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紫微星君

  【神道/仙道·從五品北極天宮紫微星君彌羅】

  這是彌羅新凝聚出來的名字,雖然只有【坐鎮辰天】、【眾星環拱】和【北極天宮】三項能力,但剛剛出現,便將斗部群星聚攏在自己身邊,形成一股大勢,其光灼灼,絲毫不遜色歲、兵、冥和地四部,甚至四部之中所有涉及到天之力,都受到這個名字的影響。

  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接過,原因就在於【紫微星君】的三項能力並非單純的函夏概念,彌羅還為其添加了大量的太虛幻境內的理念。

  在很大一部分太虛幻境之中,特別是彌羅的前世,紫微星,或者說北極星從來不是單純的指代某一顆星,而是指代位於北天極點,為萬星圍繞,統御四方的那顆星辰。

  這一點從部分太虛幻境中的記載就可以看出。

  《甘石星經·天皇》:「天皇大帝一星,在鉤陳中央也,不記數,皆是一星。在五帝前,坐萬神、輔錄圖也。」

  《晉書·天文志上》:「鉤陳口中一星曰天皇大帝,其神曰耀魄寶,主御羣靈,執萬神圖。」

  《舊唐書·禮儀志一》:「故注《月令》及《周官》,皆謂圓丘所祭昊天上帝為北辰星耀魄寶。」

  除此之外,從紫微帝君又被稱之為北極太皇大帝也可以看出一些,畢竟太皇到底是太上皇的太皇還是泰皇,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對於這些猜測,彌羅也無法完全區分誰對誰錯,他只是選取了自己需要的部分,將紫微星的概念從單純的星辰轉化為對應中天北極的那一顆特殊星辰。

  這也是其【坐鎮辰天】和【眾星環拱】兩項能力的由來。

  前者代表其北天極點的特殊性,具有天、星辰和統帥三重概念,可以很好的調控諸多星辰的關係,直接將彌羅執掌的星官、星使統合在一起,將北辰仙門的護山陣法複製部分,構建了一個屬於彌羅自己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星宿大陣。

  後者猛地一看似乎和前者十分類似,但二者對應的概念卻完全不同,【坐鎮辰天】是自上而下的統帥,而【眾星環拱】代表了自下而上的維護,代表了群星對於紫微星的加持,這也迎合了彌羅賦予的概念,紫微星君並非某一個星辰之主,而是處在北天極點,為萬星圍繞的星辰之主,其能力簡單理解就是紫微星君能夠驅使或者說借用所有受其統帥的星辰能力。

  當然這兩項能力也是在無形之中,強化了斗部同天的聯繫,進而強化了天的概念。

  畢竟,作為群星核心的紫微星君已經成為中天北極的代表,上對應北辰中央,下接引群星之力,從某種角度來講,就以群星的力量,來維持天穹。

  而這也正好符合了彌羅紫微星主相坐鎮北天的概念。

  隨著北天的穩固,彌羅又是藉助【紫微星君】、紫微星主相和體道玄穹相的關係,開始逐步強化水部。

  作為同紫微星主相一起坐鎮於北方的體道玄穹相,其外顯的特性之一,便是遍布於三界各處的一條條無形長河,「河水」在三界之中流淌、交錯、融匯、分流,而這也正符合了彌羅對於水部的設想。

  所謂水部,明面上對應的是江河湖泊、五湖四海、地下水系等等,實質上對應的是運轉三界元氣的概念,代表了推動天地人氣息交流的一種變化。

  如今,彌羅以群星之力加持體道玄穹相之象,於妙有境內開闢出一條浩瀚天河,自上而下,流入人間諸多大陸,同各地湖泊、海洋概念交流之後,部分隨著水汽重新升天,化作天雨的概念,部分則是隨著地下水系,在地底運轉,極少部分通過地下概念,進入冥土之中,融入陰世河流之中。

  這部分的河流部分沉澱,部分順著妙有境內東方長生鄉上桃木根系,西方須彌山山根,南方火雲宮雲霧,北方北極天宮接引,回歸到天界之中,進行下一輪的循環。

  而在這個過程之中,所有水部神祇的力量也是得到了統一的匯總,期間甚至有慈尊相的部分力量,在冥土之中具現,一起匯聚在體道玄穹相四周,慢慢的形成了一處新的宮闕,並且在寶卷之中構建出一個新的名字【神道/仙道·從五品暘谷洞源宮解厄水官彌羅】。

  這個名字出現之後,水部也是如同先前的斗部一樣,得到了極大的增強,其光雖然依舊比不得斗、歲、兵、冥和地五部,但其運轉三界的特性,卻能很好的從斗部、地部和冥部借調力量,維持自身的平衡和力量,讓自身的光輝不至於太過暗淡。

  看著眼前的變化,阿宮張大了嘴巴,但很快他眼睛裡的驚訝被好奇頂替,他盯著彌羅問道:「接下來雷部和火部,你打算怎麼辦?」

  「水部強化的同時,不也帶動了天河以及風雲變化嗎?這個過程,自然也是讓風雨雷電得到了強化,諸多對應的神祇自然也能夠應運而生,不過我手頭的力量有些不足,需要阿宮你幫忙牽線搭橋一番。想來函夏諸多水神,應該不介意分享一下下自身行雲布雨的心得吧。對了,還有諸位火神大人,他們若是願意和我交換一些修行心得,也是最好不過。」

  說完,彌羅便是將自身手中運轉三界元氣的理念,以及自身這些年來對於神道的感悟,外加部分在北方大陸,對於函夏之外領域概念的理解匯聚在一起,化作一道神光,交給了阿宮,他接過後,笑道:「這個簡單,你等一下!」

  說完,阿宮閉上眼睛,四周浮現出諸神宮的虛影,將其意志連入那函夏諸神力量交匯之地,片刻後,他手中的神光染上了其他的色彩。

  又過了一會兒,阿宮睜開眼睛,將手中的神光鬆開,化作一道道流光融入彌羅身前的寶卷。

  這些理念在彌羅的影響下,匯聚到了雷部之中,不斷強化對應的力量。

  說起來,彌羅衍生出的雷部,力量雖然不強,但整體框架還是有的。

  雷公一系已經凝聚了五方、火輪、掃穢、劈邪和行雨五位。

  行雲布雨方面,有七品的金光電母、氣象神、巽二郎、風婆婆,八品的雷、電、雪、風、雲、雨等諸神。如今得到阿宮交換來的諸神神祇感悟,這些神祇的力量自然也是得到了強化。

  原本的五位雷公數量激增,擴充到十二位,增加了行風、行雲、行雪、行冰、伏魔、發稻和盪怪七位從七品的雷公。

  十二雷公中以五方為首,下方火輪、掃穢、劈邪、伏魔和盪怪五位雷公主殺伐,行雨、行風、行雲、行雪和行冰五位雷公主運化,最後的發稻主生機。

  一成形,就是配合【三十六雷鼓力士】不斷增強雷部力量。

  同時,行雨、行風等五位雷公的力量,也是帶動了巽二郎、風婆婆等神祇的力量,不過這些力量並未分散衍生,彌羅有意將他們匯聚,化作了一個特殊的名字。

  【神道/仙道·正六品風雨雲雷之神屏翳】

  諸多名字合力,讓雷部的力量不斷提升,但風雨雷電的力量匯聚在一起,依舊遜色前邊斗、歲、兵、冥、水和地六部的力量很多。

  阿宮微微皺眉:「彌羅,要不我再去幫忙問一下?」

  「不用,這種程度剛剛好。」

  彌羅擺了擺手,目光落在了另一個名字【神道/仙道·從五品北極天宮紫微星君彌羅】之上。

  伸手輕輕一點,彌羅將【紫微星君】的力量引入部分入雷部,五雷匯聚,加持其上,星光褪去,構建成另一個名字。

  【神道/仙道·從五品北帝雷霆司太乙都雷使】

  看到這一幕,阿宮立刻明白了彌羅的想法,早在構建八部的時候,彌羅就和阿宮說過八部同三界的關係為斗部主行於天界,雷部輔佐,地部主要行於人間,火部輔佐,冥部主行於冥土,歲部輔佐,兵部和水部流動於三界之間。而現在,彌羅一方面是藉助雷部,進一步強化紫微星君的力量,另一部分也是藉此機會,強化天的概念。

  至於為什麼太乙都雷使會和紫微星有關係,就不得不提及太乙都雷使的另一個名字——天蓬元帥真君。

  《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記載:「北極紫微大帝,統臨三界,掌握五雷。天蓬君,天猷君,翊聖君,玄武君,分司領治。天罡神,河魁神,是為召雷檄霆之司。」

  簡單來講,紫微大帝具有一定的雷神特性,彌羅此刻便是藉助這種聯繫,將紫微大帝、天蓬元帥、護法神和雷部的關係聯繫起來,一方面是強化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的構建後續的護法神體系。

  至於用【太乙都雷使】這個名字,而非天蓬元帥這個更加耳熟能詳的名字,則是為了分割護法神和雷部的關係,省的日後四大靈官全成雷部的下屬。

  畢竟彌羅在凝聚這些名字的時候,動用了太多相關概念,冥冥之中的聯繫終歸是免不了。

  遠的不說,伴隨著太乙都雷使的成型,都天豁落府中的那位王靈官名字也是得以完善,並且還隱約和雷部聯繫在一起,極大的強化了雷部力量,若非彌羅及時斬斷,恐怕日後就沒有獨立的都天豁落府以及其晉升的神霄玉府,只有雷部的神雷玉府,或者說神霄玉清府。

  但總的來講,彌羅選擇【太乙都雷使】這個名字,成功借來了斗部和兵部的部分力量,讓雷部綻放出不次於前邊六部的光輝,成功晉升為成型的第七部。

  如今,八部只剩下火部。

  這一部,在彌羅的設想之中是執掌天地萬火,配合人道演變,總的來講,除去【神道·正八品灶神】,已經同六天火府關係密切的【馬靈官】、【神道·從七品火府神將】之外,這個一部並沒有其他能夠稱道的神道力量坐鎮。

  簡單來講,火部的上層力量面前有一些,但基礎結構欠缺,很大程度上,比水部更難處理。

  但先前阿宮帶回來的信息,卻很好的解決了這部分問題。

  他先是借用收集來的信息,衍生出對應蠟燭的【精怪/神道·正九品光濟叟】,更進一步有的【神道·從八品丁火使】、【神道·從八品午火使】和【神道·正八品離火使】。

  而後又是將這些信息匯總,衍生出【神道·正七品郁攸使者】和【神道·正六品火神郁攸】,而後影響【神道·正八品災神】,從中衍生出火災的概念,形成【災神·火災】這個變種後,將其進一步演化,晉升出【神道·從七品回祿使者】、【神道·從六品火神回祿】。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郁攸是火焰和火氣的概念,而回祿對應的是火災概念。

  並且,彌羅又是將【灶神】進一步前推,衍生出【神道·正七品灶君】。

  同先前雷部一樣,阿宮從在諸神宮中眾神交換回來的道則法理,並不夠彌羅更進一步,

  不過這一次,阿宮沒有繼續詢問,而是看著彌羅從諸多人道的名字中攝取來一縷氣息,又是從妙有境人間諸多大陸上攝取火氣,火光匯聚在一起,同時引來含真御歷相和蒼生萬民相的部分力量,凝聚成一個特殊的名字【人道/神道·從五品六天火府火祖燧人氏】。

  這個名字初成,便是讓人間火光大熾,原本位於南方火雲瀰漫的宮闕光華大放,配合火部光輝,直接壓過水部、雷部、地部、兵部,而後同斗部、歲部和冥部爭鋒。

  阿宮看到這一幕,笑道:「該我出手了吧!」

  說完,縱身一躍,落在彌羅身前,周身神光浮現,引來諸神宮之力,以彌羅為通道,寶卷為聯繫,幫助彌羅重新構建其妙有境內的諸多建築。

  妙有境內,一縷縷柔和的光輝從中央太微金闕散發而出,向著四面八方擴散,讓一座座宮殿的位置不斷變化,同時整體結構不斷提升,絲絲縷縷的光輝上下交錯,帶來一個個寶卷之上變化位置的名字,讓整個妙有境內的力量變得更加有序,讓彌羅的氣息跟著不斷變強。

  連帶著,處在函夏之外,南方群島的彌羅也是不得不找個地方默默搬運。

  ps:行風、行雲、行雪、行冰、伏魔、發稻和盪怪七位雷公,以及先前的行雨雷公出自《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太上說朝天謝雷真經》,這裡只是選取了部分。

  ()

  1秒記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