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面聖

  第223章 面聖

  只見方繼藩將臉一拉,大義凜然地道:「世伯,你將小侄當成什麼人了?我方繼藩,是有道德的!這種虛報的事,我想都不敢想,大丈夫行事,當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弄虛作假,與禽獸何異?」

  「……」

  張懋身軀一頓,看著方繼藩一臉正氣,頓時因這撲面而來的正氣而自慚形穢了。

  自己真不是東西啊,竟連一個孩子都不如!

  認真地看了方繼藩一眼之後,突然,張懋有一種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感覺了。

  他萬萬想不到,方繼藩竟是如此誠實的孩子,那老方……還真是教子有方啊,和老方相比,自己真是狗都不如了。

  心裡一陣唏噓,此時也顧不得感慨了,陛下還等著復命呢!

  於是張懋再不耽誤的道:「三十石就三十石吧,走,復命去。」

  說罷,張懋親昵的拍了拍方繼藩的肩,格外的熱絡。

  …………

  此時,在謹身殿裡,一場朝議還在繼續著。

  只是弘治皇帝有些恍惚了。

  雖是對那所謂的畝產三十石覺得不可置信。

  可弘治皇帝卻隱隱又有著一些期盼。

  自有史以來,莫說是三十石,這農作物便是畝產十石,都不曾聽說過啊。

  其實方繼藩若是報一個十石,說不準,弘治皇帝就信了,偏偏這三十石,實是過於荒誕,以至於到了只一聽,便覺得假得過份的地步。

  他心裡不由得唏噓,若是這可以成真,該有多好啊。

  可隨即,又搖頭。

  眾臣們卻已在唇槍舌戰,可弘治皇帝走了神,等他回過神來,只茫然地看著這空曠的大殿。

  劉健在主持著這一場朝議,眼睛不經意地看向弘治皇帝,平時,弘治皇帝總是會發言的,可今日,他明顯的能感覺到陛下的焦慮。

  其實……他倒是可以理解。

  所謂的國事,不就是錢糧的問題嗎?

  發生了災情,需要錢糧,發生了叛亂,這兵馬未動,還是得糧草先行,天底下的事,總是逃不過這兩個字啊。

  畝產三十石的祥瑞,聽上去荒誕,卻也難免讓陛下浮想聯翩啊!其實,他又何嘗不動心呢?

  世上當真能實現這畝產三十石,不,即便是十石,這天下大治也就不遠了。

  可惜啊……方繼藩那個小子,勾起了所有人的胃口,可他的這個祥瑞,實在是虛得很哪。

  卻在這時,有宦官急匆匆的進來道:「稟陛下,英國公回來了……」

  此時,已接近傍晚了,足足近兩個時辰的朝會,算是進入了尾聲。

  弘治皇帝聽罷,卻沒有急著要召見英國公,而是淡淡的道:「讓他稍候吧,待會兒,朕自會傳見。」

  這裡頭,其實是有保護方繼藩那個小子的心思。

  既然已讓英國公去徹查,可十之八九,那個小子不知今兒吃錯了什麼藥,是在虛報的,而查出了虛報,當著這滿朝文武的面,英國公將此事報上來,肯定引來譁然,這裡可有不少御史呢,一旦大家爭先恐後的仗義執言,這還了得,這會令他和方繼藩都下不來台的。

  所以,還是私底下傳見,如此,就算是虛報,至少也不引人注目,朝中每日發生這麼多事,御史們怕也懶得舊事重提。

  那宦官頷首點頭,於是便退了出去。

  可過不了多久,外頭卻傳來了喧譁聲。

  英國公張懋和方繼藩入了宮,便在這謹身殿外候命,結果宦官卻說,讓他們等一等。

  張懋是急性子,心焦啊,這麼大的喜事,他是一刻都等不了。

  宮中規矩森嚴,英國公又是老臣,若換做是平時,陛下莫說讓等一會兒,便是讓他等三天三夜,他也沒有脾氣。

  可如今……他拉著臉道:「不成,繼藩,咱們立即覲見,此等大事,怎麼能耽擱,跟我來,出了事,有老夫頂著。」

  說罷,輕輕用手一撥,直接將攔在面前的宦官撥開了。

  張懋氣力大,即便只是『輕輕』,那宦官卻是直接被甩了出去,摔了個四腳朝天,他還不忘自己的職責:「不可……陛下吩咐過……」

  張懋哪管得了這麼多,他是粗中有細的人,今兒他就算提了一把刀入宮,憑著這個大喜事,也不操心被砍了腦袋。

  「運河轉運之事,依臣之見……」戶部江西清吏司主事陳煌,而今正在侃侃而談呢,突然一下子,他的話頓住了。

  他目瞪口呆地看著張懋神氣活現的入殿。

  方繼藩則顯得低調了許多,躲在張懋的後頭,只是亦步亦趨的跟著。

  「……」

  在大明朝,除了土木堡之變後,有大臣在這謹身殿裡鬥毆,活活打死過當時王振的黨羽,還真沒見過有人膽大至此的。

  無數雙眼睛,目瞪口呆地朝著張懋身上看去。

  包括了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不自覺的皺眉。

  他對英國公張懋,印象是頗好的,張懋雖偶爾魯莽,卻也是極懂得進退之人,且是老臣,又是與國同休的忠良之後,因此弘治皇帝幾次祭天,以及祭拜祖廟,都是委任張懋前去,可今日……

  「英國公,你好大膽!」

  此時,有人站了出來,聲音大義凜然。

  此人正是素有弘治朝三君子之稱的劉大夏。

  劉大夏靠著頂撞兵部尚書項忠,為了防止朝廷好大喜功,從而督造艦船下西洋,因而將造船的圖紙和鄭和的資料付之一炬而得名,成為此時人們眼裡仗義執言、敢於犯上的君子,現在見英國公如此,雖是區區的兵部職方司郎中,卻依舊敢於站出來,呵斥英國公。

  張懋則是看都沒看這人一眼,壓根懶得理他,什麼君子不君子的,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君子,一籮筐一籮筐的,若是論斤賣能賣個好價錢,這大明現在保准富足了。

  似張懋這等歷經數朝的老油條,雖是『膽大妄為』,卻又是極曉得輕重的,他繼續往前走,隨即毫不猶豫地朝弘治皇帝行了個大禮:「陛下,臣是來報喜的,大喜啊………」

  大喜?

  弘治皇帝心念一動,似乎瞬間意識到了什麼,可依舊還是不可置信的樣子,他直勾勾地看著張懋道:「卿家但言無妨。」

  現在哪裡有一丁點的心情去管其他的事。

  張懋已是自豪地道:「陛下,臣已查明了,所謂祥瑞之事,乃是子虛烏有!」

  子虛烏有。

  這四個字,瞬間讓所有人的注意力俱都集中在方繼藩的身上。

  果然,是冒功啊……

  哼,這臭不要臉的東西。

  方繼藩雖然不尷尬,可心裡卻忍不住怒罵,世伯,你特麼的一句話能不能一口氣說完,非要在這裡來一個斷句,你以為你是作家?

  好在張懋又立馬道:「所謂畝產三十石,確實不是祥瑞,可是……老臣眼見為真,敢以人頭作保,卻是千真萬確,老臣之所以言之鑿鑿,說這並非祥瑞,乃是因為這畝產三十石並非偶然,在西山,畝產三十石糧食的地到處都是,陛下,這是天佑大明,自此之後,百年之內,我大明再無歲飢之患了。」

  說到此處,張懋也是動情起來。

  這輩子真的是活在了狗身上啊,瞧瞧方繼藩這個小子,一下子就解決了一百年的問題。

  弘治皇帝身子一顫,他本就站起,聽了這話,猶如晴天驚雷,腳下一軟,生生的癱坐在了御椅上。

  而這熱鬧的謹身殿內,一時窒息了。

  劉健瞪大了眼睛,忍不住道:「這……怎麼可能,畝產三十石啊,種的是稻米還是麥子?」

  劉健還算持重,還能保持著一絲清明。

  張懋便不吭聲了。

  其實畝產三十石自英國公這裡確認之後,基本上已經沒有人敢質疑了。

  張懋是在等方繼藩自己回答。

  方繼藩知道這該到自己表現了,便上前一步道:「不是小麥,也並非是稻穀,而是番薯,因為表皮是紅色,所以,又稱之為紅薯。」

  一下子,原本升起了希望的人,又如同一下子跌進了冰窖里,原來……不是稻穀,也不是小麥。

  若如此,那麼就算是畝產一百石,又有什麼意義?

  「能吃?」劉健繼續質問。

  每一個劉健提出的問題,都是這滿朝君臣關注的對象。

  方繼藩定了定神:「好吃。」

  他沒有回答能不能的問題,而是直接用好吃,一下子回答了所有的疑惑。

  劉健眉一挑,這下子,就有點意思了。

  可他還有許多疑問,繼續道:「能解飢否?」

  「能!」方繼藩回答得很乾脆。

  想那滿清的盛世,就是靠這紅薯撐起來的,生生的讓人口增長了近十倍,養活了無數人。

  只不過……許多人還是覺得不信。

  這並非是他們聰明不聰明,能站在這裡的人,沒一個人是傻子。

  可紅薯這東西,他們見所未見,現在咋聽這等過於『神奇』的事,實在不敢輕信啊。

  劉健則是激動地深吸一口氣,接著一字一句道:「如何證明?」

  「很容易證明。」方繼藩在眾目睽睽之下,同樣一字一句的回答:「傢伙我都全都帶來了,一試便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