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天道天理天命(下)

  本來今天不想帶這老頭的,但他聽說王三這邊研究了番薯種植,說什麼都要來一看,因為徐光啟就有研究番薯,所以他也想看看王三的研究進度。

  現在,聽到王三說他學的快,王徵卻不以為然的說:「早年因為閹黨事,逗留江南一段時間,玄扈先生研究番薯的時候,我也在。」

  「那你為何不在自家推廣?」王三一臉疑惑。

  王徵臉頰微微抽搐,片刻之後嘆息道:「我帶回來的種子,過冬就死了。」

  「哦,看來你對番薯的最佳儲藏溫度不知一二。不過現在告訴你也沒事,番薯最佳貯藏溫度在10到15度。

  因此,在陝西這裡挖地窖,平均要比平日裡向下多挖一到三米。

  至於溫度如何測定……」

  「用水銀。」王徵頭也不抬的說。

  「你知道?」王三驚愕看著他。

  「烈酒也可。」王徵微微點頭。

  「可以啊!你這老頭兒,怎麼還犟著生拉硬拽西學之名,以你的能耐,光是力學,也就是你說的重學、溫度學什麼的整理出可行的公理,你就能立地成聖了。」

  王三興奮搓手,驚喜!太驚喜了!沒想到王徵居然連如何測量溫度,都知道!

  王徵聞言,跟看傻子一樣看著王三:「此乃小道。」

  王三停頓,盯著王徵看了一會兒,發現他確實並沒有激動,反而覺得無所謂,仿佛這真的就是一條小道一樣,不由得嘆息道:「我說過,我這一朝,脫虛向實,你不覺得研究這些,能解決很多問題嗎?

  你既然格物,為什麼不考慮先格出物理,然後再想辦法引用呢?

  只要物理了解透了,或許某一天,你就能找到這個世界最真切的真理呢?」

  王徵微微皺眉:「可是,你不用儒學?」

  「老子自撰《大同論》,並且跟你說過,我誠邀天下人共襄盛舉。文脈,並非孤一人的文脈,儒學,也要去蕪存菁。

  除了儒學,法墨道釋農工商乃至理學、心學、關學,我能用得上的,我都用上。

  我寫大同論,通篇大部分採用了《禮記·禮運》的篇章。

  這是總綱,但我沒說,要用什麼方案來實現這個總綱,只說了實現的辦法,一定要立足於八個字。

  脫虛向實,實事求是。

  而這一切,最終導向是民生小康,天下大同。

  這個過程,需要翻山越嶺,需要做很多事情,如果還他娘的走明廷老路,那我還搞個毛的大同?你說是吧?」

  王徵聽著王三粗俗的話,沉默了好一陣。

  其實他也發現了王三的不同點。

  王三不是沒有接受過教育的人,只是他學的東西,很雜,很亂,但偏生湊起來能發現,其實這些雜亂的東西拼接到一起,很契合王徵他們這些西學派集合全大明兩百多人的智慧、藏書整理出來的典籍內容很像很像。

  甚至有些東西他還沒想法的,王三卻能知道。

  不過,對於儒學,王三的態度是用可以,但不能信。

  他單獨寫的大同論王徵也看過。

  很質樸,但通篇只是闡述王三的理想,以及一些《方法論》。

  脫虛向實,實事求是,也在書內提了很多句。

  同時他也組了很多新詞,比如工業化、城鎮化、生產力、勞動率、分配、再分配等等內容。

  大同論的文章後半部,王三還在寫,王徵跟王三聊過兩句,聽王三的意思,似乎下半部分,是專門解釋他提出的工業化、城鎮化、生產力等名詞。

  以及一些關於制度管理、經濟整合的理解。

  王徵聽完,基本能確定,這個傢伙真的在寫屠龍術。

  一種基於儒學、理學、心學、經學等等傳承千百年的經典,整理出來的造反方案。

  比如,大同論的前半部分,關於郡縣的主講,就有關於如何快速奪取縣域經濟控制權的方案。

  王三復刻的是他如何奪取圖冊,借力打力的辦法。

  這種人,要麼是唯恐天下不亂,要麼就是自信最後能收拾一切。

  很瘋的一個小子。

  「王卿,考慮一下孤的提議,如果你願意,我可以給你這一脈單獨賜名,讓你未來也入大同論之中。」

  王三笑吟吟的看著王徵,一句王卿,就足以表明王三的態度了。

  王徵卻沒給他多少好臉色,神情淡淡:「大王,我學儒家的,盡忠死節不成,已經愧對傳承了。」

  「屁!孔老二什麼時候教你這套了?這分明就是宋代儒學的閹割。」

  「此法,對王權不好嗎?」王徵再問,他說完,繼續寫。

  王三張了張嘴,接著搔了搔頭。

  沒錯,宋代儒學強調忠孝的部分,是真的對王權穩固有好處。

  王三就很尷尬,他一邊要踹開儒學,但短時間來說,他又沒辦法踹開忠孝,畢竟他就是靠這玩意兒暫時凝聚一批人心的。

  要是他不尊重,那要是傳出去,只怕會出大事。

  只是,王三尷尬了片刻,他轉動了一會兒腦筋,接著嗤笑道:「天道:公平;天理:公開;天命:公正。此三者,相似卻相異。

  天道曰自然法則,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四時有序,公理恆常,天下一之,不論貧富,生老病死,無可避也,可謂公平。

  天理曰仁德治世,百姓安泰,治世教育,通商四野,教化萬方,開科取士,召賢佐德,陟罰臧否,昭告天下,無罪皆可參議,有罪嚴懲不貸,可謂公開;

  天命曰惟德是輔,皇天無親,民康國寧,肇豐四海,民富國安,厲兵秣馬,民壯國強,天下中國,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而天下井然,可謂公正。

  是故,天道恆常,天理仁正,天命應民。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立德, 謂創製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而今,吾之所行,鑄就大同,開創製度,辟法垂世,便在立德。

  明廷不過腐朽老敗,士紳不過土雞瓦狗,酸儒不過皓首匹夫。

  大同既成,天下大順,萬方咸寧,百姓歸心。

  今天道恆常,必不偏於我與大明;大明害百姓流離,吾正百姓安寧,天理必正於我;如此,以上,天時地利與人和具有,民心既定,天命必安於我。

  所以,應民,便是大道!」

  王三盯著王徵,笑了起來:「儒學我要,但我取捨,忠孝本就是天理的一部分,並非天命獨占。

  所以,別混淆了。」

  王徵張了張嘴,整個人腦袋有點僵硬。

  他發現,王三說得好像還蠻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