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再教(下)

  「雷先生!雷先生!」

  王伊送走了王三,結果轉頭回來一看,發現雷宏還在呆著,趕緊喊了兩聲,發現沒動靜,又搖晃了一二。

  「啊,東主,可有什麼事情?」雷宏反應了過來,正在擦額角的虛汗。

  「三叔走了,咱們也得走了。正好我有點疑惑,方才三叔說了那堆,究竟幾個意思?有點不懂。」

  雷宏聞言立刻就反應了過來。

  剛才那一席話,不僅僅是說給王伊聽的,更是說給他聽的。

  王伊就是一個農人,哪怕之前在山上跟著王三學了幾個月,但道理半文不白,他能聽懂多少兩說,更多還是讓他有打底,在之後的日子裡,他能通過經歷,總結這些語句,得到經驗教訓。

  這才是華夏人為什麼一直要讀經典的原因。

  因為你想要的一切,古人基本都經歷過,他們的人生體悟,教育經驗,就是你未來某一個時刻的敲門磚。

  莊子說過:「吾生有涯而知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生命有限,知識無限,你多大肚量就吃多大碗的飯,沒有必要一直追求無盡的知識,不然豈不是要累死了?

  王三方才的那通話,也是在告訴王伊,其實你學得還不夠。

  因為你現在的肚量,已經夠大了,一縣的守備,未來幾萬人要在你手下生活,你沒點能耐,你能管得住這些人?

  更重要的就是,王伊與同輩的王信、王僧比起來,他其實是弱雞的那個。

  王信現在獨當一面,之前還給王三當了一段時間警衛總旗,相當於親兵司令,整個大同軍內最大的內務頭頭。

  王僧接下來要東出山西,以一己之力去單挑整個山西境內的兵馬。

  先不說結果如何,光是王三做出的決定來看,現階段的王僧,確實有這個能耐和成長的空間了。

  山西方面有一隊人單獨去領,這已經不是單純的信任了,而是個人能力的體現。

  反觀王伊,他的性格王三是摸透的。

  小農思維裹挾,行為舉止上還是更喜歡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這種人必須要好好引導,否則很難在管理一地上取得作為,有些時候甚至可能出現禍端。

  比如,任人唯親。

  比如,眼界有限。

  再比如,對於讀書人的過分憧憬。

  知識面不夠,又長時間被社會輿論裹挾,他們天然對於讀書人的導引,表達信任。

  尤其是舉人、進士之流。

  雷宏之前能導引王伊,現在也可以。

  但王三並不在意雷宏的導引,因為利益是雷宏這類宗族在側的讀書人,必須面對的因果與權衡。

  倘若不是為了宗族未來的發展,雷宏絕對不會選擇入曹營。

  那麼,王三就簡單的點一句他。

  王伊接下來要督管新兵營,那麼未來大同軍所有的新兵都要從這裡操訓離開的話,王伊將會有多大的人脈?

  雷宏在這裡,需不需要接觸一下這些人脈。

  大同軍未來不管能不能成事,哪怕是被大明招安,這些人脈在手,他雷宏能獲得多大的可能?

  而王伊還沒參透反應過來,那麼他是不是可以趁機漁利?

  只是想到這裡,雷宏心緒何其澎湃。

  以至於後續一句話都沒說。

  可是他能想到這一點,王三這個小嘴叭叭的傢伙,豈能想不到這一點。

  所以他冷汗就下來了。

  這才多大的年歲?他哪裡來的心思想這麼多?

  太可怕了吧!

  但除了可怕,還有看到了一種可能性。

  那就是自信與大氣。

  王三認為「大同」是天下蒼生唯一的出路,所以他認為他一定會贏,哪怕大明再強,但在王三眼中,不過土雞瓦狗。

  要不是為了給所有人一顆定心丸,他只怕連黃龍山都不會打,趁著現在春旱,殺進陝北,掠地掠民,裹挾民眾南下關中,事情也就定了。

  越是想到這一點,雷宏就越激盪。

  倘若是旁人這麼囂張,他只會嘲諷。

  但王三不一樣,因為雷宏是親眼看王三他們將攤子鋪開的。

  幾乎所有的步驟,他都參與了,現在陝西這邊的局面,確實幾乎就跟王三做出的每個結果一樣,一步步都定好了。

  大明將來就算反應過來了,也很難一口氣全滅王三。

  因為黃龍縣這邊,將成為王三最後的支點。

  除非黃龍山內所有的兵馬被掃乾淨,不然等天再旱,王三又能殺出來。

  大明到現在都沒動靜,但對手已經開始布了數子。

  之前,雷宏還在考量,或許王三是想要裹挾陝北兵民南下,但現在來看,延安一戰,是王三正是亮旗的時刻。

  大同軍將會正式面對大明,互相拼刺刀。

  看誰先死。

  體量上大同軍肯定不占優,可對於土地的處置上,對於基層的掌控上,大同軍肯定更勝一籌。

  而且還有王三這個人在。

  一步落,三步起。

  黃龍縣落地,他立刻就開始收兵權。

  新兵營不僅僅是用來給他提供兵力的,更是用來同化其他部隊的。

  不管陝北戰爭如何,集中所有兵力攻打延安,又豈能沒有廟算?

  雷宏看出來了,王三之前放出去的那些人,跑回老家去集中人手,不僅僅是為了壯大大同軍的勢力,更是用來將陝北之中已經厭煩大明的逆賊全部勾出來。

  然後通過攻打延安,消耗這批人的勢力。

  通過一輪洗鍊的方式,將傷兵、新兵全部送入黃龍山內,再通過黃龍山的新兵營一輪洗滌,反哺回去。

  看起來這好像沒什麼區別,但這恰恰就是最可怕的地方。

  流民軍是什麼樣子的,他雷宏不是沒見過。

  多數人都是為了討一口吃的,有人受傷了,那就是賭命。

  運氣好,有人救你,運氣不好,死了就是。

  但現在王三打造新兵營,之前雷宏也幫王伊看過很多公文,算是深度參與了大同軍的建設。

  他是知道王三對於軍醫體系看重的。

  也知道王三提出過戰地醫院的設想,但這玩意兒最後被否決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軍醫有限,資源有限,搞不起來,只能隨營安排。

  但王三並沒有放棄,他還在籌劃。

  所以雷宏不會嘲笑王三,人是真的看得遠,走得遠,年輕是年輕了一點,理想是理想了一點,可也卻如他所言的一樣,他也在糾正自己。

  貼合實際。

  四個字,多難啊!

  但他在做了。

  雷宏深呼吸,耳畔又傳來了,王伊的疑問聲,不由得說道:「東主,您真是得遇貴人啊!」

  王伊一愣,他怎麼聽出了雷宏這話里的嫉妒。

  雷宏豈能不嫉妒?

  他雖然是秀才,但宗族那邊的支援始終給的少,畢竟與他同輩的雷姓親眷不少,大家都讀書,族內不可能偏頗太多。

  所以他雷宏熬了好幾輪,差點就放棄了,直到偶遇了馮從吾,一通交談,才僥倖能入他的學院裡讀書,走了馮從吾的路子,勉強得了個秀才。

  但馮從吾從來不會教導他官場的事情,不是因為他只是個秀才不夠格,而是因為他的家族不夠顯赫,學了也沒用,在馮從吾看來,他雷宏舉人頂天了。

  想要往上,難。

  畢竟他天賦不夠,家族不夠,能混個秀才,還是他受了馮從吾的提攜。

  也就是王三說的,沒有風口。

  而現在呢?

  王伊這樣一個農人,還有王三這個「宗親」提攜,一張口就是處政方案,就是未來剖析,哪怕片面了點,但這些都是多少人求而不得的東西。

  十分有耐心!

  這還不算貴人?!

  「三叔待咱好,咱也清楚,不過黃龍縣未來任務那麼重,咱也不曉得怎個解法,先生教我如何?」

  王伊樂呵呵的應著,姿態放得低。

  這一幕,雷宏微微挑眉,難怪王三爺信任王伊留駐此地,這種禮賢下士,貴族們肯定得做的莊重,但對於王伊來說,這只是他的求學方法。

  可對於雷宏他們這些底層讀書人來說,還是挺不錯的。

  難怪那麼多讀書人混不下去就跑去當土匪的軍師。

  誰不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