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

  第248章 四相之一 孫權認慫

  雖然在諸葛亮的獻策下,劉備決定了如何封賞孫權,但是他還需要一位使者去往江東傳達他的封賞。

  可是這使者卻不好找。

  孫權名義上是漢臣,但實際上卻是個狼子野心,擁有獨立軍事力量的人。

  儘管諸葛亮的獻策面面俱到,但是人心難測,誰也不能保證諸葛亮的計謀一定會成功。

  若是孫權昏了頭,因為劉備稱帝一事大怒,那麼斬掉劉備的使者亦不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若是將膽小之輩派往江東,到時候使者在孫權的死亡威脅下做出一些有辱國體的舉動,那麼這無疑會對新漢的權威造成巨大的打擊。

  而除了保證使者要有膽略,不懼死亡威脅之外,使者還要有機智的應變能力。

  因為按照常理推測,孫權可能會因為自身實力的問題,不會對劉備派遣的使者狠下毒手。

  但是孫權的為人秉性劉備與諸葛亮都很清楚,以他的性格,是極有可能在大漢使者到達江東後對他百般刁難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若是大漢的使者在面對孫權的刁難時,表現的很差勁的話。

  那麼孫權肯定會藉機將事情大肆宣揚出去,以此來打擊劉備所建立的漢朝的威望。

  從政治意義上來說,這是劉備第一次以漢帝的身份,向漢朝外藩派遣使者。

  這個使者的任何舉動都關係著新漢的威嚴,還會在一定程度影響著天下對新漢的看法。

  所以關於使者的人選,一點都馬虎不得。

  最後在百般考慮之下,劉備選擇了鄧芝作為出使江東的正使。

  從性格及才能上來說,鄧芝智勇兼備,在劉備踐祚後,鄧芝由尚書升任為侍中,以這種官位作為出使孫權的正使恰到好處。

  而且在之前公安之戰後,代表劉備前往永安與孫權簽訂盟約的也是鄧芝。

  在定下正使是鄧芝之後,關於副使的人選諸葛亮向劉備推薦了費禕。

  費禕,字文偉,江夏鄳縣人。

  費禕少時喪父,跟隨族父費伯仁生活,後費伯仁便帶著費禕遊學入蜀。

  劉備平定蜀中後,費禕便留在益州,並與汝南人許叔龍、南郡人董允齊名,這三人被益州人士贊成為:「蜀郡三傑。」

  本來蜀郡三傑的名聲在伯仲之間,但是經歷一次事件後,讓費禕的名聲成為三傑之冠。

  當初許靖喪子,董允與費禕正要一起出席葬禮。董允向其父董和請求車駕,董和便遣一乘鹿車給二人。

  董允見此,面有難色,費禕卻從容走前先上鹿車。

  及至喪所時,諸葛亮及益州諸貴人均已齊集,大部分人的車乘都很華麗。

  看到這一幕董允神色猶疑,而費禕卻晏然自若。

  等駕車人返回府中,董和知道了這件事後,他便向董允說道:「吾常疑汝於文偉優劣未別也,而今而後,吾意了矣。」

  因為董和的評價,費禕開始名聲大噪。

  也因為費禕在喪禮上的表現,所以諸葛亮從此對費禕開始注意。

  費禕的名聲劉備也有所耳聞,所以在聽到諸葛亮推薦費禕時,他便答應了讓費禕擔任出使江東的副使。

  在定下出使江東的正副使人選後,數日之後一支上百人的使團開始朝著江東進發。

  江東,建業。

  在建業城外的官道之上,一位身穿常服的威武男子正在帶著隨從視察著城外的稻田。

  這位男子周圍除了有數百位親衛之外,在他的身邊還跟著兩位孩童,分別為一男一女。

  這位男子正是江東之主孫權。

  那兩位孩童男的叫孫慮,女的叫孫魯班,分別是孫權的次子以及長女。

  本來作為江東的治所,建業城的治安一直很好。

  而或許是有著家族基因影響,之前孫權凡出遊時,親衛隨從都不會帶領太多。

  但是孫權的這個習慣,在遇到兩位名將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那兩位名將一位叫張遼,一位叫糜暘。

  而在這兩人之中,無疑糜暘給孫權造成的心理陰影更深。

  那一夜的割須棄袍之辱,孫權至今還記憶猶新。

  在有著悲慘往事的情況下,孫權徹底改變了他輕佻行事的習慣。

  今日孫權帶著兩位子女及數百親衛來到建業城外,並不是為了踏青。

  身為江東之主的他,是來視察城外稻田的收穫的。

  因為地域差異,所以南北方主要種植的農作物也有著很大的差別。

  雖然在目前華夏人民的主要主食是粟米,但是作為位於長江中下游的江東來說,最重要的農作物一直就是一種——稻。

  關於稻的種植,在華夏歷史上有著悠久的傳統。

  而江東一地之所以以稻米作為主要農作物,原因無他,那就是稻米實在太適合種植在長江中下游一帶。

  儘管這時的南方地域很多都處在未開化的階段,地廣人稀。

  再加上先進的農作技術都在北方,所以目前江東種植稻的方式還是以「火耕水耨」為主。

  但是因為江東的土地、氣候太過適宜稻的生長,所以江東的糧食產量一直不低。

  這便是屬於老天的恩賜。

  正因為江東這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歷史上曹魏與季漢都曾經因為糧食而錯過許多戰機,但是東吳卻一直沒有這種煩惱。

  甚至孫權可以因此單單憑藉江東一地,拉起十萬大軍四處征伐。

  軍民以食為天,糧食可以說是保障一個勢力繁榮昌盛的根本。

  只是之前公安一戰時,江東的數年存糧被糜暘付之一炬,這讓江東的元氣大傷。

  所以在今年秋收之時,擔憂國內民生的孫權才會親自出城視察稻田。

  孫權站在官道上看著下方綿延無際的稻田,他的臉上終於流露出一些喜色。

  從孫權的目光望去,整片稻田中滿布著稻穗,而每棵稻穗都看過去十分飽滿。

  當一陣微風吹來,鼻間聞著陣陣充滿稻穗香氣的孫權,臉上的喜意更甚。

  看來今年會是個好收成。

  只要有糧食,江東的元氣就能快速恢復。

  孫權指著身下的稻田對著一旁的孫慮言道:「慮兒記住,稻乃我江東國本。」

  孫權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教導之意。

  而臉色蒼白的孫慮在聽完孫權的教育後,他很是乖巧的對著孫權有模有樣的一拜,對著孫權言道:「孩兒記住了。」

  看著孫慮這副乖巧的樣子,孫權的臉上的笑容愈發美麗。

  正如他所說,稻是江東的國本,但現在唯一在他身邊的兒子孫慮,又何嘗不是江東的國本呢?

  之前孫權傾心培養的長子孫登被他送去荊州,雖然在孫權的心目中,孫登依然是他最佳的繼承人。

  為了保護與培養孫登,他還派去江東的四個青年才俊作為孫登的伴讀。

  這一切布置代表著他對孫登的看重。

  但是身為江東的主人,孫權不會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在他的心裡,其實一直都做著一個最壞的打算。

  孫慮自幼早慧,他的表現雖然比不上孫登,但也不會差上太多。

  之前之所以孫權一直沒動過培養孫慮的念頭,主要是因為孫慮自出生以來,身體就一直不好。

  在當世這樣的孩子,是很難長到成年的。

  因為這種原因,在孫慮未度過十歲的關卡時,孫權是不可能將江東的未來放在孫慮身上的。

  所以孫權目前的打算只是在孫登不在江東的時候,在一些時機適當的點撥孫慮。

  他目前心中江東的未來,還是孫登。

  而作為孫權長女的孫魯班在聽到孫權的話語後,她立馬嘟起嘴來拉著孫權的衣角說道:

  「父親,為何只教導慮弟,而對魯班不聞不問?」

  孫魯班身為孫權的長女,今年不過九歲。

  孫魯班年紀雖小,但是她繼承了母親的優良基因,長得粉雕玉琢的很是可愛。

  當嬌小可愛的孫魯班拉著孫權的衣角,說出吃醋的言語時,孫權的慈愛之心大盛。

  他一把抱起孫魯班捏著她的小鼻子笑著說道:「慮兒是男子,將來是要幫助為父成就大業的。」

  「而你是女子將來是要嫁人相夫教子的,自然不需要知道這些。」

  沒想到孫魯班在聽完孫權的話,她的小臉似乎都擠在一起表達她的不樂意。

  在孫權懷中的孫魯班似在闡述志向言道:「女子亦可有大為!」

  聽到孫魯班如此說的孫權,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一位不足十歲女童說的話,孫權只當做是一個笑話而已。

  可是孫權不知道的是,將來她的女兒孫魯班真的用自己的行為,完成了她今日所許下的志向。

  就在孫權沉浸在良好收成與天倫之樂的歡喜之中時,他的近臣是儀手中拿著一封情報,快速得來到孫權身後,對著他稟報導:

  「至尊,劉備數日前在成都登基稱帝,自續漢統。」

  是儀的聲音並不大,但是當這句話落到孫權耳中時,孫權本來還在流露笑容的臉色,一下陰沉了下來。

  陰沉的可怕。

  似乎察覺到孫權情緒的轉變,方才還敢向孫權撒嬌的孫魯班,現在馬上在孫權的懷中變得極為乖巧。

  孫權眼神中的冷色,正在快速地集聚著。

  他將孫魯班放在了地上,而後讓一旁的侍者將孫魯班與孫慮都帶走。

  當孫魯班與孫慮都離開後,孫權終於再也忍耐不住他心中的情緒,他言語中帶著冷意說道:

  「漢帝?他配麼?」

  在當初孫權從永安歸來後,他便一直在建業城中勵精圖治,希望能儘快地將江東的元氣給恢復過來。

  當然閉門自守是行不通的,所以孫權回到建業後,往北方及成都派出了大量探子。

  因為探子的存在,所以孫權之前就知道曹丕通過禪讓稱帝的事。

  而相比於曹丕稱帝一事,劉備稱帝讓孫權感到更氣憤。

  因為曹丕是代漢稱帝,從名義上根本不能對孫權造成威脅。

  孫權完全可以以漢臣身份,對曹丕的皇帝身份不承認。

  但是劉備稱的是漢帝!

  大漢四百年天下,誰人曾經不是漢民?

  現在劉備稱帝國號為漢,那他孫權算什麼?是他劉備的階下之臣嗎?

  孫權越想心中越氣憤,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

  但因為有著旁人在,所以孫權還保持著最後一絲理智。

  因為心中的氣憤,孫權聲音中的冷意越來越盛,他用冰冷的語氣問是儀道: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消息?」

  孫權的語氣讓是儀知道了,孫權現在很憤怒。

  但是有一則消息他卻不能不稟報。

  於是在遲疑之下,他支吾地對著孫權說道:

  「根據探子報回的消息,就在上個月,糜暘以詐降之計敗殺曹仁,斬首魏軍數萬!」

  孫權在之前並沒有在漢興郡安排多少探子,因為漢興郡地勢險要,要想將其中的消息傳遞出來並不容易。

  再加上時間沒有過去多久,所以西城一戰的消息還沒有大範圍的傳開。

  當西城一戰的戰況在成都傳開後,江東的探子方才得知此事。

  然後江東探子就急忙將劉備稱帝,及西城一戰的兩個重磅消息快速傳動江東。

  當聽到這個消息後,孫權的眼神中浮現巨大的震撼之色。

  他轉過頭用驚疑的目光看向是儀,似在求證著這個消息的重要性。

  自曹操起兵以來,魏軍善戰的名聲早已名揚天下。

  而且自古以來,南方多受北方歧視。

  在這樣的情況下,糜暘能斬殺數萬北方士卒已經算是令天下震動的大捷。

  至於曹仁被糜暘所殺一事,更是讓孫權感到不可思議。

  曹仁那是早在曹操時期,就追隨左右屢立戰功的大將。

  而在曹操死後曹仁憑藉著資歷與身份,便已經成為曹魏方面的第一大將。

  這樣的人物,在曹魏中的地位可以說僅在曹丕之下。

  但就是這樣的人物,竟然都死於糜暘之手?

  面對孫權驚疑不已的詢問目光,是儀堅定的點點頭。

  雖然他在收到這個消息時,反應比孫權還失態。

  但是這個消息早在成都城內外傳開,想來不會有錯。

  確認消息無誤之後,是儀也只能在心中發出沉重的感慨——不愧是他。

  在是儀點頭之後,饒是孫權如何不可置信,但他卻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

  而就是這個事實,讓孫權一直握緊的雙手馬上就鬆開,然後他心中的憤怒亦在快速的消散著。

  他眼中的冷意,更是頃刻間消失不見。

  隨後是儀稟報導:「劉備已經派出使團來封賞至尊,不知我江東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如何應對?

  還能怎麼應對?

  孫權強制壓住內心的震撼對著是儀言道:「仔細探查天子使者行蹤,使者到來之日,孤當十里相迎。」

  若是沒有糜暘的西城一戰,孫權聽到劉備在自稱漢帝後還敢派使者來,他肯定會氣的暴跳如雷。

  但現在他已經改稱劉備為天子了。

  雖然孫權的性格很多面,但他一直有一個很鮮明的性格特點。

  勾踐之奇:白話文講就是打不過就認慫。

  很明顯現在的江東,就是打不過糜暘。

  所以他果斷認慫了。

  今天2章~

  我要月票~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