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億美元利潤的反響

  16日早上。【,無錯章節閱讀】

  美國日銷量第一的第一大報紙。

  去年才剛剛從黑白單調,變成彩色報紙的《華爾街日報》今日份的報紙出來了。

  有讀者買到手的話,就會發現《華爾街日報》今日的頭版頭條,標題是——

  【眾所周知,通用電氣已經連續七年,成為美國股票市場上市值最高的公司。而通用電氣2000年的銷售收入是1299億美元。淨利潤127億美元(每股27美元)】

  【排在第二名的是沃爾瑪,沃爾瑪超級市場集團2000年零售總額為13億美元,每股收益為45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38美元。淨利潤為41億美元】

  【這是前兩名,我們可以再看看去年福特汽車集團的數據。去年福特汽車集團全球銷售額為1,700億美元,總共銷售汽車740萬輛。歸母淨利潤54億美元。】

  【然後是網際網路高科技企業霸主微軟公司。微軟公司去年營業總收入6億美元,歸母淨利潤為2億美元。】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作為金融行業的巨無霸之一,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去年每股增殖5%,通過計算,它的淨利潤大約是70億美元左右】

  【這五家企業,全是美股市場上,不同領域的第一名。這五家巨頭企業,除福特汽車集團以外,它們每一家的股市市值都在千億美元以上。】

  【其中沃爾瑪與通用電氣,其市值更是超過三千億美元以上。微軟公司2000年初市值甚至一度超過通用電氣,突破4000億美元,後面網際網路泡沫破碎,微軟受其牽連,目前市值約為2679億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市值1650億美元,福特汽車集團市值650億美元】

  【看到這裡的讀者,可以簡單做一個加法,那就是這五家美股市場上行業第一的巨無霸,它們去年所有的利潤是多少?】

  【答案是5億美元。全美五大行業的頭部公司,去年的利潤就是這個數字。】

  【那我們再看看另一家公司,2000年11月-2001年11月財年淨利潤】

  【這家公司的名字叫史密斯資本,想必許多讀者都不陌生。】

  【而史密斯資本本財年總利潤為69億美元。歸母淨利潤為428億美元。】

  【看到這裡,筆者想問讀者們一個問題。那就是428比5大多少?】

  【答案是5。】

  【也就是說,史密斯一家公司今年一整年的利潤,比去年美國五大行業頭部企業一年淨利潤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5億美元。】

  【而去年通用汽車集團一年淨利潤,大約為85億美元。】

  【換句話說,要在通用電氣、微軟公司、沃爾瑪超市、福特汽車集團、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這五家公司之上,再加一個通用汽車集團。】

  【這六家公司2000年全部的淨利潤加起來,才能超過史密斯資本今年一整年的利潤】

  【換另一種算法,筆者查詢了去年美國股市5000+上市公司的財報。】

  【經過數據歸納總結,排除那些經營不善負利潤虧損的上市公司以後。筆者發現史密斯資本今年的淨利潤,大約相當於利潤墊底的300家左右的美股上市公司去年的利潤總和!】

  【看到這裡的讀者,想必已經明白標題那個問題,答案是什麼了。】

  【沒錯,除了美聯儲和irs以外!美國去年最賺錢的公司,就是史密斯資本公司。】

  【而這家公司的創始人、經營者,大家想必也不陌生。】

  【他就是亞伯·史密斯先生,今年福布斯排行榜上的世界首富,一位到明年四月份才會滿二十二周歲的年輕人,一個】

  【】

  《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和文章,一如既往的講究數據和嚴謹。

  它會把自己搜查到的能用的數據,全部一股腦放到報紙上,讓讀者們觀看。

  這種做法,讓它的閱讀體驗不是很好。起碼要有一定的學歷,一定的數學基礎,才能夠通篇閱讀它的文章。

  可即使如此,它銷量還是穩定並且多的誇張,是美國銷量第一的大報。

  由這就可以看出來,基本上美國文化最高的那批日報讀者,都會有閱讀《華爾街日報》的習慣。

  否則的話大家為什麼不去看更輕鬆,標題更爆炸,內容更有娛樂性的《美國太陽日報》、《紐約郵報》這種報紙?

  在美國,不客氣的說,《華爾街日報》就是最大的財經與時事新聞日報。

  《紐約時報》要再加一個《洛杉磯時報》,東西海岸兩大報紙總共加起來,在銷量上才能夠和《華爾街日報》對比。

  這麼龐大的日銷量,也就意味著它的讀者散布的疆域極為廣闊。

  基本整個美國國度之內,只要是精英階層,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這也就意味著「誰是美國最賺錢的公司」這件事,也在今天一天之內被它推向了全國。

  更重要的是,做出類似報導的不止《華爾街日報》一家。

  畢竟一年總利潤458億美元,淨利潤425億美元這個數字。

  它在2001年的當下實在太誇張了。

  白房子的量化寬鬆政策才剛剛開始,美元通貨膨脹還沒像後世那麼誇張。

  在這個市值四千億美元,就是全球最值錢公司的時代。

  一家公司一年四百多億美元的利潤。

  這樣的新聞,大抵上就相當於在2021年的時候,有一家公司當年利潤是3000+億美元一樣誇張。

  因為2021年另外五家淨利潤最高的公司,它們的淨利潤加起來也只不過是2400億美元左右。

  這五家公司的名字叫蘋果、特莎阿美、霓虹軟銀、華夏商工、美國微軟。

  這樣的一條大新聞,不止《華爾街日報》馬上報導。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今日美國》、《華盛敦郵報》、《紐約郵報》、《芝加哥日報》等等等等美國全國性日報,也全都刊登了類似的新聞報導。

  向來喜歡用驚人標題,吸引讀者眼球的《紐約郵報》,今天對這篇報導的標題更是直接用上了——【誰能把美國買下來?】

  這麼多報紙刊登了,再加上那驚人的數字。

  就連原本對這些事情不關心的普通人,也忍不住讀起這些報導來。

  造成的結果之一,就是在今天中午休息時,美國運通公司的股價首次超過45美元,狂長1%。

  支持這次股票瘋狂上漲的理由很簡單。

  那就是對運通公司「勢在必得」的亞伯·史密斯,他都有錢到這種程度。

  那他如果真的想要買下運通公司,對他來說不就是一年利潤的事情嘛?

  他今年一年就可以賺一個美國運通,那他真想買下美國運通的話,豈不是只是簽張支票的事情而已?

  那不趁著現在多買一點股票,等亞伯過來接盤的時候,豈不是要少賺一大筆錢?

  那些股票論壇上的專家們,還有那些股票公司的交易員們,反正是這麼對客戶們分析的。

  市場情況火熱,大量的機構也開始小小搶籌。

  在史密斯資本今年驚人的利潤,被公布出來,引起全美國甚至全世界一片羨慕嫉妒恨的驚嘆以後。

  買了美國運通公司股票的韭菜們,全都希望在亞伯身上分潤一點好處。

  可就在大家,都在等著亞伯·史密斯過來接盤的時候。

  16日中午。

  最新一期,11月16日發布的雙周刊《紐約觀察家》上面,刊登了一篇雜誌對亞伯·史密斯的小型專訪。

  這篇專訪裡面,有亞伯·史密斯的授權圖片,還是《紐約觀察家》這家史密斯旗下最重要的雜誌公布的。

  這也就意味著,它很可能會透露亞伯·史密斯對運通公司的態度。

  得知這一消息以後,所有投資了運通公司股票的人,人手一份瘋搶購買雜誌。

  就讓這份雜誌在這一期的銷量,起碼比上期增加100%以上。

  事實上專訪里也確實透露了亞伯·史密斯,對運通公司的態度。

  在專訪裡面,面對記者「您為什麼想要購買運通公司」的提問。

  亞伯·史密斯說:「我剛來紐約剛賺到錢的時候,甚至連豪華酒店都不怎麼會住。是運通幫了我,它非常優秀的高級客戶服務,讓我在這方面避免了許多麻煩,節省了大量時間。我想要更好的享受運通在這方面的服務,那我覺得成為它的老闆,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記者又提問——「不是因為運通對太平洋銀行作用大才收購的嗎?」

  「單純從這方面考慮的話。我覺得bok銀行、加拿大皇家銀行、蒙特婁銀行、加拿大帝國銀行等等等,它們有更大的性價比。」

  「尤其是加拿大帝國銀。它在加拿大有900家分行,在美國也有100多家分行。關鍵是它便宜,它的市值現在只有200億美元。我要是為了商業互補的話,我覺得收購它,才是太平洋商業銀行應該做的事情。因為那樣會讓我們一下子打開加拿大的市場,成為北美區域性的大銀行。」

  「那您收購運通公司,主要是為了它的高級旅遊服務?」記者提問。

  「差不多是這個意思。當然了,它是個老品牌。擁有這樣一個老品牌,在某種方面也是個很好的選擇。」

  《紐約觀察家》的記者,在小型專訪里最後的一個提問是「那您有沒有什麼話,想對那些投資運通公司股票的投資者說的?」

  「有。但也只有一句話。」

  「什麼話?」

  「投資有風險,入股需謹慎。」

  採訪到這裡就結束了。

  這篇文章里,《紐約觀察家》的美女記者阿什莉,洋洋灑灑寫了兩千多個單詞,很長。

  但其實這次專訪根本就沒有發生,亞伯只是對大衛·瓊斯提了一句話。

  也就是專訪後面,對投資者勸告的那句話。

  其他內容全是阿什莉和總編迪蘭,一半瞎猜一半杜撰出來的。

  可這篇專訪隨著新一期《紐約觀察家》上市以後。

  短短的兩個多小時內,它就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在中午美股市場重新開放以後。

  上午狂升了1%的運通公司股票,開盤之後馬上就下跌了2%左右。

  隨後一路向下,等到三點鐘左右的時候,今天原本1%的上漲,已經只剩下5%左右。

  換句話說,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因為《紐約觀察家》這篇專訪的問題,它下跌了快七個百分點。

  但之後它下跌的速度就變慢了許多,原因是有專家、大師、精英評論員很快站出來。

  他們說這篇專訪極可能是亞伯·史密斯,故意放出來打壓運通公司股價的。

  亞伯·史密斯越是這麼做,就意味著他其實越看重運通公司股票!

  大家快點買啊,晚一點就沒有了。

  這些呼聲的出現,止住了運通公司暫時下跌的趨勢。

  但早上那種氣勢如虹的上漲,也無法重現就是了。

  而在專訪里,被阿什莉和迪蘭亂編一通的那幾家銀行的股票,在下午開市以後,都獲得了不同程度的上漲。

  尤其是加拿大帝國銀行,股價一直都很低迷的它,居然一個小時漲了5%多。

  這對加拿大帝國銀行的股東和投資者來說,毫無疑問是個意外之喜了。

  可這時候,這些被點到名的銀行,他們原本的投資者們,沒一個想在這時候賣股票的。

  大部分都是買入的更多,原因就是萬一亞伯真的對運通沒了興趣,過來收購這些市值更低更好收購的銀行呢?

  從這些投資者,還有運通公司那些投資者們的態度。

  其實就已經看得出來,登上福布斯排行榜第一名,和九一一出來救市以後。

  亞伯已經在美股市場上,擁有了僅僅只是言語,就能夠影響到股票漲跌的能力了。

  在美股市場裡,有這種能力的,之前其實只有巴菲特。

  所以巴菲特後來被禁言了,股神不被允許在媒體上,討論任何與股票、上市公司有關的話題。

  就是因為巴菲特的某些話,能夠影響到大量美國上市公司的股價。

  相比之下,索羅斯反倒沒有這種能力。

  他是華爾街的金融之劍,對外砍小國的時候非常好用。

  對內的時候,就算是索羅斯也得乖乖盤著,想割美國自己家的韭菜,也只得小心翼翼的來。

  原本只有巴菲特一個人有的能力,現在又多了一個亞伯·史密斯。

  就是估計巴菲特享受的待遇,亞伯可能很快也將遇上。

  就是他再也不能在媒體上亂說話了。

  啪——

  曼哈頓下城,

  查理布朗披薩店裡。

  坐在店裡面的索羅斯,把剛才蒂姆斯拿過來的《紐約觀察家》雜誌,砸在桌子上。

  這位油人金融資本家,微笑看著對面的亞伯說道:

  「加拿大帝國銀行?我覺得蠻不錯的,我覺得你應該收購它。」

  「好的,那就聽你的。有機會我就把它買了。」亞伯笑吟吟說道。

  昨天晚上酒會裡面。

  兩人約好了私底下談談。

  地點亞伯來挑,時間索羅斯來定。

  亞伯把地點挑在了查理布朗披薩店這裡。

  索羅斯更急,直接把今天約為兩人談話的日子。

  「想和我說些什麼呢。喬治,挪威那邊的事情都已經結束。你不會到現在還記恨我吧?你知道的,當時又不是我不幫你。當時是你拿不出讓我心動的好處,而挪威那邊拿出來了。」

  「你知道的。我們這種人,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你們不喜歡說出來,只是做。而我這個人,我不怕說出來。」

  「所以」

  亞伯朝索羅斯攤開雙手,「喬治,你想和我談什麼呢?」

  亞伯有一句話,索羅斯很贊同。

  那就是對他們這種人來說,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別看索羅斯是油人,很多時候也都在努力的維護油人集體的利益。

  但那主要也是因為他這麼做,可以給他自己帶來大量利益。

  油人作為一個龐大的金融、傳媒集體,他們聚集在一起,可以彼此提供幫助,成為一個強大的利益共同體。

  但如果有一天,背叛油人們帶來的利益,比讓索羅斯站在油人這邊的利益更大的話。

  索羅斯絕對會比誰都先對油人下手。

  真正的資本家連吊自己脖子的絞繩都能賣,何況區區種族?

  想到這裡,索羅斯輕聲開口道:「好吧,那我也不囉嗦了。我就直接說了吧。」

  「亞伯。」

  老傢伙看著亞伯,輕聲說道:「不知道你對華夏怎麼看?」

  聽到了華夏這個單詞,亞伯不禁精神一振,他忍不住道:

  「你想對華夏下手?得了吧,他們金融管制,水火不入,比烏龜殼還要硬。你還不如再去割一遍毛熊國呢。」

  「那倒也是。但我想說的不是華夏,我說的是華夏的港島。華夏本土水火不進沒錯,可是港島呢?」

  索羅斯看著主角。

  「港島」

  亞伯沉吟了下,故意笑著問道:「你這是想報仇嗎?」

  1997年的時候,索羅斯帶著肆虐東南亞的餘威,領著國際遊資來到港島。

  本來是想吃一波港島的,最後卻一無所得。

  這算是他不多的失敗經歷之一。

  亞伯故意這麼說,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