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飛機製造廠原定將被遷往波羅堡,但考慮到當地多沼澤,劃撥大面積土地並不容易,便先行遷至莫斯科附近。【STO55.COM,無錯章節閱讀】
朱慈烺還要看看靠近奧斯曼帝國的德意志北部地區的情況是否適合建設飛機製造廠,再行決定該廠可否進行二次搬遷。
莫斯科地區雖然緯度比較高,但當地冬季最低氣溫也就零下二十度左右,不是特別寒冷,跟瀋陽相差無幾。
飛機製造廠這種東西需要跟機場搭配使用,便於剛出場的產品進行試飛,故而不可能被搬到新都明思克來。
萬一出現飛機失控,直接掉下來,
原位於陝西長安的飛機製造廠,已經遷至中州的阿斯塔納。
因為長安飛機製造廠除了製造常規的飛機之外,還跟科學院製造一些可以垂直發射的火箭。
科學院已經在地廣人稀的中州沙漠戈壁地區,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發射場。
不光可以發射軍用火箭,以後還能發射搭載衛星的民用火箭以及太空梭。
中州也是大明帝國最大的空軍試飛場、陸軍沙漠地形訓練場、海軍內湖訓練場所在地。
空軍看中這裡是因為人少,氣候還比更北的地方好。
陸軍看中這裡是因為在本土之外,沙漠地皮便宜。
海軍看中這裡是因為裏海面積很大,適合各種內湖訓練,順便還能換個口味……
當地的土著們也歡迎駐軍前來捧場,這樣他們飼養的牲畜就不愁銷路了。
順便還能搞點品相不錯的二手輕武器,用來對付某些不開眼的酋長同行。
中州的巴爾喀什湖同緯度以北地區,治安情況很好,與本土無異。
而卡拉庫姆沙漠以東的山區(吉爾吉斯斯坦中西部、塔吉克斯坦全境、阿富汗北部、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土庫曼斯坦東南部),現在仍舊處於一群部落酋長在亂燉的狀態!
根據大明王師的不完全統計,當地應該存在著至少一千五百個大大小小的部落,分成了至少兩三百個武裝團伙。
在大明王師重拳打擊之前,這群玩意連軍車都敢打劫,以為是自己的地盤,可以玩得肆無忌憚,拿駐軍當肥羊了。
一次兩次可以,久而久之,昊菁皇帝就無法容忍類似事情屢次發生在同一的地方了。
在五個陸航大隊近四百架直升機、上百架「黑腳信天翁」戰鬥機、二十餘架「空中炮艇」的配合下。
大明王師的三個特戰旅、三個山地旅與倭軍的十個旅,對這一地區進行了地毯式的大掃蕩。
凡是在嘿名單上的部落,可以先死後埋!
昊菁皇帝不發威,就總有土著部落當自己是土皇帝,可以為所欲為了。
東印度群島上的那些玩意,就已經讓朱慈烺感到慍惱了,沒想到又蹦出來這麼一批。
戰區儘管缺水,但比在滿是蚊蟲的熱帶島嶼上進剿土著的環境要好太多了。
尤其是在非夏季進剿的時候,夜晚的地面只要出現火光,就很容易被巡邏的戰機發現。
按照優劣不同,中州的土著被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願意主動接受大明帝國的招撫的,這種部落可以享受優厚待遇。
第二種是只想關門自己過日子,雙方井水不犯河水,也能相安無事。
第三種就是假意關門或者示好,背地裡放冷槍……
對於這次毫不留情的行動,那些有反骨的土著們酋長們基本都毫無準備。
硬碰硬打不過對方,打游擊戰周旋了一段時間,又被對方一口口給吃掉了。
本來是想收點過路費,來個雁過拔毛,然後就當啥也沒發生。
這下好了,子彈、炮彈、手榴彈、航空炸彈管夠吃,吃不了也得兜著走!
聯軍為期三年的圍剿行動,消滅至少兩百個土著部落,打殘了三百餘個,徹底震懾了剩下的那一堆同類。
在圍剿期間,聯軍也重申了大明皇帝對當地的管理方式。
各部落在自己的領地內,均可以享受永久且全額的免稅待遇。
部落之間的糾紛可以自行解決,解決不了的,再由中州巡撫出面調停。
如若某一方還是不服,完全可以在駐軍的見證下,與對方進行單挑或群毆的報復。
如若進行偷襲,且被駐軍獲得證據,則須按照大明帝國的相應律法來論處。
勾結境外敵對勢力,將被視為叛國行為,如若不主動自首,則將被從重從嚴懲處。
未經對方許可,擅自越過大明帝國與波斯或法屬印度的邊境,進入他國境內,所產生的一切後果均由該部落自行承擔。
從駐軍或其他渠道購買武器,勾結其他部落進行叛亂,按照叛國罪論處。
對於最後這點,倒是難不倒心思活泛的酋長們。
通過拉攏或聯姻,酋長們總是可以搞到不少品相不錯的二手貨。
重武器管理太嚴,實在不好買,但輕武器從來不愁買不到。
尤其是效力波斯的李自成團伙的後代們,每每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在昊菁皇帝與波斯國王溝通之後,該團伙又在越境時被打死數百人,這才有所收斂。
波斯國王也意識到明帝國與麾下的僱傭軍團伙是有很大過節的,為了避免發生無法補救的事情,便將其一律遷往波斯與奧斯曼的邊境地帶繼續戍邊。
李某團伙根本不願意離開自己經營多年的地盤,但也明白自身根本不是宿敵的對手。
對方坦克、飛機應有盡有,己方只有裝甲車和機關炮,坦克都被掌握在波斯軍隊手裡。
就算是裝備幾十輛坦克,也遠遠不是明軍的對手,更何況波斯國王已經很是不悅了。
換做在大明本土,完全可以高舉一起,從而達到一呼百應,甚至來個直搗黃龍。
然而在波斯,他們人口只有一百多萬,而當地的波斯人高達上千萬。
人口數量決定兵力對比,加上波斯國王隨時可以向邊境的明軍求援。
在這種情況下,硬碰硬的結果只能是己方被撞得頭破血流。
最終,以李永泰只能委曲求全,率領族人向西遷移。
他也知道狗韃子的後代跟自己的境遇相差無幾,無非是在給奧斯曼帝國賣命。
如此一想,心裡就舒服許多了,當年狗韃子可是能跟狗官軍分庭抗禮的。
如今狗韃子成了落水狗,日子過得恐怕不比自己強多少。
李永泰有與暴明境內得諸多酋長聯手的意思,這樣雙方的實力都會變得更加強大,最終實現割據一方得夙願。
然而暴明與波斯的反應速度都不慢,而且在這件事情上的態度非常一致,直接導致己方失去了轉圜的餘地……
對於李永泰團伙,昊菁皇帝的態度很明確,爾等不犯邊境,那就可以當作沒看見,以前的事情可以不予追究。
如若不然,先與波斯國王蘇萊曼磋商,對方同意則罷,不同意就可以給這個國家換個新國王了!
不可能因為與對方的合作關係,而讓某團伙在邊境地區殺人放火,胡作為非,這是絕對不可容忍的事情。
蘇萊曼當然知道利弊得失,尤其是在沙俄、波立、神聖羅馬帝國相繼被明帝國消滅之後,危機感就加劇了。
跟明帝國繼續保持良好的合作,是眼下最為重要的事情。
就算涉及到上百萬人的搬遷問題,也不能有任何的猶豫與遲疑。
蘇萊曼與易卜拉辛雖然信念相同,但關係並不算好。
波斯帝國當年的版圖剛好包括奧斯曼帝國的大部分地區,而想在雙方的實力剛好相反。
尤其是奧斯曼帝國追隨明帝國打敗了神聖羅馬帝國,獲得了價值連城的奧地利及附近地區之後,實力更是有所增長。
這讓蘇萊曼很是嫉妒,又無可奈何,因為波斯以東是法屬印度,以北是明帝國,以西是奧斯曼,向南是大海!
讓明帝國與奧斯曼翻臉,似乎很有難度。
進攻法屬印度,那就等於直接與法國開戰了。
縱容李永泰找明帝國的麻煩……
等到明帝國皇帝動怒,或許還不如自己向法國或奧斯曼開戰呢!
蘇萊曼認為自己還沒喝多,不需要派李永泰這條狗去自找麻煩。
當初收容他的人馬,就是看中其能征善戰,對付北方的諸多部落很有辦法。
如今那些地方都歸明帝國所有了,而李永泰卻開始成了自己的隱患了。
蘇萊曼不希望看到自己收拾李永泰,卻被易卜拉辛知道,甚至派兵入侵本國。
暫時的好辦法,便是將李永泰所部悉數調往與奧斯曼比鄰的西部邊境地區。
這條狗要是故技重施,剛好可以讓易卜拉辛的部隊將其滅掉,也不用影響到自己的名譽。
昊菁皇帝在得知此事後,只能靜觀其變。
奧斯曼與波斯都是大明帝國的合作夥伴,無非是前者的價值更高一些。
如若放任奧斯曼吞併波斯也不是不行,即使成功了,也不會威脅到大明的霸主地位。
但朱慈烺本意是不希望看到兩國因為李永泰而大動干戈的,儘管這廝最多算是開戰的藉口而已。
大規模的國戰是非常燒錢的,沒有先進就要易貨,還不能滿足軍需的話,就要欠債了。
由於自己正在搬家,朱慈烺根本不想在這兩位身上花二三十億銀幣。
李永泰執意作死,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說明李自成後代沒長腦子,自取滅亡……
通常弱者都有三個選擇,其一變成強者,其二繼續苟活,其三自尋死路。
第一條路走歪了,那就很容易走上第三條路了。
比其給易卜拉辛賣命的辮子軍,李某團伙的行為已經可以用作死來形容了。
當著大明邊境駐軍的面,就敢跟一堆土著酋長眉來眼去,勾肩搭背。
要不是朱慈烺給蘇萊曼面子,大明王師現在連土都填完了!
蘇萊曼倒是很識趣,做了相應的調整。
將原本的戰爭隱患,從大明帝國變成了與奧斯曼的方向。
如若李永泰選擇繼續作死,易卜拉辛聞訊之後能不能忍住,那就難說了。
或許很多人不信,雖然經過百年的努力,大明帝國終於成為了世界霸主。
但在朱慈烺心裡,確實非常希望世界和平……
這可真的是句實在話,平時攢下來的那點錢,都被戰爭給消耗了很大一部分。
用這些錢來發展科技,久而久之,豈不是能甩飛爾等?
萬幸不需要在印度這種地方打仗,不然真的是在光賠錢了!
為了以防萬一,朱慈烺讓駐奧斯曼的大使知會易卜拉辛。
告訴對方大明與波斯的種種情況變化,希望他能保持冷靜。
當然,也不能放鬆奧斯曼與波斯邊境地區的戒備,該打還是可以打的。
但兩國進行全面戰爭,大明是肯定不會支持的。
你倆要是想大打出手,那得等到大明徹底完成搬家之後。
現在要是開打的話,某皇帝只能作為觀眾,給雙方選手加油鼓勁了……
易卜拉辛還通過奧斯曼駐大明的大使,遞交了本人的親筆信。
主要意思就是在某種狀況下,明帝國是否願意與奧斯曼瓜分波斯!
朱慈烺的回覆很明確,波斯人太多,都殺光是肯定不現實的,而且有損自身名譽。
都留著的話,不論留在當地,還是遷往他地,今後都是巨大的隱患。
奧斯曼帝國境內的族群本身就已經很複雜了,朱慈烺不希望看到因為這種事,而讓奧斯曼帝國元氣大傷。
說的直白一些,波斯的情況都比奧斯曼要好。
波斯王國是以波斯人為主,奧斯曼帝國境內,奧斯曼人僅占不到百分之四十。
這本身就已經很危險了,在獲得奧地利、南德意志、摩拉維亞等地之後,問題就進一步被加劇了。
等於奧斯曼人的比例被外族不斷稀釋,哪怕易卜拉辛早就採取了鼓勵本族人生育的命令,也無法阻擋這種趨勢。
現在德意志人、達契亞人、馬扎爾人,這三個信仰上神的種族,在奧斯曼帝國總人口的比例都超過了百分之五。
人口第二多的阿拉伯裔的數量更是直接威脅到了帝國管理的根基,更別說還有在山地生活的庫德人,以及一直自詡高貴的猶太人了。
這還沒算生活在巴爾幹半島上的克羅埃西亞人、斯洛維尼亞人、阿爾巴尼亞人、馬其頓人、塞爾維亞人、希臘人……
還有以前歸降奧斯曼帝國的僱傭軍——韃靼人!
在這種情況下,你還忙著跟波斯開戰麼?
一旦開打,某帝國還不散花了?
最好的反面教材就是前秦!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