不二,所以他們在沒有劉海明示的情況之下,是不會表態的,所以武將這一邊靜悄悄的,並沒有任何的聲音。

  而文官這一邊卻不一樣了,一聽劉海詢問他們,立刻就在下面竊竊私語,嗡嗡嗡的像是蒼蠅不停的在叫喚。

  最後,翰林院掌院學士王南鼎,站了出來。

  王南鼎原先是滿清的翰林學士,後來積極的投靠劉海,在劉海登基之後,他成了翰林院掌院學士。

  要說起來翰林院掌院學士這個官,看起來沒有多大的職權,但是在朝廷中確實舉足輕重,因為他們掌控著清流一派,在話語權上非常的重。

  「臣,王南鼎有本。」

  「說。」

  「臣也認為晉王劉英謙,英姿不凡,適合監國,更何況陛下入主中原以前,在草原時就是晉王監國,這一次陛下親征,由晉王繼續監國,在法理上沒有任何的問題。」

  劉海輕輕的點了點頭。

  「你們說的有理,還有沒有別的看法了?」

  下邊的眾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再說話了。

  畢竟按照歷史上的規制以及當前的形勢來看,有已經十五歲的晉王劉英謙監國是最為合適的。

  因為十五歲的劉英謙已經算是一個成人了,即使前線劉海發生什麼不測,劉英謙也可以立刻登基,使整個帝國不至於崩潰。

  「好,既然眾親家都認為晉王適合監國,那朕就同意了。」

  說到這裡的時候,劉海對身旁的趙奴說道:「立刻擬旨。」

  趙奴不堪怠慢,立刻讓御階下的一個小太監,當場寫下聖旨,然後送到了劉海的面前。

  劉海點了點頭,然後親自用上了寶印。

  接著劉海對下邊的吳善說道:「你帶著聖旨親自前往清寧宮,給晉王傳旨。」

  吳善不敢怠慢,走出班來跪倒磕頭,站在劉海身旁的趙奴拿起聖旨下了御階,來到了吳善的身旁,雙手將聖旨遞給了他。

  接著吳善便抱著聖旨,終身退出了太和殿。

  來到太和殿之外,吳善看著天空中飄灑下來的陽光,卻感覺到心中有一股陰涼在泛起。

  不過他狠狠的搖了搖頭,好像想把心中的陰影拋開一樣,之後便抱著聖旨,昂首挺胸的直奔清寧宮。

  來到清寧宮外的時候,早就有人稟報了裡邊的晉王劉英謙。

  劉英謙現在正帶著他手下的太監,在清寧宮宮門口迎接。

  吳善並沒有和劉英謙多說什麼,只不過向他點了點頭,就算是行禮,然後高舉的甚至直入清寧宮,然後在清寧宮的正殿停下。

  「皇上有旨,晉王接旨。」

  一直跟在吳善身後的晉王劉英謙聽完之後,立刻跪倒在地。

  「兒臣劉英謙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親征江南,朝中由晉王劉英謙監國,軍機處領班大臣吳善輔政。欽此。」

  「兒臣劉英謙尊旨。」

  上邊的吳善接著就把手中的聖旨,交到了晉王劉英謙的手中。

  「王爺,接下來的日子,你我二人可要精誠團結,力保後方平靜,不要讓陛下擔憂。」吳善若有所指的說道。

  晉王劉英謙現在只覺得神清氣爽。

  雖然以前他也監國過幾次,不過那個時候他年紀還小,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真正掌權的是他的祖母王太后。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而這一次才是他真真實實的掌控這個龐大的帝國。

  「好說好說,吳大人,以後本王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還請你指教。」

  吳善微微的點了點頭,然後接著說:「這是應該的,王爺不必多說,現在時間不早,咱們趕緊前往太和殿謝恩吧。」

  晉王劉英謙聽完之後趕緊的點頭,然後就跟在吳善的身後,兩個人匆匆的來到了太和殿前。

  到了這裡自然有小太監進裡邊通報,不一會兒裡邊就傳出來了劉海的旨意。

  「皇上有旨,晉王劉英謙,軍機大臣吳善,覲見。」

  到此時,兩個人整動了一下自己的衣袍,然後一起進入了太和殿的大殿。

  兩個人來到正中間,在品級台前跪倒。

  「兒臣劉英謙。」

  「軍機大臣吳善。」

  「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