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皇帝開口,楊風帆便帶隊,帶著人到四處觀看。
要說平萬縣的發展,就連他也經常感到吃驚。
他此前也是身在翰林之中,經手的實務不夠,並未將商業的力量放在眼裡。
可是事實已經證明了一切,如今正是報上政績的時候!
「平萬縣現在人口如何?」景帝問道。
「稟陛下,平萬縣今日的人口已經是臣自就任以來的三倍有餘,達到了十八萬之巨。」
李岩松等人面面相覷,難怪這麼亂,原來平萬縣裡竟然有十八萬人之多?
不少中大型縣城其實也不難達到這樣的人口,可是平萬縣從外面城牆的規制,還有以往的印象來看,完全不像有這樣的實力水平。
七八萬人算多了!
「哦?人口增長何以如此迅速?」
「臣自上任以來,完全按照朝中定下的寬商之策執行,許多文書手續一取消,不少商賈便聞風而來。更因此地辦事方便,道路通暢便將作坊設在此處,最後大加招工。」
「如此便吸引了許多百姓前來務工。」
「後來越來越多的商賈到此,相互之間便形成了競爭,工錢不斷上漲,由此便又吸引了更多人,後來各種待遇就越來越高。」
「周邊其他縣鄉的匠人,聽說這裡每天只要從巳時做到亥時,干六天還能休息一天,每個月起碼能賺二兩,都紛紛趕來求工,至今仍舊如此,人口還在增加。」
方正一點頭讚許,待遇確實不錯。
巳時做到亥時,干六天還能休息一天,這是記者級待遇!
對於古代人來說九九六就是純純的福報啊!以前哪來的上六休一?
「不僅如此,還有百姓見到商機,開始在街頭擺攤賣些吃食,這些東西看似不起眼,又本小利微,但是臣親自打聽過,這區區一個小攤一個月的收入竟然能高達五六兩銀子,實在是驚人!」
「不過累也是真的累,幾乎沒有閒暇時刻。」
一個月五六兩,那簡直就是隱藏在民間的小富豪啊!
許溫書在人群中暗自咋舌,他掌管戶部,對商事自然了解的多了一些。
不過想來也是依託大量密集的人口勞力,才能有這樣的收成。
「此處商業盛行,那官吏盤剝商賈之事你是如何解決的?這在其他不少地方可是一樁隱患。」許溫書問道。
楊風帆微微一笑:「這一部分來自衙門嚴肅的紀律,另一部分則是要靠方大人當初派來的錦衣衛了。」
「平萬縣內有錦衣衛衛所,專司處理官吏暗中勒索商賈,如此重罰幾輪下來,以往輕商,賤商的風氣便削減不少。」
「而且商賈若有冤屈,可直接向錦衣衛衛所內舉報,時間一長也就沒人敢觸這個眉頭了。」
許溫書驚奇道:「商賈豈敢舉報官吏?」
「當然敢,錦衣衛所附近有公共的茅廁,茅廁內有信箱,只要有人投下匿名信,之後便會有錦衣衛來處理。」
景帝感覺有些好笑。
匿名信舉報,信箱設在茅房內,這倒是不擔心有人報復了。
「錦衣衛這一套都是你設下的?」景帝問方正一。
方正一頷首:「不錯,官吏欺民,百姓沒有反制的手段,他們唯一的工具就是用法律扞衛自己的尊嚴,錦衣衛是陛下的手中刀,自然也是守護法紀,保衛百姓的利器。法紀若不存,商賈興起便無從談起。」
「二來臣也是怕百姓膽小怕事,縱然有法律保護也不敢為自己伸張正義,才想了這個辦法。總不能有人天天在幾個茅房裡盯著誰投了匿名信吧。」
「等時間長了,百姓知道法在心中,這個辦法也就可以放棄了,臣相信將來一定會行成以法為界,人人服法守法的環境,百姓可以光明正大的維護自己的權益。」
景帝讚許的點點頭,心中十分滿意。
李岩松等老臣也是略感欽佩。
方正一煩人歸煩人,但是人家辦事是真沒得挑!
許溫書問道:「那怎麼沒見京城有這套?」
方正一拱手高聲道:「陛下在京,天子腳下,聖明燭照,朗朗乾坤,一切罪惡都將繩之以法,在京城還搞這一套不是多此一舉嗎?!」
許溫書老臉一垮,心中腹誹不已。
我就多餘問你個狗日的,得著個機會就拍是吧!
李岩松沉吟道:「可是...平萬縣如此瘋狂吸收周邊人口,那田地撂荒恐怕已經成為問題了吧?」
提起撂荒,氣氛開始有些沉凝。
事關糧食大計,甭管怎麼有錢,這才是國家的根本!
不過楊風帆絲毫不慌,微笑道:「李公所言有理,平萬縣吸收的都是周邊的壯勞力,老病殘等都留在家中,起初下官也是有這樣的擔憂。」
「但是後來卻發現,這些百姓有了錢,便會積極購買牲口送回家中,如此以來勞力不足的狀況便被迅速緩解,田地撂荒也就無從談起,這一頭耕牛可比一個人要好用的多了。」
「咱們剛打下金國,那邊的草場給咱們飼牛...這就不是問題了。」方正一小聲提醒道。
眾人寬慰異常,看來最擔憂的情況也不存在,那就好。
「你繼續講。」景帝道。
楊風帆道:「除了工商繁榮之外,平萬縣最大的功績便屬教化了。」
「兩年的時間,整個平萬縣新增了三十二所學堂。」
三十二?眾人大為震撼。
「怎麼可能?這都是用課稅的銀子修建的?」有人失聲道。
兩年新增三十多所學堂未免太過於驚人了!
「有一半是縣裡出銀修建,而另一部分則是由商賈出資修建。」
「商賈還關心教化?」李岩松一個沒注意,將鬍子揪了下來。
「當然!這裡不少百姓可是帶子而來,平時上工繁忙根本無心養育,做工更是極容易分神,縣衙了解到這種情況便開始牽頭商賈轉為那些兒童修建學堂。」
「而這些學堂中的一部分,則是為務工百姓準備的...其實許多工種需要的是讀書識字之人,但是這類人往往極其缺乏,所以便修建大學堂,專門教導識字,另外也可以學習聖賢之道。」
「如今有不少上進的百姓,在休息之餘都願意花些銀子去大學堂里讀書習字,為自己將來增加一份收入。」
群臣譁然,陷入討論之中。
「不可思議!不可思議!」李岩松喃喃道。
這樣的功績他們簡直從所未聞...讀書人心心念念的理想竟然輕而易舉的被商賈給實現了?
楊風帆心中已經是得意異常,忽見方正一在給他使眼色,猛然想起了什麼。
對啊,縣裡還安排了一個專門給陛下剪彩用的學堂項目。
現在正是錦上添花的時候!
楊風帆一抱拳:「陛下!為了應對將來的變化,縣裡出資剛剛修建好了一所規模最大的學堂,足足能容納三千人!裡面食堂宿舍書館一應俱全,五歲至十五歲都可在一所學堂內讀書,最重要的是學費極其低廉,爭取讓每個適齡的學子都有書可讀。」
「這所學堂修建之初便廣受城中百姓好評,坊間無不感念朝廷的恩德,人人都說陛下愛民如子,對百姓關心備至,所以還特別為這學堂取了一個極好的名字...」
群臣喜笑顏開,景帝更是樂不可支:「什麼名字?」
「恩情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