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京城雅士
文濤道:「上等田十兩一畝,中等田八兩一畝,下等田六兩一畝。外加莊戶,一共花了九千二百兩銀子。」
葉老太太拍了拍胸口:「幸好帶夠了銀子。」
文濤笑道:「要是沒帶這麼多,買的自然就不是這處了。當時方幸還猶豫,擔心姑娘欠債太多,是在下一力主張買的。」
「花我的錢你就這麼大方,平時家裡要用點錢,你就天天喊帳上快沒錢了。」葉老太太笑罵道。
葉雅茗聽了不由笑了起來。
看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財務人員都差不多的德性。
她道:「祖母,一會兒我叫白蕊送兩千二百兩銀子給您。借您三千兩,等我有錢了再還你。」
她雖後來又賺了三千兩銀子,但年關要到了,她總得留點錢傍身和買禮物。
「不急,等你有了再說。」葉老太太道。
葉雅茗又對方幸道:「那邊的莊頭你幫看著行不行,不行的話就換掉。另外出錢請那個會種菊花的老農指點莊戶如何種菊花。這件事,我就交給你辦了。你先在家好好過個年,年後再去也不遲。」
頓了頓,她又道:「原先跟著你一起辦事的小廝,你覺得哪兩個不錯的,而他們又願意,你就要來當你的副手。以後我還有別的事要你做,田莊這裡,你得能撩開手。」
「是。」方幸道。
周祥此時就站在葉崇明身後。聽到這話他眼裡閃過一抹羨慕。
雖說他跟孟吉因為是老太爺的親隨,府里誰都來巴結一二,他們說一句話,連李富管家也不敢輕易駁斥;他們派的活兒,全府的小廝都不敢拒絕。
但他們的身份終歸還只是小廝,手下並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手下。
……
京城,裕寧公主府。
幾日大雪過後,梅花盛開,有大才子之譽的駙馬樊郁特邀了七八個好友來府中賞梅。
客人陸續被引到了園子裡。
樊郁雖久久沒有現身,客人也不在意。這園子裡有暖閣,燒了火牆,熱茶、點心一應盡有,窗外就是一樹樹紅梅。大家又都是至交好友,平時喜歡吟詩作畫。樊郁便是沒來,他們喝酒吟詩,也能自己玩上一天。
這邊正喝著酒,賞著梅,商量著要出個題,大家各賦詩一首,勝者得梅一枝,輸者宴請下一頓酒。
大家商量得正熱鬧,忽聽一聲清越的簫聲悠悠而來。大家轉頭望去,便見一行人踏雪而來,為首的正是駙馬樊郁。
他穿著滾了一圈狐毛的白緞斗篷,身後跟著上身白緞,下身紅裙的丫鬟,最妙的是丫鬟手上還捧著花瓶,瓶中插著枝丫遒勁的紅梅。再後面是一行小廝,手中各自捧著一些物品。
樊郁行到窗外那株開得最盛的紅梅樹下,並未進屋,而是對左右兩個方向各行了一禮。
大家走到窗邊伸頭朝外看去,這才看到左右兩邊的紅梅樹下,各有兩個男人,一個正在站在右邊吹蕭,一人則坐在左邊的個几案旁,身前擺著一架琴。
小廝們動作十分迅速地將手中拿的東西放下,布置一通後,離開了眾人的視線。
眾人所在的這個裝有火牆的大屋子是專為賞梅而建的,朝南的這邊開了一個大窗,因是背風,又有火牆,便是將窗戶大開,置身於其中也並不冷。賞梅時把窗撐起,面對的就是園子裡開得最盛的那幾株紅梅。
此時那窗框外面,一個丫鬟將花瓶放在長長的案幾右角上,也跟著小廝退出了視線,剩下的一個丫鬟則捧著花瓶站在左角。
擅畫的友人已要拍案叫絕了。
這一高一矮、一動一靜兩枝紅梅,被長几案的橫線分成了兩半,形成對角。再加上几案上擺放的高矮錯落有致的器皿,以及四角有雕花裝飾的窗框,這簡直就是畫畫的絕妙構圖!
他作畫的欲望簡直爆棚。
可還沒等他行動,就見一直站在那裡不動的樊郁走到几案前坐了下來,身上披的斗篷不知何時已被取掉了,露出他身上月白色的錦鍛長袍。
此時位於几案旁的一處忽然冒出了水汽,大家這才看清楚那是一個紅泥火爐,火爐上正坐著一個陶壺,壺中的水被燒開了,水汽氤氳,剛才靜止的畫面忽而生動起來,有了鮮活氣。
剛才不知何時落下的簫聲又起,幾聲過後,悠揚的琴聲也和了進來。樊郁提起茶壺,開始泡茶。
他其實離大家並不遠,他的一舉一動,大家都看得清。
而此時,大家已不在意他在做什麼了。
紫檀木几案,案上或陶或瓷搭配得極具韻味的茶具,溫暖的火爐,氤氳的水霧,遒勁的紅梅插瓶,氣質儒雅的年輕男子,遠處一株株盛放的紅梅,漫天漫地的白雪,時不時還有一朵兩朵雪花從樹上、天上飄落,又有時有時無的梅香與茶香……
此情此景,美妙得令人讚嘆。
「快,紙筆。」不知何人吩咐書童。
大家被這聲音驚醒,紛紛走到屋中的大几案前,作畫的作畫,寫詩的寫詩,靈感泉涌,筆走龍蛇。
待大家創作完畢,放下手中的筆,一盞盞熱茶便由僕人端到了他們面前。
大家看那茶盞,裡面泡的竟然是一朵梅花,大家驚愕,將茶水放到唇邊輕啜一口,滿嘴的梅香與茶香,旋即舌底生津,口腔里泛出甜來。
「這是梅花泡出來的?」有人訝意。
他們一群都是京中有名的文人雅士、富貴閒人。以前見這梅花好,也不是沒有拿來泡過茶。但味道並不如想像中的那麼美好,梅花被泡後也很不好看,還被人嘲笑為「烹琴煮鶴」。
可今日這一盞茶,完全顛覆了他們的印象。
「哈哈……」樊郁不知何時進來了。
他笑道:「非也非也。這是頭采明前散茶,泡出茶味後再點一朵梅花於其上,不過是取個意趣。茶味還得靠真茶。」
「散茶?」聽到這話,大家很是意外。
在他們看來,散茶只是販夫走卒解渴之用的茶類,不能登大雅之堂。唯有團茶,才能盡顯富貴氣質與高雅風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