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大戰來臨

  就在陸誠用心經營遼南四衛的時候,遼東其他各地卻是並不平靜,原因很簡單,朝廷沒有錢再給遼東的將士們發放軍餉了。

  熊廷弼一再向朝廷申請糧餉,可朝中大臣們卻一直推三阻四,並不想再繼續給遼東提供糧餉。

  與此同時,朝中一些官員也認為熊廷弼只知防守,不知進攻,徒耗錢糧,愧對朝廷的信任。

  也就在此時,遼東巡撫王化貞向朝廷上書,建議用百萬帑金,極力款待蒙古人,與蒙古人合兵一處,一同進攻後金。只要能夠徹底解決後金,以後就不用再長期養著遼東的十幾萬兵馬。

  朝中有不少大臣正在反對熊廷弼,此刻也都站出來支持王化貞的策略。

  於是,朝廷拼湊出來幾十萬兩白銀,派遣使者前往草原,面見草原上的林丹汗。

  林丹汗此刻正是缺錢的時候,見到大明送來的銀子,立刻就收下了,還承諾會派出40萬大軍幫助大明攻打後金。

  這個消息傳到京都,立刻引起朝堂上的震動,許多官員都是興奮起來,喊著要一戰平遼東。

  為了確保勝利,朝中不少官員還建議,從全國各地再次抽調兵馬,全部集中到遼東,會合草原上的蒙古大軍,一舉平定建州女真。

  消息傳到遼東,熊廷弼也是一聲長嘆,他深知現在還不是和女真決戰的時候,可朝堂上下已經達成了一致意見,即便是熊廷弼不想開戰,也無法阻止了。

  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天啟皇帝下令,讓全國各地的衛所調集兵馬北上,由遼東巡撫王化貞統一指揮調度。

  此時的後金,經過這半年來的休養、發展,實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去年在遼東接連碰壁之後,努爾哈赤轉變了發展策略,一方面繼續壓迫李氏朝鮮,從李氏朝鮮搜刮各種糧食物資。另一方面,努爾哈赤和草原上的科爾沁部進一步加強往來,近期已經正式結盟。

  同時,藉助去年的草原天災,後金也收攏了一大批逃亡過去的草原騎兵。

  有了足夠的兵力和糧草之後,後金也在醞釀著一場新的戰爭。

  不過,這次後金的目標卻並不是遼東,而是林丹汗的察哈爾部。

  如果後金能夠吞併察哈爾部,就可以對遼東形成東、北、西三方面包圍,甚至可以在關外截斷遼東與關內的聯繫。

  陸誠得知這些情報之後,也是有些無奈,以陸誠現在掌握的兵力以及武器裝備,還無法在野戰上對抗後金大軍。

  如果是守城戰,遼南四衛的任意一個城池,都不是後金能夠攻下的。

  但要打野戰,陸誠手下的基本還都是步兵,並不能贏得戰爭的主動權。

  想到此處,陸誠一邊讓後勤方面加緊對新式火器的生產,一邊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後金如果進攻林丹汗,林丹汗肯定打不過。大明軍隊如果北上草原,與後金開戰,必定會被後金的騎兵逐步消滅。

  萬一發生最壞的情況,遼東損失大部分兵力,後金又吞併了科爾沁和察哈爾部,陸誠這邊與關內的補給線就可能受到威脅。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陸誠又多派了一些人手下江南,儘可能多的購買船隻,打通一條海上運輸線,通過渤海加強金州衛與登州府的聯繫。

  當然,這些只是做好最壞的打算,陸誠也會儘量給後金製造一些麻煩,讓他們無法全力攻打察哈爾部。

  必要之時,陸誠也會讓特戰隊帶著新式步槍出馬,伺機暗殺掉後金的一些高級將領,甚至直接幹掉努爾哈赤,為自己的發展爭取時間。

  時間一天天過去,從各地調派到遼東的兵馬,也在逐漸向著關外匯聚。

  然而,此時大明各地的衛所早已糜爛不堪,各地的遷戶所吃空餉的情況也早已經超過了半數,根本調派不出多少兵馬。

  經過一段時間的集結,從兩湖兩廣,江浙一帶,總共集結了4萬多兵馬,調派到了關外。

  至於中原和西南、西北各地的兵馬,也都還在陸陸續續的趕來。

  一場大戰即將展開,陸誠手下的火器工坊也在全力開工,生產新式步槍。

  經過這幾個月的磨合,火器工坊又培養出一批熟練的工匠,再加上生產環節的優化,現在每個月已經可以生產出步槍一百支,騎槍一百六十支。

  當然,那些騎槍也只是槍管短一些,射程近一些,也完全可以拿來當做步槍使用。

  與此同時,陸誠還派出了一批人手,在沿海一帶占據一些海島,組成海盜團,時常進入後金和李氏朝鮮的占領區,進行劫掠,騷擾。

  遼南的金州衛,也已經與登州府的蓬萊之間,建立了穩定的航線,可以從登州府運送各種物資到達金州衛,為遼南提供補給。

  當然,這些都算是後路。

  天啟元年八月,後金集結五萬八旗軍隊,外加三萬多蒙古騎兵,號稱十五萬大軍,從遼東北方的科爾沁部,向西南進軍。

  察哈爾部的林丹汗第一時間召集草原各部落的兵馬,準備在草原上與後金展開大決戰。

  然而,此時的草原各部已經不想再聽從林丹汗的指揮調動,都不願積極配合。

  最後,林丹汗調集了察哈爾部所有兵馬,再加上喀爾喀部和土默特部的一部分兵馬,總共竟然只有四萬多兵馬。

  面對來勢洶洶的後金大軍,林丹汗不得不向大明求援。

  正在遼西接收各地兵馬的王化貞,立刻向朝廷上表,請求出兵援助林丹汗。

  朝廷也是第一時間同意了王化貞的出兵請求,並讓熊廷弼調動遼東的各部分兵馬,配合王化貞,與後金大軍展開決戰。

  不得不說,這大明朝廷的騷操作,還真是一波接著一波,自己還沒有完全緩過勁來,就想著和敵軍決戰了。

  陸誠接到熊廷弼的調令之後,也只能從遼南四衛抽調兵馬,準備北上了。

  不過,陸誠可不準備讓自己的兵馬去參與正面決戰。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積累,火器工坊又造出了三百支步槍,四百支騎槍,以及八門簡易版迫擊炮。

  迫擊炮這種大殺器,陸誠暫時還沒有準備暴露出來,只是留在海州衛的倉庫里,並進行了嚴格保密。

  至於那些新式步槍、騎槍,除了一部分裝備特戰隊和偵察大隊之外,其餘的全部用來裝備步兵,組成了一支五百人的火槍隊。

  原本100人的特戰隊,在形成了成熟的戰鬥力之後,也進行了進一步的擴編,人數已經達到了三百人,並分為甲、乙兩級特戰小隊,分別應對不同的任務需求。

  在沒有出現手槍、半自動甚至全自動步槍之前,特戰隊即便是再優秀,也需要一定的人數基礎,才能完成各種超難度的任務。

  就比如遠距離的狙殺目標,如果有一把高精度的狙擊步槍,一兩個人就可以完成狙殺任務。

  可由於步槍的限制,現在就算是在三百米外狙殺目標,也需要幾個甚至十幾個精準射手同時射擊,才能保證很高的成功率。

  在近距離作戰時,陸式步槍每分鐘兩三發的射擊速度,也是大大限制了火槍的威力。

  因此,陸誠手下的特戰隊員雖然已經裝備上了步槍,可弓箭和弓弩仍舊是很重要的武器。

  如今,兩百人的特戰隊,也被分配去執行了各種各樣的任務,有的去協助情報處工作,有的去協助海盜團發展,有的在草原和後金執行偵查破壞任務,有的則是在遼南四衛負責協助防守工作等等。

  陸誠這一次,只帶了五十名特戰隊,五百名騎兵,外加從遼南四衛抽調的四千步兵,總共不到五千兵馬,去參與這一次的大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