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三日,一萬虎賁師乘船穿過瀨戶內海,登陸本州島包圍了大阪城。
大阪城是日本比較大的城堡之一。一五八三年,豐臣秀吉在石山本願寺的原根據地上建造大坂城,以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完成了本丸(主郭)。直到秀吉死去之前,仍持續不斷地建設二之丸及三之丸等附郭,以及多重水堀(護城河)和運河等防禦設施。
一六一五年大阪城毀於戰火,德川家康占領大阪後將其擴建。擴建後的大阪城天守閣高十七丈四尺,內有八層。
大阪城城堡是由本丸、二之丸和三之丸構成的防禦堡壘。外圍是大量的石垣和水堀組成的防禦層,內部是由彎曲的道路和射擊孔組成的迷宮一樣的通道。城堡最外圍的三之丸東西長十四「町」,南北長九「町」,換算成後世的度量衡大概是一千六百米長,九百五十米寬。
大阪城城下面是一個繁榮的集市,可以說是日本西部最重要的城市,大概有十餘萬人口。據鄭開達說,這大阪的城下町是日本的商品集散基地,是日本的中心城市之一。
但李植的大軍包圍城池後,慌張的市民們立即就拋棄了這座城市,帶著細軟跑遠了。整座城市如今空無一人。
李植站在城下町東面的一片小土丘上,用望遠鏡觀察五里之外的大阪城城堡。
這是一座很大的城堡,甚至比大明的一些小縣城還要大一些。有層層的護城河、壕溝和牆體保護,天守閣高高矗立在中間。城堡三之丸後面的城牆上站著舉著鐵炮的日本足輕。據島津家的情報,城堡裡面的守軍裝備了七千挺鐵炮。
整座城堡,不可謂防禦不嚴密——一六一四大阪冬之陣德川家康率領二十萬人包圍大阪城,最後也打不下來,只能和談用計。
然而所謂的防禦嚴密,只是對於日本的軍事技術而言。
在十七世紀的中葉,日本的軍事技術已經落後於時代。由於冶鑄業的技術拙劣,日本的大炮發展十分緩慢。到了李植率軍攻來的一六四三年,德川家康都沒有為大阪的城牆裝備足夠的大炮。
李植從望遠鏡里觀察,大阪城上只有大炮十六門。這些大炮似乎是和荷蘭人買的加農炮。李植仔細看了看,覺得這些大炮是荷蘭人的「半長加農炮」,炮彈重三十二磅。
用十六門加農炮威懾日本各地的藩鎮和試圖叛亂的農民來說足夠了,在普遍缺乏火炮的日本,這已經是重裝防禦了。
對於日本人來說,這座大阪城就是一座不可攻落的堅城。
但在李植動輒裝備百門大炮的虎賁師面前,這十六門炮就有些寒酸了。
李植的大炮領先於這個時代一百年,比大阪城的十六世紀防禦思想領先整整兩百年。兩百年的技術領先,帶來的效果不是用「優勢」兩個字可以形容的。
李植一萬虎賁師從船上卸下了一百六十門十八磅長炮,炮兵和步兵們推動大炮,在大阪城三之丸的六里外停了下來。
城牆上面的守軍似乎十分緊張,在六里的距離上就開火了。
德川家似乎從荷蘭人那裡學到了炮車技術,城牆上面的大炮能夠隨著敵人的主攻方向移動。李植從西面渡海而來,城堡里的十六門大炮就全部移動到了西側的三之丸射擊台上,朝李植的炮車射擊。
艦船上的艦炮一般選擇加農炮。德川家向荷蘭人購買大炮,買的顯然也是艦炮。但十七世紀的加農炮射程很短,作為艦炮是不錯的,作為守城炮就有些勉為其難了。
加農炮和李植的長炮相比,炮管更短,炮管只有口徑的15-28倍。而長炮的炮管是口徑的25-44倍。這樣的結果,就是長炮能夠命中更遠的目標。李植的十八磅長炮直射射程有三里多,拋射能打十里。而一般加農炮的射程甚至一里都不到,最大拋射距離也有五里。
城牆上的加農炮朝六里外的虎賁師炮車開火,卻根本摸不到虎賁師大炮的邊。炮彈在虎賁師大炮的一里前面就落了下去,「通」「通」地砸在泥土裡。
距離六里,李植的十八磅大炮開始裝藥上彈。李植這次帶下船的士兵實際上有一萬二千人,其中一萬人是虎賁師士兵,還有二千士兵本是船上的炮兵,這次下船專門操作十八磅炮。
這些艦隊炮兵同樣技術精良,清膛、上藥、裝彈一氣呵成,很快就完成了裝填。炮兵們用銃規、銃尺和矩度儀計算好了用藥量和角度。一百六十顆開花彈被裝入了炮膛,對準了六里外的日本大炮。
「轟!」
「轟!轟!轟!」
震耳欲聾的炮火聲中,地動山搖,一百六十門大炮噴出火舌。一百六十顆炮彈像是一陣可怕的暴風雨,在天空中劃出一百多道完美的曲線,朝大阪城城垣上的炮台砸去。
六里外的拋射,十八磅炮的準頭也是不佳的。但架不住李植火炮的數量實在太多,總會有幾發炮彈命中。
一百六十顆炮彈大多數都打在石垣上,把巨石和石灰砌成的這種防禦設施撞碎厚厚一層,然後掉落進水堀里。又或者撞在石垣上面的城牆上,把那防禦鐵炮的城牆撞得粉碎。
有三發炮彈射中了城牆中間的加農炮,狠狠砸在加農炮的炮身上,一次性地讓這種大炮退出了戰鬥。被炮彈擊打過的炮筒發生形變,可能會把炮彈卡在炮筒里,造成炸鏜,已經無法再用。
還有兩發炮彈落在加農炮的旁邊,轟一聲爆炸了。炮彈中的鐵彈丸向四面八方飛濺而出,毫不留情地奪去了加農炮炮兵的生命——那些操炮的炮兵還是第一次見到開花彈,看到炮彈落在身邊也不懂得躲避,一個個全中了招。
炮兵被炸死,加農炮也沒法操作了。只一次炮擊,李植的炮兵就在六里外廢掉了五門加農炮。
過了一分鐘,又是一百六十發炮彈射向大阪城中的炮台。
這一次大炮根據炮彈落點微調了角度,命中率更高。
大阪城上的炮台上響起開花彈爆炸的隆隆聲,一門又一門的加農炮被端掉。更有七、八個日本炮兵被爆炸激起的氣浪掀翻,往前摔出城垣,撲通撲通地掉進城垣下面的護城河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