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密謀

  開海,被弘治皇帝強行通過了,但是,真的不會引起波瀾嗎?

  不可能的!

  京城,江南會館。

  今日這裡出現了很多來自江南地區的官員,其中,謝遷這個大佬,也被邀請了過來。

  謝遷知道這些人想要做些什麼,但是,他不能不來,畢竟,人是群居動物,而他謝遷,想要安穩地坐住閣老的位置,也需要一些人的支持,不然,他就算是閣老,底下的人陽奉陰違,對他並沒有什麼好處。

  所以,謝遷必須來,因為江南系的士紳,是他最大的依靠。

  「謝公,陛下都不進行廷議,直接就宣布開海,這是要做什麼啊?而且,陛下是一個很保守的人啊,他怎麼會這麼激進?」

  一名五品的官員發出了疑問,他是真的很不解,弘治皇帝在他的印象中,並不是激進的人,突然一下,弘治皇帝宣布這麼一個激進的政策,讓他一下子措手不及。

  「時代已經變了,陛下這個保守的人,也跟著變了,你們也要學會適應,不然,你們會被淘汰的!」

  謝遷嘆了一口氣道? 對於開海? 他已經接受了,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了? 這是大勢所趨? 也是弘治皇帝已經下定決心必須要執行的,所以? 他也不想違逆大勢了。

  「另外,我跟你透露一個消息? 有關於開海這件事情? 是得到了劉公、李公,還有幾位國公一致同意的,所以,你們想要破壞此事? 我覺得沒有機會。」

  畢竟這些人是自己最大的支持者? 所以,謝遷還是希望他們也能跟著改變,雖然他很清楚,朝廷選擇開海,損失利益最大的就是江南士紳。

  因為禁海的時候? 這些江南士紳都是走私出海,不需要繳納任何賦稅? 可是開海之後呢,弘治皇帝在早朝上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要在天津衛,哦? 以後改叫天津市了? 要在天津設立市舶司? 進行收稅。

  雖然,目前只在天津一地設立市舶司收稅,可是未來呢?很明顯,陛下只是把天津當作試驗的地方,將來,肯定是要推行全國的。

  至於廣州、泉州、寧波三地的市舶司,那就不提了,那是完全不一樣的。那三地的市舶司,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這三地的市舶司,基本上是來接待外邦使臣的,而不是用來收稅的,對他們沒影響。

  「如今時代已經變了,開海是大勢所趨,你們很多人,家裡都有船隻,其實可以接納這個時代,去賺取更多的銀子,沒必要因為一些賦稅,跟陛下槓上,那是很不划算的!

  而且,你們要思考一下,陛下為什麼突然變了?讓陛下做出開海的決定,對陛下影響最大的人,是誰?」

  「李兆同?」

  有人不是很確定地回答。

  「沒錯,就是李兆同,你們再想想,李兆同有一個外號,叫什麼?」

  「小財神!」

  有人很肯定地回答,不用說,這人肯定跟在李兆同後面賺到了錢。

  「沒錯,就是小財神!」

  謝遷自問自答道:

  「你們中間很多人,都跟在李兆同後面,賺了很多錢吧?我知道,你們可能很不願意承認,但是,這就是一個事實。

  李兆同,能帶這你們賺錢!李兆同自己,則賺了更多的錢!

  而開海這件事情,最早提出來,我也不瞞你們,就是李兆同,那麼,李兆同為什麼要推動這件事情?你們想過嗎?」

  「難道小財神推動開海,是有什麼大計劃,能賺更多的錢?」

  有人不確定地問道。

  「當然!」

  謝遷卻是很肯定:

  「你們中間,不少人家裡都是海商,你們都清楚,做海商的利潤的吧,李兆同作為聖人子弟,他沒道理不知道,所以,他開海,肯定也是為了去做海商,賺取高額的利潤。

  但是,他比你們通達、大氣,知道做事情就要大大方方、光明正大地做,而不是因為捨不得放棄一小部分利益,鋌而走險,偷偷摸摸去做,然後導致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謝公,這哪裡是一小部分利益啊,這是很大一部分利益啊,一旦朝廷開海,對我們來說,競爭對手就多了,我們的利潤,我們的買家,都會因此減少的啊!」

  在場的其他人都知道謝遷家裡是不做海貿生意的,所以,謝遷的這個想法,讓他們頗感無奈。

  以後要交稅,自然是他們反對開海的一大原因,但是,另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一旦開海,他們的競爭對手,可就多了啊!在這一塊上,他們損失的利益,才是巨大的。

  「世界很大,錢是賺不完的,你們要做什麼事情,我就不參與了!但是我給你們一句忠告,陛下這一次要開海的決心,是很大的,別做得太過火了,小心遭到反噬!就這樣吧,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忙,先走了。」

  說完,謝遷就真的走掉了,他不想違逆大勢,但是,他更清楚,開海確實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所以,他不準備參與,準備靜觀其變。

  謝遷一走,眾人頓時就面面相覷。

  「這……」

  「他謝遷也太過分了吧,虧得我們那麼支持他。」

  「算了,謝公家裡也不做海貿生意,他不反對,就是最大的支持了。」

  「行吧,謝遷不參與就不參與,那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去奉天殿前勸諫?還是想其他辦法?」

  「勸諫就不必,剛剛謝公其實已經暗示過我們了,這一次陛下要開海的決心的,是很大的,所以我估計我們勸諫也沒用,還會討來陛下嫌棄,想一想其他辦法吧!」

  「確實,勸諫應該沒用了,這一次三位閣老,幾位國公一致同意了開海,陛下對此有了信心,我們去勸諫,難以動搖陛下的決心。」

  「那怎麼辦?我們派出人去天津散播開海之弊端?」

  「我估計沒用,這一次,陛下和那天子私軍在天津得了民心,這個時候,陛下做什麼決定,那些賤民肯定會擁護的,而且,那《環球郵報》,是把掌控言論的利器啊!我們散播言論,肯定不如那《環球郵報》。」

  「那怎麼辦?」

  「還是從海上入手吧,吳公,你們歙縣那位,是不是可以聯繫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