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敗仗就要去找周王評理,汝寧王朱肅澲自認為乃是無能之舉,更會被其他郡王所恥笑。
此時周王朱恭枵擺明了是要坐山觀虎鬥,收取漁翁之利,才不會在雙方大打出手之後再予以干涉呢。
俗話說求人不如求己,由於自己這個盟主當得很不稱職,這才導致了聯軍遭遇了一場慘敗。
朱肅澲在大帳里也反思過自己的過失,想來無非是輕視了朱恭櫪那個老匹夫也還有點人脈關係。
自己能找盟友幫襯,那老匹夫也能找,聽說還玩得更邪乎。
自己與四位郡王結盟,而那老匹夫更是與五位郡王結義。
很顯然在這時候,結義的實際作用要高於結盟。
雖然二者都存在形式上的虛偽,但毫無疑問,個人結義比郡國之間結盟要更為牢靠一些。
起碼看上去是這樣,而且人家首次交鋒還真的打贏了,這讓朱肅澲感覺更加的鬱悶了。
「相符啊!可有辦法破那老匹夫的結義之策?」
於和貴字相符,作為參謀軍師,如何打破敵軍的戰略就是他負責的事情了,朱肅澲是懶得想,一時半會也想不出來。
「回王爺,結義之策看似牢靠,不過也並非堅不可摧,只不過……」
首戰失利,讓於和貴也背負了很大的壓力,好在汝寧王朱肅澲雖然心高氣傲,可也不是利令智昏之人,回來亂發了一通脾氣,砸了一些瓷器也就冷靜下來了。
「勿要吞吞吐吐!但說無妨!」
都到這個地步了,為了扳回一局,順帶挽回顏面,朱肅澲什麼策略都願意聆聽,不管是良策還是歪招,只要管用就行。
「回王爺,自古以來,若是自身實力有限,難以擊敗對手,便須找盟友相助。而盟友願意前來助戰,無非須用三個策略,即結盟、結義、結親!結盟便是像戰國時期趙、魏、韓三國抗秦,結義之範例便是《三國演義》里的桃園三結義,而結親則譬如文成公主嫁與松贊干布,當時吐蕃雖然軍力強盛,唐朝卻通過結親的方式抵消了這種軍事隱憂!結親無非是外嫁或內娶,全憑王爺聖裁!」
不得不說,儀封王朱恭櫪是老謀深算,棋高一招,結義確實比結盟更為妥當,不過於和貴也有對策,就是想用結親的辦法將汝寧王周邊的盟友團結得更為緊密。
「……嗯!似乎可行!」
朱肅澲捋著鬍子沉吟了半晌,在簡單思索之後,便微微點頭,結親倒是個不錯的辦法,確實比虛情假意的結義更讓自己感到可靠一些。
郡王之間結義與桃園結義迥然不同,在諸多郡國里便不大適用了。唯一能讓盟友想自己靠攏過來的辦法,就是結親了。
想來自己有幾個芳齡年華的女兒,尚未許配與婚嫁,兒子即便已然結婚了,也能再娶,實在不行還可以用孫子、孫女頂上,結親這條路便用得上了。
而且兩邊也是門當戶對,大不了嫁妝多給一些,其他郡王好歹也能給自己一個面子,不會婉拒這門親事。
「報~!啟稟王爺!修武王與安吉王朱肅泉來訪!」
「哦?速請!」
修武王朱恭捆與安吉王朱肅泉沒去周王朱恭枵那裡,更沒恭喜獲得一場大勝的儀封王朱恭櫪,而是選擇這個時候來探望汝寧王朱肅澲。
對於他們來訪,不論是朱肅澲還是於和貴,都想不明白,不過也可以在閒談的時候試探一番,摸清對方的來由再行決斷。
「不知兩位郡王前來,本王有失遠迎,失敬失敬,還望兩位莫要怪罪!來人,備一桌酒菜,本王要宴請兩位郡王!」
這時候能來看自己的都是客人,朱肅澲當然要笑臉相迎,起碼在吃了敗仗之後不能得罪其他郡王,犯眾怒的事情決計不能幹。
「汝寧王客氣了!本王與修武王帶了些補品,特來探望,不過看汝寧王起色上佳,想來是用不上了!」
安吉王朱肅泉雖然嘴上沒直說對方吃敗仗的事情,可字裡行間的意思就是這樣,否則也不需要帶補品前來了。
「是啊!本王見汝寧王身體康健便放心了,北地不比中原,氣溫低了甚多,千萬要保重身體!」
修武王朱恭捆也找了一個很合時宜的理由,絕口不提兩大陣營之間的衝突。
「呵呵!兩位好意出於好意,本王自然甚感安慰。不過若是兩位是受儀封王之託,逼迫本王求饒,那就莫要提及了!」
在輸光手裡的籌碼之前,朱肅澲是絕對不打算向那個老匹夫低頭認輸的,只要自己奮起直追,反敗為勝便可水到渠成。
「汝寧王誤會了!我二人雖與儀封王無怨無仇,可也不是受儀封王之託的說客。實不相瞞,儀封王聯合原武王、鄢陵王、河陰王、義陽王、臨汝王,實力頗大。而我二人剛好與鄢陵王與原武王有罅隙,原因與汝寧王相類似!」
修武王朱恭捆是因為自己與原武王的矛盾,這才去找了安吉王朱肅泉。
後者則是與鄢陵王無法調和,而原武王和鄢陵王都與儀封王聯手,他倆也就只能來找汝寧王了。
「修武王所言非虛!當日爭搶羅剎人之戰果,並非汝寧王一系人馬受損,事後我等雖想找補回來,可忌憚原武王與鄢陵王一夥勢大,便只能暫時選擇隱忍,這才前來與汝寧王商議!」
因為爭奪戰過,安吉王朱肅泉的手下被鄢陵王的家丁打傷了七人之多,其中的一個重傷不治,今天剛死,這讓朱肅泉非常惱火。
在船隊再次靠岸,補充人手之前,這些家丁死一個就少一個,而且受傷無法幹活的話,那就是實實在在的累贅了。
朱肅泉可以養著這些受傷的家丁,但這個氣一直憋在心裡是非常的難受的,他也就與汝寧王感同身受了。
可事主已經與儀封王等五位郡王聯手,光憑自己與修武王的實力,根本就打不過對方,這才想出了儀封王聯軍的敵人——汝寧王。
「兩位可知本王去找儀封王理論,那廝非但不承認手下惡行,反而倒打一耙,要讓本王向其致歉,真是氣煞本王了,想來那原武王、鄢陵王與儀封王成了一丘之貉,也絕非等閒之輩吧?」
朱肅澲簡單一想,就明白過來了,這是對面兩位受了欺負,打算找自己聯手了,貌似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大家都是受害的一方,起碼要比此前與其他四位郡王貌合神離的結盟要實際一些。
「正是如此!原武王與鄢陵王放縱手下,其惡行決計不低於儀封王!」
朱肅泉可算是找到了知音,自從出事之後,鄢陵王大營便戒備起來,貌似是做賊心虛,生怕自己打擊報復。
吃虧之後,朱肅泉有心如此,可聽說鄢陵王那廝與儀封王等郡王聯手了,便只能投鼠忌器了。
不過忍氣吞聲也是有時限的,聽說汝寧王等人與其有過節之後,朱肅泉的心思便活泛起來了,與修武王朱恭捆一說,後者也有類似的打算,便結伴前來試探。
「本王此前與其他四位郡王結盟,不過四國合計出兵不過八十,可謂是杯水車薪,這才導致前番敗北!」
朱肅澲也要提前知曉這兩位的誠意,不能光靠一張嘴,到了真刀真槍的時候,還派二三十人來敷衍自己。
「汝寧王大可放心,我們此番是真心聯手,只要涉及出兵,我兩家可同出五十人!」
修武王朱恭捆知道朱肅澲的實力,這才找上門來,換成一個沒實力的同宗,縱使有這個打算也是白費口舌。
「是極!是極!若無真心實意,又何故稱之為結盟?」
安吉王朱肅泉也認可了這個人數,兵力太少還打個甚子的仗,莫不如直接龜縮在大營里算了。
「非本王不信任兩位,只是前番之事實在令本王寒心不已。倘若兩位真有誠意,可否同意結親?」
被那四個玩一次也就罷了,朱肅澲也認倒霉了。
這次可是要做好準備,不能再被盟友玩了。
看在親戚關係的份上,怎麼也得賣賣力氣才行。
「哦?」
「……」
修武王朱恭捆與安吉王朱肅泉聞言不禁對視了一眼,之前他們並沒有想到汝寧王會出此計策,此時此刻腦子裡還在盤算此舉可行與否。
聯姻便意味著親上加親,雙方的關係將變得更為緊密,這是毫無疑問的。至於三家聯姻能否敵得過儀封王聯軍,兩位郡王都是沒有把握的。
「兩位無需如此,稍後本王邀請之前與本王結盟的遂平王、內鄉王、潁川王、海陽王這四位郡王前來,當眾提及此策,便可知曉誰是真心實意,誰是虛情假意了!」
都說真金不怕火煉,這聯姻的辦法便是烈火,到時候誰是廢鐵,一燒便知曉了。
不真心實意結盟的郡王,對付敵軍一點用都沒有,倒是己方打贏,會跳出來爭搶戰果。
那還要這種盟友何用?
不如早日踢出去算了!
「如此也好!」
修武王朱恭捆也暫時附和了一句,他也要看看其他郡王對於聯姻的態度,再決定是否加深與汝寧王的合作。
汝寧王是眾多郡王之中實力超群之人,即便是新敗,瘦死的駱駝也比馬大,否則他與安吉王也不會前來打探情況了。
儘管首次抵達的人手較少,不過汝寧王在大明本土還有不少等待登船的下屬,都運來的話,眼前這點損失對汝寧王來說,根本就是九牛一毛而已。
鄭氏船隊運輸的原則是先緊著周王與崇王這兩位藩王的人馬來,然後才是諸多郡王,平均下來,每家也就得到數百個登船名額而已。
今年雖然抵達北地的時間較晚,不過計劃里應該還能運一次,屆時誰的人馬更多,便可水落石出了,但要再等近兩個月才能有結果。
修武王與安吉王膝下倒是不缺未許配的適齡子女,聯姻毫無對象上的困難,顧慮所在便是其他郡王是否也同意用這個辦法夯實這個集團內部的多邊關係了。
沒過多久,四位郡王便先後前來,等眾人到齊,汝寧王朱肅澲便將之前的聯姻提議又重新說了一番。
新來的四位郡王倒是對聯姻之策沒有多少異議與牴觸情緒,因為這時候拒絕此策便等於得罪了汝寧王,更是放棄了與眾人聯手的可能。
出門之後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去尋求周王的庇護,要麼直接投奔儀封王聯軍的陣營,想要觀望的結果只能是兩邊挨打。
於是經過七位郡王仔細商量,一致同意了這個親上加親的辦法,算上新到北地,有了實實在在的封地,這邊算是雙喜臨門了。
每家出兩個女兒,分別嫁給兩家郡王的兒子,這樣便可結成較為牢靠的姻親聯盟了,比之前的口頭協議要穩固得多。
在第二批人員抵達北地之前,要想不受儀封王聯軍的欺負,就只能採取如此手段,起碼不會連大營都保不住了。
即便要全力防範敵軍的軌跡,觀察對方的動向,無力派人外出打漁捕獵,七家也可以籌錢從周王等人手裡購買魚肉。
以在場郡王的財力,僅僅熬過一個冬天是較為容易的事情,待明年開春之後,周國便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儀封王等歹人即便可以得意一時,不論如何也得意不了一世,更不可能在周國稱王稱霸,真要如此,周王也不會允許。
對於周王的心思,眾人也很清楚,不過周王又沒有仗勢欺人,恃強凌弱,眼下大帳里所鎖定的敵人只有一方。
最大的問題在於七家的大營並不全挨著,只有內鄉王與潁川王兩家是比鄰而居的,其他都是被另外的郡國給隔開的。
有的更是挨著敵軍其中的一家,情況並不樂觀。
形勢要是犬牙交錯倒還好辦,當下是一字排開。
最遠的海陽王大營距離汝寧王這裡有十二里之遙。
單看距離到不遠,可眾人手裡絕大部分都是步卒。
一旦其中一家有事,援軍跑路可是得一會兒才能到。
「莫不如圍魏救趙?」
於和貴想到了一個折中辦法,只要有一家大營遇襲,其他相距事發地較遠的盟軍便可攻擊距離自己最近的敵軍大營。
「此策甚好!」
你打我的盟友,我夠不著,我就打你的大營!
這是目前最好、最簡單,也是最無奈的選擇。
海陽王打算去跟周王請示一番,將自己的大營搬到汝寧王這邊來。
大不了不要之前定好的國土了,這時候自保都成問題,還惦記甚子國土啊?
等打敗了儀封王一夥,令其吐出一些位置較好的土地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