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837應天府

  第738章 837應天府

  「清理得怎麼樣?涉及多少人?」

  應天巡撫衙門大堂,海瑞緩步而入,對幾個正在整理狀子的師爺說道。

  「東翁,已經大致清理出來了,只是」

  一個年長些的師爺抬頭,快步走上前來躬身道,話語間儘是猶豫之色。

  「涉及多少人,你照實說就是了,沒什麼只是。」

  海瑞皺皺眉,立即接話道。

  「東翁,這些狀子目前清理出來的情況看,涉及到徐府長子徐璠、次子徐琨和少子徐瑛,另外還有徐閣老侄子數人,府中家丁十餘人。」

  這次,師爺沒有猶豫,直接把他們整理後的結果報了出來。

  「二十多人?有多少田地?」

  感覺涉及人數有些多,關鍵還把徐階的三個兒子都囊括其中,這就有些棘手了。

  於是,海瑞又問出這些狀子到底有多少投獻田地,這也非常重要。

  若是數額太大,上綱上線的話,徐家的罪可就大了。

  「目前有三萬餘畝,不過今日還有狀子送來,最終數字也不好說。」

  師爺說到這裡,又是一臉猶豫之色。

  海瑞看到後心中生起不滿,這些師爺可都是他拿自己的銀子養著的,怎麼做事如此瞻前顧後,這些事兒本應該是他這個東家考慮的。

  師爺又稱幕友、幕賓、幕客等,是人們對於作幕之人的一種俗稱。

  古代將帥出征,治無常處,以幕為府,故稱幕府,其佐治人員則統稱幕僚。

  以後相沿成****成為各級軍政官署之代稱,應聘幫助軍政大員辦理各類事務之文人學士,也就獲得幕僚、幕賓、幕友等稱謂。

  師爺由幕主私人聘請,與幕主實屬僱傭關係,幕主尊師爺為賓、為友,師爺稱幕主為東翁、東家。

  師爺發源於周官幕人,歷代都有發展,至明代,師爺作為一種特殊的幕業形態開始萌芽。

  按其源流,師爺源出周王之官——「幕人」,《周禮註疏》云:「王出宮,則幕人以帷與幕等送至停所,掌次則張之。」

  明代是師爺的萌芽和醞釀階段,但在明代政府文件中尚未提及幕友在政務上的作用,明末小說、戲曲里也沒有「師爺」的形象。

  雖然師爺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在明代尚未興起,但體形已具。

  明代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就是紹興胥吏幫的興起,紹興胥吏幫也就是清代紹興師爺的起源。

  雖未正在成形,但明朝官員為官時已經開始招納幕友,多為同年之間相互介紹。

  畢竟官員靠自己處理刑名律例、錢糧會計、文書案牘等方面的工作也是非常費神的,而朝廷並沒有給這些人編制,所以只能自己掏腰包招募,至於所出自然不是官俸能負擔的,多為地方雜稅。

  江南文風鼎盛,普通平民人家都以不讀書為恥,這導致文人極多,而科舉錄取率很低,使得落第的讀書人不得不另謀出路,要麼出去經商,要麼進入衙門做書吏,而其中尤以浙江紹興為最。

  後來隨著做書吏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形成了紹興胥吏幫。

  而紹興幫的讀書人,因前輩做胥吏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在相互學習和傳授中,使得他們在這一行當中極為出色,而紹興師爺就是以擅長刑名、錢穀事務而聞名。

  只是在明朝的時候,對於從事師爺職業的人,主家對外介紹時多稱呼其為「幕賓」或是「幕友」,而不是後世大家熟知的「師爺」。

  事實上,清朝的初期也是如此,只是到了中後期才用上這個稱謂。

  清初小說《紅樓夢》中就沒有出現師爺這個稱謂,但賈家就豢養了不少幕賓、幕友,其實這些人就是幫助賈政處理公務的一群人。

  海瑞此時心中生起不滿,臉色自然也很是難看。

  那師爺看到後心裡也是有些慌,於是趕緊又說道:「東翁,我也只是聽說,常州、鎮江、松江三府送來狀子的人,正巧和老朽是同鄉,昨日一起飲酒時聽他們說起一二,不過也做不得准。」

  「知道什麼你就說,不用婆婆媽媽的。」

  海瑞性子比較直,不喜歡這些師爺轉彎抹角的性格,於是直接出言道。

  「聽說光是這三府,掛在徐家名下的田地就超過十萬畝。」

  那師爺終於還是壯著膽子把自己聽到的消息說了出來,而到了海瑞耳中不啻為天雷滾滾。

  「都是徐家那三個兒子的名字?」

  海瑞皺眉追問道。

  「不是,其中一半左右是,其他是徐家子侄和家丁的名字,不過他們都在那裡呆了數年,所以知道真正的東家是誰,其實就是華亭縣那家的。」

  那師爺小心的道。

  海瑞扭頭看了眼堆得如同小山般的狀子,他知道此舉已經是捅了馬蜂窩。

  就目前看來,徐家通過投獻得來的田地怕不是有十餘萬畝,甚至更多,別忘記那只是三府之地。

  雖然其他地方距離華亭更遠,但各府都有狀子送來,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而且,他海瑞管轄的只是應天十府,十府之外是否還有,那就不得而知了。

  要知道,當初徐閣老可是把籍貫遷到江西過,自然在江西也是有產業的。

  別小看這三萬畝田地,這背後卻是有數千戶人家。

  明朝百姓的田地,多是在明初時候開墾的荒廢土地,畢竟經過戰亂,許多土地早就無主。

  為了安撫百姓,朝廷把其中一部分分給民戶,大部分收為官田,而對於農戶自己開墾的荒地則歸農戶所有,還幾年免稅。

  所以這時期明朝百姓家家戶戶都有田地,世代傳承下來,少的有地數畝,多的二、三十畝,這就是升斗小民的主要家產。

  由此也可以大致推斷出這三萬畝田地背後的家人,那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

  「我知道了,你們繼續清理。」

  海瑞不想繼續待在這裡,轉身就出了大堂往後院去了。

  徐家的事兒雖然棘手,可終歸還是要想辦法解決,不然自己奏請施行的一條鞭法就沒法推行下去。

  但是海瑞也在考慮,這些事兒到底是私下裡協商解決,還是真要擺到明面上,傳喚徐家子弟過堂。

  對於徐階這樣的人來說,若是真把兒子、侄子傳到大堂過審,那臉面就算是徹底沒了,這可就結下大仇了。

  而且當初在京城,徐閣老沒少幫他在嘉靖皇帝面前說話。

  坊間傳聞他也聽說過,嘉靖皇帝最初看到《治安疏》時是打算要殺人的,只是徐階和黃錦用了反話,才把自己小命保下來,只是在獄中度過幾月,直到皇帝駕崩。

  海瑞就真的秉公執法而不通人情?

  當然不是,該有的人情世故他也有,只不過他比其他官員來說,更講原則,能明辨是非,也能在原則範圍內想法設法轉圜,讓雙方都能滿意。

  而現在,徐階的案子就給了他很大的壓力。

  一邊是救命恩人,曾經的當朝宰輔,另一邊則是上萬的百姓。

  回後堂的路上,海瑞終於還是下定決心,必須要讓徐家讓步,不說把這些投獻的土地歸還,但至少要把他們轉變為佃戶,有證據的也要歸還,這是原則。

  至於《大明律》的規定,那就不去觸碰,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升堂,私下裡協商解決此事。

  回到後衙,海瑞就在書案上放好信紙,然後開始研磨,準備給徐階先去一封信知會一聲。

  十府鬧出這麼大動靜,海瑞覺得徐閣老應該也是聽說了的,自己把現在掌握的情況詳細告訴他,以徐閣老的聰明當知道此事的嚴重性。

  何況京中盛傳,徐閣老的老對頭高拱可是要復出。

  若是不能儘快結束此案,落到高拱手裡,怕就不是私了能解決的,高拱不把徐家子弟發配戍邊才有鬼。

  只能說不是高拱不想藉此機會殺幾個徐家人,而是《大明律》中對投獻的最高處罰就是戍邊,還不能論死。

  別看後世影視劇里古代審案,動不動就是秋後問斬的話,實際上大明朝一年到頭也殺不了幾個人,多是流放千里戍邊。

  畢竟這年頭,人是第一生產力,朝廷可不會隨隨便便就把人殺了。

  海瑞覺得自己是幫徐家考慮了,徐階做為那麼多年的首輔,應該也明白,於是提筆就快速寫了起來。

  一封書信一氣呵成,海瑞寫完又看了眼,覺得很不錯。

  等了一會兒,待筆墨晾乾後,他這才小心的把信紙折好,裝入一個信封里,並打上火漆。

  這封信的內容,落到旁人手裡可就是大事兒,會影響他的名聲,自然要慎重處理。

  叫來跟隨自己多年的隨從,把信鄭重的交給他,讓他明日一早出發直接去華亭縣,並再三囑咐一定要親手交到徐閣老手中。

  雖說宰相門前七品官,可徐階畢竟是致仕的官員,而他則是本地父母,所謂縣官不如現管,他海瑞派去的僕人,在徐府雖說必須要怎麼重視,可親手送上一份書信的面子還是有的。

  人離開書房,海瑞就坐下靜靜思索起來,他不知道徐階看到書信後會是什麼樣的反應,但也希望徐階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現在,就等徐府的回信了。

  正如他所想,雖然已經致仕,可徐階在家中不僅關心朝堂大事兒,也知道最近身邊發生的事兒。

  應天府轄區要推行一條鞭法,他本身並沒有什麼意見。

  實際上,這個時期絕大部分官員都是支持一條鞭法的,因為此法施行能極大的簡化徵稅工作,而且很容易就能把一些苛捐雜稅併入其中,而不需要費盡心思去給雜稅想一個好聽的名頭。

  官府徵稅,伱自然得給收的稅有個名字,不然什麼稅都說不上來,要想銀子輕鬆到手也是有難度的。

  「你是說因為朝廷要長期推行一條鞭法,所以以前投獻的那些人想要收回自己的田地?

  呵呵當初上杆子求著家裡把他們的地契手下,為的就是免除徭役,現在知道可以以稅代征就心思活泛起來了,那那麼容易。」

  此刻,徐階坐在後花園一處涼亭里,身旁只站著管家一人。

  「三位公子昨日先後離家就是去處理這事兒去了,只是這次應天巡撫那邊據說是得了皇帝的旨意,推行新法,消息擴散的很快。

  還有江西那邊去年開始推行的此法,在那些泥腿子口中變成已經執行十數年,所以影響很大,許多人家都在找各地的莊頭鬧,想要收回田地。」

  那管家低聲對徐階匯報導。

  「嘿嘿.真是沒想到,老夫在朝堂上支持的一條鞭法,居然會是動了自家的銀子。」

  徐階扭頭,渾濁的雙眼看向花園裡美景。

  「他們想要怎麼樣?」

  忽然,徐階出聲反問道。

  「收回田地,改回民籍。」

  管家低聲答道。

  「可以答應他們改回戶籍的事兒,田地免談,但可以簽字畫押,地長期租種給他們,府里不能無故收回。」

  徐階給出自己的底限。

  那可是土地,有道是「有土斯有財」,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有了自己的土地或者房產,才算是真正擁有了財富。

  土地,是財富的源泉,怎麼可以隨便捨棄。

  雖然這些土地並不是自家花錢買來的,可終究已經是自家的地,當然是不能還回去。

  至於其他的,他也明白這些人為什麼要鬧,不就是擔心影響自家孩子的前程。

  當初投獻是因為怕被抽走去服徭役,那時候要面對的就可能是家破人亡的命運,現在日子過好了,就想東想西的,那有這麼好的事兒。

  這個成例也是不能開的,否則他徐家也別想在圈子裡混了。

  因為受影響的不僅是他徐家折財,更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其他士紳家族。

  到時候人家忌恨上自家,自己活著的時候他們還不敢造次,若是自己不在了,徐家怕是立馬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可是老爺,現在一些人的狀子已經遞到各地府縣了,他們怕受責罰,就把狀子都轉到巡撫衙門,這海瑞」

  管家說到這裡,有些不知該怎麼繼續往下說。

  海瑞的名頭,在這時代大明朝已經很有名了,畢竟是被多地士紳費勁巴拉吹捧起來的青天大老爺,所以對其他地方的士紳大族的威懾力十足。

  聽到「海瑞」這個名字,徐階也是微微皺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