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柏壁之戰

  「為民,識人,外交,這幾個方面對應了社會,人才,經濟的發展,讓一個國家繁榮了起來,那作為秦王的時候就是一個將軍,一直打拼戰場,當了皇帝的人,這方面都不例外,打仗,擴大版圖,天下一統,唐太宗也是如此。」

  「唐朝建立之初,國土面積只有關中根據地和河東一帶,四周強敵林立。」

  「西邊蘭州、天水一帶的薛舉隊伍,時常進攻關中,北邊的劉武周隊伍經常威脅太原,還有盤踞在河北的竇建德,河南的王世充,各個虎視眈眈。」

  「唐朝建國後,消滅各地武裝割據勢力的重任落在秦王李世民身上,李世民通過「三大戰役」,東征西討,基本平定天下。」

  「唐朝統一戰爭的第一大戰役,就是消滅實力較強且經常騷擾關中的薛舉父子。」

  「薛舉是河東汾陰人,家境殷實,喜歡交結豪強,稱霸一方。」

  「公元617年,薛舉自稱秦王,封兒子薛仁杲為齊公。」

  「薛舉非常善於打仗。」

  「公元618年7月,薛舉侵犯涇州,李世民率兵迎敵,李世民被李淵封為秦王,這兩個秦王的PK,薛舉勝。」

  「李世民只好回到長安休整。」

  「公元618年9月,帶著勝利餘威的薛舉準備再次進攻唐朝,目標直指唐朝首都長安,不料在出兵前暴病而亡,於是薛仁杲代父率軍出征。」

  「打不過你爹,還打不過你!李世民這次是志在必得,直接率軍出征!」

  「雙方在折墌城對峙,李世民見敵軍來勢兇猛,和手下說,薛仁杲勞師遠征,糧草有限,我們不如以逸待勞,拖垮他們!」

  「於是李世民下令堅守,避其鋒芒,伺機出戰。」

  「相持60多天,薛仁杲的秦軍糧食耗盡,軍心浮動,薛仁杲部下已有多人投降世民。」

  「這時候,李世民認為戰機成熟,派少數部隊在淺水原南岸引開秦軍,然後親領主力從淺水原北岸突襲秦軍。」

  「秦軍潰敗,逃往折墌,世民率大軍乘勝追擊,渡過涇水,圍攻折塘城。」

  「到了半夜,守城秦軍紛紛投降唐軍。」

  「薛仁杲走投無路,只好出城投降。」

  「在對峙初期,李世民看到敵人想速戰速決,就以逸待勞消耗敵人。」

  「等到敵人軍糧耗盡,人心浮動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打垮了薛仁杲。」

  「這就是第一場——淺水原之戰。」

  「第二大戰役——柏壁之戰,大唐直接平定了北方劉武周、宋金剛的勢力。」

  「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攻陷太原,派大將宋金剛繼續南進,先後占領晉州、絳州、龍門等地,關中大驚。」

  「大唐的當家人李淵打算放棄河東,謹慎防守關西。」

  「李世民卻有不同看法,向李淵表決心:「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若而棄之,臣竊憤恨,願假臣精兵3萬,必冀平殄武周,克復汾、晉。」——《舊唐書》

  「11月,李世民在龍門關渡過黃河,屯兵柏壁,與宋金剛軍相持。」

  「李世民的策略依然是打「糧食牌」!

  「以飽待飢之策,堅守不出,等到敵人沒了糧食,一定會逃跑,到時候一舉殲滅。」

  「在相持中,李世民派出精兵切斷了宋金剛的糧道。」

  「兩個月後,宋金剛面對強敵無糧草供應,補給困難,宋金剛只好逃走。」

  「李世民則率領大軍趁機追殺,一晝夜行二百餘里,,戰數回合,一直追擊到雀鼠谷,終於追上宋金剛部隊。」

  「宋金剛大敗,劉武周、宋金剛失敗後逃往突厥,均被突厥殺死。」

  「公元620年,李世民收復了太原。」

  「在這一戰役中,李世民還俘獲了後來被神化為門神的大將尉遲敬德。」

  「第三大戰役就是——虎牢之戰,擊破王世充、竇建德等人。」

  「李世民在解除西部和北都威脅後,揮師東征,直指河南的王世充集團。」

  「王世充集團本來是隋煬帝派來鎮壓瓦崗軍的軍事力量。」

  「在打敗瓦崗軍李密後,王世充於618年在洛陽自立為帝,國號鄭。」

  「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如果王世充取得最終勝利,大唐歷史就成大鄭歷史了。」

  「可是,戰爭的天平卻朝著有利於唐軍發展。」

  「在唐軍的猛烈攻擊下,王世充原先所屬州縣的一些官員紛紛降唐。」

  「至620年底,洛陽城外的王世充所屬州縣大部分已落入唐軍之手,洛陽城處在李世民大軍的包圍之中。」

  「李世民不間斷攻城,雖然隋煬帝當年修建的洛陽城絕不是豆腐渣工程,但在唐軍的長期圍困下,王世充惶惶不可終日。」

  「再加上,李世民派人截斷王世充的糧道,王世充在洛陽孤城中危在旦夕。」

  「為了解圍,王世充向河北的竇建德求援。」

  「竇建德是河北、山東一帶勢力最強的一支起義軍的領袖,他出身農民,於公元618年稱帝,國號夏。」

  「竇建德認為,唇亡齒寒,唐軍在消滅了王世充以後,反過來必將進攻我們夏國。」

  「因此,竇建德率領10萬大軍前來救援王世充。」

  「這樣,唐軍的處境變得極為危險,一桌飯來了兩桌客人。」

  「唐軍內部出現了不同的主張。」

  「一種是主張退守這次戰役的登陸地慈澗,尋機再戰。」

  「另一種是進占虎牢關,擋住竇建德前進的道路,然後趁機消滅他,如此一來,洛陽不攻自破。」

  「李世民採用後一種主張,圍點打援。」

  「命屈突通等協助齊王李元吉繼續圍困洛陽,自己率精騎3500百餘人急奔虎牢關,擋住竇建德的前進道路。」

  「竇建德大軍到了虎牢關,被唐軍攔住,夏軍發起幾次進攻都沒有成功,李世民卻派輕騎兵抄小路把夏軍的糧道截斷了。」

  「竇建德想速戰速決,李世民按兵不動。」

  「兩軍相持三個月。」

  「5月1日,李世民渡過黃河,假裝唐軍的糧草已斷,士兵在黃河北放馬,他本人則於當晚返回虎牢關。」(本章完)