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8章 恩怨已釋

  第1288章 恩怨已釋

  事情一件一件解決,別人破壞的生活,不是廢了幾條腿就能過去的。→

  整個上官家族幾乎可以說是破家了,上官父子如今仍在被流放的路上,小兄妹倆寄居在別人家,當初那麼美滿的一家三代,已是支離破碎,滿門只剩婦孺在強撐。

  李欽載一直把這件事記在心裡,上官琨兒是他的弟子,他必須幫弟子徹底解決這個麻煩。

  今日機會來了,而且是主動送上門的。

  當李欽載察覺自己手上有充足的籌碼時,開口也就不客氣了。

  送禮夠不夠?賠罪夠不夠?

  還不夠。

  那幾個主事就算被殺了吊在旗杆上,對李欽載來說還是不夠,他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僅僅是出口惡氣。

  上官父子釋罪歸京,才叫真正的解決問題。

  這才是成年人思考問題的方式,抓住根源問題解決它,出氣報仇不過是其次。

  國公府前堂,八位家主臉都綠了。

  今日登門賠罪,原以為很簡單,當面道個歉,再送上重禮,席間互相吹捧幾句,化干戈為玉帛,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但他們沒想到,這位李郡公沒那麼容易打發,自己主動送上門,他就更不客氣了。→

  現在他們也明白了一件事,李欽載的思路是要將這件事從頭到尾解決掉,從事情的起因到結尾,曾經被八大望族破壞的,改變的所有東西,全都恢復原樣。

  望族家主們認了,人來了長安,望族危機在前,他們也和李欽載一樣,目的是解決問題。

  上官琨兒眼含熱淚,重重向李欽載叩首。

  他很清楚上官家族已經獲救,祖父和父親即將回到長安,這一切都是李先生的恩惠,而不是眼前這幾個望族家主。

  李先生才是上官家族真正的恩人。

  叩首之後,上官琨兒扭頭看著上官婉兒,哽咽地道:「婉兒,還愣著幹啥,快大禮跪拜恩人!」

  上官婉兒年紀尚幼,對剛才發生的一切仍有些懵懂,但還是聽話地乖乖跪了下去。

  雙膝還沒著地,李欽載一手拎起了她,笑道:「跪啥,以後遲早是一家人,你乖乖吃飯,好好讀書,長大後做大唐第一才女,好不好?」

  不明白「第一才女」是什麼,好不好吃,但上官婉兒還是乖巧地點頭:「好!」

  跪拜完李欽載後,上官琨兒起身,這才朝望族家主們彎腰行了一禮,表情淡淡的。

  「多謝諸位長輩。→」

  前後雙標的做法,令家主們心中愈發不滿,卻也只能強笑謙讓。

  李欽載提出讓上官父子釋罪歸京,是因為這個提議別人在朝堂上說了沒用,包括李欽載說了也沒用。

  只有八大望族提出讓上官父子歸京,朝堂才不會有人阻攔。

  解鈴還須繫鈴人,事由望族而起,只能經望族之手而終。

  直到此刻,李欽載的笑容才多少透出幾分真摯。

  端起酒盞,李欽載笑吟吟朝眾人遙敬。

  「諸位長者,正事聊完,何不共謀一醉,不負良辰。飲勝!」

  「飲勝!」

  …………

  第二天一早。

  尚書省收到了八大望族家主的聯名奏疏,奏疏里將上官儀和上官庭芝一頓猛夸,竭慮於社稷,功高於朝野,什麼憂思長宜,什麼夙不寐,思國無乏等等。

  最後筆鋒一轉,如此功臣良相之才,若被逐出長安,流放千里,是大唐莫大的損失,天子應當重用,請恕上官父子之罪,令釋歸京,為國效力。

  這道奏疏無疑又震撼了朝堂,但震撼的程度又不算太大。

  當八大望族家主們入京,消息靈通的朝臣們隱隱便明白了什麼。

  望族要解決如今纏身的麻煩,是必須要付出慘重代價的,權勢土地錢財等等,也包括某些善後的事宜,比如上官父子。

  曾經的每一次猖狂跋扈,命運早已為他們標好了價格,現在是八大望族買單的時候了。

  上官庭芝因為參劾江南望族兼併土地一事,而被流放千里,但江南望族卻不得不主動上疏,請求天子將上官父子召回來。

  不管是自願還是被逼,望族家主們上疏後,這件事被朝臣們議論紛紛,大家的臉上同時露出了幾分荒謬的表情。

  通過這道奏疏,也令朝野臣民察覺到,江南望族被狠狠整治一番後,他們終於服軟了,用標準的立正的姿勢接受了挨打。

  許敬宗收到望族家主們的奏疏後,一刻也不敢耽擱,立馬將奏疏送進了太極宮。

  李治看過奏疏,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一團和氣解決這件事多好,作為天子,就喜歡看這種將相和的美好畫面,這才能顯出他這個天子多麼英明偉大。

  執筆二話不說在奏疏上批了個「可」字,李治命禁衛出京,召回正在流放途中的上官父子。

  上官儀已致仕,就不必操心了。

  上官庭芝本是中書舍人,李治想了想,給他另任了官職,擢晉光祿大夫,任戶部侍郎。

  從舍人到侍郎,官升兩級,也算是李治對上官父子這些日子的苦難聊作補償。

  此時的上官父子大約還未走出關中,召還聖旨數日可追。

  至此,沸沸揚揚的遼東郡公,上官家族與江南望族之間的矛盾衝突,便算落幕了。

  江南八大望族成了徹頭徹尾的輸家,輸得一敗塗地,不僅差點被扣上謀反的帽子,還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此事之後,江南富庶之地的許多良田被讓了出來,劃為皇族天家的土地,而李治也趁熱打鐵,命江南各州縣官員造冊統計失地農民的數量,具體到人與戶。

  與此同時,長安派出了十餘名監察御史,監督本地官員將那些望族吐出來的土地,平均地分給失地的農民。

  從根本上說,李治的這個決定暫時緩解了江南權貴地主兼併土地帶來的一些惡果,雖說無法在根源上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至少也算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延壽了。

  李欽載聽到李治的這個決定後,表示不置可否。

  他和李治都很清楚土地問題既敏感又尖銳,李治分給失地農民土地,也算是朝廷對地方世家的一種試探。

  這種試探是溫和的,小心的,而且並不觸動本地世家地主的利益。

  有用嗎?

  或許有用,但不多,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要有大魄力,先變法,再立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