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兩軍對壘

  綽號「曹操」的羅汝才根據各路探馬所稟報的官軍數量做了一個大致的預估,如若官軍兵力為五萬的話,那麼照往常來說,真正能打的也就不足兩萬。

  還不如義軍這邊的可戰之兵多,義軍這邊的四萬人馬雖然隸屬於七位首領,可都是些好惡鬥狠之徒,都過膩了向朝廷乞食的憋屈日子,在兩軍對壘時決計不會落於下風。

  孫賊能在短時間內湊出這些進剿兵力,想必也是東拼西湊出來的,崇禎那狗皇帝已然駕崩了,黃口之年的太子能給予多大的幫助?首輔薛國觀更是個不學無術的蠢貨。

  在羅汝才看來,暴明儘管有兩百餘年的國祚,但在時下氣數已盡,即便派洪承疇與孫傳庭這兩位得力爪牙合力進攻義軍,也不能力挽狂瀾了。

  他的這個觀點得到了其他六人的高度認同,大夥也是這麼想的,官軍來勢迅猛,可狗皇帝都已經死翹翹了,朝廷說不定過些天就不復存在了。

  與孫賊所率兵馬對壘,便是最後一戰了,只要能夠戰而勝之,在與「八大王」合力滅掉洪承疇所部,大明的萬里江山便唾手可得了。

  這是戰略上的考慮,而在戰術層面,由於鄖縣縣城背靠漢水,位於漢水的北岸,這時候遣兵馬過江,而孫傳庭來個半渡而擊的話,義軍便要大敗了。

  官軍無須及早進攻,只要等到圍攻義軍最後渡江的一萬兵馬即可,五萬打一萬,還是很有把握來個大獲全勝的。

  各路首領也不想看著所部成為最後過江的一支,既然會遭遇官軍的追擊,那麼乾脆大夥都別過,省得再生差池,等擊退了孫賊再一起過江。

  更重要的是,龍在田的人馬在對岸,距離張灣鎮不過數十里而已,若與孫傳庭聯手,恐對義軍有所不利,故而眾人還是決定一同進退為妙。

  羅汝才這麼提議也有自己的私心,目前參與起事的七位首領里,就數他的兵馬最少,不過千人而已,其他首領麾下至少有三四千之多。

  之所以能這樣,就是因為當初羅汝才耍了小聰明,謝絕了朝廷的封賞,這樣所部的人馬就都被遣散了,目前分散在從鄖縣到南漳的廣大區域,短時間內根本無法迅速集結。

  而其他首領都是接受了朝廷的招撫,也得到了游擊左右的職務,部曲只被遣散了一部分而已,由精兵所組成的主力尚在。

  真要調頭跑路的話,羅汝才所部的兵力最少,戰力最低,首先被官軍滅掉的就是他。出於私心,也要拉上眾人做自己的擋箭牌。

  八大王在起事之後,選擇不與羅汝才匯合也是出於私心,「曹操」連兵馬都沒集結起來,戰力還不如麾下的一位義子所部,那還匯合個屁?

  在接受朝廷招撫的義軍里,革左五營(大五營)是一坨,「小五營」是一坨,「八大王」是一坨,羅汝才帶著三個小弟是另外一坨。

  原本劉國能與李萬慶是最大的一坨,可是這倆貨鐵了心為朝廷賣命,已經拉不回來了。

  而李自成被官軍打沒了兵馬,估計要在山裡餵狼了,更不用考慮了。

  「八大王」要對付洪承疇,他們要收拾孫傳庭。

  若能自行選擇的話,眾人也仍舊樂意如此對號。

  洪賊可是比孫賊還要狡猾得多,義軍在陝茜作戰時沒少吃虧。

  「八大王」自命不凡,就由他單挑洪承疇好了,大不了過後眾人送些銀兩來犒勞一番。

  等待孫傳庭的時候,諸位首領也沒讓麾下士卒閒著,一邊要打造過江的竹筏,另一邊則要讓人多多製造盾牌與盔甲。

  義軍這邊的鐵甲很少,皮甲也不多,要達到每名士卒都有盔甲,就只能用竹子和木頭來置辦。

  竹子不如木頭結實,防禦箭矢比較困難,但容易砍伐和組裝,而且重量較輕,每人都來上這麼一套也是可以實現的。

  若是嫌麻煩的話,還可以打造盾牌,不管怎麼說,有了像樣的防具總比空手要強得多,士卒有了保命的信心才能徹底擊敗官軍。

  陣戰也少不了楯車,義軍相信遠道而來的官軍所攜帶的楯車數量遠遜於己方,步卒進行對戰的話,楯車少的一方就必定會吃大虧。

  其他六人推崇兵力最少的羅汝才為老大,就是看他頭腦靈活,而且在諸多首領里人緣極好,可以化解矛盾,調和關係。

  聽到「曹操」說得頭頭是道,又將防禦工作安排的有條不紊,大夥對其也就信任有加,未有疑慮了。

  四月二十八早晨,四萬多義軍將士沿漢水列陣,背靠縣城,與來犯的官軍兵馬正面對壘,準備一戰定勝負。

  贏家便可吞下湖廣西北部、陝茜東南部、河楠西南部與泗川東北部這四省交界的一片廣大地區。

  輸家就只能連滾帶爬,跑到一個相對安全的犄角旮旯來舔舐傷口,暫時偃旗息鼓,伺機東山再起。

  不論對官軍還是義軍來說,結果均是如此,所以兩邊都要竭力爭勝,一旦輸掉是役,便會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是無法恢復過來的。

  除去羅汝才之外,另外六人分屬於兩個集團,所以「曹操」命「一丈青」與「小秦王」兩部人馬為左軍,「一條龍」所部為中軍左翼。

  「小五營」的王國寧與楊友賢兩部為右軍,常國安所部為中軍右翼,這樣組成中軍的兩位首領的人馬都可以與己方集團的兵馬挨著。

  對於羅汝才麾下的一千人殿後,大夥也沒有異議,不能讓羅老哥就用這點兵馬衝鋒陷陣,這也說不過去。

  處於兩翼的四位首領將馬卒集結於左、右兩軍外側,用以迂迴包抄官軍,而中軍的馬卒則部署在步卒戰陣的後方。

  在抵擋住官軍的衝鋒之後,羅汝才便號令兩路馬卒從中路實施反衝鋒,以圖一舉打垮孫賊的官軍。

  總的來說,「曹操」的戰術是防守反擊,並未因為孫傳庭的官軍兵力不多,而頭腦發熱,葬送大好局勢。

  這套戰術就是以穩為主,不求速勝,但要穩贏,所以在義軍的諸多首領看來,他們是穩操勝券的,也對「曹操」的部署非常認可。

  通過多年的實戰積累,羅汝才也做好的最壞的打算,就是在陣戰時,義軍無法取勝,為了減少更大的傷亡,就必須迅速退到城內。

  以城池為依託,來消耗官軍進攻的銳氣,等到將其兵力殺傷地差不多時,再派出在周遭埋伏的大量馬卒進行掩殺,爭取反敗為勝。

  如今天時被雙方均分,而義軍占據地利(固守城池)與人和(以逸待勞)這兩大優勢,羅汝才認為己方的勝算是非常之大的。

  以往義軍成勢在動(流動作戰),得勢在伏(伏擊官軍),頹勢在靜(靜止不動),失勢在陣(陣戰對壘)。

  羅汝才對此在務農時也做過反思,為何義軍一直在流動作戰,卻屢屢無法擊敗官軍?就是因為沒能贏得決定性的戰役。

  官軍兵力有限,進剿勢頭雖猛,但面對流動的義軍,即使經常取勝,也難以徹底殲滅。

  但對義軍來說,擊敗某路總兵或者巡撫的進攻,也無法根本取得對暴明的最終勝利。

  傷那麼一兩根指頭是沒有多大用處的,即便在數年前,義軍圍殺了暴明第一猛將曹文詔,可在數年之後,最終還是不得不接受朝廷的招撫。

  要改變這種不利態勢,就要取得至少一次對官軍主力的完勝才行,必須殺得朝廷無力再次進剿方可達到目的。

  針對長途跋涉而來孫賊大軍,羅汝才思前想後,考慮了諸多方面的因素,比對了敵我雙方的兵力,才下了決心。

  當然,更大的原因還是四萬人馬連將士們的同家眷無法同時過江……

  「命賀人龍、李國奇、左光先、鄭嘉棟所部為左翼,李守榮、孫顯祖、薛敏忠、祖大弼所部為右翼,白廣恩、牛成虎為中軍,在山下列陣,準備迎敵!」

  孫傳庭在千里鏡里看到賊軍已經出城列陣,軍容齊整,旌旗招展,看這架勢就是要與官軍決一死戰,便順勢下令官軍這邊也要列陣予以對應。

  中軍雖然僅有兩路總兵的人馬,可是光白光恩一路邊有一萬兩千餘人,比其他三個總兵加起來還多。

  牛成虎所部在其後方,一來可以起到壓陣的作用,降低前方的白光恩部發生潰敗的可能,二來也是要使用太子從仙界引進的大殺器。

  作為官軍各部里,僅有的兩支擁有迫擊炮團建制的部隊,牛成虎所部擁有一百零八門迫擊炮,另有相同數量的備用炮。

  全拿出來的話,一次便可向對方陣中投射兩百餘個炸藥包,這威力是任何沒見過試射的人都難以想像的。

  在京郊的靶場試射時,各部只有總兵官級別的將領有幸得見那種盛況,而且嚴禁對無資格之人進行敘述,否則以泄漏軍機之罪來懲處。

  而且即使是孫傳庭,從京城到迎戰賊軍之前,都沒見過一個炮兵團同時開火的情景,心中不免有些期許。

  但還是給這支奉若明珠的火器部曲在路上的歇腳地搜集了不少零部件,不管是鐵皮、火藥還是釘子,只要買的著就通通買下來。

  如今秦軍有了錢,就用不著徵用(明搶)了,一律照市場價付費拿走,尤其是在洛陽,城內的戰略物資幾乎被秦軍帶走了一多半。

  做法是有些過分,但孫傳庭所部是要開赴前線作戰的,這麼做也無可厚非,正因為如此,才讓麾下的火器妥善率高達九成以上。

  當下,官軍糧餉充足,器械齊備,輜重妥善,除雜役輔兵之外,孫傳庭麾下的四萬兵馬皆可出戰,將士士氣高漲,也讓這位都帥有了與賊軍決戰的資本。

  從山腳下一直到岸邊,距離也就有七八里而已,但這塊較為開闊的地帶剛好可以讓擺下兩軍的戰陣。

  對官軍來說,吃了敗仗,是很難爬到山上去的(沒等跑回去,就會被對方的馬卒給砍死)。

  對義軍來說,被對方擊敗,也難以渡過背後的漢水(漢水在流經鄖縣時,江面剛好是最寬的)。

  羅汝才等人所倚的便是己方擁有城池,且背水一戰,義軍的馬卒數量要比官軍多,步卒更是以逸待勞。

  義軍已經從驚慌失措的情形恢復過來,大敵當前,各部首領自然是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定要大敗孫賊。

  首領們都沒念過啥書,但也是有目標的一群人。

  遠期的大目標就是推翻暴明,一起劃地裂土,稱王稱霸。

  近期的小目標便是將孫傳庭生擒活捉,磔示下鍋便再好不過了……

  「都帥,末將麾下的迫擊炮團已經準備就緒,只待都帥一聲令下,便可對賊軍開火!」

  牛成虎在前面布置妥當之後,才前來稟報,他們這個炮團可是全軍的核心所在,更是孫傳庭的倚仗利器。

  由於需要長途奔襲,追殲賊軍,所以此番孫傳庭重新執掌兵權,就放棄了笨重的紅夷大炮,讓部屬攜帶重量更輕的佛郎機與迫擊炮。

  前者用來直射,摧毀城牆與楯車,後者則可以曲射,對賊軍的步陣造成極大的殺傷,二者均配備了上百門之多。

  「不急!待本帥一觀!」

  孫傳庭選擇在凌晨進兵,早晨抵達戰場,就是要用白天的時間來收拾掉賊軍。

  不然即使取勝,天色已晚,也會讓賊軍趁亂逃脫,使得網裡的「大魚」溜走。

  在兩軍對壘時,越是急於進攻的一方,破綻也就越大,對戰就是比拼耐心與體力。

  官軍體力不占優勢,便要更加耐心一些。

  一旦主帥急於求戰,出現判斷失誤,那邊要葬送掉上萬乃至全軍將士了。

  「陣容肅整,次序有佳,可見是賊軍主力,不得掉以輕心!」

  孫傳庭用千里鏡大致瀏覽了一番,心裡也有了計較,對方敢於背水列陣,自然也是有些實力的。

  賊軍的兵力大致與己方相當,是役又是以逸待勞,官軍將領當然不能輕敵大意,否則就有兵敗的可能。

  「待賊軍兵敗,我部衝殺上去,專挑將領擒殺!」

  白光恩不忘叮囑牙將與諸多高級別屬下,既然是決戰,那就要撈個夠本才行,他剛才又將懸賞令看了一遍。

  羅汝才的首級可是價值五萬兩銀子,即便五千兩裝一箱,也要十箱子之多,要是能夠火中取栗,那就完美了。

  「總爺,咱不合計如何撤退?」

  部下還是想著以前的套路,打不過跑,官軍和賊軍在保命的方式上,其實是一樣的,只不過身份不同而已。

  「放你驢屁!本將甚子時候跑過?都給爺聽好了,動刀的時候,須找賊將宰,不論死活,升官發財,就在今朝!」

  下面的人沒見過迫擊炮的威力,白光恩可是見過的,這上百個炸藥包招呼過去,啥賊軍能扛得住?

  是役己方勝算極大,故而白光恩已經考慮到如何將自己的收益最大化了,撈錢是必須的,就看能不能抓到那條最大的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