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就劉春香生的明蘭在家,馬小蘭和嚴麗紅,李小春有空了就輪流抱著,哄著,小娃娃很少會跟人家的娃娃一般哭的撕心裂肺,上氣不接下氣。
女人要沒空,家裡的男人們也會伸手抱著,就這麼一個孩子在身邊,哪裡捨得讓她哭?劉春香出工的時候就交給劉老太太看,她本來想背著出門,老太太不讓。
大夏天的,怕孩子被曬壞,不敢背出去,反正她沒事,看個奶娃娃還是可以的。上次蘇為民給的田七粉,白糖,雞蛋和雞,老太太原不想收,誰知蘇為民扔下就跑了。
後來她把雞送還給了蘇家,留下了其他三樣。那田七粉果真是個好東西,跟白糖調了喝,幾次下去,她的腳就好了很多。
得了人家的好東西,幫著干點力所能及的事也應該,何況這還是自己的曾外孫女呢。什麼都不用說,帶著就完了。
這次去看父母,秦楊的臉上多了些笑容,去供銷社買了不少東西。父母給她來信了,雖然這麼久只寫了一封,她也很開心,每天晚上都要抱著信看好幾遍。
跟衛生所報備了一下,秦楊和蘇如坐車去了縣裡找楊三江。蘇如已經打電話跟他約好了,那地方實在是偏僻,她們兩個女的也不敢擅自走路進去。
聽說他們要去農場,楊三江二話沒有就答應了,正好他也很久沒去了,去看看袁達偉把農場裡的那些人都給「照顧」的啥樣了。
上個月京都那邊還送了一批人過來,也不知道都是幹啥的,他得過去瞧瞧。
楊三江的車就在蘇如和秦楊下車的地方等著,這次他沒帶司機,自己開車去。他開車已經很熟練了,就喜歡自己開,那風馳電掣的速度,實在刺激。 ❋
不得不說,楊三江的開車技術還不錯,比他那個司機要好多了,上次來,秦楊和蘇如被顛的差點五臟六腑都離了位置。
這次顛簸是顛簸,但在能接受的範圍,可見這人的車技不會差。路還是這條路,換一個人開,感覺就是不一樣。
到了農場,袁達偉在那邊等著,見到他們很是熱情,客套了幾句,就問楊三江:「酒呢?你說要帶來跟我分享的好酒呢?」
瞟了他一眼,楊三江從車裡拿出上次顧一鳴小朋友周歲時,蘇如送給他的「二鍋頭」,塞進他手裡。
「喏!給你!中午弄兩下酒菜,我陪你喝一杯。」
「好咧!」袁達偉聞了聞酒瓶蓋子,一股濃郁的香味鑽進了他的鼻子,他眯起眼享受,不停地誇讚,「好酒!好酒!不愧是京都來的,香的能把人肚子裡的饞蟲都勾出來。」
蘇如和秦楊對視,隨即微笑著跟楊三江告別,她們要去看秦楊的父母。
農場的改革很成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試驗菜地,愛種什麼種什麼,沒人管。一開始這些人還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後來菜地劃分到了每家每戶,大家才開始興致勃勃地研究起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每家每戶的菜地都種的很不錯,辣椒,茄子,黃瓜,冬瓜,絲瓜,韭菜,香蔥,洋蔥,土豆,毛豆,西紅柿,反正種什麼的都有。
大家比拼著來,有農科院下來的夫妻,特意要了山邊的沙地,種了一大片的西瓜。也不知道他們夫妻倆是怎麼搗鼓的,那西瓜種出來鬱鬱蔥蔥的一片,開了不少的花,也結了不少的果。
袁達偉做主摘了幾個切開給大家嘗鮮,沙瓤的,特別甜,大家感動的不得了。都說來了這裡是最正確的選擇,做夢都沒想到還能有吃上西瓜的日子。
其實農場地處偏僻,基本上沒什麼外人會來,地里種的菜都是一天一天的摘了分給大家自己吃。
食堂里要也會去摘一些,剩下的就分給每家每戶,也不拘著是你種的還是我種的,今天農場說要摘什麼菜,就會安排人去摘,完了按人頭分。
農場食堂的用量很少,實在是沒什麼人會在食堂吃飯,都喜歡自己做飯吃。只有像今天這樣來了楊三江這個領導,才會要求食堂開火炒兩個菜送來。
其他時候基本上不怎麼開火,只有在夏收夏種,雙槍的季節,食堂才會忙起來。整個農場的人都必須去食堂打飯吃,時間緊迫,不容瞎耽誤功夫。
去父母家,秦楊和蘇如雖然只來了一次,已經算是熟門熟路了。這次蘇如沒有準備東西,都是秦楊自己買的。
第一次來她準備了一大堆,實在是秦楊那會兒心慌意亂,情緒崩潰,也不懂得要給父母帶些什麼。
過了這麼久,她的情緒已經穩定下來了,自己有工作有糧票布票油票啥的,想買什麼去供銷社就能買到,哪裡還用得著她費神?
不過她也沒空著手來,拿了二十多個雞蛋,都是空間裡的,也沒花錢。別的什麼都沒拿,怕叔叔阿姨跟她客氣。
遠遠地就看見秦北淮和姜麗在菜地里幹活,秦楊很是興奮地招手喊他們:「爸!媽!我來看你們了。」
邊上菜地里的蘇爺爺和蘇奶奶抬頭望了過去,蘇奶奶明顯有點激動,對蘇爺爺說道:「那個長的很像靜茹的女孩子又來了,我要去跟她聊一聊,萬一她就是咱們家的孩子呢?」
蘇爺爺低著頭繼續弄菜地,沒理老婆子,沒說同意她去,也沒說不同意她去。其實他也很想看看那孩子到底長的有多像弟媳婦,只是不知道怎麼接近人家。
秦北淮和姜麗聽見女兒的喊聲,趕緊丟下手裡的活,夫妻倆快步往家裡走。
上次寄出去的信一直沒等到女兒回信,他們都愁死了,不知道女兒怎麼了,為什麼不給他們回信。
過後一想,女兒跟蘇如在一起呢,應該沒啥事的,蘇如那孩子一看就是個聰明能幹的,就算女兒有點啥過不去的,她肯定不會袖手旁觀。
不回信的原因就一個,那就是工作太忙了,沒時間給他們寫信。就這麼胡思亂想著過了好些日子,沒想到女兒竟然來看他們了。
難怪不回信,原來是人要回來。
見孩子好好的,他們都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