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一走後,李元照試探著問道:「父皇,你準備什麼時候讓老方回來啊?」
「我看他天天玩的不亦樂乎,根本也沒回來的意思啊...您不是在等他先開口吧?」
景帝哼了一聲:「你們兩個一丘之貉,身上沒有一點正事,胸無大志,難成大器!」
「朕看見這個混帳閒著就手癢,不過想讓他回來也不是那麼簡單的,還需要一些時間。」
李元照道:「什麼時間?那暫代錦衣衛指揮使的陶暉我感覺不太行啊,好像比老方差遠了。」
「最近民間對於錦衣衛的民望遠不如老方在時,而且人數似乎少了許多....」
景帝手指敲打著桌案,道:「行了,此事朕知道,也另有安排,無需你來操心。」
「方正一要想回來,朕不能開這個口。要下面人心甘情願的讓他回來才行。」
「否則朕乾綱獨斷直接讓他官復原職,那朝臣該如何議論?做事要講究方法,不要毛毛躁躁的。」
「什麼方法?」李元照好奇道。
「這你就不用管了,乖乖留在這裡監國,照章辦事。錦衣衛那邊的安排朕早已經定下,千萬不要插手,也不必過問。」
李元照心念一動,露出微笑。
聽這語氣,似乎錦衣衛的安排跟老方有些關係...
「兒臣知曉了。」
......
皇帝出巡,這是了不得的大事。
若是國庫空虛,恐怕出行一次都要對國家傷筋動骨。
但家國安定,國庫充裕之時皇帝也願意多出去瞧一瞧,看一看。
此番決定出巡橫江府,景帝並未與朝臣多做商量。
所以不少反對之言直接冒了出來。
許多人更是強烈反對。
身為天子,出行一次要帶動成千上萬人陪同。
沿途還要派兵檢查,提前部署安全措施。
更重要的是...擾民,皇帝所到之處要盡皆清場,百姓規律的生活受到極大影響。
所以在不少人看來,這更像是某種『作秀』。
陛下打敗金國,想著出去體驗一番,萬民山呼萬歲的感覺,僅此而已。
但直到景帝親自調整了出行規格...不少人閉上了嘴。
一切從簡,安全程序按照以往,官兵提前開路。
但是隨駕只帶五百人在神機營,錦衣衛以及其他京營抽調的精兵,另外點選了幾名官員。
其餘人等盡皆在京,不必隨駕。
縱然不符合禮制,但是景帝似乎鐵了心要這麼做,宣布過後當即下詔。
百官議論了沒多大功夫便偃旗息鼓了。
反正也不遠,來回來去最多十幾天的功夫,從簡就從簡吧。
況且...不少人知道,平萬縣還有錦衣衛進駐。
只要安全不出問題,其他的都不是大問題。
......
吉日已到,皇帝出宮當日,百官相送。
方正一伴在景帝身側,這次出行特意帶了彪哥護衛。
看著只有幾百人的護衛隊,他不禁問道:「陛下,就帶這麼點人夠麼?」
雖然這幾百人簇擁在景帝周圍,看著很多,但是跟去建江那次的浩大場面一比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景帝斜睨了他一眼:「五百人,朕都覺得多餘。」
「更何況這不是還有張彪勇士在此麼?有他在,朕不擔心遇刺。沒問題吧,張彪?」景帝笑問。
張彪表情平淡:「無所謂,我會出手!」
景帝大笑:「好,很好!朕的貼身護衛都沒你這般勇氣,正一這般膽小如鼠的人怎麼能帶出你這樣的猛士呢?」
方正一老臉一垮:「兒臣無所畏懼!只是擔心陛下的安全,能盡善盡美就盡善盡美...」
「呵,尋常宵小也配近朕的身麼?」景帝說著,從龍攆上微微挺起身子,一撩外袍露出了一排短銃。
方正一緩緩張大了嘴:「陛下,您不硌嗎?」
「朕在跟你說宵小,你問朕硌不硌?」景帝瞪著眼,手上則是解開了腰帶,直接朝方正一拋過來。
「硌,你就幫朕戴著!」
方正一接住腰帶,嘿嘿一笑。
也掀開了外袍,腰後別了一圈短銃:「陛下,我也帶了。」
「.....,那就給張彪戴著。」
張彪聞言,默不作聲的掀開大衣,兩側掛了十來支槍,左右兩條大腿還各掛了兩把:「陛下,我也帶了。」
見三個人帶了二十幾支槍,景帝無語的靠了回去。
就這火力加上武力,三個人帶點技巧能打一百個人...
聖駕繼續前行,景帝忽然問道:「平萬縣自從允許寬商之後,便一直有人給朕上奏欲叫停此事。現在這麼長時間過去,對於平萬縣能否成事,你有多大把握?」
方正一想了想:「臣不知道,但是臣從桃源縣派了不少商賈前往平萬縣經商,想來應該是有些成績的。」
「至於整體到底如何,這是一個複雜問題,應該還要看楊風帆自己的本事。」
「臣跟楊風帆也講過一些經驗,對自己的理念有充分的把握,桃源縣就是最好的例子!」
景帝搖頭:「說實話,朕不太看好,有人曾在奏疏中提起,說那裡民風敗壞,極為混亂。」
「怎麼可能?」方正一心一驚,他的情報里也沒有這一條啊?
「臣治理桃源縣,縣裡可出了不少有德之人,這定是有人污衊!謊言,絕對的謊言!」
「嗯....其實說起民風敗壞,還是提桃源縣提的最多。」景帝冷不丁的道,「不過朕也能理解,你們那無非就是演一些下流的戲,出一些下流的書,經常搞一些下流的活動。畢竟上樑不正下樑歪,百姓生計沒有問題,朕也覺得那些下流事就不算什麼問題...」
?!
方正一瞬間驚疑不定。
說這話什麼意思?這是點我呢?知道我在家裡又找了幾個媳婦?
有可能啊...
想到這,方正一話鋒一轉,道:「不知陛下準備先去平萬縣還是新樟縣?」
「自然是新樟縣,一來順路,二來不少人可給朕極力推薦新樟縣令孫盛,此人年紀不過三十五,但是才華出眾,哪怕是此前在翰林之中都風評甚佳。」
「他的成績,朕已經不只一次耳聞。這是個人才,相信再給他幾年,新樟縣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