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龐然大物

  圖爾維爾之前聽說了荷蘭用海外屬地換購三級鐵甲艦的事情,他還認為明帝國不會輕易向荷蘭一次交付超過四艘三級鐵甲艦。

  然而事實比他的臆想更為誇張,明帝國居然直接拿出了十艘三級鐵甲艦,而且還是全新的,這就讓他在驚詫之餘,被大大地刺激到了。

  這不但說明明帝國的造船實力非同小可,雙方肯定蓄謀已久,針對的目標就是法國,藉此機會扶持荷蘭海軍,從而抑制法國海軍的發展。

  柯爾貝對圖爾維爾的猜測也比較認同,可他對此也一籌莫展,明帝國的實力與地位在世界上是超然般的存在,絕不是眼下法國可以撼動得了的。

  或許是因為孔代親王在北美的大肆擴張,尤其是派遣部隊不斷西進,將部分隸屬於明帝國的附屬國的土地收入囊中,引起了明帝國的不滿。

  這才導致了出現這種比較極端的情況,如果是情況屬實的話,那就說明這位皇帝對法國在北美的大肆擴張的不滿已經不是近期的事情了。

  明帝國海軍仍然在使用地中海西部的馬洛卡島,也對北美的戰局沒有太過干涉,這並不意味著對方可以容忍事態繼續發展下去。

  柯爾貝有一種不好的預感,如果世界第二的法國一再侵占世界霸主的利益,曠日持續下去,恐怕最後不會得到一個很理想的結果……

  與其說一次向荷蘭支付十艘三級鐵甲艦是筆大交易,不如將這筆交易視為對法國的變相警告!

  己方在與荷蘭和明帝國分別結盟之後,就不能輕易再撕毀協議,向荷蘭宣戰了。

  國王陛下的野心就算再大,也是有自知之明的,這時候向明帝國宣戰,恐怕就等於向半個世界宣戰了。

  不光是國王陛下,任何一個有理智的法國人,也不敢這麼做,連孔代親王都讓所部打著追擊敵人的旗號,才敢不斷西進的。

  沒人敢宣稱明帝國就是法國的敵人,否則說出這句話的人肯定將會被大部分法國人視為公敵!

  貴族、將領、富商每年都從明法貿易里獲益非常,兩國開戰之後,這筆錢就等於直接被掐斷了。

  大家都不願意看到這種事情發生,那最好的結果就是根本不要發生!

  哪怕明帝國的軍隊真的與法軍在北美戰場上打起來,最終也只能定性為誤會,連軍事摩擦都算不上!

  想到這裡,柯爾貝越發覺得國王陛下的野心與實力不成正比……

  起碼默許孔代在北美瞎折騰,這種不斷損害盟友利益的行為,的確是個不理智的決定。

  根據駐明帝國大使的回憶,其皇帝從未在報紙上發表過關於不滿法國在北美損害己方利益的文章。

  只有傻子才會認為這位皇帝對這件事根本不知道,正相反,對方一直不表態,可能就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不論怎樣,都最好在己方消化三級鐵甲艦的建造技術之後,否則一切努力都將付之東流。

  圖爾維爾很想看到明帝國無法向荷蘭交付十艘三級鐵甲艦,那可能導致明帝國的信用危機。

  然而事實讓他大失所望,根據駐天津參贊發來的電報,對方已經悉數交付了。

  心裡非常難受的圖爾維爾只能借酒消愁,因為法國海軍與荷蘭同行的實力差距,一下子被拉開了二十年以上!

  法國或許能在十年之內建造出六艘三級鐵甲艦,加上已經購買的四艘,從而追上荷蘭人的腳步。

  也只能先實現了這個小目標,之後才能憑藉自行建造三級鐵甲艦的技術優勢,真正實現反超荷蘭人的初衷。

  這這一切還要建立在一個特殊前提條件之上,那就是十年之內,明帝國不會向荷蘭人提供四級鐵甲艦!

  不然己方也只有乾瞪眼的份,這個大膽的猜想也並非不可能實現。

  荷蘭現在得到的十艘三級鐵甲艦可是一個銀幣都沒花!

  之前的十年,加上之後的十年,合計二十年。

  每年積攢一百萬銀幣,便是兩千萬銀幣了。

  翻一倍的話,就是四千萬銀幣,應該能給一艘四級鐵甲艦支付首付款的了。

  圖爾維爾甚至想到,屆時荷蘭人還要賣地購艦的話,對法國海軍的打擊就太大了……

  聽說荷蘭人在南亞次大陸還有兩塊地皮,想想都讓圖爾維爾感到頭疼。

  萬幸法國也在該地區有不錯的地皮,或許可以來個後發制人。

  圖爾維爾不想把軍火採購變成房地產交易,但己方沒錢,又有什麼辦法呢?

  假設一艘三級鐵甲艦的現價是四千萬銀幣,那麼一艘四級鐵甲艦標價七八千萬是絕對不算貴的。

  往後鐵甲艦會隨著排水量的增加而越來越貴,屆時法國海軍再想購買就難上加難了!

  柯爾貝不同於圖爾維爾,後者只需要負責海軍事務就行了。

  這次來到明帝國,除了購買三級鐵甲艦和相應的技術之外。

  帶來的三千五百萬銀幣還剩兩千萬沒花出去,柯爾貝也不打算再帶回去了。

  尤其是在看過飛機與機槍的表演之後,柯爾貝更是百感交易。

  明帝國的軍事技術發展,已經到了讓他瞠目結舌的地步。

  潛伏在神聖羅馬帝國的間諜便向巴黎提交了類似於機槍這種武器的情報,如今自己親眼所見,的確名副其實。

  這種武器的出現,就意味著以後騎兵將徹底淪為輔助兵種。

  將機槍安裝到坦克上,配合坦克炮發動攻擊,騎兵真是一點機會都不會有。

  用步兵集群發動徒步進攻,在沒有坦克掩護的情況下,就等於是自尋死路。

  布達佩斯與維也納這兩場戰役最終都打成了塹壕戰,看來不是沒有道理的。

  利奧波德的軍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多半也與機槍的出現有莫大的關係。

  等一問價錢,一挺機槍售價高達五千銀幣,一百挺就是五十萬銀幣!

  法國陸軍引進膨脹到接近五十萬,按照每百人配備一挺機槍的標準,起碼要裝備五千挺。

  總額就是兩千五百萬銀幣,比柯爾貝兜里的錢還多……

  想來也只能希望明帝國能夠轉讓製造技術,實現國產化,以降低採購成本。

  由於機槍是新問世的武器,技術轉讓價格自然不容小覷,高達五千萬銀幣,等於一艘三級鐵甲艦的價錢。

  柯爾貝便退而求其次,購買了一百挺機槍,先帶回去給陸軍試用,效果好的話,再考慮增購事宜。

  即便是五千銀幣的單價,也等於採購兩百支燧發槍的價錢了。

  但武器採購者都不是目光短淺之輩,如果從壓縮成本的角度出發,給海軍裝備木製戰艦多便宜啊?

  一艘鐵甲艦動輒上千萬,多浪費國王陛下的錢啊!

  哪怕國王陛下不能給自己的軍隊全面換裝左輪步槍或者彈匣式步槍,用少量機槍裝點門面總該是可以的吧?

  技術含量越高的武器,價格就越高,這是相輔相成的,機槍的造價不可能比撿石頭砸人的成本還低。

  至於飛機……

  現在跟四級鐵甲艦一樣,暫時還買不到,解鎖時間要等到一七零零年。

  除非柯爾貝能撐到那個時候,否則是看不到法國空軍裝備戰機的那一天了。

  潛伏在明帝國的間諜說,他們只知道飛機這種東西是燒油的,其他情報暫時就打探不到了。

  在看過飛行表演之後,柯爾貝當然也能猜出飛機是燒油的。

  長眼睛的人就知道這玩意不冒蒸汽,那必定跟飛艇一樣,使用燃油!

  柯爾貝忽然覺得這群間諜就是來東方世界吃喝玩樂的一群蠢貨!

  由於對方對飛機嚴格保密,外人別說觸及,連看到的機會都很少,柯爾貝也就原諒了這群蠢貨!

  自己有幸能看看到飛機的真面目,說明沒白來,至少了解到了明帝國的軍事工業的發展水準。

  明帝國的皇帝對此安慰這位財務大臣說,大多數人的人生就是一場充滿遺憾的旅行!

  你愛的人,或許不愛你!

  你想買的東西,有錢甚至也買不到!

  有些美食,別說品嘗,甚至你這輩子都沒聽說過!

  你把自己的孩子養大之後,發現這孩子是隔壁老王的……

  但那又怎樣呢?

  既然走上了人生路,就得一直走下去!

  半途而廢的,這會兒都已經灰飛煙滅了!

  走路的姿勢不見得有多好看,在自身有能力的情況下,至少要走完,不管是否順利!

  柯爾貝從翻譯口中聞言之後,感慨良多,覺得這位皇帝是擁有超凡智慧之人。

  被明人奉為仙人,按照西方的標準,就是半神之人。

  或將明帝國的所有變化,都歸結為所謂的仙力也不為過。

  相比之下,路易十四作為一位凡人國王,能有稱霸歐洲的作為,已經算是相當了得了。

  對兩國未來的發展,這位皇帝表示,法國是明帝國在歐洲的重要合作夥伴,不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明帝國都致力於發展與法國的友好關係……

  見多識廣的柯爾貝認為,這位皇帝安撫自己的話是肺腑之言。

  之後的話,那就算是敷衍了事了,屬於例行發言,聽聽就得了。

  通過一番試探,柯爾貝覺得在近期內,兩國發生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比較低。

  時間長了,譬如二十年之後,那就說不好了。

  但屆時自己早就去世了,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了。

  明帝國的國力是法國的五倍以上,幾乎等於整個歐洲力量之和。

  其軍事實力憑藉其頂尖的科技,恐怕超過全歐洲的軍事力量。

  一百萬武裝精良的明軍的戰鬥力,就相當於五百萬歐洲聯軍。

  凡是業內人士,沒人會承認這個尷尬的事實,但也不會有人輕易否認。

  在歐洲範圍內,瑞典與荷蘭都跟明帝國締結了軍事同盟關係。

  威尼斯與羅馬都是明帝國的合作夥伴,算上奧斯曼的話,就等於半個歐洲都與明帝國保持了良好關係。

  隨著俄國幾乎被明帝國給滅掉,明軍已經攻占了莫斯科,等同於一路平推到了歐洲的門口。

  柯爾貝還不知道明帝國下一步對歐洲的戰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該帝國對歐洲的影響力又會大幅度的增加!

  想要儘快消除對方的這種影響力,那就等於是在白日做夢。

  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如何趁此機會,最大限度地為己方攫取利益!

  如果明軍繼續西進,消滅波立,威脅到神聖羅馬帝國的安全,法國就不能熟視無睹了。

  在此之前,柯爾貝還是要看看在東方世界能買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來到北都新城這邊,柯爾貝仿佛感覺自己置身於一座巨大的花園裡。

  馬路上沒有糞便,因為不允許騎馬或乘坐馬車出行。

  要麼乘坐蒸汽車,要麼乘坐人力車,要麼自己騎自行車。

  路邊有排水道,可以迅速將雨水與污水排放到下水道里。

  相比巴黎,那座時刻散發著惡臭氣味的城市真是讓人作嘔……

  法國使館也搬到了新城這邊,居住環境堪比凡爾賽宮。

  很多人都把能夠來到駐明帝國使館工作,當作是成功的標誌。

  一些從事海外貿易的富商與貴族,也會派家族裡的一些人常年居住在明帝國這邊。

  這群人就幾乎成為了全法國最幸福的一群人了,享受的居住條件與生活環境,差不多隻遜於國王與王后而已。

  還有一些人就是當年跟著蒂雷納元帥來到明帝國作戰,然後自願留在這裡的老兵。

  他們現在基本都早已成家而且有混血子女甚至孫子孫女,在明帝國的機構工作,還有退休金待遇。

  至少柯爾貝沒從大使嘴裡聽說有年過五十,還食不果腹的法國退伍老兵。

  據說當年這位皇帝總計安排了不下五十萬德意志僱傭兵以及法軍退伍士兵,不得不說是做了極有魄力的一件事。

  考慮到明帝國龐大人口基數,只要錢到位,消化這些外籍士兵也並非很困難。

  等到他們的混血二代出生並且長大,言談舉止就與普通的明人無異了。

  當看到最新出版的明帝國地圖,柯爾貝又無語了。

  歐亞大陸超過一半的面積,都被明帝國占據了。

  雖然大部分土地都位於北方,並不如位置偏南的一些國家和地區。

  毫無疑問,能夠互相接連才是最重要的。

  神聖羅馬帝國要是能跟西班牙接壤,當年哈布斯堡家族也不會低下高貴的頭顱了。

  更何況明帝國還有東南亞、澳洲、非洲南部、北美西北部等土地。

  直接控制了全球將近五分之一的陸地面積,影響力則已經覆蓋全球。

  面對這麼一個擁有三億人口,國土面積高居世界第一的龐然大物。

  柯爾貝開始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