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上海的冬天子夜,天空稀鬆還飄著毛毛雪子
隨著悶聲的「噗彤~~~」順著暖流我又一次回到了地球;
「恭喜啊」護士姐姐掰著我的兩腿 湊到母親面前「是個妹妹」
嗚啊,嗚啊。。。「好粗的聲音,竟然是個妹妹」母親低聲叨叨。
其實從母體出生的一刻我一直伴隨著輕微記憶,包括氣味,聲音,溫度;
過了幾天,我坐著父親單位的皇冠牌汽車回家 到了家樓下,
我半眯半睜著眼睛,看到的藍天白雲 5層樓的過道 每一層都有3,4個人頭,向下看著我們。
80年代的上海浦東,轎車非常少見,何況還是皇冠牌,
那時候父親在浦東金橋鄉(後更名金橋鎮) 鄉鎮政府工作,那時候的大學生也非常稀少。
少有的有文化水準的年輕人,幾乎都是作為未來領導人培養的對象。
跟領導關係好,那自然待遇一起跟上。
所以在三輪車,自行車的通行的年代 我出生已經是轎車司機接送了。
「哇,這就是我要開始人生的新家啊」
有抽水馬桶,可怎麼是3戶家人共用1個 而且是在樓梯走道的盡頭。
我的即將要長大的家,一層樓共有3個戶 一共配置了3個單獨衛生間。
說是3戶,實際每戶有獨立的3間房,大部分每間房就是一家子人。
媽呀,這以後上下樓我都要捂著鼻子 。
有廚房,也是共用的 走過3樓過道就聞著2戶人家廚房在做午飯,走到盡頭就是我的家了,進門右手邊是個廚房 好在這戶只有2戶人家,爺爺調配到浦東後,就分到了2間獨立房 1間朝南比較大 1間朝北有點小,
所以我們家擁有2間成套,還有一間是一對老夫妻居住。
第一次看到了我的奶奶,她人不怎麼高,方圓臉蘭花頭笑得合不攏嘴。
但由於我小時候不會發 奶音 只會發 婆音,所以我叫外婆是外婆 奶奶就叫阿婆。
北間只有我的阿婆一個住 全部是深色紅木家具 據說是她的媽媽建國前從老家坐船帶到上海的。
父親的外婆也是個非常能幹的女人 祖籍江蘇海門,早年是開當鋪做生意起家。
積累了一定財富,丈夫在一次生意中被最好的兄弟被刺後 虧空了大部分,遂後一蹶不振 竟大病一場就撒手人寰。
留下一妻二女,爸爸的外婆背著所有的積蓄以及一套紅木家具到上海來繼續開當鋪做生意,謀求生路, 而大女兒就是我的阿婆。
阿婆出生於1912年,那個年代的中國處於混亂又動盪的年代;但是她依舊擁有高小文化水平,我小學的時候不懂,還會經常跟阿婆鬥嘴。
「阿婆,你都這麼大了還是小學學歷呀」
直到長大我查閱資料才知道,舊社會的高級小學是很少見的
而且舊社會的教學體系私塾居多,不像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數理化學科,文言文水平通常高於現在的初中,相當於高中的語文文化。
而女孩在舊社會的社會並不高,可見能給女孩子從小灌輸教育的家庭,父母本身都是具有高認知的,如果沒有父親的突然變故,妥妥的也是無憂無慮的大小姐生活。
而我父親那時候 看起來就像個不成熟的瘦小子 頭髮三七分還有小鬍子。
但看起來工作很不錯 領導很器重,以後也是個領導料子。
我的媽媽呢,因為我老蜷在她懷裡喝奶,所以她的臉我看得並不是很清楚。
但非常喜歡她身上的香味和說話的聲音,我是根據呼吸的氣息 體感來認人的。
這個家,這一刻開始 就有我們4口人開啟幸福生活。
我和父母住朝南大間,阿婆住北間。
鄰居 一對老夫妻,男人的嗓門 哐哐香 大家都叫他 張師傅,
女人臉和身體都是圓乎乎肥嘍嘍的,也會經常抱我 我喊她 李阿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