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論兒子重要性

  第971章 論兒子重要性

  「生了,生了,四月二十二日,農曆三月初十,早上兩點三十二分,長青順利生下一個六斤九兩重的大胖小子!」

  隨著何有鋒和沈家元得信紛紛給沈慧、何立平、何曉彤,以及老家省城徐家、縣城運輸隊、向陽大隊打電報報喜。

  徐長青生了一個七斤兒子的消息極快地傳遍,傳著傳著連徐春喜一時來不及親自回娘家報喜的白子溝都傳遍了。

  徐老太聽到這個消息時,她正尋思著這兩天捎個信給兒子問小悶葫蘆是不是快要生了,免得兒子又覺得她不當回事。

  「……今兒向陽大隊就放了足足有一萬響的鞭炮,我說這不年不節的是咋回事呢,合著他們老沈家還開祠堂了。

  好傢夥,他們老沈家都出動了,說是後天擺流水席。我趕集回來的時候,集市上還有老多人忙著拉貨去沈家祠堂。

  原本我還想去找喜妹子(徐春喜)問她要不要捎信啥的,後來尋思著後天才擺流水席,明兒喜妹子一準會回來報喜……」

  徐老太已經沒興趣再聽下去,含笑點了點頭以示自己聽到了,正想著去找徐大花(白大舅媽),她也朝這邊跑來了。

  徐大花跑來就是說買鞭炮的事情,她老白家已經派人去縣城購買鞭炮,以備明兒上午沈家來報喜時打鞭炮慶祝。

  聽到這話,徐老太倒不是客氣一下浪費這個錢幹嘛。這邊原本就有這個習俗,只不過是放幾響鞭炮的區別而已。

  一半來說意思意思就行了,至於老沈家放了足足有一萬響的鞭炮?那是她家小悶葫蘆兩口子把向陽大隊帶發達了。

  別說一萬響的鞭炮,就是一萬響都不帶奇怪,如今還有誰不知她家小悶葫蘆兩口子可出息大了,還蹦去留洋了。

  再聽徐大花說白新生兩兄弟已經和徐大柱他們兄弟倆人說好幫他們老徐家也買一份鞭炮,徐老太點了點頭。

  按理來說出嫁女夫家來報喜,娘家是應該放鞭炮相迎,就是只怕她家小悶葫蘆壓根不想拿老徐家當娘家。

  整個老徐家,這悶葫蘆也就只認她爺爺和二爺爺。徐老太暗嘆,卻也不好說什麼,拉了徐大花邊走邊聽她說著。

  「……再也沒人敢扯老婆舌說啥姑娘隨娘了。連白蜜第二胎都生了個大胖小子,咱長青更了不得,剛開懷就是兒子。

  我啊,這是真安心了。倒不是啥重男輕女,先來個大胖小子好啊,這孩子往後再生男生女就沒啥壓力了……」

  徐老太還以為徐大花會說計劃生育,聽到這話,她倒是認同,的確是第一胎生個兒子更有底氣,日子穩了。

  「……就是離太遠不好,不然都能瞅瞅孩子隨咱長青還是衛民,不過就他們小兩口的長相,孩子應該差不了哪去。」

  徐老太聞言腦海里冒出她家小悶葫蘆一張黑臉,呃,女大十八變,後來就慢慢白了俊了,她不由好笑地贊同點頭。

  「我那虎妹子這會兒在省城該樂壞了,她這個姥姥當的輕鬆喲。咱長青還怕她娘惦記,這孩子有身子了都不先說一聲。

  我就沒瞅誰家閨女像咱長青一樣打小起沒讓爹娘操心一點點,啥啥都自個來。這閨女啊,實在是太貼心了。」

  那是你忘了她不吭聲的時候活像誰都欠她的德性!徐老太含笑搖頭,「也就馬馬虎虎過得去,稍稍懂事了些。」

  是啊,是啊,我家長青她打小起就能吃苦。面對何三姨等人的誇讚,省城,白秀蘭接受良好,更是樂得合不攏嘴。

  和她家男人不一樣,只聽到她家長青順順利利生下來孩子,連生兒生女都不問的就笑了,她還是覺得她閨女老有本事。

  連生兒子都幫她這個娘爭口氣,往後還有誰敢說她這個當娘的不是多子的福,生出來的閨女只怕也是個沒福氣的。

  她家長青也這麼一個兒子伴身,接下來就是不生也不會像她這個娘一樣早前老被人說閒話。

  尤其是她家衛民這個孩子又老能幹的,上學了還老能賺錢,這回她家長青有這個兒子在,她當娘的就真不愁了。

  先有兩家淵源在,再有兒子,量她家衛民這孩子往後再發達都不敢有外心,有兒子就可比她家長青再咋會讀書都好。

  畢竟不是誰都如她家孩子爹一樣有兒子更好,生不出兒子也沒啥的,大多數男人還是想要有個兒子好將來立門戶。

  閨女不是不好,就是再能幹的閨女樂意招個上門女婿,她當娘的都覺得能上門當姑爺的孩子絕對配不上她閨女。

  想多了!

  對於白秀蘭這些想法,徐啟光只能說他媳婦兒是想多了,還老思想地以為只要生下兒子,男人就跑不了。

  別的不說,就瞅著架勢,往後獨生女的家庭絕對不會少,那大家兩口子都不過了?

  說一千道一萬,說到底還是和思想覺悟有關。男人要有外心,別說就一個兒子,十個兒子都拉不住人!

  要不怎麼說靠誰都不如靠自己,他家長青就早早懂這個道理。於他家長青而言,生兒子也好,生女兒也罷,她就不可能押寶一樣押在兒子身上,衛民那小兔崽子敢有外心試試,他家長青眼裡容不容得下半粒沙子!

  沒法說,說了孩子娘又要胡思亂想,她壓根不了解她自己生的幾個孩子到底都是怎麼樣的性情,又有何本質上的區別。

  就如他之前一而再,再而三的當面直言有兩個閨女就很好,兒子不兒子不重要,只要培養好孩子都值了還不信一個樣。

  說再多都沒用,很多觀念已經根深蒂固,想掰都掰不過來,還得要讓她自己去慢慢尋思、慢慢領悟才行。

  「幸虧田姨去那邊守著咱長青,咱爹又趕過去。早前我生孩子的時候還是在屯子呢,我娘不在我身邊,我都怕得要死。」

  「這是我的錯。」徐啟光暗嘆,「把你一個人扔在老家……」

  「又來了。」白秀蘭嗔怪地瞪了眼徐啟光,「你不是要上班養家嘛。你說咱爹會在那邊待多久回港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