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對於戴譽的這句「牛逼」,在場的大佬們似乎都很不以為意。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雖然場合不太得宜,但也只是一句表達感嘆的口頭禪罷了。這種情況在軍營里簡直太常見了,不稀奇。

  反倒是袁冰冰的表現比較能引起大家的關注。

  袁冰冰做完報告以後,徐教授對章教授笑道:「你的這個女弟子之前一直悶不吭聲的,我都沒怎麼注意。」

  「她性格確實有點內向,但是專業能力沒問題。」章教授對於袁冰冰的表現也是滿意的,雖然有時候那副冷冰冰的樣子讓他也覺得頭疼,但是瑕不掩瑜嘛。

  袁冰冰:「……」

  誰內向了?

  「哎,我組裡就缺一個像她這樣計算能力突出的啊!」徐教授嘆氣。

  「哈哈,你要是需要,就讓小袁去你組裡幫幫忙。」章教授絲毫不怕被人挖牆角,畢竟不是誰都能受得了袁冰冰那種性格的。

  小插曲很快過去,會議仍在繼續。

  其實對於無人偵查機的設計,最主要的核心在於徐教授團隊研究的自動控制系統。

  如果自動控制系統無法成功仿製,那麼其他團隊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搭。

  所以大家都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徐教授團隊的匯報上。

  不過,在常石開口做匯報之前,章教授先笑道:「因為你們這個自動控制系統的事,我們這邊對於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設計遲遲沒有定型。你們可得爭點氣啊!」

  徐教授趁機說:「所以我就說嘛,反正都在北京,咱們這兩個團隊應該加深合作,聯合攻堅!」

  說完他又看向李代表,建議道:「我是真心覺得應該將我們這兩個團隊放在一起,最起碼前期最需要數據支持的時候,應該讓我們合併到一起工作。」

  李代表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不過章教授不只負責無人機這個項目,人家在京大還有行政職務,緊急召喚可以,但是讓他長期在外工作是不現實的。

  「有什麼不得不合併的理由嘛?」李代表斟酌著問。

  「自控系統里有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自動駕駛儀,通過自動駕駛儀來代替駕駛員完成飛機的盤旋、偏航、俯仰等空中動作。」徐教授解釋道,「但是這些空中動作,是需要自動駕駛儀來指揮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聯合完成的。老章他們需要設計這三個操縱面,而我們團隊也需要結合這三個操縱面的參數,來完成自動駕駛儀中各種元件的設計。」

  其實,戴譽也在心裡贊同徐教授的說法,他們仿製的這款飛機是固定翼的,但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都是可以改變飛機飛行方向的活動翼面,也是他們組仿製飛機外形時的一個難點。

  如果能與空軍學院方面合署辦公,肯定會事半功倍。

  眾人以為很好攻克的章教授卻無所謂地說:「我們的人都已經到你的地盤上了,要想合作就痛快點,趁著我們在空軍學院的這幾天,趕緊把那些存在爭議的問題敲定下來。」

  徐教授想了想,覺得這樣雖然會在時間方面趕一些,但也不是不行。

  一小時後,所有課題組完成課題進度匯報,現場的氛圍立馬放鬆了下來。

  李代表靠坐在椅子裡,笑道:「還有點時間,咱們來個自由討論環節。我看剛才做匯報的時候,有些同志對一些問題是持有不同意見的。」

  說起不同意見,秦教授就來了興趣。她雖然是搞材料的,對那個所謂的自動控制系統也不甚了解,但卻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我覺得這個自動控制系統並不十分完美,它要是真有那麼強,我軍也不會順利將那幾架間諜機打下來了。自動控制這東西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提前設置好路線以後,飛機就必須按照那個路線飛,哪怕被敵方發現了,也不能靈活變道。有點傻乎乎的。」

  秦教授繼續道:「既然咱們能將別人的偵察機打下來,同理,別人也能打咱們的!我看就機動性和靈活性而言,它還沒有小戴剛才說的那種無線遙控飛機好用。最起碼,需要變道的時候,咱們可以在地面直接遙控,不用因為改變不了程序而干著急。」

  戴譽擺擺手,順勢接話:「自動控制的程序機構雖然呆板,但這也是它的優點,操縱員設置好程序以後,它就可以自主飛行,不受外來無線電信號的干擾。無線遙控飛機雖好,但是無線電信號容易被對方探查到,不利於隱蔽。而且目前的無線電技術也無法支持飛機在高空飛行吧。」

  就算是在後世,他也只聽說過無線電飛機飛到幾千米的,上萬米的幾乎不可能,更別提跟火蜂的18000米比了。

  而且無人機的特點就是提前設置好飛行路線,將這些路線一段一段地間隔出來,再對每一段做出具體的動作指令。臨時改變飛行任務的技術難點,一直沒有攻克。

  始終端坐在椅子裡的徐教授點點秦教授,搖頭嘆道:「這可真是隔行如隔山,在這方面你還沒小戴懂呢!」

  戴譽忙擺手謙虛道:「我也是因為最近在研究滑翔機廠的那兩架遙控飛機,才有所涉獵。」

  「如果只是用作靶機,完全可以只使用無線電控制。」徐教授耐心為她科普,「但是想要用作偵察機,就必須讓程序控制與無線電相結合。起飛著陸的時候用無線電控制,而飛到對方領空的時候,就必須關閉無線電,改用程序控制,這樣才能實現隱蔽嘛。」

  一群人坐在辦公室里,搞了好幾個小時的頭腦風暴。

  一問一答間,大家都覺得受益匪淺。

  李代表看看手錶,對自由討論叫停:「這會兒已經八點多了,今天先到這裡。大家先去吃晚飯,人是鐵飯是鋼嘛。我近期還有別的安排,各組的課題繼續推進,我過兩個月來驗收成果。沒問題吧?」

  這是問他們兩個月之內能不能定稿呢。

  章教授自信道:「我們肯定全力配合,有問題也不會出在我們這裡。」

  反正搞無人機和搞其他飛機,對他來說沒啥區別,無人機的設計難點不在他的部分。

  秦教授:「我們也是。」

  徐教授:「……」

  壓力全加在他身上了唄?

  不過,老章都沒慫,他能慫嗎?

  「沒問題。」徐教授故作輕鬆地答。

  之後的幾天,四個團隊的人每天都要聚在一起工作。

  譚院長率領的工程學院的團隊,遲遲沒有離開北京,就是因為一直在研究那架被拆解開運送到空軍學院的火蜂。

  經過幾天的研究後,譚院長和秦教授對於飛機降落傘的問題達成一致,一起找到了章教授。

  「為了節約生產成本,我認為完全沒必要對火蜂進行百分百仿製,火蜂配有兩個降落傘,但是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看,使用一個主降落傘就完全可以讓無人機安全著陸了。」譚院長提出自己的建議。

  實驗室里,章教授背著手來回踱步,沒吭聲。

  而此時的實驗室內,除了幾位大佬,只有兩耳不聞窗外事的袁冰冰,和被章教授安排著拼命作圖的戴譽。

  郭振東去徐教授那邊送最新數據。

  這就不得不提到章教授團隊在整個項目組中的作用了,因為與另外幾個團隊的課題內容多少有些交叉,所以要及時與各團隊進行溝通,起到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

  見他不答話,秦教授也幫腔道:「那兩個降落傘的材料強度基本相同,哪怕是以我們預測的無人機最高時速飛行,承重力也完全夠用了。」

  章教授還是鎖著眉頭沉思,並不接話。

  二人自說自話半天,沒人搭茬,一時也有些尷尬。

  戴譽從圖紙里抬起頭來,對秦教授笑道:「我老師這是在思考問題呢,您二位別著急啊,這是他的老習慣了。關於降落傘的事,我也了解一點,要不我先跟您二位說說?」

  「行啊。」秦教授點點頭。

  總比乾等著強。

  「對於主降落傘的使用問題,咱們肯定沒有爭議了,對吧?」戴譽將降落傘地工作原理簡單講一下,「就是飛機飛到降落區上空的時候,發動機停止工作,然後降落傘打開,再讓它慢慢悠悠地安全著陸。」

  兩位大佬點頭認可他的說法。

  「但是,這種情況只適用於普通速度的飛行。如果無人機的飛行速度非常快,甚至接近音速,這時候直接放出主降落傘,肯定要承受超大的衝擊載荷,那麼無論降落傘的強度多大,都會有破裂的風險。所以,火蜂才要另外加設一個面積小一點的減速傘。先用減速傘一點點降低飛機的速度,再放出主降落傘,這種設定是十分合理的呀!」

  譚院長頷首,卻直言道:「這些我們都知道。」

  「哦,那您為啥還要取消減速傘呢?」戴譽疑惑地問。

  「火蜂採用的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發動機,它的推力可以讓飛機速度接近音速,實現高亞音速。但是我國目前並沒有這麼大推力的發動機可供裝置到我們的無人機上。」譚院長解釋。

  秦教授搖頭嘆道:「李代表留給我們的仿製時間只有不到兩個月,這麼短的時間,我們只能從現有的發動機中進行選擇,臨時研發肯定是來不及的。如果真的裝備了現有的發動機,那麼減速傘就可有可無了,甚至是個雞肋的存在。」

  他們所說的確實是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戴譽也無話可說了。

  一直擰眉思考的章教授,突然回身對幾人道:「降落傘的事情不是特別緊迫,你們暫時先放一放吧,再給動力系統這邊一點時間。我會儘快想想辦法!」

  作為科研人,譚院長和秦教授都能理解他這種想要精益求精的心情,遂不再多言,說了幾句寬慰的話便起身告辭了。

  戴譽這幾天一直在配合徐教授團隊,設計副翼、方向舵和升降舵這三個操縱面。沒想到他們自己的組裡,會在發動機方面碰壁。

  看著章教授又蹙眉鑽進了實驗室,戴譽也有些犯愁。

  一下午都琢磨著有關無人機發動機的事。臨近下班時,他猶豫了半天,還是跑去徐教授那裡借用了一下電話。

  快速撥通記憶中的號碼,嘟嘟幾聲後,電話被人接起。

  不待電話對面的人應答,戴譽立馬露出八顆牙微笑,熱情招呼道:「喂,夏叔!我是戴譽呀!我可想死您啦!您想我不?」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