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邁向輝煌 第八章 新朝氣象3

  文官官制改革比起軍制改革來複雜得多。沒有辦法,這一改革直接關係著百萬讀書人的利益,任改改動都影響著無數學子的命運,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災難性後果。元朝是怎麼完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降低了讀書人的地位,將讀書人打成了老九————差不多是跟乞丐、娼妓的地位差不多了。那些讀書人沒了出路,自然要造反的,偏偏元朝又很能作死,所以這個超級大國一下子就被弄死了,渣都沒剩下來。所以到了明朝中葉,大家明知道現有的制度有很大問題也不敢去動,寧可抱殘守缺混下去也不敢改革,害怕重蹈元朝的復轍呢。

  不過朱聿鍵沒有這方面的顧慮。這一仗把大半個大明給打爛了,沒了那麼多罈罈罐罐,他反而可能放開手腳,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而崇禎就絕對做不到。他比崇禎更有優勢的地方就在於,他長時間生活在民間,對大明現行的制度的弱點看得一清二楚,而崇禎能看到的只有紫禁城這一方天地,知道有問題,卻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

  隆武新政關於文官官制改革的第一條就是,廢除次輔和樞輔,首輔改名為首相,內閣最高權力繫於首相一身。首相由軍政兩界最傑出的人才競選產生,皇帝無權任命,不得干涉競選,不管選上來的是誰,只要程序合法,皇帝都必須予以承認。同樣,皇帝也無權罷免首相,如果首相有大的過錯,可以向皇帝提出辭職,皇帝隨意罷免首相是違反憲法的,內閣不會通過。這一條得到眾多文官的一致同意,撤掉次輔和樞輔讓首相少了很多掣肘,可以集中精力去干自己想幹的事情,而大明的首輔絕大多數精力都用來防自己人和整自己人上面了,這很不好。皇帝不得任命、罷免首相這一條更是大妙,崇禎這些年都他娘的換了多少個首輔啦?唯一不妙的是,這極大地限制了皇帝的權力,差不多把皇帝給架空了……但是對於大明來說這根本就不算個事,皇帝被架空那是常態,現在只不過是把這種常態程序化、合法化而已!

  原本首輔下轄的四部,兵部改為軍部,主管全國軍事,由兩位元帥掌握這一部門,文官無權插手。吏部原有權限不改,工部則細分開來,分為農業部、工業部、水利部、交通部,分別負責農業生產、工業發展、水利工程、修建道路和橋樑,這四個部門平級,不分大小。兵杖局改名為軍工部,劃歸軍部,負責研製和生產武器裝備,直接對軍隊負責,內閣無權插手軍工研究和生產,否則等同於干涉軍事。戶部拆分為國土資源部、統計部、稅務部、財政部,分別負責管理全國國土資源、統計人口數據和田畝數據、徵稅以及財政收支管理,以上四部都是平級,各自負責自己部門的事情,哪個部門出了問題,內閣直接找該部門老大算帳,他們還想像以前有個戶部那樣什麼都往戶部尚書身上推,再由戶部尚書和稀泥,那是不可能的。同時還要成立教育部,專門負責推行全國性的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部同樣跟以上八個部門平級。

  這些部門再加上軍部,基本上構成了帝國的框架。

  九部之下就是省級官員了。省級官員撤掉巡撫和巡按,一省大權歸於總督一身。總督之下設人事部、交能部、水利部、工業部、國土資源部、統計部、稅務部、財政部、教育部,除此之外還要設立衛生部和法院。尤其是衛生部,非常重要,除了培養醫學人才、開設醫院之外,防止瘟疫,一個地方如果發生了大規模疫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中央直接找總督算帳,總督則會在自己完蛋之前先把衛生部部長掐死。府、縣兩級行政機構的結構跟省級基本一樣,只是級別低了而已。這一輪改革下來,讓每一個縣都具備了相對獨立的行政行力,就算是世界末日到了,各地方也可以依靠原有的行政體系迅速作出反應,從而避免以前那種一旦皇帝被打掉整個帝國就完蛋的操蛋格局。

  縣以下就是鎮、鄉、村三級行政機構了。帝國新政規定,鄉長和村長必須由競選產生,鎮長由縣官任命,鄉長和村長競選的結果必須得到縣官的承認,縣官任命的鎮長必須得到縣公民代表大隊和知府的承認,否則就是違法的。這一舉措直接打破了皇權不下鄉的格局。以前鄉鎮一級基本上都是地方宗族說了算,皇權能管到的,頂多也就是縣一級而已,縣以下的完全是獨立王國,現在還想玩這套可就行不通了。同時新政還規定,鄉長、鎮長有權競選縣長,只要他的政績足夠出色。而當上了縣長之後,基本上就是天高海闊了。這一條是安地方宗族勢力的心的,總得給人家一個上升渠道吧?

  新政第二條所有官員的收入情況必須公開,所有官員都有義務對巨額財產的來源作出合理的解釋,否則視同受賄。所有官員都有納個人所得稅的義務,而且收入越高納得就越多,逃稅和瞞報罪加一等。同時還規定知府以上官員收受賄賂超過一百銀元者,一律撤職,流放海外,知縣及知縣以下級別的官員可以收賄賂,但不准辦事,收了錢之後敢給人家辦事的,兩罪並發,罪加一等,至於是被扔到海外開荒還是在國內修路,就看情節輕重了。這一條差不多是要了所有官員的命,收入情況公開,這叫他們怎麼收受賄賂哦!可以收錢但不准辦事……聽起來很好,但是收錢不辦事的,鬼才給你送錢!

  新政第三條所有官員實行終生制任制,其任內修建的道路、橋樑、水利工程、建築工程,一旦在四十年之內出了問題,哪怕已經辭職,也抓回來扔海外開荒!如果那傢伙掛了怎麼辦?好辦,罰他子女把工程款補上,罰到他們傾家蕩產!人死債爛這招在新朝是行不通的,有勇氣胡來就有得勇氣承受帝國的鐵拳!

  這一條比起財產公開來更讓官員們欲哭無淚。

  然後就是教育方面的改革。中國的教育水平放在全世界都算比較高的京師有太學院,相當於全國最高學府了,地方有宗族開辦的私塾,衛所有衛學,比較發達的地區官府還會興辦官學,雖說文盲率仍然是很高,但是大明能讀會寫的人比歐洲一個國家的總人口還高卻是不爭的事實。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的優待,秀才見地方官不用下跪,中舉之後不用納稅,每年還有錢優撫銀髮,大明的讀書人待遇之高,著實讓人羨慕。但如此厚待讀書人,也沒有出多少人才,反倒出了一堆坑爹貨,只能說是教育本身出了問題。當然,並不是說科舉不行,隋唐實行的也是科舉制度,不拘一格招攬人才,打造出一個夢幻般的盛世王朝,而宋明同樣也是科舉,為什麼不越弄越糟糕呢?原因是學的東西不一樣,考的東西也不一樣。隨唐的教育屬於精英教育,科舉的時候天文、地理、數學、水利、軍事……無所不包,長年浸淫於這些領域,最後脫穎而出,儕身於朝堂之上的,無一不是精英中的精英,因此當時大唐的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各占全世界百分之六十,這個比例,著實是誇張得很。而到了宋朝就變成了死記硬背的填鴨式教育,不用去學那些讓人傷透腦筋的東西,只要把儒家經典背個滾瓜爛熟,就有機會中舉,明朝的八股文更是將這種糟糕透頂的教育推向高潮。在這種坑爹的制度之下,讀書人的世界裡只剩下朝廷指定的幾本儒家經典,秦漢隋唐賴以強盛的科學學問被打成雜學甚至是極技淫巧之術,一個讀書人去學這些東西肯定會被嘲笑的。這種教育的直接後果就是科舉選取的都是一幫只會背之乎者也和窩裡鬥的榆木腦袋,靠這麼一幫人治國,不出問題才叫有鬼!

  所以務必請記住,雖然中國從漢武帝時代就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是漢、隋、唐三代都沒怎麼拿儒家當回事,百家依然興盛,只是披了一張儒家的皮而已。真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是從宋朝開始的,最直接的例證就是崇文黜武。從宋朝開始,中國的科研創新能力就越來越匱乏,到了明朝,甚至沒有能力自己編寫一部曆書,必須借重傳教士的力量了。

  河洛集團對這一問題有著深刻的認識,最基本的,建立一個新的軍團的時候他們連找個精通數學的人管後勤都要忙活半天,至少炮兵部隊招兵就更加糟糕了。炮兵是個高技術兵種,這裡頭涵蓋了機械學、數學、土木工程學,這些人才上哪找?所以,哪怕僅僅是為了自身繼續強大下去,也必須推行教育改革。因此隆武新政以一如既往的簡單粗暴作風作出了新規定將墨學列為國學,每一代皇帝都必須拜墨家鉅子為帝師!

  傻了吧?

  先別忙著傻,後面還有在全國普及墨家思想,還是原汁原味的那種,當然,「非攻」這一條改為「同族非攻」。相信墨子老大也不會反對的,因為他提出「非攻」這一倡議的時候正值戰國七雄混戰,華夏族群彼此攻伐,直殺得血流成河,他自然痛心,倡導「非攻」可能也僅僅是針對華夏族群而言,大家都同文同種,沒必殺自相殘殺嘛!至於七國去砍胡人,估計墨子老大是不會反對的,搞不好還會舉雙手贊成————我們是要以理服人,但是,胡人能算人?

  這一條一出,舉國震動,不知道多少士紳捶胸頓足,大呼華夏禮儀盡廢,國將不國,更不知道有多少學子跳出來示威,甚至以死威脅,但隆武帝的態度很堅決我就是要這樣干,不服氣的可以造反!

  隆武新政把教育看作重中之重,而教育改革的重點就是普及教育,讓更多人讀得起書,讀好書。隆武新政規定教育由國家負責,每個鄉都必須有一所小學,讓六歲以上的兒童入學讀書,地方宗族的學堂,必須解散!每個縣必須有三所以上的初級中學,由府、縣兩級按照七三比例出資修建;每個府必須有兩所或兩所以上的高級中學,由省和府按照七三比例出資修建;每個省必須有六所以上的大學,由中央和省區按七三比例出資修建。師資力量由國家統一調撥,每個教師都會有較好的待遇和較高的地位。但學費卻很便宜,小學完全免費,每個學生給老師幾斤米就行了;初中一年學費一個銀元,高中兩個,大學五個,當然,讀完大學還想繼續讀下去,花錢就相當厲害了————大學上面是皇家學院,學費相當高昂,但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減免學費並且獲得獎學金。皇家學院是帝國最高學府,在那裡面出來的人有一個響噹噹的名號,那就是科學家!每一個科學家都是帝國的瑰寶。

  花了這麼大的力氣搞教育改革,當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死計硬背了。帝國將組織人才從古代典籍中摘取精華,同時汲取西方文明的精萃,融薈貫通,編寫新的教材,以後學生要學的東西就有點兒多了,除了識文斷字遣詞造句之外,還要學習數學、音樂、書法、幾何、歷史、外語、天文、地理,體育和思想教育也必不可少,而且還有軍訓。到了大學之後可供選修的課程就更多了,除了以上這些之外還有法學、商學、軍事學、醫學、物理、化學、建築學、農業學等等,就算沒考上大學的,讀完高中也可以去當老師,或者進職業學院學上一技之長,成就當然不會有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大,但讀完了出來同樣很搶手,前程無憂。

  隆武帝規定,以上這些必須在十年之內準備妥當,否則……哼哼,新軍的刺刀饑渴難耐了!

  這一輪狂暴的改革下來,儒家壟斷教育的格局被徹底打破了。把墨學列為國學的必然結果就是以後帝國挑選出來的人才都是技術官僚,外行指揮內行的格局沒有完全消失,但至少不會再成為普遍現象。敢於顛覆沿續千年的舊格局,隆武帝確實很有氣魄。雖然他很在程度上是因人成事,沒有楊夢龍的河洛集團他恐怕什麼都幹不了,但並不妨礙他在歷史上留下極為輝煌的一頁。在他去世之後,他被黑得比夏桀、商紂、秦始皇等暴君還要厲害,不過黑他的人也只敢躲在自己的小圈子裡自嗨,敢當眾兜售自己的私貨的人,百分之百會被當場打得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噴到精神失常。

  因為他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在他離去的時候卻給他的子民留下了一個夢幻般的輝煌盛世,「遠邁漢唐」在隆武一朝,不再是一句虛話。

  一個統治者是否偉大,不在於他的權力和能力,而在於他給老百姓留下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