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對股票的瘋狂追捧,讓劉磊手中也有了不少閒錢。通過出讓旗下產業的部分股份,劉磊憑空獲得了超過六百萬兩白銀的收入。這筆錢是如此之多,就算是劉磊也不禁感到震驚,最近他讚嘆福建人有錢的話都說了無數遍。
有了大筆資金當然不會用來享受,劉磊對投資有著冷靜的頭腦。身為地方最高長官,他不能一味投資賺錢的行業,畢竟以他的職位要考慮的方面實在太多了。
劉磊很快更加大了對造船業的投入,隨著工匠等級制度,從各地吸引來的船匠加入,讓擴展中的東山島造船廠和漳州造船廠有了用武之地,造船速度節節攀升,尤其是政府訂單不斷,讓復國軍水師的實力提升速度大大增加,大有趕超鄭軍水師的趨勢,至於耿精忠手下那只可憐的福建水師,以及連場大戰被打退到山東威海的朝廷水師,裝備上早已被超越了。
復國軍水師的持續擴張讓鄭經很擔心,他很快派出了陳永華作為鄭家使者到漳州府求見劉磊。陳永華此行的目的並不單純,他表面上是來商討將陳繩武與剩下一千俘虜放回的事宜,實質上確是要試探劉磊的意思,看看雙方是否有再次爆發海戰的可能。
聽說陳永華來了,劉磊自然是正式召見,同時將陳繩武也找了來一同接待。當來到劉磊的衙門內,看到一身乾淨服飾滿面紅光的陳繩武,陳永華的心先放下了一半,至少這些俘虜沒有受到虐待。
「太尉大人安好。」因為雙方現在是准盟友關係,延平郡王府一邊當然是默認了劉磊這個太尉的職務。反正大明官職中沒有這個職務,他們承認了也沒什麼。
劉磊笑眯眯得看著陳永華點頭道:「陳總制滿面紅光,一看就是身體康健啊,不知道鄭王爺的身體如何。」
「王爺身體很好,讓太尉大人掛心了。」陳永華連忙回答道:「我這次來漳州,王爺還讓我多多致意大人,希望能加強雙方合作。」
「這是自然的。」劉磊點頭道:「我們已經向鄭家全面開放了港口,如今雙方商貿如此繁忙就可見一斑啊。」
陳永華笑著施禮道:「我也要感謝太尉大人寬宏大量,東寧百姓深受其惠啊。」
「不用客氣,我們不也是賺錢了嘛。」劉磊笑眯眯得回答道。與鄭家大開商路,不但將貨物賣到了東寧,還遠達東南亞各地,徹底解決了他治下商路不通產品滯銷的問題。
陳永華點頭道:「我們合作兩利,今後自然要擴大貿易了。我鄭家別的不多,就是通商的海船多,就算幫你們把東西賣到南洋也不算回事。」
「叔父大人,他們的船比我們大很多啊。」陳繩武低聲說道,他所說的大船是東山島船廠的民用產品,這種以漳州級巡洋艦為藍本,取消炮門降低長寬比做出來的商船很受商人們的歡迎。
因為降低了長寬比,雖然速度有所下降,但排水量卻提升到了一千噸左右。只要對海運略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越大的船運輸成本就越底。一千噸的大商船在運送效率上比起那些一百噸左右的福船要好上許多,而且專門優化的軟硬帆系統,不但速度快還能大量節省人手,讓其貨運效率比歐洲大船更高。
陳繩武曾經在泉州府和漳州府的港口見識過這種新船的龐大,與它們比起來那些鄭家貿易的商船簡直像一片落葉般渺小。陳永華也對此有所耳聞,聽到陳繩武說得鄭重,他微微皺了皺眉。劉磊看著那對眉來眼去的叔侄笑道:「陳兄在漳州也盤桓日久,本該返回東寧了,我看趁著陳大人前來就一起回去吧。」
不等陳永華提出讓劉磊履約的事情,他就先說了出來,陳永華聞言大喜連忙拜謝。劉磊繼續說道:「陳大人難得來一趟漳州府,不如各處走走看看再回去不遲?」
「故所願,不敢請爾。」陳永華總是聽人說起漳州府的繁華,卻有著不少懷疑。畢竟當年鄭成功勢力大的時候,漳州府也在其治下,陳永華來過多次了,似乎也沒有發覺這裡有多麼繁華。
劉磊點了點頭:「陳兄在這裡住了不少日子,也算比較熟悉了,就請你帶陳大人去遊覽一番吧,我給你們準備一輛馬車。」
「多謝太尉大人成全。」陳繩武連忙答應著,與陳永華一起離開了。見到陳家叔侄離開,一同會見陳永華的楚風說道:「此事不妥吧,陳永華可是政務高手,若讓他看出端倪回去後在東寧照做,我們豈不是危險了?」
劉磊哈哈笑道:「楚伯不用擔心,我們治下的這種模式環環相扣,不是隨便看看就能學得全的。若是畫虎不成反類犬啊,恐怕到時候攻取東寧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簡單。」
「哦?還有這種戰法?」楚風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劉磊究竟想怎麼做。
陳永華當然要在附近看看,事實上這也是他此次來的主要任務之一。劉磊那麼輕鬆就放了陳繩武,這說明短時間內復國軍沒有進攻東寧的想法,他也就放心了,接下來就是找找劉磊在短時間內崛起的秘訣了。
「步虛啊,你在這裡住了月余可有什麼心得?」看著繁華的街市陳永華忍不住問起了自己的侄子陳繩武。
「叔父大人也看到了,漳州府城內一天繁榮似一天,真乃太平勝景啊。」陳繩武點頭道:「這段時間我並未被禁足,只是有人隨行保護,我索性在劉磊治下各州城府縣都走了走。」
「哦?並未禁足?你都看到了什麼?」陳永華倒背著手看向了街邊那一間挨著一間的商鋪。
「繁榮,各地皆是繁榮景象,雖然皆沒有泉州府和漳州府這般繁榮,但每天都不一樣。」陳繩武說道。
陳永華皺著眉搖了搖頭:「劉磊所頒布的每一項政令我都細細研讀過,卻看不出任何出奇的地方,可是他治下各地如此繁榮,為何東寧卻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