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招賢令

  「不是要求而是建議。」顧炎武說道:「太尉大人為了王爺著想,認為王爺當發揮水師優勢,先攻取舟山作為基地,再徐圖大陸地盤為最佳。」

  顧炎武的話令鄭經陷入了深思,他畢竟征戰多年,在軍事上也不是個草包。對方建議出口,立刻讓他通曉了其中優劣。跳出閩浙狹小的區域,舟山的確是個很好的立足之地。那裡擁有一千多個島嶼,數千里土地,的確是個水師最好的前進基地。只要鄭家水師在這裡囤積了足夠物資,將輻射整個江浙蘇皖甚至染指北方,讓清軍必須分散兵力處處提防才行。

  「也好,我就進攻舟山,算是你我合作的誠意。」鄭經點頭答應道:「不過作為貴方表達的誠意,今後不許再攻擊我鄭家的商船。」

  「當然,既是盟友我軍非但不會攻擊反而還會保護,此外太尉大人承諾,他治下所有港口都對王爺開放,各種所需物資應有盡有,任王爺予取予求。」

  「真的?」鄭經眼前一亮,東寧偏安海外,最大的問題就是物資缺乏,而且是除了糧食以外幾乎什麼都缺,這也是後世康熙以遷界禁海對付鄭經的緣故。

  若劉磊依靠大陸之利,對東寧敞開供應各種物資,相信鄭家的統治將更加穩固,鄭軍戰鬥力也會提升幾個台階的。

  就算只有這一個條件,鄭經都會毫不猶豫得答應下來。雙方很快商定了條件,鄭家隨即開始準備進攻舟山。雙方也商定舟山攻取之日,陳繩武和剩下的鄭家士兵將回歸。

  劉磊這麼做卻也不是放虎歸山,讓海上力量強大的鄭家去襲擾康熙的海岸線,這是給耿精忠減壓的最好手段。鄭家得了實惠,也能通過貿易壯大自身,同時給康熙在海上找個麻煩何樂而不為。劉磊要做的則是埋頭發展自身,在海外見縫插針得開拓土地,同時靜待時機即可。

  鄭經得回被俘的大部分官兵,這對於人手匱乏的鄭軍來說,不失為一個利好消息。顧炎武也滿意得與鄭家簽訂了一個類似於互不侵犯的盟約,同時給開戰後因為商船日益減少,造成的擠壓商品找了個銷售渠道。

  顧炎武返回漳州的同一天,鄭家龐大的商船隊已經隨同前往了。鄭經一點時間也不想耽誤,他急需物資補給東寧,同時還要賺取更多利潤,彌補軍隊的損失。

  顧炎武滿意的帶著盟約返回漳州府,然而他剛剛入城就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氣氛。那是一種欣喜與熱烈的氣氛,街上的陌生面孔多了不少,街頭巷尾都在談論著同一件事情,太尉大人最新發布的招賢令。

  負責招賢令發布的張揚心思機敏,直接印刷了大量傳單,趁著來給劉磊祝賀的百姓尚未離開,每人都發了一張傳單,連帶著贈送回家口糧。

  這些人來自於復國軍下轄各地,幾乎可以將消息傳遍整個閩南,宣傳效果比剛剛開辦的《漳州日報》還要好。這次的招賢令範圍相當大,不但有各類工匠,還招募讀書人,從童生到進士全部招募,皆給予每月二兩以上的高薪,擔任文學教師,以充實即將開辦的各府縣小學。另外還招募水手和築路工,所有職位皆寫明工作內容,薪酬明碼標價並限定每日工作時間還有假期,可以將全家都帶過來由中書省統一安排住處。

  工匠評級制度,高薪聘請,外加解決住房問題,堪比後世各大城市的人才引進計劃了。這樣的條件百姓們自然趨之若鶩,不等消息向外發散,已經有來祝賀的百姓直接到衙門報名了。

  這道招賢令的目的很簡單,吸引人才與人口,人才無可厚非,雖然士子階層對工匠百般污衊,但誰都清楚工匠的好處。吸引人口就讓許多人不理解了,按照普通人的思維,人口太多容易造成糧食和土地的矛盾,造成民變也是有可能的,但劉磊的情況不同。

  他手中多的是工廠,依靠那些勞動密集型企業,可以吸收大量勞動力,從而創造更多的利潤。可以說劉磊是工業思維方式,而當今大部分統治者還是農業思維方式,因此這道招賢令被各地情報部門秘密張貼到全國,卻沒有引起當地官員的多少關心。

  「太尉大人。」顧炎武登岸後沒有回家,一路來到了太尉府。

  劉磊正在府中做他的化學實驗,聽說顧炎武來了當即便請到了書房:「顧先生辛苦了,本來這趟應該是客曹的工作的。」

  「沒有什麼,我就是個勞碌命,誰讓我和鄭經比較熟悉。」顧炎武坐在椅子上笑了起來。

  劉磊命人端上茶點問道:「情況如何?」

  「已經辦妥了,我答應了鄭經放回朱天貴和三千人,同時敞開港口供應物資,他就答應攻打舟山了。」顧炎武將自己這一次的情況全都說了一遍,劉磊也在那裡連連點頭:「但願鄭經真的去攻打舟山才好。」

  顧炎武聞言一愣:「怎麼?難道太尉大人以為鄭軍不會去攻打舟山?」

  「若是鄭經頭腦清醒,有足夠的大局觀,應該是去攻打舟山群島,進而依靠水師力量橫掃長江,切斷傑書後勤的。」劉磊嘆氣道:「只可惜根據以往的情況推斷,鄭家真正有大局觀的人恐怕一個都沒有。」

  「至少陳永華的能力不錯。」顧炎武認為自己的好友陳永華至少是個人才。

  劉磊點點頭:「陳永華是個人才,不過是個經營人才,在戰略上沒有什麼眼光。更何況如今馮錫范似乎占了上風,讓陳永華很不得勢,他的話鄭經也不一定會聽。」

  「唉,可惜啊。」顧炎武扼腕嘆息道:「只可惜國姓爺後人一代不如一代,他們只貪圖眼前利益,卻不肯為華夏的長遠著想。」

  「所以我們要防備一二才好。」劉磊點點頭:「鄭經是個記仇的人,我們這次把鄭軍打疼了,他們才不敢對我們出手。如果有了機會,他一定不介意報仇的,哪怕讓清軍得利也會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