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從外形上看,這就是一種老式的佛郎機炮,事實上從發射原理來說,它也的確是類似於佛郎機的後裝炮,只不過被佛耳山兵工廠的技師陳康做了改進罷了。這是第二種鎢鋼模鑄造的鑄鋼炮,它屬於六磅步兵炮,卻擁有著兩米的炮管長度,後部安裝子銃的凹槽被工具機打磨得相當平滑規整,看不出一絲毛刺。
子銃同樣是鑄鋼製造,與佛郎機炮的區別則在於母銃和子銃的接口處再非不夠平滑的水平接口,而是擁有十字螺紋卡筍的子母接口。
這是陳康被螺栓啟發出來的創意,子銃和母銃接口處各有四層十字螺紋,被四道缺口均分斷開成四個部分。這樣的接口只需對正插入再旋轉四十五度,兩邊的十字螺紋就會咬合,以起到密封作用。塞入子銃後,其後部空出的凹槽再塞入一塊阻鐵,就能讓兩邊完全彌合不怕脫開了。
當然如果只是擁有十字螺紋,接縫處仍舊免不了有火藥氣體溢出,那樣仍舊會損失彈丸推力造成射程降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陳康乾脆在母銃陰陽接口處鑲嵌了一個紫銅環。當火炮發射時,炮管內熱量升高膛壓增大,紫銅環受熱就會膨脹,被死死壓在接口處,從而很好的解決了氣密性問題。
陳康就這樣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以及華夏工匠特有的聰明才智和高超手藝,用非主流的方式解決了後裝炮氣密性問題,從而在前膛炮興盛的時代,製造出了這樣一種製造難度低,威力卻絕對不小的後裝炮。
每門火炮配備有十二個子銃,只要有足夠的裝填手,這門火炮甚至能達到每十秒一發的射速,所以它又被叫做六磅快炮。設計師為了儘量給這門炮加快散熱,還故意在炮身上增加了多達十個加強圈,在增加炮管強度的同時,也增加散熱表面積,所以炮兵們又形象的將其叫做圈圈炮。
當滿清騎兵隊伍衝到距離白虎山一點五公里的時候,已經進入了六磅快炮的射程之中。江宏殘忍得一笑下令道:「輕炮一營,開始自由射擊。」
一個輕炮營擁有六磅快炮三十門,當江宏下達炮擊命令的時候,早已準備好的炮兵們紛紛開始發射。因為使用了燧發裝置,這種火炮的發射簡便了許多,炮兵們只要換上子銃塞好阻鐵,再扣動扳機即可發射炮彈。三十門六磅快炮以每十秒一次齊射的速度,開始將雨點般的炮彈射向疾馳而來的滿清騎兵。
高傲而戰力強橫的滿洲騎兵,帶著彪悍的氣勢與精良的武器,直衝向正在山下布置防禦的補充團。面對著只相當於己方四分之一的步兵,他們甚至已經開始幻想沖入陣中,如屠宰豬狗般殺死敵人了。
就在這個時候,猶如新年鞭炮般的炮聲響了起來,一片炮彈兜頭蓋臉般砸了過來,立刻就掀翻了近二十名騎兵。遭遇炮兵轟擊並非第一次,這些騎兵絲毫不為所動,他們已經夾緊馬腹,口中吆喝著各種怪叫,不斷加速往前沖。在他們看來火炮射擊非常慢,只要他們的速度夠快,最多兩輪炮擊後就能沖入對方陣中,到時候火炮就沒用了。
然而很快第二輪炮擊就來了,在滿清騎兵們驚愕目光中,又是近三十名騎遭遇毀滅性打擊。不等倖存的騎兵們緩過口氣,第三輪炮擊又開始了。這段衝鋒道路成了無盡的折磨,滿清騎兵們感覺自己遭遇的不是炮擊,而是一場永不停歇的冰雹,直讓他們感到無比的絕望。
不僅僅是騎兵,就連戰馬也忍受不了如此令人窒息的火炮轟擊,在遭遇十輪炮擊之後,他們終於選擇了逃跑。火炮不斷延伸射擊,追逐著逃跑的騎兵,很快摧毀了清軍炮隊的十二磅加農炮也參與了進來,炸得滿清騎兵混亂無比,直到逃回本陣他們已經毫無隊形可言了。
驚訝的看著對方密集炮聲,巴雅爾都快氣瘋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犀利的火炮,竟然在不到二十分鐘內就摧毀了一千多名最精銳的滿清騎兵,若繼續這樣打下去,多少人都不夠殺啊。
就在巴雅爾猶豫的時候,曾養性來到了跟前:「統領大人,進攻不能停止啊。」
「人家火炮這麼厲害,我們如何能打?」巴雅爾已經被那些火炮嚇壞了。
曾養性連忙提醒道:「統領大人明鑑,他們的炮不能一直打,若等炮管紅了很容易炸膛。只要我們不斷發起衝擊,他們的炮管很快就會損壞,到時我們就有機會了。」
「不錯。」巴雅爾聽得眼前一亮,以他的判斷剛才那麼密集的炮擊,對方至少動用了五百門大炮。白虎山那片炮兵陣地有多大?剛才對方應該是竭盡全力了。只要自己不斷派出騎兵衝鋒,讓他們的大炮顧及不暇,很快就能取得勝利了。只要摧毀了對方的炮兵陣地,從側翼進攻對方步兵陣,必然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為了疲敝對方的大炮,巴雅爾只能接受了用人命填的計劃。他很快命令滿清騎兵繼續進攻,每次一千人,拉開兩千米距離的波次進攻,以便徹底消滅對方的炮兵陣地。
為了保險起見,巴雅爾命令曾養性繼續以綠營步兵從正面發起進攻,牽制對方的兵力,同時吸引復國軍注意力。而他自己則帶上兩千滿清騎兵繞遠路,打算從南湖另外一側發起突然進攻,打亂復國軍的作戰部署。
巴雅爾並不知道,在高處建立起的指揮所中,霍明和一眾參謀正用望遠鏡觀察著戰場形勢。巴雅爾率領兩千騎兵偷偷繞過正面,早已經他們發現了。霍明放下望遠鏡笑了起來:「通知寧梓英,他該動動了。」
山上的信號兵很快打起信號旗,將消息迅速傳遞給了在南湖另外一面布防的十五旅。旅長寧梓英接到指揮所的消息,立刻下令全軍布置陣線,同時將調給他的第五師所有炮兵全都擺在側翼,做好了戰鬥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