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傅楊彪嘆道:「黨魁,先前便屢次上疏。言,陛下未及元服,便急於親政,與宗法不合。乃取禍之道。今替董卓表奏,許,亦是此因。」
「唉……」少帝一聲長嘆:
「『及至禹、湯、盤庚、武丁,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後『周室衰,禮法墮』。
『禮者,治之始也』,故『隆禮重義者,其國治;簡禮賤義者,其國亂』。
『法者,治之端也』,治國『必將修禮以齊朝,正法以齊官』。『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禮』。
『用刑政治百姓,備禮義待君子』,「聖人化性而起偽,偽起而生禮義,禮義生而製法度』,『『故非禮,是無法也』』。
『故不教而誅,則刑繁而邪不勝;教而不誅,則奸民不懲;誅而不賞,則勤厲之民不勸;誅賞而不類,則下疑俗險而百姓不一』。是為『先教後誅,先禮後法』也。
『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明德慎罰,國家既治四海平』。」
少帝將疏中所錄歷代先賢明言警句,娓娓道來:「少府乃天下士人之首。視禮法如命,朕豈不自知。」
「有教無類,先教後誅。先禮後法,四海昇平。」楊彪言簡意賅。
少帝嘆道:「少府亦崇荀子。」
「荀子『隆禮重法』,承儒家之精要,集百家之大成。乃薊國大儒學之始也。」太傅語透深意。
「少府苦心,朕已盡知。」少帝話鋒一轉:「為今之計,該當如何。」
「董卓既為上公之首,執宰朝堂,亦無可厚非。」楊彪言道:「陛下宜當早立三公,以為制衡。」
少帝心領神會:「何人可為三公。」
「射聲校尉馬日磾,衛尉朱儁,廷尉皇甫嵩。可為三公。」
朱儁,皇甫嵩,曾為左右車騎將軍,共滅南北黃巾。忠肝義膽,斷不會與董卓同流合污。射聲校尉馬日磾,出身經學名門,又與薊王沾親帶故。三人正當其用。
少帝欣然應允:「何人可繼之?」
「崔烈、許相可繼之。」楊彪又答。
「許相曾任侍中,與十常侍互為表里。此人素媚內官。太傅因何薦之?」少帝不解。
「正因其阿諛曲從,可左右互濟也。」楊彪答曰。言下之意,可居中調和,不至雙方矛盾激化。
少帝信服:「太傅老成謀國,朕甚幸之。」
「老臣,惶恐。」楊彪肅容下拜。
秋,七月,以射聲校尉馬日磾為太尉。衛尉朱儁為司空,廷尉皇甫嵩為司徒。崔烈、許相繼之衛尉、廷尉。宗室劉虞為太常,南陽劉弘為光祿勛,侍中劉艾繼為宗正,張溫為大司農,司馬儁仍為大鴻臚,王允仍任太僕,黨魁張儉繼為少府。
桓典穩坐司隸校尉。司馬芳守河南尹。司馬防為洛陽令。
太師董卓表南陽許攸為尚書令。二表南陽樊陵為御史中丞。三獨坐中二人,為董卓黨羽。欲與桓典,分庭抗禮。
《魏氏春秋》:「故事,御史中丞與洛陽令相遇,則分路而行,以丞主多逐捕,不欲稽留。」《環濟要略》:「御史中丞有石室,以藏秘書圖讖之屬。」
一代新人換舊人。
本以為朝臣更跌,到此為止。豈料董卓石破天驚。三舉車騎將軍何苗為大將軍。
一石激起千層浪。
果不出所料。外戚與外臣,早已狼狽成奸。
再加張儉所為。朝野上下竊以為,何後垂簾監國之心不死。故不惜繼少帝養虎成患後,再行引狼入室。
利字當頭,只談感情,純粹耍流氓。
尚書令位卑權重。南陽許攸,一舉成名。
董卓之所以放心將尚書台交由其掌管。除去出謀劃策,勞苦功高。出身何進並何苗幕府,亦是重要原因。董卓亦在平衡各方,廣結攻守同盟。
洛陽各方角力,只求大廈將傾,屍骨未寒前,分一杯羹。
董卓入朝輔政。秦胡賊兵,一走而空。
四郭百姓,如釋重負。爭相避入函園,老宅皆交由僕從打理。非不得已,輕易不出函園半步。
函園上下,只有軍門都尉華雄,領本部三千兵馬守備。然薊王威名赫赫,無敢忤逆。
更何況,客堡商隊往來,遊俠傭兵齊聚。年前,函陵令魯肅六百里上表國中,欲建「傭兵營」。專為往來商隊護衛。
薊王欣然應允。擇客堡內,遊俠聚居之館舍,改造成「傭兵公會」。
因公集會,謂之公會。《韓非子·八經》:「事至而結智,一聽而公會。」釋曰:「公會,謂公開會合以辯難。」
簡稱薊國傭兵會。
凡諸夏遊俠、西陸傭兵,得五支商隊聯名作保,便可入會籍。開設傭兵帳戶。為編戶之一。
稍後,編撰成冊。在籍傭兵,竟不下數千眾。
函園百姓,如何能不醒悟。薊王藏富於民,藏智於民,藏技於民,藏兵於民。
先前,薊王立樂府,引絲路胡姬,爭相入籍。今立公會,又引西陸傭兵,紛至沓來。
傭兵不僅武勇可觀,消息靈通,人脈廣博。待西征時,當有大用。
歸屬如何劃歸,國內眾說紛紜。薊王乾坤獨斷,將傭兵公會,劃歸市舶寺所轄。凡海市往來,市中船商,多僱傭兵。兵士只守備旗船、醫船、匠船、貲船,諸如此類。
大漢崇文尚武,百無禁忌。遊俠何其多也。
不入白毦繡衣,亦可入公會。
隴右,大震關首,雲霞殿。
年初,慧妃二誕麟子,母子平安。代夫戍守雄關多年,慧妃勞苦功高。太妃不忍其孤懸在外。遂傳命,攜眾同歸。
雲霞殿上下,累日歡聲笑語。眾皆打點行裝,準備東歸。
隴右牢營遍地,羌氐接連出山。圩田大興,絲路流金。西州與西域,幾連成一體。外有幕府雄兵,內有羌氐豪勇。域外諸國,大興奴隸貿易。利益之巨,焉有二心。
加之輔漢大幕府確立。
隴右牢城,交由一眾幕府屬吏掌管。由輔漢偏將軍、輔漢裨將軍、並護羌校尉,護氐校尉,居延屬國都尉等,協同守備。自當萬無一失。
天光三殿,美人如玉。皆相聚於臨鄉薊王宮。
太妃之心,不言自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