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救命稻草

  不管是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還是艾能奇聽到這個消息時都是大驚失色。

  之前大西軍雖然有好幾千人在陣前投附越明朝,但是主動投降者最多只有一小半,多數人都在四面包圍的情況下被迫投降,即使有個別成建制投降與歸誠的例子,但最多只有百八十人,而且都是些無足輕重的阿貓阿狗。

  白文選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雖然他名義上是孫可望的部下,但是他在大西軍中的地位實際僅次於四將軍,而且他與孫可望之間雖然有著上下級關係,但實際卻是自成一軍,出川時更是統領上萬人馬,即使在歷次戰鬥中損耗較大仍然統領著近萬人馬。

  如果白文選被忠貞營拉攏過去,形勢必然不堪設想,而且投附忠貞營與越明軍的兵馬不僅僅是白文選所部近萬人馬,以白文選的影響力肯定有數以千計萬計的大西軍被忠貞營拉攏過去。

  白文選長期以來都是孫可望最信任的部下,所以受到衝擊最大的也是孫可望,他當即問道:「不可能吧?白文選我覺得信得過,別人可以賣了我孫可望,他白文選怎麼不說一聲就被忠貞營拉攏過去!」

  劉文秀苦口婆心地說道:「現在形勢不一樣了,咱們一定要有最壞的打算,萬一白文選真被荊州賊拉攏過去,咱們大西軍的旗號就徹底打不下去了!」

  他還有更多的潛台詞沒辦法說出口,過去不管怎麼樣,大西軍要與忠貞營、越明朝談判,出面談判的代表都是他們四將軍,頂多加上一個丞相汪兆齡而已,就連陳太后都只是談判桌上的籌碼而已。

  可是白文選這麼一鬧,劉永錫與忠貞營完全可以越過他們四將軍與下面的諸位大將直接談判,他們四將軍在大西軍的地位就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搞不好他們四將軍最後只能掌握幾千本部兵馬。

  孫可望聽到劉文秀這麼說當即下了決心:「我去跟白文選好好談一談,我和他好歹是兄弟一場患難之交,總要好聚好散吧!」

  只是孫可望內心仍然抱有幻想,覺得白文選被忠貞營拉攏過去這件事只是流言而已,白文選作為他麾下最信任的一員將領是一定不會背叛他。

  但是孫可望還沒出營,白文選已經派一員小將過來向孫可望與四將軍謝罪:「平東將軍,還有諸位將軍,我家將軍已經決心先斬後奏與忠貞營合作了,這件事沒能提前通知平東將軍與諸位將軍,我家將軍派我來向大家認個錯,請大家一定明白他的難處!」

  孫可望的心都涼了一半,他沒想到白文選是真被忠貞營拉攏過去,只能怒吼道:「霍邱,白文選這是什麼意思?白文選與我孫可望是生死之交,有我孫可望一口飯吃就絕不會讓白文選餓著,現在白文選為何棄我而去!」

  白文選被忠貞營拉攏過去這件事對於大西軍與孫可望的打擊不遜色於張獻忠之死,畢竟白文選已經是大西軍的核心人物,他投附越明軍影響實在太大。

  只是白文選投向忠貞營也有一大套理由:「平東將軍,這些年我們陝北人自相殘殺還不夠嗎?萬歲爺何等英雄人物都死於自相殘殺之中,再這麼自相殘殺下去又能有什麼好結局,我們將軍現在只是與忠貞營合作,並不準備投向明國與承天朝,更不會向平東將軍與昔日的手足兄弟下毒手!他還是那個好漢子!」

  白文選可以說是給自己留足了情面,他向四將軍表示自己只是與同是陝北出身的大順軍殘部忠貞營進行合作,並不是投向承天朝與越明軍,而且他現在只是退出戰場,並不準備充當越明軍的幫凶向昔日的戰友發動進攻。

  但不管是孫可望還是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都知道白文選這是純粹漂亮話,正所謂身不由已,白文選既然已經落水與忠貞營合作,遲早要成為越明軍的一員,遲早要向承天皇帝俯首稱臣,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如果繼續與越明軍、忠貞營對抗,白文選肯定也要親自上陣。

  而最重要的不在於白文選帶走了近萬兵馬,而是他作為僅次於四將軍的大西軍中流砥柱都被忠貞營拉攏過去,下面那些統領幾百人、幾千人的將領會怎麼看?

  畢竟對面的既不是與大西軍有著血海深仇的左良玉部,也不是大西軍恨之入骨的清國大兵,而是同出於陝北的忠貞營、忠信鎮與忠勇旅,這都是老朋友了!

  因此孫可望明明對於白文選非常失望,但是在霍邱面前仍然是給足了白文選面子:「我就知道白文選是好漢子,既然跟我是生死之交就肯定會有始有終,你回去讓白文選放一百個心,我孫可望保證他萬一無失!」

  但孫可望實際是在打腫臉充胖子,白文選一走整個大西軍現在是人心不定,別說是孫可望、李定國這種後起之秀,就算是張獻忠復生都鎮不住場面,到處都有人在打聽消息或是派人過去忠貞營談條件,直接拖隊伍過去或是宣布忠貞營進行合作的也絕不在少數。

  現在孫可望只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汪兆齡身上:「既然汪兆齡準備拿著太后娘娘的聖旨清掃內奸,現在就是他動手的時候,他怎麼突然按兵不動?」

  論行軍打仗,汪兆齡連他們四將軍百分之一的本領都沒學到,但是論殺人與清洗,他們四將軍加在一起也不如汪兆齡的百分之一,只是汪兆齡雖然喊出了狠話,現在卻是被嚇住了根本不敢殺人。

  在這種形勢下,四將軍都覺得越明軍的攻勢越來越凌厲,雖然忠貞營與越明軍並沒有發動大規模攻勢,雙方這幾天的戰鬥傷亡加起來也不超過五百人,但是四將軍從來沒有這麼絕望過。

  即使是崇禎十三年張獻忠與大西軍在瑪瑙山遭受左良玉的毀滅性打擊,將士折損無數,張獻忠九個妻妾一口氣被左良玉俘虜了七個,但是形勢也不象今天這麼惡劣。

  瑪瑙山戰後,西營將士仍然是團結一心突出重圍並很快就恢復元氣,但是現在西營已經是軍心渙散、人心渙散,大家都覺得與忠貞營合作才是最好的出路。

  當然「與忠貞營合作」只是陣前投降的一種掩飾而已,現在孫可望發現形勢已經到了近於走投無路的地步,只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北面的清軍身上:「大家再堅持幾天,我估計著清國的英親王阿濟格聽到咱們被困在夷陵的消息後肯定會派兵大舉南征,只要清兵南下我們就有活路了!」

  過去孫可望還能抱著與明軍決一死戰的念頭,但現在大西軍已經到了動彈不得補給中斷的窘迫情況,他覺得唯一的希望就是阿濟格大舉南征。

  只是劉文秀心直口快地說道:「咱們現在已經處於絕境了,清國大兵能為我們火中取粟大舉南征?我估計他們肯定先跑了!」

  而李定國的發言更是堪稱氣壯山河:「如果我們西營要依賴大清兵南下才能脫困的話,那麼我們西營不如向承天皇帝與忠貞營投降,畢竟咱們西營都是漢人,咱們兄弟們寧可死於荒野也不能為建虜效力,何況只是與忠貞營的老朋友合作。」

  孫可望卻是不願意投降承天朝或是與忠貞營展開合作,畢竟張獻忠死後他在四將軍排名第一,雖然地位暫時居於汪兆齡之下,但是他確確實實是大西朝的第一號人物,有機會接張獻忠的帝皇寶座。

  既然有這樣的天賜良機,孫可望自然不願意屈膝投降:「我們再觀望一下,我覺得阿濟格肯定會率大兵南下!只要清軍南下咱們就有機會了!」

  阿濟格與大清兵南下已經成了孫可望的救命稻草。

  而阿濟格與清軍諸位貝勒、貝子都沒想到張獻忠居然毫無懸念死於一個無名小兵之手:「這怎麼可能?不可能啊,張獻忠可是名動天下的頂尖悍賊,不知多少大風大雨都闖過去了,怎麼會死於一個無名槍兵的手裡?而且他親自出馬才半天時間就已經死在這個叫徐震的小兵手上!」

  雖然阿濟格完全不相信從南面傳來的這個消息,但是報信的斥侯卻報告這是一個千真萬確的消息:「英親王,南面傳來的消息都這麼說,現在二十萬大西軍已經被困在了湖廣與四川之間的深山之中,而且他們背後的萬州也被明軍收復,現在大西軍已經處於絕境,投降者此起彼伏,據說張獻忠的四個義子也堅持不住了!」

  看到阿濟格有點不信,與大西軍多多少少打過一些交道的吳三桂趕緊補充道:「若是張獻忠這賊子死於非命,西營確實會土崩瓦解,畢竟只要張獻忠還活著,哪怕他身邊只有數十亡命之徒,但西營仍然是鬥志不減很快就會恢復元氣,可是張獻忠如果沒了……」

  吳三桂想了想立即補充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去年闖賊李自成之死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