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州銀行,全稱濟州島開發融資銀行,成立於天啟元年八月,也就是去年金州之戰後。
這家銀行是濟州管委會和遠征艦隊船上的所有公民按照5:5的持股比例發起成立的,後來因為實際情況的需要,盤古教會也加入進來,用自身的一部分資產和信用持有了三成股份。
管委會成立這家銀行的目的,說白了就是為了從士兵和濟州東江交給兩地的民眾手中收回貴金屬,代之以制式銀幣和銀行券,以控制轄區的貨幣流通,促進經濟的發展。
而之所以讓盤古教會介入銀行,則是因為即便兩個管委會頒布各種措施努力建立自身的公信力,但是無論是士兵還是百姓,都更願意相信盤古教會在各地的教堂,而不是管委會這個「官府」!
他們寧願不要利息把錢存在盤古廟(教堂)里保管,也不願意存在官家開設濟州銀行里吃利息!
這倒不是因為兩個管委會工作做的不到位,實在是幾百年下來的文化慣性,使得中華文明圈的民眾在經濟事務上,習慣性地懷疑官府的信用。
長久以來,中國曆朝歷代的官府在經濟上,基本都是朝令夕改,沒有什麼信用,更不懂得信用的寶貴。
就拿紙幣來說,南宋時期中國有了交子這種紙幣出現,但是卻被南宋朝廷當成了搜刮民脂民膏的工具,不僅濫發交子,還按照交子的票面價值強行「和買」商民的貨物。
宋朝的官員還算講究的,至少還允許百姓用交子納稅買鹽,不至於讓交子徹底變成廢紙。
大明就徹底放飛自我了,從明朝建立初期發行大明寶鈔票,到大明寶鈔變成了擦屁股都嫌棄硬的存在,僅僅只用了兩代人!
皇帝和朝廷無節制的濫發導致了惡性通貨膨脹,民眾徹底不再相信紙幣,也不再相信紙幣背後的朝廷。
這不僅讓明朝失去了借用貨幣工具向社會融資的可能性,也使得明朝的金融越發畸形,土地成了社會財富的最終衡量物,一旦來自外界的白銀輸入中斷,明朝的經濟活動失去了流動性,整個帝國將不可避免地陷入蕭條……
面對這種情況,負責經濟工作的宋維綸也很無奈,他雖然可以仿照明太祖那樣強制命令濟州島和東江列島使用銀行券,但他畢竟是經濟專業出身,很清楚市場規律是不可能被撼動的,強制命令只會讓人加劇反彈。
好在還有教會的信用可以拿來背書……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各種寺廟的商業信用可比官府強多了,似乎有個什麼神仙在上面看著和尚道士,會讓民眾們更安心一些。
……會議還在繼續,聽到呂建成有些調侃投資移民的政策,宋維綸一本正經強調道:「……投資移民可是一個重要的創收渠道!這半年來,已經有六十多戶李朝兩班中人(庶出)家庭移民到了濟州城,按照一個人50兩銀子的入籍費算,這可是一萬四千兩銀子啊!
還有這些人帶來的消費和稅收,至少能給我們創造4萬兩銀子的GDP,我們必須繼續維持好這塊「安全避風港」的金字招牌!
保護私人權利和財產的相關法律和規則必須嚴格執行落實,這樣才能持續吸引李朝,乃至整個東亞的高淨值人群來濟州島定居和投資……李朝即將發生的亂局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時機。
俗話說,爛船還有千斤釘,李朝的大北派一旦失勢,肯定會被清洗,我們正好再接受一部分這些大北派,拿到他們的錢,裡面有合用的人才,也可以看著吸收,為將來做好準備。」
「……如果收留大北派,會不會引起新上台的國王和南人黨的敵視?」
李松年皺眉道,「這個時代的權力鬥爭都是信奉趕盡殺絕的!如果我們收了這些人,李朝一定會借題發揮,我們和李朝的貿易也會受到影響……現在南人黨就對我們和大北派達成的貿易協定很不滿。」
「李朝就是個軟柿子,不用怕他們!」呂建成笑著擺手道,「現在我們控制了黃海,就等於捏住了李朝一半的命脈,他們有氣也得憋著!不服就干!
高司令連八旗兵都揍了,難道還揍不過李朝嗎?
這件事我看現在就可以安排了,務必要吃到這波李朝亂局的肥肉!」
……
李松年回到自己的辦公室,他的公務秘書,身穿白襯衫黑長褲的朴慧姬立刻就上前接過了公文包,又為他解開了外套掛在衣架上。
「……局長,您下午要處理公務嗎?」
朴慧姬用準備好的熱水壺給李松年沏了一杯熱茶,柔聲問道。
「嗯,你去把最近半個月來自漢城的卷宗拿過來,我要再看看。」李松年在書桌後的椅子上坐下,隨手寫了一張條子遞過去,揉著太陽穴吩咐道,
朴慧姬應了一聲,雙手接過條子,轉身就離開辦公室去取卷宗。
看著她的背影,李松年暗自搖頭。
這女人,也不知道跟哪個女公民學得,故意把襯衫收的那麼緊……難道不知道本局長家裡已經有兩個私人秘書了嗎?
他下意識地錘了錘後腰,心裡升起的一點旖旎念頭也被掐滅了。
專門用來取悅人的私人秘書也就罷了,朴慧姬可是情報培訓學校的第一批專業情報人員,如果不能發揮價值,就實在太可惜了……而且,最近無論是陸海軍還是民政司法系統里,都有人對自己不滿,現在可不是高調的時候。
李松年打開抽屜,點起一根珍藏的香菸,皺眉想著現在濟州和東江的情況。
莊河之戰後,濟州和東江的局面都已經穩定,經過不間斷的移民工作,濟州島上就有7500名遼東漢民,一些人開始提出運送部分移民返回本土,但是也有不少人反對,認為應該再等等,管委會內部也意見不一。
高文亮和陸軍不想失去至少一艘新家園級的海上支援戰力,而海軍的三位艦長中的劉彥文和潘學忠都想回本土看看,以便獲得更多的海軍技術支持。
教會的關小虎和管經濟的宋維綸則站在高文亮一邊,不想馬上回本土……至於最沒有存在感的外交委員高博,現在則完全變成了呂建成的應聲蟲和民政事務上的助手,呂老大不說話,他也不表態,這件事就這麼擱置下來。
但是最近劉彥文和潘學忠這兩位艦長的活動越來越頻繁,似乎準備繞開管委會在公民會議上直接表決要不要回本土……這個關頭,可千萬別鬧出什麼不可挽回的事情出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