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至情無情

  求人辦事,還要啥自行車啊!

  坐不坐的都無所謂。

  把戶口問題解決了就行!

  王揚想得倒是很開。向劉昭擺擺手,使了個眼色。

  劉昭也沒辦法,只好自己先坐下,向老友表明來意。

  豈料宗測剛聽了個開頭就打斷劉昭,表現得很抗拒。

  「別說了別說了!這種俗事你還找我,你這也太瞧不起我了!再說我又不懂這些,你要是想辦什麼事,直接找宗睿!」

  劉昭道:「你兒子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和你一樣是倔脾氣,這種事你若不開口,他哪能應我?」

  「不管不管,這些俗事我從來不管的,你又不是不知道。連你郡學要倒的事我都沒管,弄假戶籍這種事我就更不會管了。」

  劉昭皺眉:「什麼叫假戶籍?人家本來就是琅琊王氏的,只是以前沒上戶現在補辦一下,怎麼能說——」

  「扯淡!士族哪有補辦的?真要補辦也是人琅琊王氏找尚書省協調,你跟著操什麼心?不說這個了。話說你郡學是不是真要倒了?那你跟我改玄學吧,儒家那一套真的沒意思。」

  「放屁!」

  劉昭急了,也不慣著,敢詆毀學問,就是老朋友也要罵!

  「我不來說你老莊虛談,你也別詆毀我孔聖大義!便是郡學倒了!我也堅守善道,九死不悔!」

  宗測雙手交疊於腦後,緩緩躺下,翹起二郎腿,閉上眼睛:「且有大覺而後知此其大夢也,而愚者自以為覺,竊竊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

  這是《莊子·齊物論》中的話,意思是愚蠢的人被困在大夢中沒醒,但還自以為醒了,說什麼君啊臣啊的話,實在是鄙陋極了。而儒家是最講君臣名分的,所以這句話正刺了劉昭剛才說的「孔聖大義」。

  劉昭有求於宗測,只能不理他的諷刺,窩著火,繼續懇求道:

  「我知道你對儒學的態度,所以郡學的事我也沒找你幫忙,只是這件事非得你出面不可。你就看在咱們這麼多年交情的份上,幫我這一回,好不好?」

  宗測懶洋洋道:「我是學莊子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莊子最講無情,你跟我談什麼交情?」

  王揚突然插話說:「莊子不是無情,反而最深情。」

  劉昭神色一僵。雖然他是研究儒家的,但也知道莊子提倡無情。王揚這話,明顯是違背常識的。不過也不怪他,年紀如此小便學通《尚書》,大概沒有時間涉獵道家典籍。

  宗測壓根兒沒太當回事,輕笑道:「你怕是連《莊子》都沒讀過吧。」

  王揚平靜說道:

  「老子云:『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只有當親人之間缺乏孝慈時,人們才會去提倡孝慈。

  只有當國家昏亂危亡的時候,忠臣才能凸顯。

  同樣的道理,

  什麼樣的人才會高呼『無情』之道?

  那便是懷著深沉感情的人。

  太上忘情,最下者不及情,

  不及情的人更談不上有情還是無情。

  只有一往深情,被深情所苦的人才會嚮往無情,琢磨出無情之道。

  《莊子》書中常嘆『可不哀邪』、『不亦悲乎』、『悲夫』、『豈不亦悲哉』,這些悲嘆林林總總,不下二十幾次,真正無情的人又豈會說這些?」

  「之顏......你......」

  劉昭大為震驚!

  他一直以為王揚儒學中人,沒想到居然能談老莊?!

  宗測也坐了起來,上下打量著王揚,表情嚴肅起來:「莊子妻死,莊子鼓盆而歌,不是無情是什麼?」

  王揚反問:「若真無情,又何必鼓盆?何必歌之?

  此乃無可奈何,作曠達語以自解。

  鼓盆而歌,不過是長歌當哭之意!

  天下事,一遇無可奈何,最是蒼涼。

  阮籍母死,阮籍下棋食肉,蒸肥豚,飲酒三斗,何也?

  以放肆不近情理之行,欲遣心中塊壘矣!

  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真正薄情之人,又何來相忘之說?

  薄情人不必忘情,唯深情者才需忘情。

  所謂『不如相忘』,不過感嘆之言,看似無情,恰是多情語。

  所以說大音希聲,大雪無痕,至樂無樂,至情無——」

  宗測「哎呀」一聲跳了起來,全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聲音顫抖:

  「至情無情!至情無情!說得好,說得好啊!我讀《莊子》四十幾年,竟沒參透!」

  他衝上去拉住王揚的手,把他拉到山濤的座位上:「來來來,王老弟,你坐這兒,接著說!」

  劉昭還處於無比震驚之中,直愣愣地看著王揚:「之顏,你,你怎麼,什麼時候.......」

  「別打岔別打岔!」宗澤擼起袖子,揮手打斷劉昭。

  王揚也站累了,順勢坐了下來,為了解決戶口問題,繼續說道:

  「莊子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

  故設奇言怪談,眇末宇宙,戲薄聖賢,狀似詼諧之辭。

  人皆知屈子之哀怨,而不知莊子之哀怨。

  屈子之哀怨在一國,而莊子之哀怨在天下。

  屈子之哀怨在一時,而莊子之哀怨在萬世。

  《莊子·在宥篇》中說:『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楊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而儒、墨乃始離跂攘臂乎桎梏之間。意,甚矣哉!』

  能出如此悲天憫人之語,豈是無情者哉?

  此即所謂『天下沉濁』,而儒、墨皆不能救,故莊子思其說以矯天下之弊而歸於正也!」

  「說得好!說得好啊!」

  宗測一拍大腿,得意洋洋地看向劉昭:

  「怎麼樣,你總說老莊消極,無益世道,卻不知莊子有如此憂世情懷吧!」

  劉昭沒好氣地說道:

  「你得意什麼?你不也是才知道的嗎?」

  宗測熱切地招呼王揚:「來來來,王老弟,你起來,別坐山濤這兒,坐嵇康這兒!你這番高論,當得此座!」

  「沒事,我坐這兒挺好。」

  「這怎麼能挺好呢!山濤豈能和嵇中散相比?!」

  宗測堅持要給王揚換座,王揚也只好「客隨主便」。

  「王老弟,你接著說。」

  宗測搓著手,表情殷切,臉頰似乎因為興奮而泛紅。

  王揚續道:

  「莊子言蝸國相爭,伏屍百萬。言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之顏!」劉昭見王揚言辭出圈,立刻制止,然後警惕地看向四周。

  此時南齊建國不過十一年的時間。開國皇帝齊高帝(也是當今天子的父親)當年可是劉宋王朝的臣子,掌權之後效仿曹丕,逼宋帝禪讓,這才奪得天下。所以莊子所謂「竊國」的話題,實在是犯了朝廷的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