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他們兄弟姐妹幾個之中,唯有安和公主姜明嬋處事最為圓滑。
在朝野內外的名聲最為好,為眾人所稱道,更是宗室女眷們的榜樣。
不論是先帝在位之時,還姜奕登基之後,安和公主府都半點沒有失去皇帝的信任。
據說,新帝挑選皇后之時,便是還有著姜明嬋的幫忙。
如今朝野內外,恐怕少有人能夠逃脫她的籠絡手段。
姜思樂黑色的眸子閃過一絲亮光,眼神沉了沉。
「若非她小富即安,如若不然,就算是姜奕和文王兩個人加在一起,玩謀略都不是這個女人的對手吧」
姜思樂自言自語的喃喃道。
她跟阿義時等人說起,這些日子就要離京,讓他們收拾好行李,隨時準備走。
阿義時很是擔憂的看著姜思樂,這些日子可能是處於忙碌或者憂慮,姜思樂的面色比起當初更加的差勁了。
就在姜思樂走後不久,又有人來到了公主府。
這個人的身份高貴,竟讓是由姜明嬋親自拉人進門,陪坐聊天。
這個人,是專程為姜思樂前來的。
傅晟面色冷淡,似乎這冬日的風雪都夾雜在他的身邊,讓他整個人更加的不近人情,拒人於千里之外。
就在今日上午,他和一群紈絝子弟去酒樓喝酒的時候,聽見有人說起:「最近安和公主府的侍衛在陪著幾個蠻夷人出來閒逛。」
「也不知道是哪路的人馬,竟然還勞動了公主府的人。」
「這不簡單,改日叫駙馬出來喝酒,到時候問問就好。」
但是傅晟卻從這話語中敏銳的意識到了什麼。
他清楚的知道,安和公主因為曾經差一點就下嫁青夷的事情,對青夷人還有那群分不清楚部落的蠻夷人,草原人沒有多少好感。
那既然如此,為何又會讓護衛作陪?
駙馬的朋友?
傅晟下一秒就反駁了這個念頭,不可能,季停帆跟他也很是熟稔。
他們二人都是自小就在京城長大,可以說是從小到大都沒有幾次離開過京城,哪裡會有蠻夷人做朋友。
傅晟原本沒有打算去思慮這個事情,畢竟公主府的事情管他何事?駙馬跟他如今也沒有多少來往……
但是就像是電光火石一般,傅晟拿起酒杯的手猛地一顫。
既然公主府的人和青夷人沒關係,但是似乎有一個人和青夷很有關係,而且這個人似乎也和公主關係不淺。
傅晟知道自己可能是異想天開,畢竟一位嫁到青夷去的公主難道還真能回來嗎?
他明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但是心裡還是忍不住翻騰。
傅晟猛地飲下一杯酒,敏銳的繼續就著剛剛的線索思索下去,想要拔出讓他變得如此心慌意亂的源頭。
的確,倘若真是安樂,如今特別之時,想要隱瞞行蹤,選擇在安和公主府借住是正常的。
而京中除了王宮之外,恐怕安樂她最為熟悉的,就是安和公主府了。
那群蠻夷人,為何要跟著安樂回到大夏來?監視?間諜?
傅晟又滿飲下一杯酒,整個人心裡亂亂糟糟,似乎他這般的推測下,安樂回京的可能性增高了。
而且他的確是沒有其他的推測。
蠻夷人?公主府的護衛護送出行?
他越想,整個心就越按捺不住,似乎傅晟就真的看到姜思樂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一般。
除了心臟狂跳,就連整個人都一顫,似乎被自己的異想天開給嚇到了。
但是傅晟從來都是一個行動大于思考的人。
即使他也明白自己的這個推測很是站不住腳,且不論青夷人為何會放安樂回來?
那為何安樂回來還有帶著那群青夷人,那群人有什麼目的?安樂是被挾持的?還是她就是主謀?
回想到上次安樂公主帶兵直逼京都來看,似乎這一切都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
這還真是姜思樂能做的出來的事。
各種各樣的思緒亂糟糟的占領了傅晟的腦袋裡,他當機立斷,打算去一趟安和公主府,問個究竟。
就算是真的誤會,傅晟也只覺得沒有什麼。但只要有一點點,一點點的可能——想到這兒,傅晟的瞳孔不由的一縮,他仿佛聽到了自己的心臟砰砰砰直跳的聲音。
「只要有一點可能」
傅晟的目光變得堅定而又深沉,他站起身來,放下手中的杯盞,直直的快步離開了酒樓。
……
就在傅晟打算去公主府詢問安和公主姜明嬋的時候,這邊的姜思樂已經抬腳走進了崇光殿。
這次來,她是來說離別的。
如今她該做的已經做了,該看到的,該出手去管的也已經全都完成的差不多了。
似乎她已經沒有了繼續待在京都,待在皇宮的原因。
安樂公主不應該出現在京城,而姜思樂也應該回到泰山隱居了。
一切的一切都有著自己的歸處。
如果是執意固執,反倒是會弄巧成拙,惹來禍端。
姜思樂是非常不願意給現在的姜奕增添更多的麻煩。
姜思樂節走進崇光殿,殿內如今除了崇安侍立在龍椅的一旁,還尚未有其他人。
坐在龍椅上低頭忙碌的姜奕原本正在批改著奏章,聽見腳步聲,抬頭一瞧,對著姜思樂笑了一笑,面容和藹,宛如春風和煦,吹過人的面頰,留下一陣清涼。
「安樂來了。來坐一會,一會陪著朕一起吃些東西。」
姜奕的話語中帶著幾分的親昵和歡喜,皺起的眉頭也鬆弛了幾分,連帶這整個人都放輕鬆了些許。
對於這個血緣之上最為親近的妹妹,姜奕總是展現出自己溫柔的一面來,時時刻刻都想的十分周到。
這可能是幼時二人的相處方式有關係。
那時候,成貴妃聖寵正濃,母親總是被父皇霸占著,所以姜奕許多時候,比如下了課時,母親也見不到面,姜奕就總是跑去找那時候的安樂玩。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些年來,安樂公主之所以能在京中如此囂張跋扈,傲慢凌人,可以說除了老皇帝的寵愛,姜奕這位親哥哥的溺愛也是少不了關係的。
相比之下,身為二人生母的成貴妃,就是一位嚴母,對著安樂公主的禮儀、舉止要求要更為嚴厲。
跟姜奕面前,也是一番望子成龍的勉勵心態。
也正是因為成家還有成貴妃的努力下,姜奕在少年時就成為的太子,身份變得更加的尊貴,也更加的惹人妒忌
但成貴妃這位嚴母,似乎和安樂公主的母子關係就不怎麼好了。
主要來說,似乎是因為被養育的已經十分驕縱的安樂公主對成貴妃的管教很是不滿。
就回憶里來看,安樂公主沒有少抱怨過。
她似乎總以為,成貴妃最喜歡的女兒應該是姜明嬋。
畢竟姜明嬋總是舉止得體,能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和喜歡。連帶著安樂對這位大姐姐在暗地裡也沒有少吃醋。
而在安樂公主面前,這位安和公主姜明嬋就是母妃嘴裡的別人家的好孩子。
但總得來說,安樂公主的宮廷生活是很美好很幸福的。
想比較於外表柔弱內心剛強的姜沅兒,安樂公主可以說是從一生下來就沒有吃過苦。被所有人千嬌百寵般長大。真是捧在手心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姜奕似乎也是幼時就開始有了照顧妹妹的習慣,這個習慣也一直延長到了今時今日,似乎已經成了姜奕的一種本能。
面對姜思樂,姜奕似乎永遠都將她視為那個趴在床上,傻傻對著他笑的小安樂。或者是有惹了母妃不高興,鬼精靈的躲在他背後的安樂。
在姜奕的眼中,安樂似乎一直就是一個還需要他照顧,管教,甚至收拾殘局的孩子。
這邊,姜思樂隨便找了個位置落座,她今日也是一身素色的衣服,襯得整個人消瘦了許多,也清苦了許多。
或許是苦冬吧。
姜思樂一邊等著姜奕,一邊眼神望向虛空,久違的發著呆來。
姜奕批改奏摺的手顯而易見的加快了,在奏章上批註字跡也肉眼可見的變得潦草了起來。
又過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殿下的姜思樂已經喝完了崇安奉上來的一盞茶,而姜奕也終於停下了筆,站起身子來疏鬆疏鬆筋骨。
「可是等久了」
姜奕笑著和善的向著拿著茶杯發呆的姜思樂問道。
姜思樂將視線從虛空落到了站著的姜奕身上,帶著幾分的溫和,但嘴上卻抱怨道:「像你這般下去,哪日我來估計等到天黑了都吃不上東西……」
兄妹兩個說著話,崇安匆匆的出了宮殿的大門。
不一會端著膳食的宮女就恭謹的端進來還冒著熱氣的膳食。
今日的膳食很是豐盛,有粥有湯,多是滋補的東西。
姜奕盤子裡的餐食也跟她的差不多,不過多了一碗藥膳。
自從那次大病之後,太醫院的老太醫們是管的更加嚴了。
每日都要前來為姜奕把平安脈,如今就算不再吃藥了,但反倒是藥膳日日都不少。
而且這藥膳,崇安還得看著陛下吃上幾口。
畢竟前些日子的突然生病,不光嚇壞了太醫們,也嚇壞了崇安。
姜思樂在飯桌上可是不講究什麼食不言寢不語的。
她一邊用白瓷勺子舀起一匙粥,一面和姜奕說著自己打算離開京城的消息。
姜奕一邊點頭一邊吃的東西,雖然看著笑容收斂了一些,但是整個人卻並不驚訝。
姜奕想到過這個問題,如今姜思樂的身份特殊的很,特殊到即使是他,恐怕也不能留妹妹在京城久住,或者光明正大的住在京城裡。
依照姜思樂的身份和性子,其實隱居泰山最為妥當。至少如此,姜思樂明里有那群一半青夷人,一半久居青夷的大夏人的護衛們照顧著。
另外,在暗處,姜思樂的周圍也被姜奕安排的紅衣衛等人暗中保護著。
如此,比她在京城中居住要安全也自在的多。
只是苦了妹妹了。
姜奕一邊想著,一邊打算著從自己的私庫里再送些什麼給安樂。
就在兩個人一邊正吃著飯,一邊各自想著各自的事情時,忽然姜奕突然想了起來。
今日似乎也是文王入宮的時候,文王先前……似乎還派人給他傳信,想要見他一面。
想到這兒,姜奕突然放下湯匙,開口問姜思樂道:「今日文王也在宮中,他一會來拜見,你可想要見見?」
姜思樂被姜奕這乍一問,有些不明所以,不知所措。
她下意識的抬起頭望向姜奕,腦袋一懵,面上也是空白的一片。
姜奕看著她那副摸樣,樂呵呵的解釋道:「文王即將去西北大營做一軍主將,日後便再難見到他了。唉,你都是做太后的人了,怎麼還如此的稚嫩,曾經那帶著兵馬嚇到先帝的本事呢?」
說著說著,姜奕還感嘆起來,調侃起姜思樂來。
的確,姜思樂如今也算是青夷的太后,畢竟她是先單于烏咸明媒正娶的閼氏。從禮數上說,姜奕說的倒是也沒有錯。
但是姜思樂一想到烏咸那個心機深沉的男人就來氣,狠狠的給姜奕甩了個飛刀,就繼續低頭吃飯,不想搭理他。
不過上方的姜奕似乎是說的更加起勁了。
「怎麼,安樂不說話,朕就當你同意了?」
「你也好教教文王兵法,省的他整日還繼續寫信給朕吹噓他那番功績……」
說到這兒姜奕冷哼了一聲,似乎是對文王這自誇自耀的本事很是看不上。
姜思樂暗地裡翻起一個白眼,當初帶兵打仗的是李彥成又不是她,難道她要教大哥怎麼找靠譜的將軍嗎?
但姜思樂對這姜奕這這番話倒是沒有反駁。
見到姜思樂繼續不說話,只顧著吃飯的摸樣,姜奕笑容更深了,他倒是絲毫不在乎姜思樂的冷臉。
似乎在他的認識中,安樂從小到大對他冷面相對的時辰都沒有少過。至少安樂對父皇還會不情不願給個笑臉,但對他,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看來即使他成了皇帝,情況仍舊是一樣。
所以等到文王進殿後,見到的就是如此場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