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調虎離山

  「父帥,洪賊大軍最遲明日晌午便會抵達此地,我軍應該何去何從?」

  在獲得了張文秀的援兵之後,張定國便擊退羅岱,隨後兩軍開始對峙,但獲悉官軍援兵即將抵達的消息之後,張文秀便先行率步卒北撤,張定國率馬卒斷後。

  不過羅岱並未尾隨追擊,使得張定國與張文秀兩路人馬均從容返回了谷城。但僅僅擊退了羅岱並不能使得當下形勢有利於義軍,反而是洪承疇大軍即將逼近讓眾人很是緊張。

  「我兒定國勿憂,今夜我軍便開拔,定國率部繼續西進,吸引洪賊,待引洪賊所部入山之後,無須交戰,便可繞路與為父在襄陽匯合,讓洪賊進山自行摸索去吧。我兒可望帶一路人馬過漢水,多點火把,蓄意北上,作為第二路疑兵,叫洪賊琢磨不透我軍動向。我兒文秀與能奇隨為父率兩萬大軍南下荊山,繞過洪賊大軍,直插襄陽,取了他的命脈所在,屆時盡取城內錢糧,我軍便可高枕無憂矣!」

  這谷城是不能多呆了,想再此地戰勝洪賊大軍貌似不大可能,張獻忠也不想剛起事,己部便跟洪承疇的大軍拼了個兩敗俱傷,那樣只能便宜羅汝才他們。

  張獻忠不但不想折損人馬,還要伺機取得洪承疇在襄陽城內囤積的錢糧,這樣不但今後半年之內無須猶豫給養,還能大殺洪賊的威風,讓明廷極為難堪。

  只是那洪賊老奸巨猾,自己要先布置一番,才會引其上鉤,不然定會被他給一口咬住,那樣便大為不妙了。

  縱觀自己所養的四個義子,二子定國智勇雙全,行事老練,深得張獻忠器重,所以才將此等大任交於他。

  而長子可望所率的那路兵馬過河或許,但也能算作偏師而已,可萬一洪賊中計,便是自己賺到了。

  真正的殺機便是繞路進山直取襄陽,待洪承疇回師之前,大軍便順流而下,經宜城,直取鍾祥,令其鞭長莫及。

  「父帥,我軍為何不西去與羅汝才等人匯合?或是進兵河楠也頗為不錯!」

  張可望覺得洪承疇從東面殺奔而來,避其鋒芒才是高招,最好能與曹操(羅汝才)匯合,不然實在是難以抵擋這股官軍。

  進兵河楠也很好,起碼那裡官軍上不算多,防範疏鬆,災珉又不少,便於擴充人馬,義軍兵力得以快速膨脹。

  「我兒差矣!只要我軍得以銷聲匿跡,甩開洪賊大軍,便可龍入大海,讓洪承疇去打曹操,而我軍進取膏腴之地。河楠連年遭災,災珉倒是不少,容易拉攏,可糧食更不易得,遠非湖廣這般富庶。待我軍將士在武昌吃飽喝足之後,便可順勢去找革左五營,再次東進楠京,踏平鳳陽,重掘狗皇帝的祖墳,哈哈哈哈哈……」

  洪承疇有多麼難纏,張獻忠以及所有流寇首領都心知肚明,誰被洪賊盯上都不會好過,所以張獻忠才不想觸這個霉頭呢,還是把洪承疇留給羅汝才他們為妙。

  自己先取襄陽,後占武昌,吃得腦滿腸肥,再揮師去跟革左五營匯合,進而直插明廷的心臟地帶,江南更是普天之下最為富庶的地方,全軍將士都可撈個痛快了。

  這不比在此地跟洪承疇連番火併要強得多?

  休息這小半年,自己的家底都快送光了,好在敷衍住了熊文燦與陳洪範。

  可要不再打下一處大城,搜刮些銀兩的話,連將士們的餉銀都快發不出來了。

  義軍不比官軍,可也要意思一番才行,八大王嘴上說過每月二兩銀子的月俸,那就要兌現,否則下面的人也不會賣命作戰。

  都指望搶倒是容易,可不是每次都能顧及到所有人,總有些搶不著什麼好物件的部曲等著上面發餉,要是領不到銀子便會鬧騰起來。

  他八大王說愛兵如子就必須拿出真金白銀出來,所以襄陽必須得打,洪承疇這塊硬骨頭就丟給「曹操」好了。

  大家聞言思量一番,的確是這麼個理,打洪承疇多累啊,搞不好還要丟掉性命,莫不如挑官軍的軟肋下手,這樣豈不悠哉游哉?

  將士們被朝廷招撫之後,毛都沒撈到什麼,好處都讓官老爺占去了,他們忍飢挨餓數月之久,眼睛都要冒綠光了,谷城這破地方也沒什麼油水可撈,遠不如去打襄陽。

  「孩兒愚蠢,父帥高見!」

  只要能攻下襄陽城,從上到下就都吃飽喝足了,還能把洪賊耍得團團轉,何樂而不為啊?夫帥的這個法子真是太好了,張可望也就欣然接受了。

  張獻忠作為全軍統帥,其建議眾人若無異議,便要立即執行其命令,子夜便撤離谷城,兵分三路,兩路佯動,一路實擊。

  西去的張定國所部與北上的張可望所部的士卒均多打火把,這樣可以誤導官軍抵近的探馬,而南下進入荊山的義軍主力則偃旗息鼓,抹黑前進。

  漢水雖好,但張可望卻不能讓部曲順流而下,那樣便會被沿岸的官軍獲悉,直接推測出他們要攻取襄陽,提前曝露目的,只能徒步向北進兵。

  張獻忠估計即使翻山越嶺,路途坎坷,大軍也最遲會在四天之後抵達襄陽外圍,這時候洪承疇正在谷城以西的武當山里瞎繞呢……

  ******************************************

  翌日卯時(早五點),平叛大軍便開始飽餐戰飯,隨後便拔營繼續向北進兵,爭取在艷陽高照之前便趕到目的地,也會免去將士們被暴曬炙烤之苦。

  洪承疇尚且猜不透張獻忠所思所想,無法準確預知叛軍下一步的動向,在探馬沒有上報最新的消息之前,大軍也就只能穩紮穩打,至少如此行事可利於不敗之地。

  負責沿河巡視的李萬慶所部也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入夜之後也有大量哨兵沿河巡邏,數以千計的火把幾乎把河邊照得波光粼粼,但是並沒有叛軍乘船順流而下的跡象。

  這更加深了洪承疇的憂慮,他最害怕的事情並不是叛軍殺來,那樣他們便是自投羅網了。而是當下這種無法預料的狀況,根本沒法做出正確的判斷,故而只得催促大軍儘快進兵谷城。

  劉國能仍舊派遣族弟劉子安為前部先鋒前去打探谷城周遭的動靜,以做好萬全準備,劉子安率一千馬卒先行出發,一路狂奔,大概在辰時左右便出現在谷城郊外。

  城門雖然緊逼,城內卻似乎毫無動靜,從外面瞧不出任何端倪,城頭更看不見守軍,既無大明旗幟,又無叛軍旗幟,只有幾隻烏鴉落在不遠處的樹梢上「嘎嘎」的鳴叫。

  莫非是引軍入瓮之計?

  劉子安沒有立即策馬向前,而是在大約一里左右的位置看了差不多一刻鐘的時間,最後實在是看不出什麼門道,便在谷城城外繞了一圈,而仍然沒有聽見來自城內的動靜。

  空城計?

  劉子安之前也是流寇,還與張獻忠所部並肩作戰過,深知這些「友軍」的狡猾之處,他可不想中計被俘,那下場可是會讓他終身難忘,便耐心等到麾下的步卒靠攏過來。

  有了三千步卒,他就不會再懼怕城內的守軍了,先讓五百精銳從城門攻入,試探一番,若是叛軍真有意故弄玄虛的話,便等候族兄劉國能的大軍抵達。

  「殺~!」

  一位千總率領五百精兵殺入城內,為了給自己壯膽,喊殺聲也是震耳欲聾,劉子安心裡不免有些忐忑,生怕自己派去的這路步卒真的被城內埋伏的叛軍給圍殺了。

  「報~!啟稟參戎,城內尚未發現賊兵!」

  城頭已經換上了大明的旗幟,也有己部士卒在把守,只要能過攻占城頭,那大軍便可一舉收復谷城了。

  「……哦?」

  劉子安很是奇怪,便夥同麾下眾人一併入城,定要看個究竟,張逆怎麼就忽然撤走了呢?委實不可思議啊!

  等到進城之後,劉子安才發現城內沒有賊兵,也沒有百姓,這不但是一座空城,而且是一座死城,再沒有一個活人了。

  到處都是大火之後冒著青煙的殘垣斷壁,不是還有些許尚未耗盡的明火,看不見一處完好的房屋。

  不時便能在街角或者旮旯里見到百姓的屍體,或男或女,或老或少,死相自然也是極為悽慘,開膛破肚,梟首斷肢,並不比之前他們做流寇時的所作所為好到哪去。

  很多屍體的瘡口處已經變得暗紅髮黑,落著一層黑壓壓的蒼蠅,有的更是冒出了不少正在蠕動的蛆蟲,靠近之後便能聞到陣陣的惡臭。

  從南城門進去,再從北城門出來,劉子安所見到的情形均如出一轍,連縣衙里也沒好到哪去,張獻忠除了一堆死屍,什麼都沒給自己留下。

  整個谷城城內,除了蒼蠅、老鼠這樣的玩意之外,包括牲畜在內,全都被滅口了,甚至連一條活著的狗沒有。

  換作以前,劉子安並沒有什麼異樣,殺人放火、打家劫舍對他們來說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屠城是司空見慣的,掘墳更是手到擒來。

  但是現在不同了,他們已經被朝廷招撫,變成了官軍,看待事物的角度便與之前大相逕庭了,不禁開始厭惡憎恨起來。

  張獻忠等人殺貪官污吏,沒什麼問題,隨你砍殺便是了。可是要對付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很多還是老友婦孺,這做得就有些過分了。

  之後洪承疇便率大軍開至谷城,親率諸將進城仔細查看了一番,一來要寫奏報,二來也要看看能否找到張逆的破綻。

  不過城內慘絕人寰的情景讓洪承疇極為反感,早飯差點吐出來,雖說與流寇交戰多年,但是久未見過如此狀況,心中不免有些異樣之情。

  「速下令入城之人全部戴上口罩,避免被疫病所染,在各處多灑石灰用以消毒,再將城內所有屍體搬運出去,集中掩埋,免得造成瘟疫,感染全軍將士!」

  洪承疇也見過太子在京城所用的辦法,臨行之前也被太子特意叮囑過這方面的事情,所以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一旦大軍感染瘟疫,莫說繼續剿寇,就是連保命都成問題了,好幾萬病號,非但無法作戰,還要花錢買藥治病。

  這谷城是不能再待下去了,雖然是收復了,不過卻是一座毫無價值的死城,百姓沒救了,叛軍沒抓到,可以說是一無所獲。

  張逆又沒了蹤跡,當日的奏疏不太好寫,故而洪承疇的心情很不好,拉著個臉,顯得極為陰沉,諸將自然躲得遠遠的,生怕挨罵,趕緊忙活處理屍體的事情去了。

  「報~!啟稟大帥,城外以西三十里,發現諸多灶坑!」

  「……哦???」

  這麼說叛軍是西去了?

  洪承疇之前接報有人看見昨夜叛軍兵分兩路,一路渡過漢水北上,另一路則西進武當山。

  結合這條情報來看,倒是不假,說明張逆極有可能去勛陽一帶,找羅汝才等人匯合了。

  想到這裡,洪承疇便遣楊國柱所部與自己通往,劉國能與李萬慶兩部人馬在原地駐防。

  「啟稟大帥,此地有一千一百餘灶坑!」

  「嗯~!」

  這遍地的灶坑倒很是嚇人,照十人供用一灶來計算的話,昨夜必定有上萬人在此過夜用飯,想必是張逆的主力。

  「大帥,這灶坑尚有餘熱,照此推斷的話,張逆賊兵距我軍行程不過半日,若是追趕倒還來得及!」

  楊國柱看過幾個灶坑之後便進言追擊,既然張逆沒跑遠,那就可以窮追不捨了,前番都帥也說了,是役務必不能叫張逆走脫了。

  洪承疇沒有馬上做出回應,而是自顧自地四下查看,到了一處灶坑便蹲了下來,仔細觀察了一番之後,便用馬鞭子戳了戳灶坑周邊的泥土。

  「哼哼~!果然……雕蟲小技!」

  洪承疇目視西邊連綿不絕的武當山,然後冷笑了一下,弄得楊國柱有些不明所以。

  「大帥,追或不追?」

  「不追!收兵回去!」

  「啊???」

  「國柱可知其中奧妙所在?」

  「末將愚鈍,還望大帥點明,末將洗耳恭聽!」

  「這灶坑倒是不假,我觀察了數十灶,皆有用過之跡象,確係賊兵所為。不過周遭泥土並未一致,有軟有硬,每灶硬處不過二至四處,腳印也稀疏不均,說明昨夜每灶僅有二至四人而已,其餘地方皆未被踩實。照此推算,此股賊兵最多不過四千,其目的便是引誘我軍進山追擊,欲要調虎離山!」

  洪承疇開始也跟楊國柱想的一樣,不過仔細觀察了一番,便看出了破綻,賊兵若不是西去,那麼便必定是北上或者南下了。

  根據探馬來報,昨夜西去與北上的賊兵接打火把進兵,而西去這路人馬便是偏師,北上的賊兵是否也是如此尚且不知。

  張獻忠果然狡猾非常,若非太子多番提醒,自己今日便要中計了,但是自己仍舊琢磨不到張逆的打算,仍然有些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