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說到底也就是碩托惹出來的麻煩,理應由代善攜兩紅旗的人馬來擺平。
如今不但動用了天佑軍和天助軍,還調動了兩白旗的上萬人馬。
等於是大家結伴過來給代善的兒子擦屁股,還是不受二哥待見的那個兒子……
阿濟格覺得敷衍一下也就算了,實在沒必要折損兩白旗的精銳兵士。
肥肉都是入秋之後在關內攻城略地,尤其是攻占京城。
當下兩白旗的人馬折損嚴重的話,往後就只能看著兩黃旗、兩藍旗,甚至剛組建的兩灰旗去瓜分蠻明狗太子手裡的大把銀子了。
那可是足足有五六千萬兩銀子,每旗都能至少拿到一兩百萬兩之巨,誰不動心?
相比之下,眼前這股蠻子戰力強悍不說,還不值幾個錢,打贏了又如何?
阿濟格對這些狗蠻子一點興趣都沒有,耿仲明想立功大可以率兵衝殺。
自己已經是多羅武英郡王了,再往上便是和碩親王了。
原本阿濟格是想借是役為自己加官進爵的,可是從碩托嘴裡聽說一些關於狗蠻子的事情之後,他就打起了小算盤。
尤其是在尚可喜的天助軍碰得頭破血流,死傷慘重,連智順王本人都因傷昏厥之後,這股狗蠻子的強悍戰力也讓阿濟格有所忌憚。
他手裡只有三個甲喇的人馬,拿出來一兩個甲喇去換取一個親王的頭銜,明顯是不划算的事情,也許只有莽古爾泰那個蠢貨才會覺得占到便宜了。
碩托雖然難堪大任,可能把兩個甲剌的八旗兵都給聚殲在二龍山附近,這股狗蠻子可就非同一般了。
雖說沒有核實對方的真實身份,但也決計不低估其實力,更不能輕敵冒進,進而中了對方的圈套。
論兵法韜略,阿濟格遠不如弟弟多爾袞,腦子裡沒那麼多彎彎繞,但也絕不是只知道猛衝猛打的莽夫。
前番在皮島就給「大侄子」擦了一回屁股(碩托領兵先攻未果,換成阿濟格為主帥,一舉攻克皮島),此番又要在老鐵山再給「大侄子」擦一回,阿濟格就有些不樂意了。
難怪自家二哥不待見這位「大侄子」,真是進攻不利,防守失當,連看家都能丟掉旅順這樣的軍事重鎮,還折損了兩個甲喇的兵馬,往後還能幹點啥?
「大侄子」唯一的作用就是告訴他的叔叔們,狗蠻子戰力不弱,其餘的事情是一問三不知,就這樣回去還得向皇上替他說情。
唉~!
真是一言難盡啊……
給碩托「擦屁股」,怎麼說也是他親爹的事情,輪不到叔叔這種外人來做。
兩紅旗總供下轄八個甲喇的披甲兵,這還打不下來的話,說明二哥一家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廢柴!
倘若二哥可以彌補兩白旗,尤其是鑲白旗的損失,那自己多少還能出把力,否則的話,阿濟格就打算看看熱鬧。
痛擊狗蠻子的事情乾脆讓耿仲明帶著天佑軍去干,鑲白旗的數千披甲兵就是負責督戰和壓陣而已。
進攻東側山嶺,沒有使出全力的鑲白旗折損了大約二百多披甲兵,其餘一千六七百人都是耿仲明的手下。
負責此地防禦的敵軍在扔完油桶與棒槌之後便機智地選擇後撤了,從而保存了大量的兵力,無形中讓懷順王耿仲明吃了一個啞巴虧。
天佑軍僅僅奪取了頭道山嶺,然後開始與二道山嶺的敵軍展開炮擊,並沿著山脊向南衝殺。
然而脫離了戰壕保護的清軍又被對方的炮火死死地壓制住了,特別是順著山脊進攻,本身的攻擊面積就很窄。
只要對方控制了制高點與連通的位置,清軍想要推進的難度極大,真是每一步都要用人命來填。
耿仲明見到阿濟格的興致不高,甚至連他麾下的兩個甲喇的八旗兵都是在刻意放緩進攻速度,便大致猜出這位郡王的心思了。
攻占一道山嶺,天佑軍便損失了一個甲喇的人馬,以此類推的話,收復東側的老鐵山,豈不是要把他手裡的人馬給耗光不成?
想到這裡,耿仲明也遣人通知前線進攻的手下,可以穩固已經攻占的地盤,在天亮之後再行進攻了。
一個時辰之內就折損了一千多人馬,這種損失規模與速度是懷順王耿仲明決計承受不起的。
用戰力來衡量的話,對方是白杆軍確定無疑了,怪不得碩托所部會被狗蠻子給聚殲掉。
再這麼打下去,所部就要被打殘了,尚可喜的天助軍就是活生生的範例。
天佑軍是排頭兵,鑲白旗是主心骨,沒了主心骨的支持,還怎麼打下去?
更何況耿仲明也想保存實力,故而跟阿濟格一拍即合。
雙方雖然沒有言明,但都知道對方心裡所想。
這便算是心有靈犀的默契合作了……
損失一個甲喇多的人馬也算是對得起睿親王了。
而且明後天又不是不打了,既然還得打,那就要從長計議才行。
若是一晚上就打光了手裡的兵馬,往後怎麼辦?向皇上求救馳援旅順???
多鐸、孔有德、阿濟格、耿仲明都還不知道,是役投入兵力最多的中路,收效最小,傷亡卻最高。
兩紅旗與正白旗合力攻打的C形山恰恰是倭軍重點防禦的地方。
鑲紅旗投入三個甲喇,正紅旗投入四個甲喇,正白旗投入兩個甲喇。
三旗供有九個甲喇參戰,總兵力約一萬兩千八旗兵。
從丑時(凌晨一點)戰至寅時剛到(三點)。
清軍除了在山上留下三千多具屍體及重傷難移的傷兵之外,甚子都沒得到!
雖然此前有少量八旗兵攻上了山頂,但很快便被守軍圍殺殆盡了。
從那以後,三旗人馬就再也沒上過山頂。
這仗打得滿達海一臉的驚愕,他爹代善已經茫然無措了,作為全軍主帥的多爾袞則是愁眉不展地若有所思。
無需統計損失兵力,光看山上的情況便可以預見,這幾乎是清軍自渾河戰役以來,遭遇到的最為慘重的損失了。
之前碩托所部以少敵多,面對十餘倍的蠻子大軍,被聚殲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是役清軍光是中路便投入了上萬八旗大兵,即使這樣還未能攻克山頂。
不得不說,的的確確是碰到一股極其精銳的蠻明軍隊,其強悍程度絕不遜於白杆軍。
尤其是那種會爆炸的棒槌,給八旗大兵造成了極為嚴重的創傷。
很多人都是先被這種棒槌炸傷,而後才被鳥銃或弓弩射殺的。
沒有這種棒槌,蠻子根本就收不住山頂,己方更不會蒙受如此嚴重的兵力損失。
再打下去的話,多爾袞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只能寄希望其他兩路人馬能夠有所突破。
於是便知會代善與滿達海,暫時歇兵,待收到東西兩路的戰況之後再行定奪。
好在負責西路進攻的多鐸與孔有德不負眾望,真的傳來了一連突破兩道蠻子防線的好消息。
多爾袞立刻命令正白旗與正紅旗各的一個甲喇的人馬增援西線,既然正面打不開局面,不妨在側面做文章。
損失如此之大,還甚子戰果沒撈著,這是多爾袞無法接受的結果,必須要有所斬獲,在局部地區痛擊蠻子才行。
沒過多久,東線也傳來了捷報,於是多爾袞立刻將全軍的進攻戰術從「三箭齊發」,改為「東西夾擊」的鉗形攻勢。
只留少量人馬在中路牽制狗蠻子,不時發動佯攻,重點則是加強兩翼的兵力,爭取迂迴包抄這股狗蠻子,照樣可以取得一場大勝。
正紅旗甲喇章京納喇·噶達渾被代善派往西線去增援豫親王多鐸指揮的鑲白旗一部,但到了戰場,這位甲喇章京卻大為驚詫。
面前的鑲白旗以及天佑軍也就剩下兩個甲喇左右的編制兵力,上前一問才得知情況,其他人都已經死、傷、逃了。
中路戰事打得極為艱難,可以說是寸步難行,狗蠻子不斷地往下扔棒槌,一顆接一顆,感覺比天上掉下來的冰雹還要多。
可是西線這邊的情況也沒好多少,不然不會就剩下眼前這點人馬。
一連突破狗蠻子的兩道防線,完全是用人命趟出來的勝利。
有的將領黯然神傷,有的將領茫然無措,有的將領憤憤不平,還想儘快與狗蠻子決一死戰。
但他們的供識就是眼前的狗蠻子可不是寧錦那邊的明軍,更不是關內的烏合之眾,決計是蠻明最後的精銳之師。
若是能夠在此次將其圍殲,那麼大清入主中原必定再無障礙了。
可是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如何將此股蠻子大軍給圍殲掉。
西線損失五千人,中路損失三千人,東線少一些,就算兩千人,在一夜之間,己方便損失了上萬人。
就這麼個打法,大軍還能硬撐幾天?
對面的狗蠻子想必也傷亡慘重,但八旗人丁稀少,可是承受不起這種規模的損失。
一旦戰事發展到曠日持久的地步,屆時己方真是會進退不得,騎虎難下了。
加上馳援過來的人馬,合計不過五千而已,想進攻也得好好計較一番才行。
再說衝殺了一個時辰,西線的兵士都已經體力透支,累得疲倦不已。
不管怎樣,都得用過膳食,休息一陣子,之後再行衝殺。
鑑於戰果頗豐,豫親王多鐸已經同意了諸將的請求。
多鐸帶過來兩個甲喇,已經損失了一個甲喇的兵力,他也就不想把剩下的一半也給損失掉。
恭順王孔有德現在是一臉的頹廢,四個甲喇五千餘人被狗蠻子打得僅僅剩下了一千來人。
若是睿親王多爾袞命令他率部再戰,孔有德都不知道用甚子玩意接著打下去,實在不行,就只能借用尚可喜留下來的人馬。
作為投靠大清的奴才,孔有德捫心自問,已經算是對皇上鞠躬盡瘁了,八千餘人打得就剩下一半左右。
哪怕是漢軍四旗,頂天也就能給皇上賣命到這個地步而已,再進一步的話那就距離全軍覆沒為期不遠了。
碩托就是最好的例子……
孔有德還不想當「碩托第二」,然而接著打下去的話,他實在是沒多大的信心。
不是不想打,而是連老本都快輸光了。
用博弈來形容的話,那就是孔有德兜里就十兩銀子,一次最低投注金額是五兩。
他已經輸掉了五兩,剩下的錢也就夠玩一次而已。
再輸的話,那就真是會淪為一個徹徹底底窮光蛋王爺了……
好在多爾袞已經派來了兩個甲喇的八旗兵馳援這邊,多半是看在多鐸的面子上。
孔有德不知道中路和東路的戰況,不過自己這邊一連突破狗蠻子兩道防線,應該是可以交差了。
至於損失的兵馬,只能盼著天快點亮,好能收攏一些「迷路」的廢柴。
這時候「廢柴」也不能輕易殺掉,還能推上去當正經披甲兵來使用。
若是包衣阿哈們願意上戰場的話,孔有德甚至都想武裝起這些人。
因為手裡實在是沒有預備隊了,最多再投入一千人馬,僅此而已。
這最後的一千來人就是騎兵,本來孔有德根本捨不得,可是戰況緊急的話,那也只能忍痛割愛了。
故而恭順王才打起了自己帶來的三千包衣阿哈的主意,他們披甲之後,多半也能相當於三個牛錄的戰力。
反正狗蠻子不知道真實情況,跟著八旗兵一起衝殺的話,說不定真能起到出奇制勝的作用。
包衣阿哈是用來填平護城河的,然而狗蠻子沒有固守旅順城,這些奴才也就沒必要干扛麻袋的活計了。
如今用人在即,發給他們每人一把刀,幾個人一塊盾,從死人身上拔下來甲衣穿上,那就是大清的勇士了。
只要取得戰果,便可以擺脫奴隸的身份,成為大清國的平頭百姓了。
孔有德美其名曰——脫奴為珉!
這些包衣阿哈並不屬於八旗管轄,而是天佑軍所管理的蓋州境內的奴隸,大部分是從關內劫掠來的。
能夠關內跟隨王師一路走到關外,自然是身體強壯的人丁,在特殊情況下,選出來沖入天佑軍也是合情合理的。
他們不屬於八旗與漢旗,也就不存在「抬旗」入籍了,但是「脫奴為珉」其實跟「抬旗」是一個意思。
「恭順王就是聰慧!本王自會知會睿親王,你大可放心去做!」
多鐸聽了孔有德的提議之後,自然是點頭同意,還稱讚了一下這位異姓王。
眼下正是缺兵的時候,不管用甚子辦法,只要能增加進攻兵力,多鐸都可以考慮。
孔有德說的沒錯,只要有了數千八旗大兵,讓包衣們跟著衝殺,狗蠻子根本就看不出來。
遇到難打的地方,還能讓包衣上去吸引狗蠻子的火力,真是一舉兩得。
在所部補充了兩個甲喇的八旗兵與三千包衣之後,多鐸又對攻破狗蠻子第三道防線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