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電燈引發的石油綜合徵

  第512章 電燈引發的石油綜合徵

  【龍江晚報:世界首例用電點亮的電燈,在位於金山郊外的方圓實驗室完成了一百五十小時的連續點亮,據悉該型電燈代號星光,目前已經準備在四月底批量生產上市。】

  【西京日報:方圓實驗室研製出來的星光電燈,目前已通過了帝國科學獎的初步考核,據相關人士透露,其研發者為金山大學電氣系教授方郡,年齡三十二歲,很可能成為最年輕的帝國獎得主!!】

  【大西洋商報:我們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一個不需要刺鼻煤油,一個不需要生活,就能夠明亮如白晝的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我們的生活將得到極大的改變,而據西京金玉街零電投資公司的估計,整個漢國市場對於電燈的需求在未來五年內將會以每年至少三億華元的速度爆發,甚至如果考慮到海外,全球對於電燈的需求,很可能會在未來五年達到二十億華元左右,且這個還是保守預估——】

  【漢州時報:一個屬於光明的時代即將到來,我們將會看到整個世界會像白天那樣耀眼!!】

  當二月二十三號這天早上,整個漢國都在按照平時的生活節奏起床吃早飯看報的時候,各大報紙上對於「電燈」這個陌生玩意的報導,已經弄的到處都是,甚至哪怕是在一些偏僻的印第安村落,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世界上出現了一個不需要「加油」的,只需要加電的新式電燈。

  【漢國有一些特意保留下來的印第安部落,這些部落後來經過時代的變遷,後來變成了所謂的村落,這些村落看起來保存完好,甚至很多建築都還是當年的建築風格,屬於漢國的也不多,但是整個村落內部,到處都是工業化的氣息,汽車,家用電器,只要有的,他們都能夠享受的到,本質上就是一個在漢國特殊影響,以及所謂的人文關懷下,強制保護的原始部落,這些部落的存在只是為了證明大漢帝國的偉大!!】

  而電燈存在的意義其實不只是照明那麼簡單,甚至可以說也不是經濟收益那麼簡單。

  電燈真正的意義在於漢國在電氣化這條第二次工業分支中,走到了世界所有國家前面。

  一項科技的突破,不一定帶來領先地位,但是如果是整個產業的進步,卻可以為該國在世界市場,乃至國家之間競爭,獲得優勢.

  這種優勢一旦被轉化成為經濟實力,經濟實力再轉化為相對應的國力,最後也就是該國在殘酷的世界叢林中,獲得比其他國家更強大的實力,而更強大的實力也代表著這個國家在食物鏈中的地位正式變成了「捕食者」,而非當初那種弱者的姿態。

  而以漢國如今的國際地位,雖然這種優勢只能保持一段時間,但是優勢就是優勢,這一點哪怕是最刻薄的英國佬也是承認的。

  就在漢國發布出世界上首個用電驅動電亮的第三天,泰晤士報就發表了一個讓整個英國都覺得瘋掉的標題:「即將輸掉的英漢戰爭!!」

  在這個標題中,泰晤士報用的是「戰爭」,而非許多人認為的競爭。

  甚至在整篇文章中,幾乎一半都是夸漢國的,甚至在很多人看來,這完全是瘋掉了,甚至當這篇文章發表後,還有人專門跑到泰晤士報的報社詢問是否出現了資金上的困難,言外之意是不是收錢了。

  甚至更過分的,直接在泰晤士報的總部打起來一個「不要為了金錢出賣靈魂」的橫幅。

  由此可見,在如今的英國,甚至整個歐洲,對於漢國這個單詞有多麼的敏感,但這也恰恰說明歐洲內部還是有很大一批人對於漢國是重視的,但是這個所謂的重視,在很多時候,都集中在軍事層面。

  這些人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討論漢國的最新軍艦的噸位性能,然後拿自家家的戰艦作為對比,如果比的過,那就不屑一顧,如果從數據上比不過,那就來一句「決定戰爭的是人,而不是武器」,雖然聽起來很扯,但這就是如今歐洲的輿論現狀。

  如何形容漢國和歐洲之間的關係,可能用遠方的親戚更容易理解,雖然其實漢國和歐洲沒有一點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漢國的很多法律,經濟運轉,甚至是金融,乃至軍事,都是參考至歐洲,尤其是漢國的海軍,直到現在英國人還經常會拿當初漢國剛建國那會,請英國人來參與建立,教導的經歷說事,年齡越大越是如此,面對漢國總有一種「我是你師傅」的感覺。

  而這些心態反應到現實中,就會出現「泰晤士報」這種自己人不信任自己人的事發生。

  當然,質疑的那些人終究不能夠代表所有人,大多數人對於漢國在電氣化產業上的進步,其實是保持很嚴肅的心態的。

  就比如英國的工業大臣在給女皇維多利亞的匯報中就曾說過這麼一句話:

  「我們需要石油,需要電力,需要一切有關於第二次工業的科技,我們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漢國佬拿走所有的一切,如果我們不改變帝國這完全依賴蒸汽機技術,以及對於新技術研究逃避的想法,那麼我們不得不接受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段,,讓出大英帝國的皇冠,甚至是屬於我們的印度,而這一切只是因為我們落後了,我們會成為下一個奧斯曼,我們會成為一個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老古董,甚至都不會有人願意了解我們的歷史,我們將成為一個反面教材,無時無刻不在大學課堂上遭到審判!!」

  也是因為這句話,以及那次的會面,在漢國發明電燈的前一個禮拜英國內閣就發布了有關於支持國內電氣化產業,以及內燃機產業的工作報告,緊隨其後的就是一份價值一億英鎊的補貼。

  也是因為這份補貼,導致目前英國資本市場風起雲湧,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第二次工業化。

  而真正讓大英帝國在乎的就是「石油」,是的,當英國人準備在內燃機產業上,奮起直追的時候,驚訝的發現他們竟然沒有大一點的油田,甚至就連小油田,都少的可憐,家大業大的大英帝國第一次在資源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和過去完全不一樣。

  要知道在過去,尤其是第一次工業化的階段,英倫三島豐富的煤炭資源,其實是給當時英國工業注入了能夠發展下去的靈魂,甚至哪怕到了現在,英格蘭地區生產的無煙白煤,依舊是世界上最好的軍用煤,哪怕是英國人的死對頭法國人,每年都會定期採購一批作為戰略儲存。

  要知道對於燒煤的軍艦來說,最好的每天煤炭就是煙霧小,甚至沒有的那種,甚至煤炭的質量,以及燃燒的效率,都將從根本上決定一艘戰艦的速度,乃至它的使用壽命。

  而在這一點上,煤炭資源豐富且質量尚上乘的大英帝國帝國無疑占據了先手位置,從而導致英國目前的軍艦動力水平,依舊是世界頂級,甚至某些蒸汽動力,比漢國的還要高一個級別。

  而動力對於目前要求「快打快退」的海軍來說,無疑是比裝甲防護還要重要的東西。

  但是這樣一個巨大的優勢,在內燃機時代,很可能將會在一個短時間內被拋棄。

  根據軍情六處最新的漢國海軍評估情報中對於漢國海軍使用實驗型內燃機動力艦船來看,漢國的內燃機技術無疑已經走到了所有國家前面。

  當大多數國家還想著改進和進一步發展蒸汽動力的時候,漢國海軍已經在嘗試使用內燃機作為主要動力來源,而內燃機啟動的關鍵就是被英國工業大臣貝爾塔所形容的,未來工業靈魂,石油!!

  雖然石油最早誕生的時候,只是用來作為煤油燈所使用的照明燃料,但是在漢國開啟內燃機時代之後,整個石油的作用,以及價值,實際上的得到了十倍都不止的提升,這從目前全世界每年都在攀升的石油交易額就可以看出。

  而這些東西綜合在一起就造成了漢國對於世界石油市場的控制,剛開始還沒有人意識到,但隨著內燃機時代大幕的真正拉開,以及電氣化產業的發展。

  歐洲大多數有識之士都在發出一個疑問:

  「歐羅巴的石油在哪裡??」

  要說歐洲沒有石油吧,那是不可能,最起碼發現巴庫石油的東羅馬帝國,雖然因為漢國的低價競爭,每時每刻處於停戰的邊緣,但就是死不掉,甚至隨著歐洲對於石油的需求,以及英國對於石油安全的重視,作為目前歐洲國家發現,並且屬於世界級的巴庫油田,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英國的關注,其中最近討論最火熱的就是利用英國成熟且無處使用的資本,去控制屬於俄國的巴庫石油。

  只不過這個提議在剛剛提出來的時候,就被英國內閣否決,最大的原因不是不可以,畢竟現在因為漢國的惡意降價競爭,巴庫油田無時無刻不處於完蛋關閉的邊緣,俄國的財政雖然這些年因為國力增長有所增強,但那套糟糕的財政管理,以及羅曼諾夫家族的「奢靡生活」,想要拿出余錢拯救巴庫油田實際是很困難的,哪怕是如今也只能保證它不會完蛋,每天維持最低限度的生產。

  如果英國人願意作為冤大頭幫助俄國人保住並發展起來巴庫油田,沒準那位東羅馬皇帝尼古拉還會給大不列顛頒發一個一噸重的羅馬勳章,以鼓勵英國人繼續為「大羅馬復興」再接再厲。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英國內閣才否決了這個好像「冤大頭」的「援俄」計劃。

  而在失去俄國這條路子後,英國基本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尋找石油,確切的說在整個大英帝國控制的勢力範圍之內尋找石油。

  甚至英國人還專門成立了一支代號「五十七號」石油勘探隊,匯聚了地質學家,工程人員,甚至特工在內,專門尋找石油的隊伍,來對整個英國勢力範圍內的可能發現石油的土地進行勘探,只不過目前受到漢國的「海洋生油論」的理論,大多數活動,冬棗沿海地區進行。

  (漢國帝國大學發表了一份有關沿海地區多產石油的理論,並且將漢國早期的金山,西京的油田作為參考,甚至就連大多數在內陸的幽州油田,在這套假說下成了所謂沿海油田流向內陸,而這套看起來沒什麼問題的假說,在如今的世界非常受歡迎,畢竟漢國可是世界石油的領導者,開採過全世界最多的石油,目前世界最大的油田都在漢國,漢國說的自然成為了所謂的過行業圭臬)

  也是因為受漢國海洋生油論的影響,五十七號探測隊,幾乎走遍了整個英國沿海,但是依舊沒有可供開採的油田,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目前已經決定向殖民地地區進行探索,畢竟大英帝國這麼大,這麼多殖民地,要說沒有石油,連英國人自己都不相信。

  而除了英國之外,其實很多歐洲國家,對於石油的重視程度在內燃機發展越來越快,汽車產業遍地開花的當下,已經越來越大,甚至像西羅馬和德意志這樣的工業大國,對於石油的渴望,甚至比英國人還要強烈。

  畢竟大英帝國目前其實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殖民地的上供,而非自己生產所得,對於進入第二次工業化,其實一直都是一種不緊不慢的姿態,甚至很長時間以來,英國人對於新科技的態度都是,能不能用於軍事,而非這項科技是否能夠給英國帶來本質上的提升。

  而德意志和西羅馬帝國卻恰恰相反,歐洲中心的地理位置,以及彼此的競爭關係,導致他們在工業發展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放鬆。

  就像德意志首相俾斯麥所說:

  「如果我們不能在工業上領先於整個歐洲,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是徹底的失敗!!」

  是的,是「失敗」,目前德意志的形勢,沒有人比俾斯麥看的更清楚了。

  雖然看似德意志帝國成為了上次戰爭中,和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一樣的大贏家。

  但這也意味著德意志帝國,成為了目前歐陸霸主西羅馬帝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雖然戰前,法國人口口聲聲說支持德意志統一,但真到了現實中,所謂的「承諾」在戰後,就成了法國人最後悔的事情。

  甚至就連一向瞧不起德意志地區的拿破崙三世,在最近這幾年,都曾在私下裡發出:

  「支持德意志統一,是我這輩子犯下的最大的錯誤!!」

  是的,拿破崙三世後悔了,但真正讓他後悔的,不是他曾經做出的決定,而是德意志帝國誕生後,好像「噴射機」一樣的進步。

  就拿軍隊來說,戰前的普魯士,只能最大動員不超過一百萬人的陸軍,以及一支小的可憐的袖珍海軍,但在德意志地區統一,並且俾斯麥訪問奧地利成功,「德奧和解」之後,德意志的陸軍規模從戰前的一百萬人,提升到了常備陸軍四十萬,最大動員三百萬人的世界級水平。

  而且這個數字,還會隨著整個德意志地區「高亢」的人口出生率,以及年年都在指數級增長的工業規模,而不斷膨脹。

  這個膨脹的過程,甚至會超出法國人對於德意志地區,「自古以來」的想像。

  而這些都是德意志發展第二次工業,最大的支柱。

  但德意志和英國一樣,都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本土,竟然也沒有石油。

  甚至就連德國的報紙,都曾發表過類似的「石油笑話」,一個德國人發現自己家地底噴水之後,異常興奮,隨後按照所謂的礦產獎勵法,將消息匯報給了當地,當地官員非常重視,派來了大量的施工隊伍,最後挖了一個多禮拜,對外宣布,這裡是一個地下水的源頭。

  雖然這個笑話,在德國人看來一點也不好笑,但這恰恰說明了此刻德國上下對於石油的渴望。

  而與德國一樣的是,西羅馬帝國同樣對於石油,有一種天生的喜愛,或者說在拿破崙三世逼迫下,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被迫」反應。

  只不過相比於德國人的瘋狂,英國的嚴密,法蘭西人天生就有一種浪漫的心態,就像那位口口聲聲要給帝國弄石油的大臣所說:

  「法蘭西的石油,會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到來,當然,不是現在!!」

  整個西羅馬的石油探測,更像是在拿破崙三世驅趕下,不斷幹活的毛驢,而所謂的油田,更像是被磨的大豆,而非掛在前面的胡蘿蔔。

  整個歐洲的這種短時間對於石油的追求和亢奮,也被某些歐洲媒體稱為是一種新型疾病:「石油病!!」

  又稱石油綜合徵!!

  月票打賞,還請大家給個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