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們再看一眼棺材裡躺著的人,身上全是青紫的斑塊,看著就讓人噁心的不行。
官差捏著鼻子問:「你爹死多久了?怎麼死的?」
容墨忙答道:「死了有七天了,大夫也說不來是什麼病,只說可能會傳染。」
他說完這話拿袖子擦汗,露出也了手臂上大場的青斑,幾位官差一看這情況嚇了一大跳,忙道:「你別過來!」
容墨看到他們的樣子一臉的不明所以,順著他們的目光,他才看到自己手上的青斑,嚇得差點沒跪在地上。
剛才還在仔細盤察的官差立即用趕的讓他們趕緊走!
類似的事情發生了好幾回,最終容墨和容閒舟順利到達京郊外二十里的地方。
兩人把那些百姓打發了之後,就從棺材底下拿出幾套衣服,幾人把衣服換了之後,就直接去了京城。
到了這個距離,容閒舟亮出他的身份,再沒有人敢明著向他動手了,因為他是奉皇帝的旨意進京的,誰再明著向他動手,就是沒將皇帝放在眼裡。
而容閒舟進京後沒有去驛館,直接就去刑部的門口,敲響了已經有幾十年沒有人敢敲的登聞鼓。
容閒舟一進京皇帝就知道了,皇帝在心裡罵飛鳳公主是個廢物,而現在容閒舟進了京,他只能讓人在暗處動手,至少不能在明面上動容閒舟了。
只是皇帝在聽說容閒舟還敲響了登聞鼓,臉上的表情就變得極其難看。
這個容閒舟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平安到了京城居然還不惜福,還要去敲登聞鼓?
這是覺得自己受了大委屈嗎?皇權之下,皇帝又哪裡允許別人出現這所謂的委屈!
皇帝很想知道,容閒舟這一次敲響登聞鼓是想做什麼!
如果容閒舟不長眼的話,那麼他不介意讓容閒舟好好長長眼!
也好讓容閒舟知道,這裡是京城,不是晉州,可不是容閒舟能隨著性子來的地方!
京城的人,認識容閒舟的不多,這會他一敲響登聞鼓,立即就引發了各界的關注,都想知道他到底是什麼人,膽子居然這麼大,竟敢來敲登聞鼓!
登聞鼓也不是那麼好敲的!
有人問容閒舟:「你知道敲了登聞鼓之後要滾釘板,過火橋,這才能上呈天聽嗎?」
容閒舟回答:「知道,大燕建朝之初,太祖皇帝便設下登聞鼓,以期能最大程度體恤民情,然剛建登聞鼓之初,有些百姓不知天高地厚,家裡丟了一隻雞,一頭豬,都會過來敲響登聞鼓。」
「這般情況實屬惡劣,違背了太祖的初衷,於是便設下了一系列的規定,要敲登聞鼓可以,除非有大冤,要滾過釘板,跨過火橋,刑部才會受理此案。」
「我乃晉州世子,身負皇恩,此番奉旨進京,卻遇水庫決堤,且在京城之外被人劫殺,與世子妃分開,如今她下落不明!我敲登聞鼓,一則是為尋妻,再則是為那些枉死的百姓鳴冤!」
他這番話說得正氣凜然,他原本就長得好,此時這麼認真地說出了這件事情,旁邊不知輕重的百姓倒有不少人叫好。
而知曉皇帝和晉州關係的官吏和官員則互相看了一眼,這事他們可不想摻合!
他們中也有極少數的人聽說過晉州世子容閒舟的名號,知道這位可是位不能惹的主。
這會聽到他的這番話,這些人便知道這事可能要鬧大發了,這位晉州的世子第一天進京就敲響登聞鼓,這是在打皇帝的臉!
他們隱隱覺得容閒舟這一次進京,只怕會在京中掀起巨大的風浪,要有好戲看了!
這些人中間有不少是各地番王安插在與京中的探子,此時一發現這情況有異,立即就去通知他們的主子。
容閒舟對於四周眾人的反應恍若不知,只靜靜地站在登聞鼓前使勁的敲。
他這架式似乎是若沒有人來管這事,他就要敲到地老天荒!
刑部尚書聽到下面的人匯報的情況,只覺得頭都是大的,容閒舟若是嫌委屈,以他的身份是可以直接求見皇帝的,這會來折騰他做什麼?
他是真的一點都不想管容閒舟的這些破事!
再說了,京中那麼多的衙門,容閒舟去找其他的衙門也好,幹嘛非到刑部來!
只是就算刑部尚書的心裡有一大堆的報怨之語,這會容閒舟敲得厲害,他也不能不管這事,也不能讓下屬去管。
因為之前就有明令,若有人敲響登聞谷,則需要刑部尚書主動受理。
容閒舟並沒有在刑部的門口等很久,不到一刻鐘的光景,刑部尚書就帶著人匆匆走了出來。
和他一起帶出來的還有一塊大釘板,以及一條火道。
釘板還好,做為這個時代的主要逼供的工具,刑部不缺,而火道則很少會用,這會火道上已經鏽跡斑斑,上面是燒了些木炭,但是火卻還不算旺,明顯是剛剛燒好的。
刑部尚書依例做了詢問,容閒舟也極為利落的報了名字,容墨則把能證明容閒舟身份的信物給刑部尚書看。
刑部尚書這會看到這信物,再看了容閒舟一眼,他覺得自己看的不是,而是一個刺兒頭。
容閒舟論身份比起刑部尚書還要尊貴一些,自然也無需向刑部尚書行禮。
但是他此時卻對台著刑部尚書深深一揖,然後帶著悲傷的聲調道:「大人,我在晉州久聞京城治安極好,陛下英明神武,威震海內外,然此次我與內子進京,先逢水庫決堤,再遇歹人襲擊……」
他說到這裡眼裡有了幾分淚光:「眼下內子下落不明,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請大人徹查水庫決堤之案!」
他說了自己遇險的事,但是重點卻在水庫決堤這件事情上。
水庫決提這事絕不可能是什麼常態,不管是何種原因的決提,這件事情只要一查起來就會頗為有趣,會觸動好些人的利益。
刑部尚書心裡對這些事情大致還是清楚的,此時聽到容閒舟說出這番話來,他深吸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