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一章,靈通閣的消息

  靈通閣的消息

  長春閣的大廳後面是一座與前方相似的小院,這裡便是唐應與葉彩仙和夏宗三人的住所,小園後面則是有著一個小小的花園,園中的花草只是一些常見的種類,但卻都是在熱烈的盛開著,竟也讓得這小小的花園看上去分外的熱鬧。

  花園的中央有著一座小石亭,在隋緣和雲奉英在前廳與方三交談的時候,唐應正負手站在石亭一側觀賞著園中的花草。

  小石亭中,葉彩仙與夏宗兩人站在一側,唐應沒有開口,他們也沒有多說什麼。

  以三人的修為,前廳發生的事情自然瞞不過他們的感知,神念掃過,前廳幾人的話語甚至包括神情動作在內都是清晰的呈現在三人的心神內。

  「你們以為如何?」仍舊是負手背對著兩人,唐應的聲音在葉彩仙和夏宗兩人耳邊響起。

  相視一眼,葉彩仙輕輕點頭道,「倒也還算是機警!「

  聞聽此言,一旁的夏宗面上露出了一抹笑意,「有勇有謀,足堪大任。「

  「哦!「唐應聞言回頭有些驚訝的看了夏宗一眼,」你這麼看好他?「

  眼角的餘光掃過一旁葉彩仙那明顯有些難看的面色,夏宗點頭道,」隋緣這人,弟子在宗門大比的時候便注意到他了,從其在大比上的表現與弟子最近的觀察來看,這小子說不上是什么正人君子,但卻絕對是一個有仇必報的主,更關鍵的是,他很聰明,知道在什麼情況下做出最好的選擇。「

  一番話說完,一旁的唐應卻是陷入了沉思。

  「哼,「葉彩仙輕哼一聲,有些不悅的說道,」夏殿主如此推崇一個後輩,難倒是收了小箕山什麼好處不成!?「

  葉彩仙的話卻是讓得一旁的唐應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葉殿主說笑了,「面對葉彩仙這有些尖銳的嘲諷,夏宗卻是面色不變,」我不過是就事論事罷了!「

  」好一個就事論事!「葉彩仙沉聲道,」這『足堪大任』的評價也是就事論事了!「

  「夠了,「一旁的唐應皺眉道,」這次群英會,就讓隋緣為凝氣弟子的領隊吧,究竟是不是足堪大任,試一試不就清楚了。「

  「長老!「葉彩仙聞言眼中明顯閃過一抹急切,上前一步想要說些什麼,然而面對唐應那平靜的眼神,葉彩仙心中一驚,猛然清醒了過來,到嘴邊的話也是咽了回去。

  「是,「在唐應目光的逼視下,葉彩仙嘴唇微微動了動,縱然心有不甘,卻也只能是先應了下來。

  唐應的目光從葉彩仙身上移開,看向一旁的夏宗,「靈通閣那裡有什麼消息嗎?「

  唐應口中的靈通閣位於北方的坎宮山脈之上,同樣為神都九宮之一,一開始不過是專門收集天下奇聞雜談的一個所在,後來則是逐漸成為了天下消息最為靈通的地方,因著神都九宮後面眾所周知的背景,修行界的各大勢力在收到風聲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前來靈通閣探查一番,而事實也證明他們前來靈通閣的正確性,每一次朝廷將會有大動作的時候靈通閣都能準確的把握到背後大佬們的心思,不說百發百中,但至少也是為各方勢力指明了一個大概的方向。

  經過之前太子殿下的宴席之後,長春宮的幾人心中已經確認了朝廷將要整合四方勢力、出兵海外的心思,但這背後究竟有多大的能量在推動、有沒有什麼見不得人的心思,這些卻都還要慎重的確認之後才能做出最終的決策。

  若是貿然跟風的話,如此大勢之下,即便是底蘊深厚如長春宮這樣的勢力也不一定全身而退,長春宮能夠屹立修行界數萬年,依仗的除了自身的實力外,最重要的便是這份小心與謹慎。

  「是有一些消息,「夏宗聞言點了點頭,面色變得凝重了下來,」這次合併四方、出兵海外的謀劃,據說是四海殿率先提出來的,先是武成王、武靈王表示了支持,隨後便是端王、瑞王、康王三位王爺站在了太子這邊,到現在為止,朝中一些重臣雖未明確表態,但根據種種跡象來看,對太子的這個謀劃,朝中還是支持的人占多數了。「

  頓了頓,夏宗繼續說道,「還有消息說,太子之所以力主舉辦這次群英會,除了為皇后祝壽外,便是想要趁此機會接觸四方勢力,若是無法與四方勢力達成一致的話,太子一系的人怕是要對一些勢力出手了!「

  唐應聞言沉默了下來,一旁的葉彩仙此時神情也是變得有些凝重。

  「攘外必先安內,亘古便是如此啊!「輕嘆一聲,唐應的神情中明顯有些感慨。

  「只有這些嗎?「見夏宗停頓了下來,唐應皺眉問道。

  夏宗聞言沉吟了一下,嘴唇微動,向著兩人傳音道,「有人猜測,太子之所以提出這個謀劃,是與陛下有關。「

  「秦帝!「唐應聞言心中真正的驚訝了起來,凝神看向夏宗,等著他接下來的解釋。

  「這個猜測有兩種說法,「面對著兩人的目光,夏宗傳音道,」一是陛下認為現在的太子過於中庸,有心立一位更有進取心的王子,二是有人猜測陛下的修練出了問題,這麼多年沒有出面就是一直在閉關療傷,而太子推行這個謀劃,便是為了能儘快的建立一份不朽的功業,挾大功登大位。「

  聽到夏宗的解釋,葉彩仙的神情先是閃過一抹震撼,而後則是變得驚愕了起來。

  相比於葉彩仙,唐應的表現則是平靜的多,心中細細思量著夏宗帶回來的消息,尤其是最後關於秦帝的兩個猜測。

  太子監國至今已有五百年,雖說沒有什麼亮眼的功業,但卻也沒有什麼明顯的過錯,而且朝野上下對這位太子的評價向來不錯,若以『中庸』的理由廢掉太子,怕是會引起朝中很多重臣的反對,可太子若不是因為擔心自己被廢才提出這份謀劃的話,那這背後的事情就值得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