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890條件

  第791章 890條件

  大明朝是如何立國?

  那就是驅逐北元,恢復漢人山河。

  而在坐穩江山後,明太祖和明成祖都是數次北伐草原,為此不惜耗盡國力又是為何?

  那是因為,在明皇眼中,蒙古人始終都是大明的威脅,他們時時刻刻不對著新生的帝國虎視眈眈。

  實際上,在蒙古人被驅逐的數十年裡,蒙古人最大的目標就是捲土重來,飲馬長江。

  可以說,從大明立國起,就一直把剷除草原勢力看做最為重要的任務,去全力完成。

  明太祖第一次北伐是在洪武三年正月至十一月,為肅清胡元殘餘部隊而進行的大規模統一戰爭。

  元惠宗自北逃上都後一直逗留在明的邊境地區,並二次南侵以圖奪回原來的大都復辟。

  洪武二年六月,元惠宗遷都應昌府,和位於燕山的大都不過兩三天的馬上路程,形成了實質性的軍事威脅。

  明太祖鑑於北宋末年燕山一帶在兩年之內得而復失的前車之鑑,決定北征消滅北元。

  明軍此次北征,明軍大獲全勝,元朝在近塞的殘餘勢力遭到沉重的打擊。

  之後的數次北伐,都是針對宣府、寧夏等明朝邊境附近殘存的蒙元勢力,逐步把靠近大明的蒙元勢力驅逐。

  而在這些戰爭中,朱元璋也是想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剷除北元,但是因為騎兵的機動性,雖然取得大勝,但殘餘勢力很快就能逃出明軍的圍剿。

  明軍,雖然在這個時候已經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但軍隊的主體畢竟還是以步兵為主。

  朱元璋發現蒙古人在草原上滑不溜秋很難聚殲後,又顧忌每次出擊龐大的消耗,所以逐漸縮小了明軍北伐規模,而明軍出擊的距離也更遠。

  實際上,這個時候朱元璋雖然依舊沒有放棄徹底消滅北元的打算,可更多的還是希望驅逐,讓他們里大明邊境遠一些,更遠一些,甚至如當年匈奴人那樣,往西方驅逐。

  之後的明成祖北伐,目的其實和朱元璋類似,只不過除了驅逐北元保證帝國安全外,還有誇耀自己武功的目的。

  畢竟不管朱棣如何洗,他都是靠篡位登上的帝王之位,有些不正。

  就如同唐太宗李世民般,因為得位不正,所以即位初期,聽取群臣意見,虛心納諫。

  對內文治天下,厲行節約,勸課農桑,實現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貞觀之治」。

  對外開疆拓土,攻滅東突厥與薛延陀,征服高昌、龜茲和吐谷渾,重創高句麗,設立安西四鎮,與北方地區各民族融洽相處,獲得尊號「天可汗」,為唐朝後來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礎。

  說到底,兩個皇帝其實都是一樣的操作。

  大明和蒙古人的對立,可以說是發自骨子裡的。

  雖然內閣閣臣都以為,就大明當下的情況是不適宜繼續維持對峙的局面,希望能緩解邊境壓力,節省軍費開支,緩解財政困境,隆慶皇帝不是傻子,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或許在登基之始,他並不明白大明這個家不好當,可是畢竟這麼多年皇帝做下來,其實對錢財的重要性也是深有體會。

  但是他也要考慮到大明立國後對蒙元的一貫態度,如果輕易就改弦更張可能造成的巨大影響。

  這就是魏廣德現在對隆慶皇帝心理的分析,既想和解又擔心國內反對之聲太盛,進而影響到自己的皇權穩固。

  而在剛才,內閣幾人分析此事時,魏廣德「不經意」間就透露了這點想法。

  所有表達對態度的奏疏,都是被隆慶皇帝留中,所以很有可能,最後讓皇帝下定決心的就是看那邊支持的人多。

  現在聽到李春芳重提先前魏廣德的猜想,高拱只是思考片刻就答道:「此話有理,最關鍵此時若真看朝臣的意見,我等閣臣這五票算是投不出去了。

  因此,我們更要拉攏每一個朝中三品以上官員和勛貴,以獲取他們的支持。」

  之所以這麼說,其實高拱已經是按照皇帝召開廷議的模式來對待此事。

  在明朝,處理政務主要有三種形式,分別是聖裁、閣議與朝議。

  聖裁即「宸衷獨斷」,是皇帝個人進行決策,這種方式在傳統和法理上都是最重要的決策方式。

  明代的內閣在初期也是皇帝的非正式的顧問機構,與以前的尚書、中書、樞密等性質相似。

  之後,內閣逐漸成為正式的機構,但其主要任務仍然是為皇帝提供諮詢,協助皇帝處理政務。

  明代初年皇帝經常參加內閣的集議,但自成化以後就基本上不參加了,只有孝宗還偶爾召見閣臣。

  在明代,章奏的轉呈與皇帝的批答乃至於最後發抄生效,都必須經過內閣,內閣進行票擬時,閣臣要集議,即閣議,形成共識。

  自英宗之後,皇帝怠政普遍,內閣的票擬成為皇帝決策的最重要依據。

  雖然內閣票擬須經皇帝批紅方能成為決策,但沒有內閣票擬的中旨傳出被視為不符合程序,六科可以封駁,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皇帝只是執行了閣議的決定。

  中國向有「大事必集議」的傳統,即君主和大臣集體議論國事,以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秦漢時期已發展出了一套皇帝和羣臣討論決策的機制,這種機制到了唐代更加成熟,到了明代已經發展成為廷議,也就是集議。

  根據決策的內容、參與人員和集議地點的不同,有朝議、閣議、廷議、部議等形式,但其實都算廷議的一種。

  其中部議主要是六部將皇帝交付的有關本部的奏章,進行部內的討論和議決,提出具體處理意見。

  閣議主要討論超越六部和九卿職權所轄的政務,提出對策,大致而言,閣議討論的是國家日常政務中出現的問題。

  更為重大的決策則須提交廷臣集議,即朝議、廷議。

  所有這些集議的結果都需上奏,由皇帝做出最後裁決。

  做為商議重大機要決策的廷臣,則是指朝會上有資格進殿的那一小撥人,也就是朝廷三品以上文武官員。

  雖然不管是廷議還是閣議,最後的結果都需要皇帝「聖裁」,但因為明朝中後期獨特的政治體制,皇帝對於閣議和廷議的結果,一般都不會反對,而是會選擇認可,因為這代表朝廷的決議。

  應該說,魏廣德做出皇帝可能希望通過廷議來確定對蒙古的態度,對內閣幾人來說都是最為不利的結果,這意味著他們無法在這件大事上發揮作用。

  但是廷議的結果,也是最有效的,封堵朝臣嘴巴的。

  因為一旦一項事物由廷議得出結果,其他官員,甚至是科道言官都必須閉嘴,只能無條件接受廷議的結果。

  就算有意見,也只能保留。

  連高拱都認可了魏廣德的猜測,張居正和殷士譫自然也不會有懷疑,於是內閣諸人都知道,在皇帝正是下令廷議前,他們只能儘可能多的拉攏支持他們的官員,保證在廷議時能獲得勝利。

  而此時,宣大總督王崇古派出的使者鮑崇德也走進了一個戒備森嚴的大營,大營的中間是一個巨大的蒙古包。

  但這其實並沒有什麼好新奇的,蒙古人的大營都是一樣的,首領的營帳往往就是整個大營里最豪華、氣派的營帳,而且往往也是選擇扎在大營的中央,這樣便於他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

  但是這個蒙古包則有些不同,和一路走來看到的帳篷類似,都是白色為主色,但這裡的屋頂並不是常見的白色、藍色,而是金色,這是至於草原上的大汗才可以使用的顏色。

  而且,就在這個蒙古包前方還豎立著一桿黑色大纛,充分體現出這裡主人的不凡。

  鮑崇德看到眼裡,不由得咽了咽嘴裡的唾沫,他知道即將見到的人就是他此行的目標人物,蒙古大汗阿勒坦。

  穿過周圍精壯的蒙古侍衛人群,隨著前面帶路的那人,鮑崇德走進了這個巨大的金色蒙古包,而他的隨行人員則只能留在外面,被一群蒙古侍衛包圍著。

  在隨行幾人心驚膽戰的時候,鮑崇德也終於看到了俺答汗的容貌,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常年北地生活讓他滿臉的皺紋,雖然雙目依舊有神,但早已不是二十年前那個意氣風發,帶著部下橫掃大漠,劫掠京畿的英雄模樣。

  是的,在鮑崇德眼裡,這個讓明人聞風喪膽的俺答汗只是一個垂垂老叟而已。

  「明國使者鮑崇德見過阿勒坦汗。」

  既然已經見到了阿勒坦,鮑崇德當即上前兩步抱拳作揖道。

  看到明國使者向他行作揖禮,俺答汗眉頭就是一皺。

  實際上,蒙古人拜見他這個大汗,正式場合都是行跪拜禮,平時則是左單膝下跪,右手握拳抵肩。

  而營帳里的蒙古貴族和護衛也看到鮑崇德對他們大汗的行禮,當即就感受到極大的不尊重,都是躍躍欲試想要出來教訓眼前這個明人。

  甚至有性急侍衛,手已經放到腰刀刀柄之上。

  阿勒坦雖覺得對方有些失禮,心中不快,但心中更加顧念的還是在大同的孫子,叫鮑崇德來見他,就是因為傳來的消息說,明人使者就是來告訴他把漢那吉情況的。

  於是揮揮手,制止了一眾蒙古人想要出手的動作。

  「鮑崇德,明國皇帝派你來見我,有什麼要說的,你就說吧。」

  俺答汗隨意的說道。

  「大汗,本官並非皇帝所派,乃是奉宣大總督王崇古王總督之命,前來拜見大汗,告知把漢那吉王子信息的。」

  鮑崇德馬上就開口回道,並指出俺答汗的錯誤,免得讓他會錯意。

  「宣大總督王崇古?不是陳其學嗎?」

  上次他親帥蒙騎襲擊大同,就已經知道這時候宣大總督是叫陳其學,才半年多時間,怎麼明國就換人了?

  更換總督和換帥一樣,對俺答汗來說就是了不得的軍國大事,所以瞬間讓他暫時放下了打聽孫子的消息。

  「陳總督數月前已經調任京城,現在宣大總督乃是王崇古王大人,原三邊總督。」

  鮑崇德快速答道。

  俺答汗聞言皺皺眉,以為是以為年初一戰,陳其學得到封賞回了大都,那裡會知道實際是受人排擠調回去的。

  「好吧,既然是王總督讓你來的,那伱就說說吧,本汗聽著。」

  俺答汗笑笑,繼續毫不在意的說道,不過雙手已經悄悄抓緊了椅子扶手。

  於是,鮑崇德就把把漢那吉降明,從他進入敗胡堡開始,到方逢時派出親兵把人又護送回到大同城內,官府專門在城中找了一處大宅用來供其居住,提供良好的膳食等一一說明。

  聽到鮑崇德說大明對把漢那吉一行人的禮遇,俺答汗第一反應自然是不信。

  畢竟兩邊的關係而言,能夠不把自己孫子關入牢里就不錯了,怎麼可能還善待他們。

  不過他仔細觀察了鮑崇德言行,看上去也不似作假。

  實際上,為了準備這次出行,在鮑崇德沒有領到命令前,王崇古就已經開始做了準備。

  在他和方逢時定下三策後,就已經把幾個人選派到了把漢那吉身旁,讓他們能夠和他接觸,這樣才能知道他們的一些生活習慣。

  於是,這次鮑崇德所講把漢那吉在大明的生活過程,全部都是按照他親眼所見來說。

  雖然到了後面,他的講述不時被俺答汗打斷,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他只回答知道的,而對沒有看到的則是直言「不清楚」。

  等鮑崇德說完把漢那吉這段時間的生活情況後,俺答汗雖然心中依舊有些許懷疑,但確實從鮑崇德的話里找不出值得懷疑的地方,也就有些信了。

  「那你們王總督打算什麼時候把我孫子送回?」

  等鮑崇德介紹完情況後,俺答汗就直接了當的問道。

  「回稟阿勒坦汗,王子是自願來到大明,所以王子的去留不是王總督可以做主的,而得看他自己的本意,還有本國皇帝陛下的意思。」

  鮑崇德開口解釋道。

  到了現在這個層次,把漢那吉就算想走,在沒有皇帝旨意的情況下,王崇古都不可能放任他離開。

  「如何讓明國皇帝同意他回到草原?」

  俺答汗不是傻子,知道這是明國人想要提條件,於是索性放開來談。

  雖然鮑崇德說孫子在明國過的很好,可俺答汗卻不會相信這些鬼話。

  就算現在是真的,但那也是在把漢那吉還有價值的情況下才會如此,若是以後失去價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