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要以發展眼光看問題(中)

  洪啟胤聞言,笑呵呵的說:「新順國現在的發展如何?都說西北沒有王霸之基,可是現在呢?新順王又拖了一年,但今年的旱情影響了多少人?動亂又有多少?」

  洪承畯微微搖頭:「這都是新順王快刀斬亂麻,殺了很多士紳地主的結果。

  歷朝歷代,只要能檢地均田成功的,都能快速發展起來。」

  洪啟胤呵呵一笑:「你呀,看得淺薄了。新順國成功以陝西一省,對四周完成了新一輪開拓。

  高原三省之地、寧夏西套草原、綏遠朔方節度,這些地方都明確告知了民眾,西北三邊的兵不弱,弱的是大明。

  明軍不滿餉,滿餉不可敵。何處可滿餉,西北新順國。

  可別小瞧了這句打油詩,至少你近來也發現了,民間多了很多河南逃難來的難民,他們抵達之後第一時間就被新順國接管。

  提供土地的提供土地,安排工作的安排工作,新順國人口迅速繁榮,也降低了人工工價,攤丁入畝,一條鞭法徹底推廣下去之後,新順國的商業農業快速繁榮。

  新順國鼓勵百姓推行實業,而反對牙人、牙行的誕生,你……還是年輕了,看不清新順王的手段。

  他很厲害,真的!若不是知道他是農民起家,有自己的一套論述,我幾乎都認為他是天生聖人了!

  現在,他距離成聖的道路,不遠了。」

  「這……」洪承畯抿唇,他還是過不去逃難的坎,洪承疇的抉擇,路上死亡的族人,所以他下意識牴觸新順國的一切。

  但洪啟胤又是他最尊敬的人。

  若沒有洪啟胤,他們這一家也不可能發跡,洪承疇不可能考中科舉,他洪承畯也不可能有明廷的秀才功名。

  加之新順國是承認明廷秀才功名的,只需要進入學校學習一下新順國的大同論,會背,會基礎的理解,就能參加考核。

  考完就能出來選吏。

  但他到現在也只是教條的背誦了大同論,考出來了,卻拒絕選吏。

  本身就是在下意識的對抗。

  可今日洪啟胤的話語,還是讓他的心靈無法抑制的失落。

  洪啟胤看他一副悲戚模樣,笑道:「別對明朝有太多念想。大同論的下半篇,已經明確了明朝積重難返,想要救中國,唯有重新更迭天下。

  新順王已經從高原帶下來了幾萬騎兵。

  這些騎兵在天祝縣接受適應性訓練,明年就能投入戰鬥。

  試問一下,這麼多騎兵過來了,明廷在北方如何作戰?」

  「大明也有關寧鐵騎!」洪承畯還是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洪啟胤也不怒依舊笑吟吟:「關寧鐵騎是何方人?」

  「遼……遼人。」洪承畯想到了遼人守遼土的明廷國策,不由得嘆息道,「難道真的不能調進來打一場嗎?」

  「怎麼調?明廷還有錢嗎?張居正的改革,成了一半,於是成了現在的惡政。

  新順王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拿出了債券體系。

  新順國的債券是什麼?是稅收,也是一個穩定的財源!只要新順國不滅,地方不作死,新順國的債券每年能夠分潤的稅額,都會增加。

  尤其是商業的迅速繁榮,工業的快速新增,耕牛、鐵器的加速普及。」洪啟胤看著沉默的洪承畯,不由得嘆息一聲:「孩子呀,我知道你心底還有牴觸。可你要知道,這天下,最不缺就是你這樣迷茫的人。

  就連東南,也是遍地迷茫的狂生。

  東南富庶冠絕天下,生員質量也冠絕天下,可他們也走進了死胡同。

  所以很多人放浪形骸,終日狎妓高歌,卻不知道該做什麼。就算高談闊論要為百姓,但實際上還是為了他們的利益,比如婁東二張,再比如東林學院的那一脈,他們都變質了。

  之前,我還不清楚他們為什麼變質,但現在我看懂了。

  他們是官、商合一的莊園主,切割地方上的絕大部分地盤,聯合形成黨派,發動對國家權力的攫取,進而虛君乃至無君。

  因為他們為自己的利益代言,他們想要自己的土地更多、產業更多、銀子更多,卻還想要看百姓拿著微薄的薪水而求活。

  所以他們選擇了抗稅、民亂、暴動的方式,引導百姓與朝廷對立,進而拿著百姓去送死,他們好在背後當閥閱。

  他們要重現世家,掌握地方一切財權,世襲罔替。

  而世家重現,你我還有許許多多貧民學子,靠什麼往上走?科舉嗎?近年來科舉所出的學子,都是什麼來歷?能一路衝出來的,背後又有多少人是受到商賈資助的?

  所以,東南遍地迷茫的狂生,他們也不過是重現了魏晉南北朝那段輪迴罷了。」

  「好!」洪啟胤聽到了邊上有點激動了聲音,左右也有一些人看過來,模樣上是很典型的儒生道袍打扮,估計也是跑來新順國遊學的明朝士子。

  洪啟胤含笑對他們點了點頭。

  繼續看向洪承畯:「所以承畯,你現在知道為什麼新順王能這麼快崛起了吧?

  不是靠新順王一個人。

  是新順王的分稅制、是新順王對土地兼併的打破、更是大同論衍生出來的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

  並且大同軍發展歷程,我也仔細看了。

  大同論最開始只給半部,只給從他造反的四百勇將,好好的洗滌了思想高度。

  如此再加上新順王的睿智與獨到眼光,讓他能在最短時間內,拿下陝西。

  時機、戰局、發展,無一不是在他的規劃之下。

  那麼他東征時能摧枯拉朽一般將明廷覆滅,這天下就變了。

  可是,直到現在,上至皇帝,下至士紳,都沒有考慮清楚,要不要與新順國為敵。

  他們還在得過且過,還在認為新順國就是一群泥腿子建立的國度,想要席捲天下,至少得十幾年。

  但在新順國看來,一切都要以發展眼光看待問題。

  新順王的計劃一直在調整,這一次猛地要東征了,必然是因為他已經有一匡天下的能力。

  而這個時候的明廷,又能做什麼?聯合剿滅?

  可是山西大同府在打,汾州府在打,太原府在打,平陽府也再打,明廷可承受不住這麼高烈度的戰鬥。

  可對於新順國來說,只要打過去,他們就會劃分土地,剿滅地主,不斷擴張。

  新順國越打越強,而且因為險情頻發,百姓被大量遷徙入陝北,然後被遷往更西邊、北邊。

  此消彼長,明廷能堅持多久?

  如今高原拿下,三省確立,又需要多少人過去屯戍?

  西北農場裡囤積了多少土豆?紅薯?糧倉里又有多少玉米、粟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