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共和黨

  第573章 共和黨

  比之仍舊對調和抱有不切實際幻想的現任布坎南,林肯的有著非常明確的政治的目標:堅決主張廢除蓄奴制。

  這些年來,為了獲得更多人的支持,林肯不斷地四處演講,宣揚他的五條政治理念。

  其一,自由和平等。(主張廢除奴隸制度,並支持所有美利堅人的基本人權和平等權利。)

  其二,聯邦主義。(堅定支持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威和統一,反對各州分裂或分離。)

  其三,人民政府。(林肯信奉人民政府的理念,認為政府的權力應當來自人民,並為人民服務。強調了政府的民主性和代表性。1863年11月他於著名的葛底斯堡演說中提出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則,在此時已經初見雛形。)

  其四,美國夢。(即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勤奮和努力在美利堅這片充滿生機活力的國度上實現個人目標和成功。)

  其五,和解與寬恕。(儘管林肯對待奴隸制存廢這一問題上態度強硬,但他並沒有完全對所有人的南方人關上大門。在他看來,南方也有很多同情黑奴,支持廢奴的「善良人士」,這些人士是可以爭取的對象。)

  在前往奧馬哈城的專列上,梁耀根據這些年林肯幾次大型演講,與共和黨公開的會議內容,整理了林肯的政治主張。

  此時林肯的政治理念已經比較成熟完善,他已經完成了從一個優秀的演說家到有野心的政治家的蛻變。

  這五條政治理念,是林肯針對美利堅內部不同的群體提出的。除了沒有照顧到南方奴隸主的利益之外,其他的群體都多多少少照顧到了。包括外來的新移民群體。

  此時的共和黨內部也並非如人們想像的一樣,是個鐵板一塊的政黨。恰恰相反,這時候的共和黨反而是一個內部派系林立,較為分裂的政黨。

  共和黨能夠在短短不到十年的時間崛起成為第一大在野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由眾多黨派匯集而成的新生黨派,成員包括反對奴隸制的前輝格黨、民主黨、自由土壤黨、本土黨及其他分裂的黨派。

  這些來自不同黨派的人士相互抱團,在共和黨內形成了不同的派系。其中共輝格系和民主系是共和黨內最大的兩個派系,非要比個實力高低的話,民主系的實力稍稍占優,但也並未對輝格系形成比較明顯的優勢。

  前紐約州州長及美國參議院的領袖威廉·亨利·西沃德就是就是前輝格黨的左翼領袖。其政治聲望無論是在黨內還是黨外,都要勝過資歷較淺的林肯。

  值得一提的是這位威廉·亨利·西沃德就是那位頂著質疑聲,極力促成從沙皇俄國手中買下阿拉斯加的國務卿。

  西沃德是黨內聲望最高的成員,人們普遍認為西沃德是最有希望獲得共和黨總統提名的人選。至於林肯,則並不被看好,更多地是被當做陪跑的角色。

  畢竟此時林肯才50歲,50歲對於一名政客而言,是非常年輕的年齡。比如現任總統布坎南,如今已經是67歲的高齡。

  且林肯擔任過的最高職務是伊利諾州州長,而且一個任期還沒有結束。如此單薄的政治資歷,在正常情況下,幾乎不可能成為總統。

  除此之外,還有根據廢奴態度的強硬程度分化為鷹派共和黨人,中間派共和黨人,鴿派共和黨人。

  例如,賓夕法尼亞州的州長西蒙·卡梅倫在對待奴隸制的問題上與西沃德同屬溫和派。

  最後,地域、行業、甚至是畢業的大學,也是劃分形成黨內派系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共和黨吸納了不少來自邊緣奴隸州的黨員,並且這些來自奴隸州的黨員甚至在共和黨內擔任要職,在共和黨內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比如同樣有資格競爭總統提名權,來自本土黨的愛德華·貝茨就來自邊緣的奴隸州,而非自由州。

  在資歷和聲望對其他黨員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如何平衡共和黨內的競爭與利益衝突。很考驗共和黨黨魁林肯的政治手腕與智慧。

  內布拉斯加領地的人口很少,一路上樑耀很少看到窗外有人,直到臨近的內布拉斯加領地最大的城市奧馬哈之時,人煙才變得逐漸稠密。

  事實上,從1854年爆發了流血的堪薩斯時間起,美利堅的內戰已經提前在堪薩斯領地預演,爆發了局部內戰,至今戰火都仍未停歇,只是衝突的規模和烈度無法和後來全面內戰相提並論。

  南方的蓄奴州以俄克拉瑪領地的俄克拉瑪城,以及密蘇里的聖路易斯為後勤基地,源源不斷地從南邊和東邊兩個方向卡薩斯領地輸送輸送武裝人員。

  北方則是通過愛荷華州的得梅因以及內布拉斯加領地奧馬哈從北方向堪薩斯領地輸送武裝人員。

  南北雙方的武裝人員在堪薩斯領地打成一片,好不熱鬧。

  雖然雙方對外都宣稱這是民間武裝團體的自願行為。

  但這只是真相的一部分,誠然,確實有很多狂熱的廢奴主義者和蓄奴主義者自備彈藥乾糧奔赴堪薩斯為彼此的理想信念與利益而戰。

  然而這些武裝團體指揮官基本都是來自軍隊內部的退役軍官,且他們作戰所需物資也是由南北雙方的財團進行資助的。

  只有傻子才會相信在堪薩斯作戰的武裝團體會在沒有大財團和官方背書的情況下,將一場局部內戰,持續了整整五年。

  在臨近城郊的時候,梁耀透過專列明亮的玻璃車窗清晰地看見了一支從南方來的馬車車隊。

  由於中部地區人煙稀少,暫時也還沒發現高價值的貴金屬礦藏,因此南北雙方對投資中部地區,在中部地區修建鐵路的欲望並不高。截至目前,太平洋鐵路仍然是唯一一條橫穿中部的鐵路。

  騾馬運輸是南北雙方向堪薩斯輸送物資人員的唯一方式。

  低效的後勤也是雙方能在堪薩斯這塊巴掌大,沒多少人的地方交戰長達五年之久的重要原因。

  當然,隨著太平洋鐵路的通車,北方在這場局部戰爭中逐漸取得了微弱優勢。

  只是太平洋鐵路的所有權在梁耀和范德比爾特手裡,其中梁耀的股份占了大頭,梁耀限制北方使用太平洋鐵路。

  加之南方民風剽悍,北方的武裝人員戰鬥意志不如南方,因此北方遲遲無法將微弱的優勢轉化為勝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