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太子的初步計劃是崇禎十六年到十八年建造完第一艘鐵甲艦,用一年時間進行試航,沒問題之後,以每年八艘的速度批量建造。
朝廷水師拿走一半,剩下自然歸鄭芝龍所有,給鄭芝龍的價格僅為建造成本的百分之一百二十,算是對其南征北戰的獎勵了。
不算鄭老屁那支艦隊,僅朝廷的大明水師裝備十二艘鐵甲飛彈戰艦,配合大量木質戰艦,就足以擊敗可能前來找茬的西班牙艦隊了。
但至少要等到崇禎二十二年才能完工,也就是一六四九年,可能要到一六五二年才能形成戰鬥力。
要是西班牙被法國打趴下的話,某太子的「大橙子艦隊」就成了一群無所事事的武裝遊艇了……
十年之後,某太子還不到二十五歲,年紀跟正德大爺相仿,只要不掉水裡,基本可以橫掃天下了。
為啥這麼想?
因為戰艦的模型已經造出來了,按照一比三百的比例尺,十二艘迷你戰艦放在做好的海面型沙盤上,煞是好看。
小肥宅早已經用這玩意當作背景板,照相留念了。
鄭芝龍獲得了一套一模一樣的沙盤模型,因為掏了五百萬兩銀子的首付款。
在全球各土豪都用木頭船打仗的情況下,鐵甲戰艦可是獨一份,僅此一家。
渣理叔叔的那艘木頭大艦,要是外銷的話,價格也會達到五六十萬兩左右。
比較起來,一艘鐵甲艦隻需要三百萬兩銀子,算是相當的實惠了。
儘管是木頭船的五六倍之多,但戰鬥力絕對不可同日而語。
在木頭戰艦面前,鐵甲艦就是免除一切物理攻擊造成的傷害。
你打我,我沒事!
我打你,你沉沒!
「致遠」當初的採購價不到九十萬兩銀子,考慮到兩百多年的時間差,買到三百萬兩,一點都不算貴!
這麼好的戰艦,再配上劃時代的拿皇炮,那就達到盡善盡美的地步了。
外銷艦是不配「捕鯨叉」反艦飛彈的,以免拆解之後進行仿製。
但那是十年之後的事情了,現在說不準的事情,到時候再說。
說不準的事情有很多,譬如皇太雞本該死了,貌似仍然苟活著!
在阻止大明王師給祖大壽送餐的行動失敗後,沒有發動三番戰,說明皇太雞還不想被活活氣死。
今年要是被這貨續命成功,具體啥時候去死就很難說了……
不管怎麼說,某太子還能繼續用錦州釣魚,儘管這個魚餌的作用已經不如以前那麼大了。
隨著明清國力與軍力都在不斷攀升,雙方開始了前所未有的軍備競賽。
己方已經具備發動四十萬人以上的會戰能力,某太子也就不那麼在乎錦州的得失了。
哪怕錦州丟了,等處理完南方的流寇,某太子便可集結超過六十萬大軍,在鄭氏艦隊的配合下,一舉收復遼西走廊。
當務之急還是要克服小冰河時期的極端氣候,將河南的災珉遷移到周邊地區,恢復北廷所轄各地的生產,穩定後方,再徐徐圖之。
其中的一個辦法就是將河南災珉送往呂宋群島,尤其是呂宋島與棉蘭老島。
這倆島加起來的面積跟兩廣差不多大,足以容納數百萬,乃至上千萬災珉。
不過要等到先運完藩國的兵馬與子珉之後,才能輪到災珉登船。
現在的海運能力還是有待提升,每船運輸五十人,兩千艘船也僅能運十萬人而已。
倒是可以超載,但這不是運奴隸,必須確保災珉能活著登島才行。
而且去往「北地」的船隊依然要如期起航,一年三次,不能再少了。
某太子也不想僱傭荷蘭商船運輸商品與百姓,眼下還是依靠自身實力。
無非是多造些船而已,造封舟這樣的超級戰艦成本太高,工期又太長。
但造鳥船與廣船就毫無問題了,一年下水兩千艘,便可增加單次至少十萬人的運力。
一旦實現每年向南洋及澳洲運輸一百萬人的目標,再堅持二十年時間。
這片地區在住滿大明百姓之後,某太子就等於實現了對半個東方世界的控制。
屆時某太子還不到五十歲,能消化掉這麼大一片地盤,已經算得上是功德無量的壯舉了。
老趙家那幫癟犢子當初能利用艦隊,將殘存的兵力和百姓運輸到呂宋島,也就可以保存實力,伺機反攻倒算了。
根據上報的統計數據,僅崇禎十六年上半年,靠岸大明各港口的外籍商船總數便高達七百二十四艘之多。
這主要得益於法國方面在獲悉明荷雙方簽署《明荷友好通商條約》之後,在蒂雷納侯爵的建議下,也簽署了類似的條約。
同時鼓勵法國本土的船主與商人前往傳說中遍地是黃金的東方世界,一年跑一次,便可以在家吃上三年的。
法國船主由於害怕在海上遭到西班牙戰艦的偷襲,全部都加入了護航艦隊之中,這樣一起走才最為穩妥。
奧斯曼帝國的艦隊也是如此,由於其地中海艦隊無法調動到印度洋,所以船主們更加小心謹慎,一年跑一次就好。
上半年兩國的艦隊相繼抵達大明港口,使得貿易額猛增,接近接近兩千萬兩之巨!
在海上貿易蓬勃發展的推動下,大明各對接港口的發展自然是日新月異。
港口都在擴建,碼頭都在增加,從公司老闆到下面的苦力,全都能從中受益。
某太子在班師回朝的時候,視察過天津港的建設情況。
儘管這座港口在冬季是完全無法使用的,但一年可以正常運轉也有九個月的時間。
冬季剛好可以用來囤貨及修繕港口的岸上設施,加之有登萊的分擔,實際影響並不算大。
某太子要求在現有的基礎上,再修建二十座碼頭,含一百二十個泊位,每個泊位均能停靠一千料或三百噸級西式蓋倫商船。
天津是距離京城最近的港口,縮短陸路運輸距離,就等於降低了物流成本。
去往南方的商船多走漕運,但由於運河風力不大,導致航速較慢,耗時較多。
海運則不同,從京城抵達南都的時間通常會快一兩天。
看似時間相差不多,可對商家們來說,時間就是銀子。
搶先哪怕半天開始售賣,都能獲得相當可觀的收益。
要不是京城與天津之間的河流實在太多,需要頻繁架橋。
某太子都會優先考慮修建兩地之間的城際鐵路了,這樣從京城工廠造出來的商品便可直接裝上火車,運抵港口快速裝船起航了。
本來向南,走武清線的話,只需要考慮一兩條河流,抵達天津以北就行了。
但是運河距離三角淀太近,下雨漲水的時候,容易威脅到鐵路線的安全。
京津城際鐵路是否可行,還得繼續派人實地勘察一番,再下定論。
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順利的話,最快一天之內,商品就能裝船啟航。
而且有了鐵路,利用鐵路路基,兩城之間的電話線也能架起來,算是一舉兩得的好事了。
朝廷上下對這條鐵路是極為上心的,而且投入不大,收益卻不少。
這次戶部尚書李侍問很是積極,已經多次表態,戶部會優先支持鐵路施工。
只是對於面積等於京城老城四五個大小的三角淀的威脅,這位尚書就一籌莫展了。
一旦洪水淹了鐵路,沖毀了路基,到時候怎麼辦?
作為土木專家的張國維對此都非常謹慎,其他人就更別提了。
眼下不是後來,能修建大型水利設施,加固橋樑,來遏制湖泊與河流對鐵路的威脅。
某太子暫時就不用多管了,一切都要等論證完畢之後再定奪。
夏天吃著冰激凌,看著報紙雜誌,晚上再弄點燒烤,何等的快哉呀!
除了沒有海鮮之外,一切都很完美!
因為有了風扇,目前最為熱銷的新產品!
缺個「電」字是因為還得買一套發電機,這價格就上去了。
能被大眾接受的,就是機械式的,要麼手搖,要麼腳蹬。
看著很是簡陋,但總歸是一件家用機器,擺在客廳很有面子。
由於有大量災珉的存在,大明的人力成本很低。
讓僕人手搖風扇,對主人們來說,這就很實惠了。
僕人直接扇扇子不行麼?
當然行,但不夠檔次!
同理,看文字版《關外秘史》可以麼?
當然可以,但絕對沒有看照片版上檔次!
不管有用還是沒用,買上一個總歸是面子與身子上的雙重享受。
再說這也是某太子體諒僕人們的發明,扇扇子的話,僕人們多半都得站著。
手搖風扇,坐著就可以,更容易發力,而且可以經常換手。
這是某太子通過喜兒給自己扇扇子得來的經驗之談,絕非空想。
東宮這裡就不用人力了,直接通電就行了,是名副其實的電風扇,坤寧宮那邊也是如此。
某太子還沒打算向全城百姓供電,因為火電廠那邊的機器運轉還不太穩定。
哪怕僅僅向後邸供電,也是時斷時敘,追本溯源,還是蒸汽機的問題。
這是硬傷,一時半會都治不好,某太子也只能全當沒看見了。
跟百姓們說這些,百姓肯定多半是不會理解的。
還是點油燈實在,成本低廉不說,還能順便給陝北地區扶貧……
漂亮親媽現在除了招呼姐妹們打麻將之外,最上心的事情就是明年自己的長子成年,順便結婚。
兩個兒媳婦早已經準備好了,就差籌備婚禮了。
外場的事情,禮部尚書馮銓都已經大包大攬了。
鄭芝龍提前準備好了一份價值高達六百六十六萬兩銀子的紅包!
普天之下,也只有鎮海侯能掏得起這筆錢了。
某太子也不會用自己的大婚當作敲詐勒索群臣與勛貴的機會,讓鄭老屁變成訂單就算紅包了,這樣還能互惠互利。
鄭老屁把這批貨再派船隊送到巴達維亞,之前的份子錢就算是賺回來了,說不定還能把利息找補上。
在某太子的善意提醒下,我大衍聖公很不情願地「主動」奉上了六十六萬兩銀子的紅包,好像某太子提前半年刨了他家祖墳似的……
大婚時間定在冬季,因為春季要給祖大壽第二次送餐,夏季過於炎熱,新郎新娘實在穿不住婚服。
冬天結婚有個好處,那就是能吃到龍蝦!
鄭芝龍也得到了一個美差,那就是遣人捕撈六千六百六十六隻龍蝦!
這是最佳目標,捕不著也不要緊,湊齊六百六十六隻就行了。
某太子就想結婚的時候吃紅燒龍蝦,這點要求也不過分呀?
再說龍蝦是花錢買的,又不是巧取豪奪得來了……
宰土著不算殺人,使喚鄭老屁不算壓榨!
鄭成功作為過來人,在繼續學藝的同時,還會對老家來的人和貨關注一下。
畢竟自己的尊師太子大婚,那就是天大的事情,比自己結婚重要太多了。
商賈們也想賀喜,除了隨份子之外,卻想不出啥好禮物和好點子了。
自己的貨都是從太子爺那裡上的,連總匯里小姐姐所表演的節目,都是太子爺教的。
為此,商會還特意開了好幾次會,來商量這件事。
最終決定,還是湊錢弄個超大金額的訂單比較實在!
六百六十六萬兩,金額跟鎮海侯鄭芝龍的一樣。
商賈們也知道太子爺的商品利潤是很高的,這筆份子錢至少有四百萬兩以上會變成利潤。
但市場是太子爺給的,商品更是太子爺給的。
此時不孝敬,往後就要被上墳了……
啥節都好過,唯有清明節不好過。
清和明放在一塊,那是要死人的!
通過給祖大壽送糧,太子爺又再次打敗了虜酋皇太雞。
這下連骨子裡都對某太子看不上眼的人,都開始相信某太子真的可以讓大明中興了。
那些剛開始就放棄自尊,選擇抱大腿的商賈們更是每每在家裡上香祈福。
這條大腿算是抱對了,正確到祖宗顯靈的地步!
等太子爺趕跑了皇太雞,整個遼東市場就都歸了京城的商賈。
所以商會的會員們比任何人都盼著太子爺屢戰屢勝,直至贏得最後的勝利。
在多方的示好下,某太子這裡尚未交付的訂單金額已經超過一千五百萬兩銀子。
但願某父皇不會把每年南廷支援北廷五百萬兩銀子的當作紅包……
下面不是沒人敢過這種事,陝西巡撫左懋第自掏腰包,送來六百六十六桶石油賀喜!
理由還很充分,點著之後,祝自己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