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各自為戰比利時,團結一致英格蘭!
其實早在歐洲杯首輪對陣義大利的比賽,比利時就出現過這個問題。
本應該由德布勞內來擔任前場組織核心的角色,然後由阿扎爾來擔任邊路爆破手的角色,然後分工合作,各司其職。
然而,阿扎爾需要球權來進行突破,從而撕開防線,然後再通過直接攻門或者分球來製造威脅;
可是,德布勞內也需要球權來組織調度,通過開闊的視野,施展他的精湛傳球技術。
可是,就是兩人在場上功能無法兼容,甚至都搶著來分配球權。
所以,如何分配球權?
方法很簡單:
誰擁有更高的戰術地位,誰就擁有更多的球權!
而在比利時國家隊之中,前場戰術地位最高的,無疑就是年少成名的阿扎爾!
剛拿到球的阿扎爾,面對著沃克這個英超老對手,也不敢大意。
草!
又是他?!
在阿扎爾曾經對位過的所有英超右後衛之中,他認為最難纏的,毫無疑問就是面前這個傢伙!
作為足壇獨一份的「出雞型」邊後衛,沃克身體素質爆炸,要身體有身體,要速度有速度,防守非常硬朗。
尤其是邊路單防能力,更是現今英超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無論是利用節奏變化過人的邊鋒,還是利用純速度煲湯的邊鋒,在沃克面前,都難以占的便宜。
前者有節奏變化,即便能過了沃克,但沒有速度拉開距離,也會被沃克回追破壞;
而後者則是速度不夠沃克快,剛將球趟出去,就被更快的沃克卡住線路,斷下皮球。
只有那種既有腳下技術,又有速度的邊鋒,才能夠過掉沃克,甚至完全擺脫他。
可這樣的邊鋒,整個足壇屈指可數。
而在整個英超聯賽,能夠在與沃克的一對一之中稍稍占據上風的,就只有凌峰!
當然,凌峰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夠過掉沃克,達到威脅對手球門的目的。
但是,相比起其他邊鋒,也只有他才會讓如今被廣泛認為是英超第一右後衛的沃克,心生「防不住」的念頭。
而作為隊友,看到沃克單防阿扎爾的畫面,凌峰突然覺得非常的安心。
「阿扎爾在邊路拿球.」
「沃克正在盯防他」
「這樣的畫面,英超球迷們肯定不會陌生了.」
只見沃克先且戰且退,面對阿扎爾的推進,絲毫沒有出腳的打算。
或許是身體狀態還沒有恢復到巔峰,又或者有點忌憚沃克,阿扎爾並沒有立即向前突破,而是繼續小碎步帶球,利用身體晃動來引誘沃克移動身體重心,尋找突破的最佳時機。
然而,帶著帶著,沃克已然適應了他的盤帶節奏,突然一個箭步,搶先上身體一擠,便將措不及防的阿扎爾扛開,將球搶了下來!
見狀,回撤到中場的凌峰,立即呼喚出聲:
「凱爾!」
聞言,沃克抬頭看了一眼,便立即送出一腳貼地直傳,將球交給了凌峰。
可還沒等凌峰轉身,身後殺到的納英戈蘭,直接抬手一把將其推倒!
嗶!
主裁當即吹響了犯規的哨聲!
然而,天不怕地不怕的「球場屠夫」納英戈蘭,卻是對上前的主裁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解釋道:
「嘿!我都沒用力!這是合理的身體衝撞!」
「你已經上手推人了!這毫無疑問是犯規!」
「他自己倒的」
見狡辯沒用,向後退去的納英戈蘭不忘給坐在草皮上的凌峰,送上一個挑釁的眼神。
而凌峰也不甘示弱,則是眼神一厲,瞪了回去。
仿佛在說你瞅什麼瞅?!
這波回擊,也是讓納英戈蘭有些意想不到。
這時,場邊的比利時主帥威爾莫茨,也是給納英戈蘭這個及時的戰術犯規,送上掌聲:
「幹得漂亮!」
本場比賽,威爾莫茨安排了雙後腰之中跑動能力更出色的納英戈蘭來盯防凌峰。
他給納英戈蘭的任務,就是:
「無論那個七號在哪裡拿球,都不要讓他拿球轉身!」
這也是為什麼一上來納英戈蘭就給凌峰來這麼一個下馬威的原因。
只不過,凌峰並沒有被納英戈蘭的兇橫所震懾。
用眼神做出回應之後,他順手整理了一下白色的球襪,然後直接將球開出,繼續神情自若地跑位、接球。
只不過,比利時人卻沒有輕易放過他!
接下來,每當凌峰想要拿球,納英戈蘭就會立即上前貼住他,然後上下其手,讓他無法輕易轉身。
對於這樣的防守強度,凌峰早已習慣。
即便身上有著【高級反傷卡】這樣的「球場治惡神器」,只要納英戈蘭膽敢對自己惡意犯規,就會自食惡果。
但凌峰也沒有過多拿球,故意引誘納英戈蘭對自己粗野犯規,而是通過不斷的跑位接應,讓納英戈蘭在自己身後疲於奔命。
並不是他不想將納英戈蘭這種球場屠夫搞下場,而是不希望用這種手段來取得勝利。
【反傷卡】本是對他個人的保護道具。
當然了,如果納英戈蘭非要對他惡意犯規,想要廢了他。
凌峰也不介意讓這個球場屠夫嘗嘗被自己搞斷腿的滋味!
而在不斷的跑動游弋之下,納英戈蘭根本跟不上凌峰。
即便他想要利用犯規來打斷這位三獅核心的節奏,也無從下手。
這也讓納英戈蘭表情越來越難看,不由在心裡罵了起來:
「該死的小子!怎麼就像是泥鰍一樣!」
比賽開始之後,比利時的進攻意圖直接拉滿。
從前場幾人位置如此前壓就可以看得出來,比利時也是想要以攻代守,儘可能地利用出色的進攻能力,儘快撕開英格蘭的防線,從而取得比分上領先。
可是,場上的比利時眾將似乎在「搶開局」以及「穩步推進」的兩種想法之中,舉棋不定。
每每控球時,本想由後衛將球傳遞給後腰,後腰再將球交給然後層層推進。
可是,英格蘭採取了高位逼搶的戰術,前場球員直接壓到了後衛身前。
並且通過中場的菱形站位,對比利時的出球後腰維特塞爾進行包夾,讓其不敢拿球組織調度。
這就逼迫比利時的後場球員要麼將球分邊,要麼就直接起長傳。
可是,長傳高球對於還沒有增肌的盧卡庫來說,可不是十拿九穩的。
無論是斯莫林還是卡希爾,都能夠力壓他,搶到高球的第一點。
如果前場中鋒無法控制住球權,長傳只是送球權罷了。
而中路德布勞內得到主教練的指示,並沒有回撤接球。
所以,這就導致比利時後場的出球點變得十分有限。
中衛拿球,抬頭觀察了一下,就只能在瓦爾迪的上搶之前,將球分邊。
然後邊衛再將球交給左路的阿扎爾來處理。
這也是比利時的常規戰術套路——將球交給阿扎爾,讓他來發揮!
阿扎爾確實有持球推進和組織的能力,也是全隊持球進攻最出色的球員。
可是,比利時在進攻時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團隊協作能力不足。
前場空有阿扎爾、德布勞內、盧卡庫、卡拉斯科這樣的天才球員,卻各自為戰,根本打不出有效的傳切配合!
而導致這樣的原因,有二。
一是德布勞內球權不多,無法從容組織進攻,梳理節奏;
二是身為隊長的阿扎爾,持球又過多,本場比賽顯得格外的獨!
或許是受到媒體和隊友的批評,阿扎爾更加想要在比賽之中拿出好表現,證明自己是有能力成為比利時隊長,也有能力帶領球隊在關鍵比賽之中取勝。
立功心切之下,就導致他更加沉迷於個人的盤帶突破。
可是,在沃克的單防,以及亨德森的協助之下,阿扎爾在左路屢次拿球,卻是屢次被斷下球權。
相比起上一輪血洗匈牙利,過人如麻的「扎球王」,完全是天壤之別!
而阿扎爾幾次的突破無果,也是讓隊內另一名核心德布勞內感到不滿。
尤其是自己附近已經出現明顯空位的情況之下,阿扎爾也沒有將球傳出來,耽誤了球隊的進攻。
而德布勞內也是著名的「壓力怪」
如果隊友踢球不合理,或者踢得菜,他也是會直接抱怨或開噴。
在狼堡時期就跟隊友在比賽之中爭吵過。
只不過,這是在國家隊的關鍵比賽之中,再加上阿扎爾是隊長,職業素養讓他不好將情緒波動表現出來。
不過,幾次下來,他也不靠近左路接應,而是來到右路活動,讓卡拉斯科內收中路。
場上雙核各自為政,也是讓球隊前場進攻配合撕裂感極強,進攻套路非常好捉摸。
反正只有兩種,要麼就是阿扎爾在左路盤帶過人,創造機會;
要麼就是德布勞內在右路拿球組織,與隊友打配合,從而製造威脅;
至於中路的盧卡庫,則是被斯莫林和卡希爾兩位猛男夾得死死的,連球都拿不到.
相比之下,英格蘭的隊內氛圍和凝聚力,要更加好一些。
隨著雙德落幕,英格蘭老一輩球員的俱樂部競爭思想,也隨之退出了國家隊。
新生代的英格蘭球員們,則是在場下圍繞在魯尼這個唯一的球隊領袖身邊。
在場上,則是圍繞著凌峰這個唯一的戰術核心。
而讓三獅軍團團結一致的關鍵,就是如今的球隊隊長兼更衣室領袖——魯尼!
從14年雙德退出國家隊之後的兩年裡,魯尼漸漸明白,以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是無法帶領這支青黃不接的三獅軍團完成黃金一代都無法做到的成就。
所以,他更加願意退居二線,讓出更多的戰術自由度,讓進攻重任交給被寄予厚望的凌峰。
而這樣的讓權,反倒是讓球隊的進攻變得越來越流暢,勝利也是一場接一場。
當然,這也得益於霍奇森對於凌峰的全力支持,以及凌峰個人實力得到了隊友們的廣泛認可。
如今魯尼在三獅軍團的戰術角色,就像是當年那支統治歐洲的紅魔曼聯十分相似。
當年,魯尼在曼聯給C羅當僚機;如今,魯尼在英格蘭給凌峰當僚機。
因為魯尼並沒有像C羅那樣,身上擁有著霸氣外露的領袖氣質,能夠挑起大梁。
事實證明,無論是在曼聯這麼多年,還是在三獅軍團,他似乎更加適合當一個輔佐的二當家角色。
在核心的身邊打打下手,而不是成為鋒線頭牌,才是他最能夠發揮自己的位置!
不過,作為英格蘭近十五年最出色的前鋒,魯尼並不是沒有獨挑大樑的能力。
在C羅離開之後的09~10賽季,魯尼終於被弗格森扶正,成為紅魔曼聯鋒線核心,扛起了紅魔曼聯的進攻大任。
而那時的魯小胖,正值身體和技術的巔峰,再加上弗格森的戰術體系加持之下,打出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巔峰賽季。
然後那個賽季,球隊卻是丟掉了英超冠軍,錯過了創造英超四連冠偉業的機會。
緊接著,在接下來的兩個賽季里,作為球隊進攻核心的魯尼,在個人數據方面都不錯。
甚至在11~12賽季打進了職業生涯最高的27粒聯賽進球!
可是,球隊卻是在與曼城的英超爭冠之中,再次落敗。
無獨有偶,09~10與11~12兩次爭冠失敗的賽季,魯尼都交出了職業生涯最出色的進球數據。
直到2012年夏天引入范佩西,弗格森再次讓魯尼回歸副手位置,才得以奪回了英超冠軍。
當然,影響奪冠的因素太多太多。
球隊英超爭冠失敗,肯定不能怪魯尼進球太多。
而在如今年歲漸大,身體機能下滑嚴重的生涯末期,即便魯尼雄心依舊,想要扛起球隊的進攻大旗,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再加上凌峰以及凱恩在近兩年的快速崛起,魯尼也非常願意減輕身上的重擔,讓年輕人分擔一些責任。
這也是為什麼本屆歐洲杯英格蘭表現讓人眼前一亮的重要原因之一!
隨著比利時戰術的不明確,英格蘭在凌峰的指揮之下,慢慢掌控了場上的節奏。
當比賽來到第十三分鐘之際,英格蘭控球進攻。
亨德森拿球,便將球傳給了前面回來接應的凌峰。
而在背身的情況之下,凌峰非常清楚身後的納英戈蘭如影隨形。
所以,在接球的一剎那,凌峰並沒有用右腳停球,而是身形一側,作勢向左轉身。
然後騙得身後納英戈蘭向左側移動重心之際,卻是用左腳腳後跟將球向相反方向一磕。
下一秒,凌峰則是順勢從右完成轉身,一個猛然加速。
便從一臉驚詫的納英戈蘭身側,呼嘯而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