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籌碼

  雖然陳子龍覺得劉澤清是自取滅亡,但是劉澤清卻認為自己做出了人生中最明智的判斷,而且在江南有不少實力派都抱著與劉澤清一樣的想法。

  在他們眼中劉永錫與越明軍就是不折不扣的暴發戶,在一年之前劉永錫的實力還不如他們,如果不是睢州之變高傑死於非命,劉永錫因此占了天大便宜繼承了高傑的幾乎全部遺產,劉永錫現在仍然只有幾千兵馬頂多跟他們平起平坐。

  如果讓他們繼承高傑留下來的三萬將士和九千馬隊,肯定幹得比劉永錫還要出色。

  就是基於這樣的判斷,現在大家都猜測在江南戰場上會出現第二個吳勝兆,但是投降越明者最多也就是帶著三五百人投靠過去,暫時沒有重量級的人物陣前起義。

  但是不管這些人抱有怎麼樣的幻想,形勢發展始終不會因為他們的個人意志而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現在越明軍在蘇州府戰場已經展開最後的攻勢。

  在第一波打擊之後,李率泰統領的近萬清軍據守蘇州府城與外圍若干縣城,而現在明軍在得到紅衣大炮的支援之後已經將外圍幾座縣城的清軍盡數殲滅,只剩下最後的蘇州府城。

  現在張煌言對於劉永錫的判斷是佩服無比:「還是越王殿下明智,讓我們先從外圍入手,不然直接調紅衣大炮來攻蘇州城肯定會丟人現眼!」

  越明軍的十多門紅衣大炮都是杭州之役的繳獲戰利品,只是越明軍還是第一次使用這個級別的重炮,雖然留用了一部分俘虜炮手,但是整個運用過程仍然可以用「丟人現眼」來顯眼。

  還好劉永錫的命令是柿子先選軟的捏,先從外圍縣城據點開始試射試攻,這些縣城裡的清軍本來就已經處於絕境,現在紅衣大炮一轟更是戰鬥意志徹底崩潰,不管越明軍的紅衣大炮在實戰演練出現了多少問題,但是只要大炮一響,最多半天時間就能把縣城拿下來。

  而在實戰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越明軍炮兵在經受戰火鍛鍊之後終於有機會在蘇州城下展開齊射,一輪炮擊就讓清軍的士氣變得極度消沉。

  雖然李率泰指揮下的近六千名清軍堅守了將近一個月時間,但是在這一個月時間之中,越明軍已經攻占了蘇州府所有的外圍據點只剩下了最後的蘇州府城。

  在近一個月的持久戰鬥之中,清軍折損了上千人,而明軍卻是越戰越強越戰越多,而且把十幾門紅衣大炮都拖到蘇州城門口,這自然讓清軍守軍的士氣近於土崩瓦解,而且清軍很清楚他們堅守了這麼久還是沒等來援軍,說明多鐸、豪格與洪承疇都已經放棄了他們。

  參戰的清軍之中有杭州之役與湖州之役中僥倖逃生的殘兵敗將,他們心有餘悸地說著杭嘉杭會戰的舊事,並認為多鐸、豪格與洪承疇之所以放棄救援蘇州府的打算,完全是害怕出現第二個救援友軍卻把自己都搭進去的湖州之役。

  這些殘兵敗將的判斷非常準確,多鐸與豪格就是因為這樣的擔心才放棄救援蘇州,實在是湖州之役的教訓太慘痛了,如果當時多鐸坐視博洛全軍盡沒而不是傾盡全力去救援博洛,絕不會有今天的被動局面。

  但對於大清國來說還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過去哪怕是只有百八十名八旗兵被圍,努爾哈爾與皇太極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前去救援,可是蘇州府城被圍將近一個月,常州清軍除了派出了少量哨探之外幾乎沒組織過任何較大規模的解圍行動,因此不但蘇州清軍就連常州清軍的士氣都遭到致命打擊。

  而現在明軍的紅衣大炮幾乎是毫無顧忌地展開齊射,直接就轟塌了一面城牆與上面的城樓,下面的清軍將校也沒有與蘇州城共存亡的覺悟:「李侍郎,咱們現在不走的話,恐怕就也沒機會了!」

  李率泰卻是異常糾結:「外面都是金華賊,咱們如果衝出去的話至少要折損大半人馬,搞不好就是第二次杭州之役,如果堅守蘇州城或許還有一線希望!」

  不管怎麼樣,李率泰手上還有四千人,他覺得還可以賭一把。

  前不久杭州之役博洛貝勒命令突圍,結果因為組織不力導致兩萬人突圍到最後只剩下一兩千人,這讓李率泰覺得不如抱定死守蘇州城的念頭,只是下面的清軍將校甚至是那些八旗將校都不願意無意義地死守下去:「李侍郎,蘇州城咱們守了將近一個月,已經對得起愛新覺羅家了!」

  「是啊,博洛貝勒在杭州四萬大軍,論堅守時間都不如我們,再這麼守下去就是守死了!」

  「守到現在,錢糧柴米都用盡了,沒辦法再守了!」

  大家的看法與李率泰完全相反,雖然城內確實還有四千清軍,而且論短兵相接與弓箭對射清軍絕對占據優勢,但是越明軍連紅衣大炮都已經全部請出來,繼續堅守下去還能有什麼意義?

  八旗兵的鐵甲騎射難道能對抗紅衣大炮正面齊轟嗎?

  而李率泰聽到八旗將領都這麼說知道蘇州城是守不住了,他只是告訴下面信得過的八旗將校:「讓孔有德與耿仲明的兵馬從西門突圍……」

  這些八旗將校不由吃了一驚,蘇州城內有孔有德與耿仲明留下來的幾百兵馬,在八旗軍的眼裡這些兵馬跟八旗漢軍並沒有多少區別,但是李泰率現在的意思就是準備犧牲這些三順王的部隊:「正常情況不是用綠營兵與新附軍來吸引金華賊嗎?」

  李率泰卻是斬釘截鐵地說道:「到今天這個地步,綠營兵與新附軍還敢出城突圍嗎?再說了,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咱們也只能先對不起三順王吧!」

  雖然在多數時候三順王的部隊與八旗軍沒有太區別,但是到了關鍵時刻三順軍的部隊照樣還是棄子:「照我的意思辦!」

  「建虜從西門突圍了!」

  「南門被打開了!」

  「有不少新附軍從南門衝出來跟我們洽談投降事宜!」

  「清軍主力是從北門逃跑的!」

  等到陳淵、張煌言終於注意到李率泰與清軍主力是從北門逃跑的時候已經晚了,但是越明軍既然已經控制了整個蘇州府,所以李率泰的這次突圍仍然是到處碰壁損失摻重,不過由於第一時間犧牲了孔有德與耿仲明所部的緣故,到最後李率泰仍然是帶著七八百名八旗騎兵一路狂奔逃回了蘇州府。

  至於其餘的綠營兵、新附軍、三順王軍幾乎都是全軍盡沒,整個蘇州府戰役清軍損失了將近兩萬人,而且更重要的是李率泰雖然帶出來了七八百名八旗騎兵,但是蘇州府易手之後,陳淵、張煌言與余煌的數萬明軍主力被正式解放出來,現在大家都認為常州府很有可能重複蘇州府的悲劇。

  而對於清軍來說,壞消息並不僅僅是蘇州府全境失守,曾經準備踏平天門山與江南清軍會師的英王阿濟格殿下也正式宣布由於荊州受到流賊圍攻被迫回師湖廣,現在的形勢已經從江南清軍與阿濟格兩路夾擊邢勝平變成了越明軍三路主力隨時準備向金陵發起向心攻擊的地步。

  雖然攝政王多爾袞已經派出一支大兵南下支援,而且這支大兵據說是大貝勒代善親自領軍,但是根據大家得到的內幕消息,這支南下支援的清軍兵力只有萬餘人而已,而且名義是「支援」實際卻是接應多鐸與豪格北撤。

  現在攝政王多爾袞與京師的那些王爺、貝勒已經看得非常清楚,多鐸與豪格加上阿濟格都不是金華賊的對手,阿濟格回師之後江南清軍就更不是劉永錫與金華賊的對手,在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儘可能把多鐸與豪格的兵馬撤回北方,畢竟他們手上還有好幾萬野戰軍,而且這幾萬野戰軍之中還有上萬名真八旗。

  而洪承疇也沒想到自己這個「提督南方軍務大學士」屁股都沒坐穩就要逃回北方,偏偏他又不是一個意志特別堅強的人,一受挫折就灰心喪氣:「豫王、肅王,這次北撤我得先行一步,不然的話恐怕金華賊會一路追著我,為了能保證我與金華賊搏殺到最後一刻,我想率先渡江!」

  多鐸這幾個月時間一直被劉永錫與越明軍左右開弓輪番重創,挨打多了自然也就習慣甚至有了應對經驗:「洪大學士,不必太著急,雖然是黑雲壓城,但實際形勢沒這麼惡劣,咱們還是照計劃來,唐王、福王還有明國的諸位藩王咱們都得好好利用,我要讓金華賊不知所措自亂陣腳!」

  一天之後,南京東面的一隻越明軍騎兵小隊發現了一個意料之外的戰利品。

  對面的清軍送來了一個穿龍袍的中年人、兩個穿著官袍的文官與幾位尖聲說話的宦官,而且清軍說得很明白:「這位就是大明的弘光皇帝,我們攝政王現在要與大明國談判,為了表示誠意,特意把大明的弘光皇帝送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